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乐凯集团资产重组

乐凯集团资产重组

发布时间:2021-12-09 11:16:43

① 乐凯集团的介绍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的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产品品种最多、市场覆盖面最广、跨地区的现代化企业,也是我国特种感光材料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公司产品涉及影像记录材料、印刷材料、精细化工、膜材料及涂层材料等四大产品体系100多个品种。乐凯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乐凯”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荣获国家首批“中国出口名牌”称号。“华光”商标在国内印刷业享有盛誉,产品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全国首位。

②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的宣布停产

曾经承载着许多中国老百姓记忆的国产胶片“乐凯胶卷”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昨日晚间公告称,由于数码影像对银盐影像产品的替代作用,导致近几年彩色胶卷的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公司该产品已无法实现经济批量生产。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并授权公司总经理负责清理与彩色胶卷相关的专用资产的工作。同时努力做好库存彩色胶卷的销售工作。
这并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2011年乐凯胶片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亏损5592.55万元,年报显示公司彩色感光材料及新材料的营业利润率只有6.66%。
乐凯官网显示,其前身是化工部第一胶片厂。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乐凯彩色胶卷和相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分别达到25%和20%,与伊士曼柯达公司(NYSE:EKEK.N以下简称“柯达”)、富士形成鼎足而立之势。1995年,乐凯胶卷的年销售量一度达到接近5000万卷。
彼时,柯达正在承受转型之痛,且在后续几年中一直在采取出售部门、分拆业务的方式“瘦身”,但今年1月,柯达正式提交破产保护申请,意味着该公司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中败北。而相比起来,乐凯胶片的经营状况并不像柯达深陷转型困局。
2012年上半年,乐凯胶片的经营状况更有大幅度改善。半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25.67%;实现净利润888.41万元,同比增长181%。业绩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新产品和银盐产品扩大销量增加了销售收入,显示其转型获得成效。

