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实践

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1-12-04 13:01:21

① 股份制民营企业如何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

一、在组建股份制企业时,党组织的设置与调整工作应同步考虑和安排。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根据企业的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及时改建或组建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有的企业党组织初建时,如选举的条件尚不成熟,党组织负责人可以先由上级党组织指派,经过一段时间,再按规定选举产生。
二、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其主要任务是:(1)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2)对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开发、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3)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领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5)支持股东会(股东大会,下同)、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总经理,下同)依法行使职权,领导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引导、保护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同心同德办好企业。
三、股份制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配备,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主要成员一般应具备做好党务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双重素质。党组织负责人可与董事会、监事会负责人或经理、副经理适当交叉任职。条件具备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或者党委书记和总经理可以由一人担任。规模较大、职工和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应设专职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与董事长、总经理分设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具备条件的可以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进入党委班子,要严格按照《党章》、《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办理。股份制企业中的共产党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要讲党性,顾大局,认真执行党组织的决议,注意按党内生活准则和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股份制企业党组织在人事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从组织上保证监督党的干部路线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会同有关方面,对董事会拟聘任的经理、经理提名的副经理和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人选进行考察,提出意见和建议;抓好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会同有关方面,做好企业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教育、考察、监督工作,发现和推荐优秀人才;负责管理党群系统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
目前,有些地方和企业已经对股份制企业的领导班子配备和人事管理工作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只要符合党的干部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股份制企业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企业各方面所接受,是切实可行的,就可以继续试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五、股份制企业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组织,不能互相代替,但有关负责人员可以适当相互兼职。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其他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和有关规定开展活动,主要协调好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使之紧密配合,互相补充,共同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六、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机构设置和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配备,应有利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符合精干、高效、协调的要求。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历史沿革等不同情况,党的工作机构可以分设纪委和组织、宣传、办公室等工作部门,有的也可以设立一个统一的党的工作部门,内部实行党务工作的分工。有的企业将个别党的工作部门与职能相近的行政业务部门合署办公,一个机构,双重职能,也可以继续探索。与开展企业党的工作的要求相适应,要选配一定数量的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这些党务工作人员应纳入企业管理人员编制,其待遇应与企业其他管理人员一视同仁。
七、股份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要从企业资产结构、领导体制、经营机制、用工与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特点和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出发,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党组织要认真讨论研究,向董事会、经理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应直接决策和指挥。要善于通过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管理人员中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发挥党的支部、小组和共产党员在企业各自岗位上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领导并通过这些组织对职工群众的组织和动员,来实现党的意图。党内生活,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增强团结,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要把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在国家有关股份制企业的法律、法规的范围内,紧紧抓住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围绕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主动地开展党的活动。在活动方式上,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应在企业内部妥善解决。
八、切实加强对股份制企业党的工作的领导。有关地方党委要把抓好股份制企业党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来。对股份制企业党组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为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经常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② 股份制企业的性质是什么

