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公司亏损大公司暴雷 地产正在加速出清
华夏幸福(600340)的债务违约,让房地产潜藏的冰山再一次浮现至世人面前。
从泰禾集团(000732)至华夏幸福,大而不倒的神话破灭,预示着行业水大鱼大蒙眼狂奔终成往事,未来将不得不修复昔日无序扩张留下的后遗症,越来越多市场参与者也将被残酷淘汰出局。
日前,云南城投(600239)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5亿元-23亿元,扣非后亏损36.3亿元-31.8亿元。同一日,美好置业(000667)也发布业绩预警,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亏损4.3-5.5亿元。
小公司暴雷尚在意料之中,大公司业绩不达预期更让市场忧虑。比如去年合同销售涨幅领跑的中国金茂(000817.HK),以“2020年公司净利润将录得40%-50%的下降”震惊各界;而保利发展(600048)则以个位数的业绩增长让资本市场大失所望。
分析人士称,目前是房地产最黑暗的时刻,因这两年结转资源多数为17、18年的高地价项目,行业利润率整体偏低,与此同时,此前扩张累积的债务也都在这两年集中到期,“三道红线”卡住企业再融资咽喉,洗牌在所难免。
大潮退去,亏损与暴雷逐渐浮出水面,房地产还是那个光鲜亮丽的行业吗?
业绩红灯频亮
房地产企业的业绩预告不断透露出凛冽寒意。
保利发展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452.62亿元,同比增长3.93%;营业利润522.51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289.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7%和3.39%。对比2019年超过40%的利润增长,保利发展作为TOP5房企之一,交出的2020年答卷实在难以让市场满意。
同为五强房企之一的融创中国(01918.HK)在2月3日披露,公司去年录得净利润同比增长35%,虽维持了头部公司的体面,但这一增速仍是该公司过去四年来的最低数值。
大公司尚且不乐观,小公司就彻底撕掉了业绩的遮羞布。1月29日晚间,恒大系公司嘉凯城(000918)发布公告表示,预计2020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12.5亿元,扣非后亏损12.8亿元。同一日,大悦城(000031)公告表示2020年净利润亏损3.5亿元-4.5亿元,扣非后亏损4.5亿元-5.5亿元。
前一日的28日晚间,新华联(000620)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年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11亿元-13亿元,扣非后亏损11.5亿元-13.6亿元。同一日,恒隆地产(00101.HK)也发布公告称,2020年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25.71亿港元。此外,还有包括天房发展、珠江实业等房企均发布业绩预亏公告。
如果说小房企的滑落是因为本身承压能力较弱,那么规模房企的业绩接连暴雷则引发了行业不小的震动。
1月20日,金隅集团(601992)公告称,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亿元-30.30亿元,同比降低18%-27%;22日,招商局置地(00978.HK)公告称,预期2020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0%;25日晚间,金茂公告称由于市场调控原因,将2020年度净利润做计提减值处理,导致当年净利润下滑40%-50%。
高地价魔咒
无论亏损亦或是利润下滑,各公司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以金茂和招商局置地为例,金茂表示计提减值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因素,导致项目售价不及预期”,招商局置地则表示“与2019年相比,2020年该集团结转项目中低毛利项目占比较高,所以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
某券商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2020年房地产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或利润下滑是预料之中的事,其核心原因在于2020年的利润转结基本来自于2018年前后所拿地块,记得在2018年前后,全国土地市场火热,高价地频出,一些房企甚至在一年中多次拿到地王。
地价太贵,导致开发成本攀升,必然会出现毛利率、净利率的下降,从而引发亏损或利润的减少。
另一边,土地成本的上涨并没有带来终端市场上房价的普遍上涨,尤其在严格执行限价的热门城市,开发商所能运作的空间极为有限。深圳是限价的代表,2020年开始,深圳从严限价政策,官方明确提出,将通过“限价令”,避免部分楼盘价格过快上涨以及因结构性差异导致的价格波动而影响购房者预期。
在限价的作用下,一二手房倒挂明显,“打新”屡禁不止,这导致了很多新房“卖不上价”,或利润被大幅压缩,甚至有大量项目因为开发周期长,资本成本高,不得不面临亏损的事实。
以金茂为例,该集团凭借“金茂府”成功树立起豪宅标杆的品牌形象,在多个城市也敢于重金拿高价地。2016年,该集团以83亿夺得深圳龙华地王项目,土地成本高达5.6万/平方米,2019年项目开盘时尽管销售均价已超过10万/平方米,但高昂的土地成本、三年的财务成本,以及豪宅所必须的建安成本,几乎将项目利润吞噬殆尽。
不拿地难受三天,拿地难受三年,高地价的魔咒成为房地产企业无法突破的宿命。上述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最近两到三年或许是房企即将面临的一个漫长阵痛期,各家都需要苦练内功,尽早将2018年前后的高价地出手。
多位地产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坦言,房企并不喜欢高房价和高地价的现状,因为房价上涨会受到调控打压,但地价却不会相应下调,最终的结果让房企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遗憾的是,作为房地产最重的一块成本,土地价格并没有走低的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销售额17.36万亿,同比增长8.7%。同时,财政部公布202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共计8.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更为关键的是,2020年土地市场继续火热,不少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然跟不上地价涨幅。