③ 乐凯集团的经营范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初,乐凯处于第三次创业阶段。此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胶卷为主的感光材料市场需求日益高涨。国际著名感光材料企业纷纷将其发展的战略重心转向中国,利用各种手段纷纷在我国境内投资建厂,传统银盐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数码技术快速发展也对传统银盐市场造成了冲击;走私产品长期充斥市场,搅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乐凯在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乐凯企业内部的改革也犹为迫切。在全新的形势下,乐凯紧紧围绕市场,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强化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和基础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营销网络,积极介入数码等新技术领域,依靠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完善,依靠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了乐凯产品的不断创新,与世界同步,保持了乐凯长时期的较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乐凯集团整体并入航天科技集团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重组的通知》(国资改革(2011)1035号),根据文件精神,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航天科技集团与乐凯集团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业务关联性高、产业融合性好、资源互补性强。重组将集中双方的资金、人才、管理、技术、品牌、市场等资源,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航天科技集团和乐凯集团的重组,对于贯彻落实国资委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对于实现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战略,推进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④ 乐凯的发展史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产品品种最多、市场覆盖面最广、跨地区的现代化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出资的166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乐凯前身是化工部第一胶片厂,创建于1958 年7月1日,总部在河北省保定市,是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乐凯人肩负着民族的理想和希望,经过三次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发展中努力探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新途径,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塑造了乐凯独特的企业形象。先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100多个“第一”,填补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空白”,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0年3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乐凯时,亲切地勉励乐凯人:“乐凯原来是第一胶片厂,作为中国的‘第一’,乐凯就要牢固树立‘第一’的形象,发扬‘第一’的精神,为民族争光。”
乐凯第一次创业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建厂初期,前苏联突然撤走了技术专家,又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在这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第一代乐凯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工厂建设,并在第二年就生产出我国第一代照相软片、黑白电影正片、135民用胶卷,并将自己的航空航天胶片送上了人造卫星。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我国电影胶片生产基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乐凯第二次创业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上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都快速地变化着,电视迅速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致使电影业急剧滑坡,这给以生产电影胶片为主的乐凯带来了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彩照热”在我国悄然兴起。需求就是市场,需求就是机遇。在这紧要关头,乐凯抓住机遇,快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彩色相纸,并快速推向市场,打破了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公司也实现了产品结构从电影胶片向民用照相材料的快速调整。乐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初,乐凯处于第三次创业阶段。此间,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胶卷为主的感光材料市场需求日益高涨。国际著名感光材料企业纷纷将其发展的战略重心转向中国,利用各种手段纷纷在我国境内投资建厂,传统银盐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数码技术快速发展也对传统银盐市场造成了冲击;走私产品长期充斥市场,搅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乐凯在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乐凯企业内部的改革也犹为迫切。在全新的形势下,乐凯紧紧围绕市场,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强化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和基础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营销网络,积极介入数码等新技术领域,依靠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完善,依靠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了乐凯产品的不断创新,与世界同步,保持了乐凯长时期的较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特别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乐凯通过资源整合、国际合作、强强联合,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2003年10月,乐凯和柯达正式确立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0月,新的TAC生产线在保定开工建设。乐凯是全球能够生产TAC膜的5家企业之一;2006年3月,“合肥乐凯工业园”在合肥奠基。“合肥乐凯工业园”项目共分四期,整体占地面积约1200亩。一期为LCD的聚脂薄膜生产线;二期为2条精密涂布生产线;三期为2条用于平板显示器材的薄膜生产线;四期为用于平板显示器材的其他功能薄膜生产线。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合肥乐凯工业园”将成为中国平板显示器产业链配套所需要的中高档聚脂薄膜和薄膜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基地。它标志着乐凯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战略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乐凯的发展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2011年9月23日,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乐凯集团通过重点发展膜及涂层材料、数字印刷材料、数码影像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材料,基本实现了影像记录材料和印刷材料的数字化转型。而航天科技集团正向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乐凯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业务关联性、产业融合性和资源互补性。
2012年9月4日,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600135,下称乐凯胶片)当天晚间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公司将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并授权公司总经理负责清理与彩色胶卷相关的专用资产的工作。同时努力做好库存彩色胶卷的销售工作。为应对彩色胶卷停产,乐凯早就借助创新转型,转投光学薄膜等新材料领域。事实上,随着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升级,传统胶片行业衰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一代中国民族胶卷画上了句号。
乐凯曾一度与柯达、富士抗衡,号称世界三大彩卷之一。从生产我国第一代照相软片到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彩色相纸,乐凯品牌曾在中国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因其对柯达等国外胶卷品牌的制衡作用为业界所称道。
对于此次停产之举,乐凯方面解释称,由于数码影像对银盐影像产品的冲击,导致近几年彩色胶卷的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该产品已无法实现批量生产。
早在2012年2月,乐凯胶片董事会就已通过了会计上计提减值准备的决议,对与彩色胶卷生产相关的设备、技术、专用原材料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大约1860万元。乐凯胶卷半年报显示,其库存商品金额为7333万元。
财务报告显示,乐凯胶片的主要营收来源为彩色相纸、彩色胶卷、太阳能背板和信息影像材料加工用药液及相关化学品的业务。2011年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7亿元,利润总额为-4633.10万元,净亏损5188.13万元。
事实上,在“去胶片化”时代,乐凯胶片意识到危机,转型早已悄悄进行。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乐凯开始投资建设第一条TAC光学薄膜生产线,真正进入平板显示上游的关键材料领域,成为全球仅有的能生产TAC膜的五家企业之一。2006年,乐凯在合肥开工建设我国第一个光学级聚酯薄膜基地,开始大规模进入。到2011年,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销售收入已占乐凯集团收入的22%,利润占42%。光学薄膜也成为乐凯吸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重要一环。2011年9月,乐凯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产业。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乐凯胶片主营业务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25.67%,净利润888.41万元,同比增长181.29%,得益于公司在太阳能电池背膜和银盐产品彩色相纸业务上实现的新增长,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半年报称,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年内完成工程建设,为产品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乐凯集团曾在2003年与柯达公司达成一项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柯达将以总额约为1亿美元的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20%的股份。但由于数码影像革命性的发展,胶片市场江河日下,2007年,柯达抛售乐凯的股份,二者的合作走到尽头。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时代之前,柯达曾经是个人胶卷市场的霸主,更是胶卷的代名词。然而,已经破产的柯达公司上周宣布,计划出售消费胶片业务。这项业务是这家“百年老店”的立业根基。胶片和相纸曾经是柯达的一大财源。但是摄影从胶片和相纸到数码摄影的转变,切断了该公司的收入来源。今年上半年,柯达营收缩水1/4至20亿美元,亏损扩大至6.65亿美元。
柯达CEO彭安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正在改造柯达。”他表示,柯达下一步将把重点放在商业、包装、功能性印刷和企业服务等方面。柯达希望到能找到购买消费胶片业务、照片亭和商业扫描器等业务的理想买家。该公司相信,出售资产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对于2013年柯达从破产走向新兴具有里程碑意义。
紧随其后,富士于2011年宣布旗下多款胶片产品正式停产,将医疗及生命科学、印刷、文件处理、光学元器件和高性能材料等五大领域确定为今后的重点发展事业。

