❶ 原股东减资是利空吗
原股东减资构成利空还是利多,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和市场心理。
公司原股东减资,一般会导致公司资产的减少,削弱公司承担责任的基础,同时也减少了公司股东的权益。如果该持股人对该公司形象影响较大,利空情绪是较大的。
但有的时候,原股东减资可以改善财务结构,提升现股东每股权益,吸引新资金,那么减资也可能构成利多。
(1)原始股东与技术团队博弈扩展阅读
分类
实质性利空
重大亏损,主营业务失败,通常这样的股票无药可救。
阶段性亏损
原材料涨价,季节更迭,导致的亏损,利空,一般此类影响的时间短暂。
政策性亏损
像油价倒挂的中石油、中石化,房价下跌的房地产股票。
政策性利空
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国债,限制新基金发行,加快新股发行,加快红筹回归,等等。
突发事件利空
08年春节前后的雪灾,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对一些行业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市利空
❷ 股市中赚钱的人多吗
有,但是不多。希望通过炒股去发家致富,改变了命运,那最少要在A股的市场里面赚到了1000万以上的资产。对于中小股民来讲这基本上是没可能的。试想一下,原来仅仅有十几万或者说几十万的钱去炒股,并且几年来基本上总是亏的多盈的少,可以输掉了本钱就已属于高手了,希望通过了股市去发家并且致富,那只会是在民间传说里的股神了。
❸ 股权稀释,为什么股权反而增加了急急急,求解
什么是股权稀释?
股权稀释,有两个层面上的理解。
一是企业增发股份,导致原持股股东手里的股份占比降低,股权被稀释,原持股股东一般指的就是创始人团队。
例如,一家创业公司有两个创始人,小王持有60%股权,小李持有40%股权。公司在天使轮融资1000万,给到投资人10%的股权。那么融资后,小王的股权就变成了60%*90%=,54%,小李的股权就变成了40%*90%=36%,被稀释的就是投资人拿走的那部分。
二是当公司追加投资时,后期投资者的股票价格低于前期投资者,或者产生配股,转增红股而没有相应的资产注入时,前期投资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值就被稀释了。
对于企业来说,在融资扩大的发展过程中,股权稀释是必须的,合理的进行股权稀释,也能实现股东和企业的双赢。
对于创始人来说,股权稀释意味着投票权比例的减少,但是持有股权的价值在稀释前后是否减少,关键取决于稀释前后公司价值的变化。
“股权稀释”如何合理进行?
首先,公司向外融资,创业者要有一定的原则,坚持一定的控制权。特别是前期,创始人对公司要有绝对控制权。
从有律服务过的项目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在天使轮,尽管股权比例与投资方的项目估值以及投资额挂钩,但是创业者不宜出让过多的股权,一般应保持在10%左右。
其次,对于股权分配的设计,要考虑到后期进行股权激励以及后续新投资人加入的股权需求,综合考虑来确定股权分配的比例。
股权稀释有什么正面效应?
对内,股权可以用来激励核心员工,对外,可以用来换取投资人的资金。
举个例子,假设公司初期估值1000万元,创始人有100%的股权,那么这些股权就值1000万元;
◆如果稀释20%的股份给到员工,做好股权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如果公司的业绩提高了,公司的估值也就相应提高。假设提高到估值5000万,那么创始人手里剩下的80%股权就价值4000万,同时员工们也分到了1000万。
◆如果稀释20%的股权给到投资人,投资人以5000万元的估值,投资1000万元,占有20%的股权,公司获得资金,同时创始人股权的价值也就相应提高。
如果能做到股权分配合理,公司业绩做起来了,即使股权稀释,也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如何减少股权稀释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创业者来说,股权稀释带来的后果就是投票权比例缩小,后期甚至会慢慢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从服务过的项目经验来看,有律建议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保障控制权。
一、委托投票权
这是指公司部分股东通过协议约定,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如创始股东)行使。
如果投资人拒绝在有限合伙企业持股,那么可以让他们把投票权以书面形式委托给创始股东,收益权仍归投资人,同时提升创始人的控制权比例。
比如京东,根据京东的招股书,在京东发行上市前,京东有11家投资人将其投票权委托给了刘强东行使。刘强东只持股20%左右,但是通过老虎基金、高瓴资本、今日资本以及腾讯等投资人的投票权委托,掌控了京东上市前过半数的投票权。
二、一致行动人
这是指通过协议约定,公司部分股东就特定事项采取一致行动。在投资人拒绝委托投票权的情况下,创始股东之间,或者也可以加上投资人,就可以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在股东会上,行使股东权利时,签了协议的股东就可以做出相同的意见,来加大创始股东的投票权比例,从而巩固在公司的控制地位。
三、通过有限合伙持股
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分为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承担管理职能,而有限合伙人只是作为出资方,不参与企业管理。
采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新增股东的持股平台,由创始人担任普通合伙人,掌握合伙企业的控制权,同时股东不直接持有公司股权,而是把股东放在有限合伙里面,股东通过间接有限合伙间接持有股权。
这样的方式,创始人可以掌握控制权,分红则是按照每个人的出资比例来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控制权和收益权的平衡。
股权稀释后,创始人丢失控制权的后果?