洗牌阵痛期
当毛利率受制于土地成本之际,不少公司曾将业绩增长诉诸规模扩张来实现,加大杠杆、提高资金周转率,确保盈利空间。不过,随着“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的实施,规模增长的闸门已被关闭。
2020年9月,12家房企试点的“三道红线”融资新规,企业按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三个指标获得融资增量,如果同踩三条红线,即使公司总资产和权益扩大,但债务总额将不得同比例增加。2021年初,“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已普及至几乎所有规模房企。
一位第三方机构地产分析人士指出,三道红线的出台让房企利用加杠杆手段进行规模发展的路径被堵死,这将固化目前房企的排名,未来很难再有利用杠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与此同时,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趋严,使得资金开始变得谨慎,更倾向于流向财务盘面稳健的上市大型房企和杠杆比率较低的国有房企。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上的变化很明显,国有企业凭借畅通的融资渠道和相对更低的融资成本,敢于在土地市场上出手。”一家中型地产公司高层透露,前几年表现激进的民营企业变得谨慎,纷纷下调增长目标,毕竟保命比挣钱更为重要。
另一地产从业人士则向第一财经透露,其所在公司原本希望在最近两年冲进TOP10行列,现在即便内部没有彻底放弃,但已经不再公开提这个目标,战略上也不再定硬性指标了。“反正这两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不过,在反复调控的地产江湖浸淫多年,资质优秀的房企并非只会坐以待毙,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家TOP20房企土地投资口的负责人称,正加紧与国资背景的公司合作,具体方式是由国资企业出面拿地并解决融资问题,此后便由运营能力强的民企去操盘,毕竟在效率上,优秀的民营房企还是具备优势的,而运营效率低下又往往是国资大公司的短板,双方取长补短。据透露,一家头部民营房企日前在江苏先后摘得三宗地块,便分别与三家国企合作开发。
回望2015年以来,民营资本凭借着杠杆资金的加持大肆扩张高速增长。彼时,一位央企地产公司负责人吐槽称,不是我们太慢,而是他们太快。5年之后,画风已转,新的洗牌已经开始,且愈演愈烈。
㈡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领导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领导:
1、董事长:蒋卫平;
2、蒋卫平:董回事长兼执行答董事;
3、李长利: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4、姜德义:执行董事兼总裁;
5、石喜军:执行董事;
6、王洪军: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
7、邓广均:执行董事兼副总裁;
8、周育先:非执行董事;
9、胡昭广:独立非执行董事;
10、徐永模:独立非执行董事;
11、张成福:独立非执行董事;
12、叶伟明:独立非执行董事。
(2)金隅集团地产结算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64位;
2、2013年荣获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中央国情调查委员会、焦点中国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品牌500强;
3、2007年9月28日金隅技术中心研发大楼落成典礼举行;
4、2007年12月26日北京通达耐火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股份”)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金隅大厦举行;
5、2007年10月26日通达耐火技术公司控股河南巩义中原耐火材料公司,成立巩义通达中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㈢ 金隅公司是国企吗
北京金隅集团是国有独资企业。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由原北京市建材工业局逐步转变而来的。十多年来,金隅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大力进行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团经济得到了稳步、持续、快速发展,国有资产实现大幅增值。
(3)金隅集团地产结算扩展阅读:
北京金隅集团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金隅集团总资产130亿元,年营业收入100亿元,员工人数上万人,多年来一直跻身于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是世界建材百强企业之一,在经济效益、经济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11年3月1日,金隅股份A股发行上市,股票代码601992。
金隅集团中期规划提出:三个翻番带动一个翻番(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利润翻番,带动职工收入翻番)。
㈣ 金隅房地产质量如何
