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郭广昌什么时候退出复星医药
郭广昌是在2018年3月份退出复星医药的。依据中国经济网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2018年3月26日,复星医药董事会接到郭广昌的书面辞职函,郭广昌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辞去非执行董事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在此之前郭广昌自2017年起就已经陆续卸下多家子公司职务。如2017年8月24日,上海复星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郭广昌退出董事名单。2017年9月29日,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显示,法定代表人从郭广昌变更为陈启宇。
郭广昌创业简史:
1、1992年郭广昌与梁信军等人用3.8万元开始创业。创立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先后从事过市场调查,食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
2、1993年凭借咨询以及商务策划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3、1993年6月,郭广昌决定退出市场调查业务,率领团队转而主攻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
4、1995年复星将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推向市场,赚到了复星的第一个1亿元。
6、2007年7月,郭广昌持股58%的复星国际在香港实现集团整体上市,融资128亿港元。
以上内容参考新华网-郭广昌“再辞任” 复星:仍是灵魂人物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经济网-郭广昌又卸任一家子公司职务:已退出复星医药董事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郭广昌
㈡ 高通宣布股东大会推迟到4月5日举行背后是发生了什么问题吗
据外媒报道,高通宣布其年度股东大会将推迟到4月5日举行。
这项措施让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有充足时间对博通和高通之间的收购要约进行调查。虽然股东大会推迟了,但是博通依然有希望收购高通。
㈢ 复星医药2012年报·为什么应付股利结构变化这么大
明显你没有认真阅读年报(你提问中的图片是该年报中159页并非你所说的160页),建议你看一下该年报中的61页和69页有什么不同:61页中所显示的是该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中(所谓的合并会计报表是指把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情况纳入公司的会计报表)的负债方面的情况,而69页中所显示的是该公司的母公司的会计报表中(所谓的母公司会计报表是指该公司自身的会计报表,而其所控股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并不计算在内)的负债方面的情况。
必须要注意的是在61页中是有应付股利这一栏的,而这里的应付股利数值恰恰就是159页中所对应的相关数值,而69页中是没有应付股利这一栏的,为什么69页中不显示应付股利,实际上是有原因的,虽然在年报中已经宣布每10股派2.1元,即每10股现金分红2.1元,但这个是属于预案,所谓的预案实际上是未经股东大会同意,若经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这个方案会变成决案(即已表决的方案),在会计上在宣布时是不做相应的会计处理的,而要等到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后才会做相应的会计处理,也就是说该公司的2012年年度的分红方案并未反映其未来的相关分红。既然相关的公司分红没有在会计上反映,而61页中的应付股利所指的是那些应付股利的应付对象是以什么身份存在,实际上其身份就是该公司所控股的子公司的那些少数股东,这些少数股东实际上就是这些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并非在母公司的控制范围内,而这些控股子公司在年度末进行分红时就会产生相关的应付股利,而在合并会计报表时虽然母公司同样能得到相关的应付股利,但由于在合并会计报表过程中会对相关的重复会计信息进行抵销,所谓的抵销是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分红得到的资产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转换,并没有对整个合并会计报表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流入或流出,故此这个是要被抵销的,但对于那些少数股东的分红是最终会形成流出,故此这些是需要列明的。同样你也是翻查2011年该公司的年报,情况也是与这个相类似,实际上这些应付股利都是对那些控股的子公司的少数股东进行的分红,每年的旗下子公司分红并不相同,有些是分给自然人股东为主,有些是分给法人股东为主,就会导致这种异常的变化差异。
㈣ 复星医药为什么停牌投票,投什么票,对小股民有什么影响
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2011年3月16日的公司2011年临时股东大会的投票环节。
其投票的内容详见下面的链接。
主要体现了中小股东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知情权、投票权。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cs/zhs/scfw/gg/ssgs/2011-03-05/600196_20110305_3.pdf
㈤ 税务登记时让提供股东会决议具体内容需要写啥呀
正常的税务登记是用不到股东会决议的,您要在税务局办理什么业务,然后股东会决议那里就填什么内容,我有一个范本,提供给你。
XX有限公司
股东会决议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30日
会议地点:公司会议室
会议内容:注销公司
参会人员:全体股东
