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上市公司合众思壮要连续两年大幅计提商誉厂减值,难道希望自己的公司股票被ST吗
主动的自查和被动的稽查那个更好一点?合众思壮未来还想炒做呢!
⑵ 上市公司大幅计提资产减值的原因是什么
上市公司大幅计提资产减值的原因如下:
(一)资产减值会计是资产定义的要求:
根据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显然,资产的根本目的是为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账面价值就应当为企业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价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也进一步遵循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本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稳健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二)资产减值会计是现实的要求:
企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质量高则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企业质量主要体现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其中,资产质量又主要表现为资产盈利和变现能力。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有助于全面、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亏问题。
(三)资产减值是会计目标的体现:
如果资产的持续获利能力下降而仍以历史成本反映在账面上,就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资产减值能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减值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长期投资减值可能导致投资收益降低;
2.资产减值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如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
3.资产减值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如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准备。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能真实反映资产的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客观信息。
⑶ 为什么有的上市公司计提几十个亿
因为人家的总资产有几百个亿。有一些资产是虚的,早已变成坏账或贬值了,甚至不存在了。计提只不过是去掉水分而已。
⑷ A股上市公司合众思壮连续两年大幅计提商誉减值难道真的会退市吗
此股主力资金未有撤离迹象。(个人分析)所以,无意外突发事件(人为不可控),此股基本不会退市。分析观点,参考。
⑸ 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简单的说,资产减值就是资产的抵减项目,是一种未来损失的提前准备.计提时,挤出资产的水分,减少当期的收益,因此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提高会计报表的可信程度.当未来资产价值回升时,可以冲回.可见,资产减值准备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作用.
但是,也有上市公司依此来操纵利润.少提资产减值可以增加当期损益,多提资产减值可以隐藏利润,也就是所谓的设置秘密准备,以便于将来冲回时,做出更高的利润.
⑹ 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是增怎样影响上市公司利润的
具体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同时要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会作为成本费用抵减当期损益,从而影响公司利润。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但是由于资产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例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性资产》[2] ,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
资产减值损失确定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3、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记入当期损益 。
资产减值计算公式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各行业“资产减值损失”作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公司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期末将“资产减值损失”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结转后应无余额。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需要等到处置时才能转出。
资产减值损失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文件中:
第四条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
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第六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但因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资产损失、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而形成的资产损失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资产损失等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属于法定资产损失,应在申报年度扣除。
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
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发生年度扣除追补确认的损失后出现亏损的,应先调整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亏损额,再按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并按前款办法进行税务处理。
⑺ 资产减值问题严重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朋友您问资产减值问题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答:1,首先资产减值说明公司经营欠佳,公司对外影响力不好,
2,由于资产减值,合作伙伴与您合作的信心不强,投资减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削弱
3,有于资产减值,股票在市场的价格回落,
总之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是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
⑻ 2018年发生了什么,为何上市公司都是巨亏
也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在亏,总体来说,赚很多的也有。
根据Wind数据统计,专截至4月27日,A股3609家上属市公司已经有3235家披露了2018年年度报告,占比约为89.64%;而在3235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3066家公布投资收益,占比约为94.78%。
更进一步分析,公布了投资收益的3066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投资收益(合并报表)总额约为9910.72亿元,其中,有2622家投资收益为正数,444家投资收益为负数。从利润方面来看,这3066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净利润(合并报表)总额约为35602.24亿元,其中,有2734家去年净利润为正数,有332家去年净利润为负数。
2622家公司投资收益为正,总额约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