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军工资产注入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您好,军工资产注入概念股
中国重工(601989):2011年2月15日,中国重工成功完成对中船重工旗下大船重工、渤海重工、青岛北船重工和山船重工四家造修船企业的资产收购。至此,中国重工在原有三大业务基础上,新增船舶制造(含军品)等五大业务。2012年3月28日,中国重工以可转债融资成功收购河柴重工、山西平阳重工等6家公司。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新增常规潜艇关键配套等重要装备和水中兵器等军品业务,完善了产业链,优化调整了产业结构。
成飞集成(002190):2014年5月19日,成飞集成公告,公司拟以16.6元每股的发行价,向中航工业、洪都集团、华融公司等定向发行约9.55亿股,以158.47亿元总价,购买沈飞、成飞及洪都科技各100%股权,两者是中航工业旗下战斗机、空面导弹核心资产。同时,拟定增募集配套资金52.75亿元,其发行对象除中航工业及华融公司外,还有中航系旗下四家A股上市公司中航投资、中航飞机(000768)、中航机电(002013)和港股上市平台中航科工、非上市公司中航技等。
相关概念股还有:中国船舶(600150)、中航机电、中航电子(600372)、国睿科技(600562)、中航光电(002179)、航天电器(002025)、中航飞机。
㈡ 军工集团为什么要进行资产证券化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㈢ 中国重工是做什么的
“造船仅仅是我们的一块业务,环保产业、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和新材料行业也是中国重工的重要产业。”10月27日,中国重工相关人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的“我是股东——中小投资者走进中国重工”活动中表示,未来民船业务仅仅占到公司业务的30%。
当天,数十名投资者、卖方研究员、机构投资者走进中国重工位于大连的控股子公司大船重工(位置
评论
新闻)集团,参观考察了钢配中心、船坞码头和特种船(船型
船厂
买卖)生产基地。中国重工资产管理部主任郭同军、大船集团(位置
评论
新闻)总经理于逢平、董事会秘书杨晓英等众高管就投资者问题一一作答。
大船集团是中国重工最主要的资产,据介绍,公司按照“五业并举”的发展战略,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到2014年,海工、修/拆船和非船产业所占比重将接近一半,民船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运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郭同军表示,集团大力推进军工军贸的自主研发制造,进行军民融合的产业结构升级,集团依靠军工院所,打算实现军工技术推动民用产品研发,集团已经在海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能源交通产业等多个板块布局。
随着海工市场近两年持续活跃的发展变化,中国重工加大了在海工市场的发展,并进一步优化了海工产品结构。目前,中国重工已经进入深水海工装备制造领域。2013年完成海工产值57.6亿元,占总值的22.6%,同比增长15.1%。
公司高层表示,公司非船产业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其中大船集团非船产业以核电、海上风电、海洋石油配套、锅炉(产品库
求购
供应)压力容器、建筑钢结构、大型起重设备(产品库求购
供应)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全力推进。
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郭同军表示:“2015年和2016年将是中国重工的并购年,中船重工对上市公司的后续资产注入将是持续性的。”
实际上,中国重工的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28家研究所,多年来一直布局科技产业化,不仅帮助集团公司顺利度过了民船市场最艰难的时期,还打造了一批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目前有数个营收达十亿级别的民品产业。民品产业已经成为集团公司重要的产业支柱。
“研究所改制的进度,目前分类改革方案已经上报国防科工局,目前的难点在上级批准的时间。”郭同军说。
目前,中国重工拟组建4家控股公司,组建控股公司将促进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进程。公司组建的七所控股有限公司、齐耀控股有限公司、杰瑞控股有限公司、双瑞控股有限公司分别原属于707所、711所、716所、725所,4家研究所的收入总和超过百亿,盈利能力突出。
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郭同军表示,将采取内涵和外延的方式发展,寻找外部并购机会,收购国内外一流的资产技术,布局全产业链。择机引进民间资本和中外资本,打造混合所有制企业。
“集团在不久的将来把优秀的军工及科研院所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作为产业整合者,积极寻找外部并购机会,收购国内一流技术和资产,引入高端人才。在内部,上市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培育、再创新的模式,全面布局军工装备研发、海工装备创新、能源装备全产业链”。
㈣ 航天八院军工资产会注入上市上司吗
不会,是军产,就没有应何理由上市。
㈤ 军工资产证券化是不是意味有军工资产注入重组的可能呢
目前来看是正确的,因为目前军工企业上市的比较少,营业收入所占比重也很小,所以会通过军工资产注入的方式完成军工资产的证券化
㈥ 中国重工研究所资产注入是什么时候
【2015-06-25】中国重工(601989)关于股票停牌事项进展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中,说明了重组进展情况:
根据中船重工出具的书面文件,中船重工正积极推进风帆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工作(以下简称“本事项”)。目前,中介机构已经进场开展工作,由于本事项部分资产涉及军工业务,情况较为复杂,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确定尚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方案尚需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本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中国重工研究所资产注入的时候现还不能确定。待确定后,会发布公告的,请关注。
㈦ 可以借壳央企投资吗
价值这东西,是一个企业的底色,有没有价值还得看企业本身。如果是一个好企业采取借壳上市的方法,会被看作是有战略;如果一个只想搂钱的企业,就是在耍花腔。投资者一定要小心。
什么是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又称“买壳上市”、“后门上市”、“逆向收购”、“反向收购”,是指一个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无法达到上市要求上市,于是就借用一个已上市公司的壳,通常的方式是购买该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票,然后注入自己的相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是一种面对监管层的上市要求时,采取的“迂回”方式。是一种以上市为目的的资产重组。
别一听到资产重组,就认为可能存在投资机会。这种单一的判定方式在做投资决策时,万万使不得。在美国市场,很多中概股由于在信息披露方面,或者其他企业资质方面没有达到要求,才会采取借壳的方式。这其实包含着负面信息。
企业为什么急于想上市,说白点就是缺钱了。特别说明,缺钱了是一个中性词。最终还得看获得钱的企业,如何使用这些钱。
根据近些年对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全球企业大部分越来越倾向采取在股票市场融资的方式。借债需要还本付息,发股就不用了。只想割韭菜的企业,把股市融资当成一种对他们企业的慈善募捐。对于这种企业,投资者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但是,也不是所有借壳上市的企业都存在着猫腻,也存在着无奈。在中国的IPO市场,排队时间是很长的,而一些企业确实需要钱来扩大生产,改善经营,度过难过。排队等上市,不见得是最佳的选择方案,要知道,中介费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核算下来可能不少。而风口可能会一不小心就散了。
有些借壳上市的企业,跟投资者想的一样,确实存在投资机会。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中信泰富,在并购重组案例中称得上经典。当时,“中信香港”通过一系列的配股发展,将原有资金注入了“泰高发展”,成功实现买壳上市,仅1991年到1996年几年时间,股价从1.3元每股涨到了44.9元每股。
但是借壳上市割韭菜的企业也是割得活灵活现。奇虎360通过江南嘉捷,把在美国时的600亿估值一度搞到了4500亿,即使下滑60%,依然是1600亿。谁受益谁吃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说来说去,投资前还是得翻开企业的底牌看一看,借用一句广告语,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同样也不是所有的重组都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