⑤ 哪些股票属于资产重组和收购题材

有并购重组的个股一览
代码 证券名称 并购重组情况
600643 爱建股份 香港名力集团,已获得5.066%股权
600135 乐凯胶片 柯达已获得13%股权
000001 深发展A 新桥获得17.89%股权,向通用定向募股
600000 浦发银行 花旗参股浦发银行
600297 美罗药业 香港西域投资要约收购未果,但其大股东股权再度质押
600537 海通集团 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占10%股份
600333 长春燃气 香港百江投资持股48%,百江合资为香港李嘉诚先生控股的子公司
600678 四川金顶 华立控股集团的上海华策收购其国有股权
600744 华银电力 大唐集团入主
600705 北亚集团 东北陆海空联合运输有限总公司(香港资控股)收购法人股
600462 石砚纸业 三大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法人股将出售
600371 华冠科技 万向集团入主
600221 海南航空 索罗斯增资持股
600641 中远发展 55%的股权将转让给印尼首富林绍良控股的SMIL
600812 华北制药 荷兰DSM公司增持法人股
600253 天方药业 大股东将20%股权转让给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及其子公司

⑥ 保定乐凯集团怎么样

那地儿根本就去不地!

⑦ 乐凯集团的未来战略

特别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乐凯通过资源整合、国际合作、强强联合,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2003年10月,乐凯和柯达正式确立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0月,新的TAC生产线在保定开工建设。目前,乐凯是全球能够生产TAC膜的5家企业之一;2006年3月,“合肥乐凯工业园”在合肥奠基。“合肥乐凯工业园”项目共分四期,整体占地面积约1200亩。一期为LCD的聚脂薄膜生产线;二期为2条精密涂布生产线;三期为2条用于平板显示器材的薄膜生产线;四期为用于平板显示器材的其他功能薄膜生产线。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合肥乐凯工业园”将成为中国平板显示器产业链配套所需要的中高档聚脂薄膜和薄膜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基地。它标志着乐凯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战略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乐凯的发展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⑧ 乐凯集团的企业战略

“十一五”期间,中国乐凯紧紧依靠50多年积累的“涂层、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术,积极推进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实现了影像记录材料和印刷材料的数字化转型,并成功构筑了乐凯在光电显示领域发展的基础。乐凯数码相纸已经完全替代传统相纸;华光CTP版材、柔性树脂版等数字印刷材料正快速替代传统的银盐印刷材料;乐凯光学PET薄膜、TAC薄膜以及背光源用扩散膜、触摸屏硬化膜等多种液晶显示器用光学功能膜产品,已经批量供应韩国、德国、日本、中国台湾以及诸如海信、TCL等国内外知名平板显示企业,完善了我国平板显示用上游关键原材料产业链。
“十二五”期间中国乐凯将继续践行“载录时代信息,服务现代生活”的企业使命,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深化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战略转型步伐,实现在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新布局。到2015年,形成膜及涂层材料、印刷材料、新能源及电子信息材料三足鼎立、三业并举的战略格局。