根据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本公司股东会讨论研究并决定公司解散,截止经营至2018年11月30日,与公司解散事宜相关的清算工作、债务债权按规定进行登报公告。
全体股东签字(盖章):
XX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30日
㈥ 复星医药怎么还不分红
LOVE复星医药怎么还不分红 该公司现在只公布了分配方案, 而具体什么时候分红还要等该公司向中国结算中心进行申请。得到结算中心核准后才能够进行正式的分配。具体的步骤是申请材料送交日T-5 ,核算中心答复日T-3,向证券交易所提交公告申请日T-1,公告刊登日,T日。权益登记日T+3,除息日T+4,,【发放日T+8!】具体的日期要等万科公司提出申请后才能够算出发放日。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㈦ 复星医药如何回应被员工举报
被员工举报是另一个"长春长生" 复星医药回应。
被员工举报是另一个“长春长生生物”的复星医药(600196),昨晚如期发布相关说明,就旗下公司被爆出违规生产药品,编造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等现象一一做出解释。
2017年,重庆医工院(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7780万元,占复星医药2017年营业收入的0.4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3461万元。
其中,境外销售收入占比约26%。
复星医药具体说明如下:
1、2016年美国FDA对重庆医工院工厂进行检查,对实验室数据规范性不足出具警告信、提出整改要求。复星医药称根据整改要求,已对重庆医工院时任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调整,并在积极推进相关整改工作。
2、2017年11月,美国FDA对医工院制药质量体系进行批准前检查。检查后对于原料药阿立哌唑提出一条483缺陷,该缺陷主要针对阿立哌唑检测时所产生的无效OOS(偏差调查)不充分。目前,医工院制药已经在FDA的规范指引下展开整改。
3、根据医工院制药自查,现有产品均根据已批准的工艺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工艺的调整均经相关药监部门批准或备案。
4、重庆医工院于2016年向医工院制药转移了阿立哌唑、培美曲塞二钠产品批件,于2018年转移了蔗糖铁产品批件,已通过药监部门的现场检查和批准。
5、医工院制药的原料药阿立哌唑目前在进行工艺变更的申报,2018年提供给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的产品仅作为其制剂研究之用。
6、重庆食药监局已就该信件所反映的内容开展相关调查,并已于2018年8月23日对重庆医工院进行了飞行检查,飞行检查的结果尚待结论性意见。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
㈧ 高通宣布2018年度股东大会推迟到什么时间召开
高通正式宣布2018年度股东大会推迟至4月5日召开。
3月6日消息,据报道,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要求高通将年度股东大会推迟30天之后,高通目前已正式宣布,原定3月6日召开的2018年度股东大会,推迟至4月5日召开。
目前高通已在官网公布了股东大会推迟的消息,从官网上公布的消息来看,高通2018年股东大会原计划在太平洋时间3月6日上午8点举行,推迟之后将在太平洋时间4月5日上午8点开始,股东大会的地点则是高通总部所在的加利福利亚州圣迭戈。
高通在官网公布的消息显示,除了股东大会的时间有推迟,与股东大会有关的其他事项并不会有变化,1月8日登记的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都拥有投票权,先前已经投票了的股东,如果不打算改变主意,则无需再次投票。
㈨ 复兴国际与复兴医药是什么关系,有明白的兄弟解答一下
复星医药是复兴国际的业务之一。
相关发展历程:
1992年:开始业务运营;
1994年:8月开始开展房地产开发业务,12月通过复星医药开始开展医药业务 (当时公司名为复星实业) ;
1998年:7月复星医药成为上交所上市公司,8月复地成立(当时公司名为上海复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0年:8月复星医药完成2250万股的A股配股,10月投资友谊复星;
2002年:8月投资建龙集团,11月成为豫园商城单一最大股东;
2003年:1月复星及建龙集团投资宁波钢铁,同月投资国药控股,3月成立南钢联,5月德邦证券成立,10月复星医药发行9.5亿元人民币可转债;
(9)复星医药2018年股东大会扩展阅读:
复星医药企业事件:
2018年8月24日,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开信箱公布了一条医药研究公司内部员工举报公司造假的信息。该举报人声称,其本人为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最近从电视上看到关于长春长生生物公司严重违反国家药品生产管理法规的系列报道,举报人认为;
“其所在公司在违反国家药品生产管理法规方面比长春长生生物有过之无不及。”31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已对重庆医工院时任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调整,并在积极推进相关整改工作,力争尽快通过FDA现场检查。
㈩ 复星医药为何被举报
日前,重庆市食药监局官网的“市政府公开信箱”中,出现了一封名为标题为《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制药公司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的举报信,举报人自称“我们是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
点击原举报信地址后,出现的弹窗页面
31日12点时,媒体点开此前保存的举报信链接,发现举报信已经无法打开,而是出现弹窗窗口显示“对不起,未找到该邮件”。在重庆市食药监局2018年8月31日至8月24日的相关举报信目录中,记者也均未发现以《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制药公司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为标题的举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