北京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北京金隅集团,十余年来依托集团优势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及服务业为一体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资产总额20亿元,年开发规模在20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1994年公司被建设部评为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二级企业,企业资信等级为AA级,2002年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2年销售面积位居全国同行业第18位,在中国房地产信誉创建论坛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房地产行业信誉百佳企业创建单位。 2003年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等三家单位联合评选为北京市“重承诺、守信用”单位。在第二届全国房地产领先企业信息发布活动中,被评为“2002-2003年度全国房地产领先企业”。在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住宅产业商会等单位主办的2003年中国房地产500强活动中,荣获“中国房地产500强”称号。
㈤ 金隅集团2020丰分红公告日期4月1日,是股权登记日期吗
不是,股权登记日会另外公告的,注意留意它的公告信息。
㈥ 北京金隅集团是国企还是私企
国企。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2年,由原北京市建材工业局逐步改造而成。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隅集团以发展为重,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大力进行结构调整。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团经济稳步、持续、快速发展,国有资产实现大幅增值。从过去传统的建材单一制造企业,发展成为以金宇新建材制造-金宇房地产-金宇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产业链的大型综合性产业群。
(6)金隅集团地产结算扩展阅读:
北京金隅集团以三大产业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金宇集团总资产130亿元,年营业收入100亿元,员工数万人。
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是世界建材百强企业之一,在经济效益、经济规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均居同行业前列。2011年3月1日,金宇A股发行上市,股票代码601992。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金隅集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以优质水泥、人造板和深加工产品、高档SA为主的新型建材制造体系。日用陶瓷、高档家具、高档内外墙涂料等五大核心业务和二十多种拳头产品。
开发培育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世界名牌产品,如东陶卫浴、天下无贼、桑德散热器、诺森华地板、天坛牌家具、长城牌高档椅、星牌矿棉吸声板、长城牌水泥等国内知名品牌。集成电路品牌产品具有发展潜力,通过资源整合和“走出去”战略。
作为中国领先的房地产企业,金宇集团的房地产建设面积每年超过200万平方米。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建成了金宇大厦、腾达大厦、嘉华大厦、环球贸易中心等一批高端写字楼,金宇国际、半岛国际、天坛大厦、CBD总部公寓等高尚住宅项目。
㈦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复: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制公司是一家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于是建材制造、房地产开发和不动产经营产业,主要产品是高标号水泥、家具、矿棉吸声板、加气混凝土、耐火材料、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销售自产产品等.公司持有及与独立第三方共同拥有多项先进技术的专利权,并已起草或审阅超过多项建筑材料业界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公司拥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司的"金隅"牌水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北京名牌产品及."天坛牌"家具、"通达"牌耐火材料和"星牌"矿棉吸声板等为代表的中国和北京名牌产
法定代表人:姜德义
成立时间:2005-12-22
注册资本:1067777.113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00085245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
㈧ 北京金隅集团下属单位有哪些
鼎鑫,太行,赞皇,逐鹿,曲阳,天津振兴,北水,琉璃河,
㈨ 青岛金隅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岛金隅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5年02月11日在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王新光,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受托代理房地产销售;房地经纪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张向良
成立时间:2015-02-11
注册资本:6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0002000329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北区延吉路76号中海大厦23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