2001年,新浪在美国上市的第二年,其创始人王志东被赶出董事会,失去对新浪的控制权;
2010年,1号店以80%股权为代价从平安融资8000万元。后来,平安又将1号店控股权转让给了沃尔玛,最终沃尔玛全资控股1号店,于刚离开;
2015年,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被扫地出门;
2016年,万科股权大战,创始人王石早在1988年就放弃了个人股权,因此当宝能一举成为最大股东,王石面临出局万科的窘境。
总的来说,股权稀释,最好的局面是达到股东与企业的双赢,但如果这个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度,随着不断稀释,创业者逐渐丧失了控制权,最终很有可能向上述案例一样,被淘汰出局。
股权激励不是让公司所有人成为股东,而是让公司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股东。股权激励的核心目的并非仅仅在于培养了多少个股东,而更在于打造了多少个像老板一样思考和行动的小老板、合伙人。
懂股权的老板
任正非1.4%股权,掌握3000亿华为!
刘强东16.2%股权却掌握80%话语权!
柳传志0.28%股权,联想还是他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
人员激励的动力,股权是核心。
商业模式的创新,股权是桥梁。
资本市场的博弈,股权是货币。
您是否有一些公司治理,股权激励与顶层布局等的疑惑一直藏在心里面,不知道怎么解决,也不知道找谁解决?
什么是合伙人?
公司股权的持有人,主要包括合伙人团队(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员工与外部顾问(期权池)与投资方。其中,合伙人是公司最大的贡献者与股权持有者。
合伙人必须要设定进退出机制
合伙人是要陪企业走一辈子的人
如何设计股权绑定期?
创业公司股权真实的价值是所有合伙人与公司长期绑定,通过长期服务公司去赚取股权,就是说,股权按照创始团队成员在公司工作的年数,逐步兑现。
后期核心人才被吸纳成为合伙人须采用135渐进式
不拿工资,该多给股份?
建议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创始人是给不拿工资的合伙人记工资欠条,等公司的财务比较宽松时,再根据欠条补发工资。如果有的合伙人为公司提供设备或其它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专利、知识产权等,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溢价的方式给他们开欠条,公司有钱后再补偿。
合伙相关事宜都必须以协议呈现
中途退出的股东,如何处理股份?
1、提前约定退出机制,管理好合伙人预期
2、股东中途退出,股权溢价回购
3、设定高额违约金条款
将丑话说在前头
如何确定退出价格?
股权回购实际上就是“买断”,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一个原则,一个方法”。
“一个原则”,是他们通常建议公司创始人,对于退出的合伙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股权;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
“一个方法”,即对于如何确定具体的退出价格,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
一切以公司利益为主
合伙人股权与贡献不匹配怎么办?
(1)合伙人之间经过磨合期,是对双方负责。因此,可以先恋爱,再结婚;
(2)在创业初期,预留较大期权池,给后期股权调整预留空间;
(3)股权分期成熟与回购的机制,本身也可以对冲这种不确定性风险。
不同类型的股东股权成熟机制不同
来华一线上股权微课堂,这不仅仅是一节分享实在干货的线上课堂,更是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温度,有深度的学习交流绝佳之地
做股权激励,我们是认真的。
华一世纪股权激励整体解决方案《线上股权激励微课堂》邀请您参加学习!不讲理论,只讲干货与落地案例。
添加微信:张老师 15327150236,拉您进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