⑨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的发展史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是我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产品品种最多、市场覆盖面最广、跨地区的现代化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出资的120家大型国有企业之一。
乐凯前身是化工部第一胶片厂,创建于1958 年7月1日,总部在河北省保定市,是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乐凯人肩负着民族的理想和希望,经过三次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发展中努力探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新途径,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塑造了乐凯独特的企业形象。先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100多个“第一”,填补了我国一个又一个“空白”,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0年3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乐凯时,亲切地勉励乐凯人:“乐凯原来是第一胶片厂,作为中国的‘第一’,乐凯就要牢固树立‘第一’的形象,发扬‘第一’的精神,为民族争光。”
乐凯第一次创业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建厂初期,前苏联突然撤走了技术专家,又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在这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第一代乐凯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工厂建设,并在第二年就生产出我国第一代照相软片、黑白电影正片、135民用胶卷,并将自己的航空航天胶片送上了人造卫星。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我国电影胶片生产基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乐凯第二次创业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大地上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都快速地变化着,电视迅速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致使电影业急剧滑坡,这给以生产电影胶片为主的乐凯带来了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彩照热”在我国悄然兴起。需求就是市场,需求就是机遇。在这紧要关头,乐凯抓住机遇,快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彩色相纸,并快速推向市场,打破了洋货一统天下的局面。公司也实现了产品结构从电影胶片向民用照相材料的快速调整。乐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初,乐凯处于第三次创业阶段。此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胶卷为主的感光材料市场需求日益高涨。国际著名感光材料企业纷纷将其发展的战略重心转向中国,利用各种手段纷纷在我国境内投资建厂,传统银盐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数码技术快速发展也对传统银盐市场造成了冲击;走私产品长期充斥市场,搅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乐凯在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乐凯企业内部的改革也犹为迫切。在全新的形势下,乐凯紧紧围绕市场,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强化市场营销、技术创新和基础管理,建立并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营销网络,积极介入数码等新技术领域,依靠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完善,依靠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确保了乐凯产品的不断创新,与世界同步,保持了乐凯长时期的较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特别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乐凯通过资源整合、国际合作、强强联合,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2003年10月,乐凯和柯达正式确立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0月,新的TAC生产线在保定开工建设。如今,乐凯是全球能够生产TAC膜的5家企业之一;2006年3月,“合肥乐凯工业园”在合肥奠基。“合肥乐凯工业园”项目共分四期,整体占地面积约1200亩。一期为LCD的聚脂薄膜生产线;二期为2条精密涂布生产线;三期为2条用于平板显示器材的薄膜生产线;四期为用于平板显示器材的其他功能薄膜生产线。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合肥乐凯工业园”将成为中国平板显示器产业链配套所需要的中高档聚脂薄膜和薄膜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基地。它标志着乐凯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战略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乐凯的发展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2011年9月7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转来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9月5日《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重组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乐凯集团整体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阅读全文

与乐凯集团资产重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陆金申华融资租赁登录 浏览:767
2008年中美汇率 浏览:403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交易时间 浏览:207
广州盛融小额贷款公司旗下 浏览:102
蓝箭电子股票 浏览:436
欧元汇率什么时候低 浏览:662
淘宝贷款1000利息 浏览:145
金融机构没有将某一具有可疑 浏览:75
wind每日信托 浏览:90
合肥长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867
农行理财产品待清算 浏览:319
杠杆利用二力平衡 浏览:823
保费杠杆率高 浏览:436
公司亏损小股东不出资 浏览:689
安逸花汇率 浏览:866
集中量常有指标 浏览:985
idc融资方式国外 浏览:345
证券公司融资案例 浏览:365
股东大会罢免董事 浏览:418
购买基金公司理财如何做账 浏览: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