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利害关系人

上市公司利害关系人

发布时间:2021-12-06 23:54:35

㈠ 法院已受理的案件,被告和原告就形成利害关系人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与被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是申请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具有申请人资格、复议机关应当受理其复议申请的法定条件之一。这一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定条件完全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五项规定,“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投诉,具有处理投诉事项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作出或者未作出处理,举报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具有原告资格。(2013)行他字第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举报人对行政机关就举报事项作出的处理或者不作为行为不服是否具有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问题的答复》亦明确规定,举报人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举报相关违法行为人,要求行政机关查处,对行政机关就举报事项作出的处理或者不作为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具有复议申请人资格。所以,“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判断举报人与相关行政行为有无“利害关系”的核心标准。在证券领域,投资者购买股票造成亏损,举报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证券监管部门拒绝处理或不答复,举报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属于“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情形,具有复议申请人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但是,如果举报人举报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没有初步事实根据、证据线索,或者举报的违法行为不可能对其股票交易行为产生实际影响的,举报人与相关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理或不处理行为没有利害关系,不具有复议申请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同样,举报人如果是为了获取行政机关允诺的举报奖励进行举报,对法定职责机关不予处理或处理结果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通常具有复议申请人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但是,其前提条件是,举报事项必须有相应的初步事实和证据线索支持。

㈡ 法律规定利害关系人包括哪些人

《行政许可法》中确立利害关系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相邻权关系中的利害关系人:这是产生利害关系人的主要情形。如:经许可设立的加工型生产企业、资源开发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在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噪音、污水、废气、粉尘,对邻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直接影响。

2、竞争关系中的利害关系人:某些行政许可依法律、法规或惯例规定有明确数量限制(如旧机动车回收,按照国务院规定一个县只设立一家。),如果实施许可突破了原有的数量规定,那么势必会影响已经获得许可的经营者的利益,因而构成利害关系人。

3、知识产权关系中的利害关系人:行政许可事项可能对他人知识产权完整性、独占性产生侵害的,如企业名称核准中,与他人商标、专利上使用的名称重复,易让公众产生误认误导的,构成重大利害关系。

4、契约关系中的利害关系人:契约一方当事人为行政许可申请人,行政许可将改变其契约关系,则他方当事人为利害关系人。如村民公约有明确的规定,在本村范围内不得兴办某类企业,某村民欲取得该类企业的营业许可,则其他村民为利害关系人。

5、人格权、身份权关系中的利害关系人:如工商广告登记审查中,对可能涉及侵害他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和影响企业商誉的许可事项,可能受侵害者应视为利害关系人。

拓展资料:

利害关系人,是指对于诉讼标的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人。直接利害关系人有权向法院起诉或可能被提起诉讼。间接的利害关系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时,可以参加到诉讼中辅助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所以,从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及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维度来探讨“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构成是较合乎逻辑的研究进路。

㈢ 企业利害关系人中,投资人的关注点主要是什么

权利人就是享有该项权利的人,拥有某项权利可以作为或不作为者。比如享有申诉权的的人就称为申诉权的权利人。依法享有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房地产他项权利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就是房屋权利人。

利害关系人是指与争议的法律关系或某一事件、事实或人有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利害关系人不仅出现在行政法中,在民、商、经济法中都有。

如关于民法的宣告失踪,利害关系人就是指与失踪人有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人,如父母,配偶,近亲属,债权人,债务人。

搜索
欠债不还2020年政策
如何判断企业所属关系
企业控制权的十种方法
经营企业的十大核心
客户与企业沟通的渠道
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㈣ 母公司与子公司是否属于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怎么定义

应该不是。
利害关系人 一般认为是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直接当事人。
“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利害关系人
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所以,从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及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维度来探讨“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构成是较合乎逻辑的研究进路。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法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界定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构筑起“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判定标准。

㈤ 利害关系人是什么人

利害关系人一般认为是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直接当事人。"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所以,从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及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维度来探讨"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构成是较合乎逻辑的研究进路。

㈥ 利害关系人是指哪些人

答:一、利害关系人一般认为是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直接当事人。
二、“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所以,从合法权益、行政行为及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三个维度来探讨“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构成是较合乎逻辑的研究进路。
三、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意义:1、所谓利害关系人是指因民事上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法院判决拘束的利害关系人.2、所谓利害关系人是指:(一)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二)以未到法定年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3、利害关系人是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正受他人侵犯或与他人发生了争议的人.申请诉前保全的前提必须是情况紧急即利害关系人如果等到起诉后再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等等。

㈦ 什么叫利害关系人

是利害关系人吧?
这个概念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与之有一定利害关系的人.如在行政许可中,一般认为是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直接当事人。

㈧ 利害关系人包括哪些人

利害关系人是指会影响民事权利义务的履行与实现,对民事行为的公证有影响的人,例如,案件的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家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应当自行回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㈨ 利害关系人是指哪些人

以行政法律有关利害关系人的规定为例:“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可能直接、充分影响到关联人的利益,而不是间接影响,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利害关系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交通银行的理财是自己的能否买 浏览:518
南京小诺理财产品 浏览:56
中国染化交易市场上线 浏览:156
2015年经济生活汇率变动训练 浏览:988
理财通的国家首批战略配售基金 浏览:979
北京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 浏览:393
陆金申华融资租赁登录 浏览:767
2008年中美汇率 浏览:403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时间 浏览:207
广州盛融小额贷款公司旗下 浏览:102
蓝箭电子股票 浏览:436
欧元汇率什么时候低 浏览:662
淘宝贷款1000利息 浏览:145
金融机构没有将某一具有可疑 浏览:75
wind每日信托 浏览:90
合肥长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867
农行理财产品待清算 浏览:319
杠杆利用二力平衡 浏览:823
保费杠杆率高 浏览:436
公司亏损小股东不出资 浏览: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