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杉杉股份 什么时候开始做锂电池
杉杉股份一直在从事锂离子电池行业的活动,主要是制作和提供锂离子电池的材料,比如石墨等。但是目前没有计划要做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构想。
⑵ 做钴酸锂和石墨的股票
000928中钢吉炭【.主营业务】
炭素及石墨制品的研制、开发、加工、生产、技术服务等
600516方大炭素【.主营业务】
石墨电极、炭砖、炭糊、特种炭素新材料等石墨及炭素制品的生产销售
做钴酸锂就是你说的杉杉股份600884
还有000697*ST偏转,但是这只股经营较杂
⑶ 隆基股份,特斯拉的最大供应商是谁
⑷ 石墨电极相关股票有哪些
石墨烯概念:方大炭素、康得新、烯碳新材、中国宝安等新能源概念:天威保变、航天机电、杉杉股份、东方电机、湘电股份、长城电工、天茂集团、泸天化、丰原生化、新大洲、力元新材
⑸ 石墨烯概念股龙头,石墨烯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石墨烯是目前全球最具投资潜力的新材料之一,石墨烯的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对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石墨烯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许多的优质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快速的成长起来了。我国石墨烯的企业主要包括有天奈科技、方大炭素、杭电股份、宝泰隆、碳元科技、华丽家族、德尔未来、东方材料、杉杉股份等。
天奈科技的股票代码为688116,上市公司的名称为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纳米级碳材料和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包括了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公司2019年上市,总市值为348亿元。
方大炭素的股票代码为600516,上市公司的名称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石墨及碳素制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2002年上市,总市值为386.3亿元。
宝泰隆的股票代码为601011,上市公司的名称为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焦炭及其他焦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2011年上市,总市值为81.36亿元。
碳元科技的股票代码为603133,上市公司的名称为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的开发,制作和销售,公司2017年上市,总市值为20.19亿元。
东方材料的股票代码为603110,上市公司的名称为新东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油墨和粘胶剂的生产,公司2017年上市,总市值为60亿元。
德尔未来的股票代码为002631,上市公司的名称为德尔未来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石墨烯,智能家居和木地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1997年上市,总市值为50.98亿元。
⑹ 2021年,新能源板块还能买吗
可以考虑买。
从目前炒作方向来看,有政策支撑的新能源依然是后期大资金主攻方向,从盘面表现看,新能源相关概念股已经蓄势待发,市场一呼百应,接下来1月底必然会继续一波强势反弹的大涨行情!将迎来绝佳机会。
01电能驱动时代
传统车的核心是燃油发动机,电动车的架构基于锂电池。
锂电池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0%,是最核心的零部件。宁德时代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份额超过50%。全球份额超过20%,位列第一梯队。
国内的锂电池产业发迹于2013年。政策推动下,锂电池产业爆发,上游锂、钴金属资源疯狂上涨。
但彼时锂电池成本极高,续航太差,电动车体验远不及燃油车。市场接受度很低,产业迅速沉寂。
时间来到2020年,锂电池技术已相当成熟。下游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主流品牌爆卖,宣告电动时代呼啸而来。诸多传统巨头大象转身,疯狂抢购锂电池,让锂电池迎来真正的产业狂潮。
动力电池
锂电池是电动车上游最大产业,掌握了电池就相当于掐住了电动车的命脉。
锂电池的构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都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正极决定性能,是电池的最大成本。正极材料通常是金属化合物,包括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材料等。
正极材料的核心是锂金属和钴、镍等小金属。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资源企业位于最上游,受益明显。
负极材料中石墨是主流,包括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国内石墨生产的主流企业有璞泰来和杉杉股份。
电解液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电池储蓄和放电的关键。当前电解液的主流材料是六氟磷酸锂,国内主要公司有天赐材料和新宙邦;
锂电隔膜的作用是将正负极分开,防止短路。湿法隔膜技术是市场主流,国内恩捷股份占有最大份额,星源材质排名第二。
技术路线
动力电池主流技术有两条,磷酸铁锂和三元锂。
磷酸铁锂锂电池,即使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优点是成本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缺点是能量密度低、续航较短。
三元锂电池,即使用三元聚合物作为正极,我国是镍钴锰(NCM),特斯拉是镍钴铝(NCA)。优点是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长、更耐低温;缺点是成本高、循环寿命较低、不耐高温。
早期国家补贴指标依据能量密度,宁德时代发力三元锂路线,短时间快速崛起。
比亚迪深根磷酸铁锂,开发出刀片电池。去年出货量暴增,成为国内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商。
02电动车是国家意志
国家最早在2008年开始试点电动车,此后政策层出不穷。
早期电动车续航差,成本高,补贴后价格比燃油车还贵,根本没市场。
2019年以前,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厂商是比亚迪。生产的大部分电动车并没有进入消费市场,而是政府买单作为公用事业,或者是以网约车运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