这要看谁取得控股权,如果国有资本取得控股权,则该企业有公有制性质,如果其他资本控股,则具有非公有制性质

③ 股份制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股份制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扬弃,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一个过渡点,它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即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同样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股份公司之所以出现在资本主义,是适应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试行股份制,可以扩大公有制的阵地,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市场疲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物价稳定是靠财政补贴支撑的,工业增长速度是靠银行贷款来维持的,并出现了货币过剩、资金紧缺(因信贷规格所致)的不正常现象。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企业直接向市场筹资,可以减轻银行资金供应的压力,也可以将储蓄存款分流一部分,直接转化为生产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实行的企业承包制虽然对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问题,因此实行股份制仍然是强化企业改革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
目前条件下是试行股份制的最佳时机,其理由是:
1.由于受深圳“股票热”的影响,人民群众的金融意识和投资意识,特别是股票投资意识大为增强,为股票发行提供了客观条件;
2.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疲软,说到底是产品结构性疲软,通过发展股票市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适时地为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企业注入资金,从而加快调整的步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3.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游资在寻求出路,通过银行当然可以吸纳一部分,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游资在待机而动。企业自有资金、居民手持现金等,数量相当可观,如能适时地发展股票市场,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融资和资本增殖的功能,收到“引进外资而不借债、吸引内资而不增内债”的效果,从而推进金融改革的步伐,又能有效地控制预算外资金投放,引导居民消费,就部分消费基金为积累资金,筹措更多的建设资金;
4.试行股份制,发行股票,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将过去由国家一家承担的风险,分散到各股东共同承担,有效地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股份公司,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扩大了企业自主权。社会主义企业实行股份制,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只是企业的所有者之一,不再掌握全部生产资料。集体、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都可以成为企业的部分所有者。股东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董事会负责对企业投资和发展方向作出重大决策,日常工作交董事会推选出来的厂长(经理)负责。职工入股,使所有权和劳动者直接结合,劳动的目的更加明确,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这样,股份制通过把所有权分散化,使国家和企业之间,由原来的行政关系变成经济制约关系。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企业的活力也就必然增强。
2.股份公司是筹集社会资金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金短缺问题将不会消失,而单靠财政和银行已难经满足生产建设的资金需要。通过股份集资,向社会要资金,改变过去单一银行间接融资的状况,对于缓解资金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3.股份制企业主要靠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进行生产活动。认购股票不受地区、城乡、公私、内外的限制,完全靠入股者的自由选择。而入股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股息、红利收益。毫无疑问,经营有方、利益丰厚企业的股票会倍受青睐,资金会大量涌进先进企业,起到鼓励先进的作用。先进企业股票的股息、红利高于一般企业,因而入股者多,新增发的股票也容易推销。股票的买卖顺利,其股票价格在证券市场上升趋势,持有该企业股票的股东资产增加,这又会使企业的地位和信誉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得到加强。
4.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组织形式,是一种民主管理企业的好形式。股东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决定领导人选。他们可以挑选精通业务、富有才干的人,担任企业领导,保证企业的经营方式对路,经营效果突出。
5.股份制能够促进人才横向流动。有知识有业务能力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想到有前途的企业工作的愿望容易实现。先进企业会在人才、人力上得到加强。股份制实行以后,技术的横向交流得以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愿意在先进企业推广,先进企业也有条件,有能力购买新技术专利,从而使企业获得新技术的支持。
6.股份公司形式有利于调动企业职工、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人员的积极性。股份公司职工的收入同公司经营成果直接挂钩,从而可以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股份企业财产是入股者的共同财产,入股各方即所有者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会关心公司经营的好坏。股份制企业由于实现了企业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经营决策自主权,经理人员实行聘任制,使其责任感和积极性大为加强。

④ 股份制企业和国营企业有什么区别

国营企业是由国家主营,而股份制企业是股权公开,然后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⑤ 中国股份制

股份制经济起源于西方:1553年,大英帝国以股份集资的方式成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莫斯科尔公司。四百五十年过去了,经过一次又一次历史的冲刷与考验,西方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股份制经济体制。而东方的股份制经济起步较晚,东方各国都是在近代才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股份制经济体制。作为东方最大的文明古国——中国,则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才有了自己的股份制公司。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股份制经济,无论是在运行方式还是组织形式上,都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与坎坷之后,一套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股份制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谈中国股份制经济的现状,就必须了解中国股份制经济体制改革所走过的一段路程:任何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都是由于经济困难,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管制的放松,民间资本开始活跃起来,利益、利润等长期被忽视的经济因素开始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简直在一夜之间,政府发现了其管理的大量国有企业竟然是财政支出的沉重负担。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政府被迫地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在中国拉开了序幕。

⑥ 股份制企业的好处

股份制企业的好处有:
1、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缓解市场的压力;
2、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
3、有利于协调地方、部门、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
4、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要求;
5、其他好处。
【法律依据】
《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关于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报告的通知》二
我国的股份制企业试点时间虽不太长,试点企业的数量也不很多,但几年来的试点情况表明,试点工作是有成效的。
(一)有利于筹集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还可以把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缓解市场的压力。在股票市场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股份制的集资功能还可以发挥得更好一些,即通过股票的溢价发行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通过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B种股票),还增加了一条吸引外资的渠道。

