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华为要干印刷了,中国印刷界是羞愧还是振奋
鉴于中国的印刷企业迟迟无法抵达印刷电子(即利用传统的印刷技术制造电子器件与系统的科学与技术)这一片新蓝海,中国的牛企华为终于坐不住了!近日,华为功能材料经理李吉贞女士在题为“柔性电子的未来应用以及工程技术挑战”报告中,为业界揭示了华为技术在印刷电子领域的提前布局和合作理念。
1995-2007年的12年时间,中国的纸质印刷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纸质印刷的辉煌,让印刷行业人士对纸媒将被电子媒体淘汰的警告不屑一顾,认为那不过是无知小孩高喊“狼来了”的把戏。
随着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在旧金山Moscone中心发布,人类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也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从此,容量极大、内容可擦写、方便携带、传播迅速、美仑美奂、节约资源的电子媒体迅速挤占传统纸媒的空间。
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欧美日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高管们选择了顺应时代潮流,逐渐淡出传统印刷领域,或转型数字印刷,或将业务延展到外延领域。08年之后,曾拥有8700多员工、产值28亿美元的曼罗兰申请破产。日本筱原宣告破产、美国高斯惨遭贱卖。
但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印刷设备商掀起了一波收购潮。大簇冠华收购筱原、上海电气收购高斯、长荣股份收购海德堡印后资产。
而且中国印刷老板们也掀起了一波采购印刷机的狂潮。大大小小的印刷厂,凭藉银行不设限制的贷款授信,一台、两台、十台、几十台(如福州千帆),象买白菜似的把价值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印刷机摆进了工厂车间。
由于现今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手捧着手机,在5寸见方的屏幕上划来划去的阅读方式,加上无纸化办公、电子支付日渐流行,人类社会迅速过渡到所谓的“纸媒零接触”时代。
仿佛一夜之间,纸质印刷的订单枯竭了。但印刷企业以按揭方式购买的大量昂贵设备需要定期偿还,为了维持现金流,印企不得不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来争抢订单。
由于订单减少,而印机猛增,印刷业产能过剩触目惊心。万般无奈之下,很多印企甚至采取搏命式的亏本报价,造成企业之间彼此踩踏,尸横遍野。很多印刷企业的老板,辛辛苦苦奋斗几十年,短短五年之内输了个精光。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中国的企业偏爱海德堡、高宝等印刷设备,来自中国的雪片般的订单令这两家世界一流的印机制造商失去了向数字印刷转型的动力,导致这两家企业在数字印刷技术上被美国、日本的企业远远抛在身后,痛失先发优势。
其实,在印刷业的转型方面,我们不是没有可资借鉴的模版。日本的凸版印刷,从2006年开始便积极向智能包装、IC标签、印刷电子、食品包材、数字成像和光导发光方向转型,现已经成功转型。
单以主要用于制造柔性电子器件的印刷电子为例,2014年印刷电子的市场规模为11.5亿美元,到2019年预计将达167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58%。未来五年,光伏、照明、显示、智能卡片与包装将成为印刷电子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面对这一印刷新蓝海,中国的大多数印刷企业却已日深陷泥潭。一方面人员储备技术储备几乎为零,另一方面资金链长期紧张,想要活下去都很艰难,何谈转型升级?
华为准备干印刷的事了,对中国的印刷界来说,听到这则消息究竟是羞愧还是振奋,我们无从得知。
⑵ 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天津北辰)
做的是印刷后道设备,公司可以说是国内行业内第一了,很大。去年收购海德堡后道技术,名声更是大造。老总是个女人。不过今年整个印刷行业都不是很景气,所以想进去可能要点实力了啦,但只要进去了,毕竟是上市公司,福利该有的都会有。待遇嘛 看你实力了哟·~哈哈希望能帮到你ps:我也投过简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