⑦ 【历史】中国股份制企业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中国的股份制改革主要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直到1992年股份制改革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也不过20年的时间。你材料中的那个股,实际上跟现在的股份的股是不一样的,古代也有人合作经营,出钱的人也叫股东,是东家或老板的意思。不是现在的股份制公司。

⑧ 中国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史的相关资料。。

中国近代股份有限公司形态的演变--刘鸿生企业组织发展史研究/史学文丛
本书以大量档案史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考察了刘鸿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发展史,试图管窥中困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的形态演变及其动因。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分散投资的单一单位公司:刘氏各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构建行业垄断组织(一):刘氏企业与同业联营、构建行业垄断组织(二):刘氏企业与同业合并、构建刘氏企业托拉斯:组建企业公司、官商“合作”:特种股份有限公司等。
绪论
一、企业组织的几种形态
二、股份公司在西方的发生与发展
三、中国近代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变
四、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分散投资的单一单位公司:刘氏各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一、分散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二、公司制度的安排:章 程的规定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
四、管理制度
五、经营绩效
第二章 构建行业垄断组织(一):刘氏企业与同业联营
一、刘鸿生关于同业联营的思想来源
二、刘氏企业与中外同业的竞争
三、刘氏企业与同业产销联营的方式及成效
四、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的成立
第三章 构建行业垄断组织(二):刘氏企业与同业合并
一、民族火柴业的生存危机导致三公司合并
二、治理权的分配
三、管理的集中
四、发展为多单位大公司
第四章 构建刘氏企业托拉斯:组建企业公司
一、刘氏企业集团的松散结构
二、对分散的部分集中
三、组建企业公司
第五章 官商“合作”:特种股份有限公司
一、南京国民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控制
二、刘氏特种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及其运作
三、战后官股退出刘氏企业
结语 中国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态的变迁及其动因
一、变迁的路径
二、变迁的动因及其评价
三、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史中的制度创新

⑨ 中国股份制公司介绍

去知网上面,有很多论文的

⑩ 股份制的实现形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中国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重大突破,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开辟了新的道路,必将极大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
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对于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纵观这十多年改革实践,人们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其实现形式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认识过程,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脉络。过去人们常认为,股份制和公有制格格不入,但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后,确实具有其他经营形式无法替代的优点,有效地促进企业对内部机制进行改革,鼓舞了企业和职工的干劲。从1984年至1991年底,全国试点股份制转制的3200个企业,每年产值和税利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高于其他国有企业。
到1992年,中国准备扩大股份制试点。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抓紧制定和落实有关法规,使之有秩序地健康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兼并,合理组建企业集团。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
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所有制实现形式认识的深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十五大报告还同时对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给予了明确肯定,作出了重大的理论突破,表明了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股份制可以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其本身不姓“社”也不姓“资”。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开始寻找更多的新路子。
经过5年的发展,股份制逐渐成为中国公司所有制的主要形式。股份制企业发展速度很快,1997年至2001年间,中国股份制企业从7.2万家发展到近30万家;从业人员从643.7万人增加到2746.6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从8311亿元增加到56733亿元。
党的十六大指出,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这次召开的对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令人瞩目地首次提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以前的提法主要表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而如今则明确提出了“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方针。这意味着,中国在如何全面理解公有制方面有了新的思路,已完全摆脱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公有制的理解,国有企业多元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中国每一次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都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这次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伴随着股份制成为中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将在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中起重要的作用,中国公有制中蕴藏的巨大生产力将会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添新力。

阅读全文

与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实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融数据服务商上市公司 浏览:835
内蒙古上市公司有几个 浏览:829
深圳市荷花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404
通达信bs趋势买卖指标 浏览:317
拓普集团未来 浏览:164
601619上市价格 浏览:20
南昌传扬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146
西陇科学股票股 浏览:647
撤销沪a指定交易 浏览:73
美的集团配送 浏览:625
祥天集团2017卖原始股 浏览:745
2017年甲酸上市公司 浏览:734
交通银行的理财是自己的能否买 浏览:518
南京小诺理财产品 浏览:56
中国染化交易市场上线 浏览:156
2015年经济生活汇率变动训练 浏览:988
理财通的国家首批战略配售基金 浏览:979
北京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 浏览:393
陆金申华融资租赁登录 浏览:767
2008年中美汇率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