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贝壳创始人左晖去世,诺大的遗产如何谁来继承
他的财产大部分应该都是由他的子女来继承的。
大部分资产会留给他的孩子贝壳的首席执行官左晖已经占据了贝壳超过50%的股份,这显然是一个家族企业,创始人的趋势对公司影响很大。左晖因为肺癌已经离开了世界,他现在的年龄只有50岁。他的离开对贝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为壳牌的所有决策都是由他做出的。
最早,左晖是以链家起家的,链家的中介店遍布大城市,门店数千家。但之后,左晖选择了向互联网转型,成立了贝壳公司,并在它的带动下,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最大的房地产中介机构。
『贰』 惠生集团重要人物
孙文峰
执行董事 本届任期:2018-07-17 至今
男 34岁 本科 报酬:33.30万人民币
截止日期:--
孙文峰先生,于二零一一年取得中国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理学士学位。孙先生于物业管理及财务投资行业方面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彼目前于一家中国香港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位。孙文峰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苏红波
执行董事 本届任期:2020-10-29 至今
男 40岁 本科 报酬:--
截止日期:--
苏红波先生,于猪肉产品行业有超过十年的丰富经验。苏先生于二零零七年加入集团,并自二零一八年起成为湖南惠生肉业有限公司(Hunan Huisheng Meat Procts Company Limited)(为公司之主要附属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及法人代表。苏先生于二零零三年毕业于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主修法律研究。苏先生将会带领集团的猪肉产品业务回到正常轨道。于2020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陈始正
执行董事 本届任期:2016-06-07 至今
男 42岁 报酬:33.30万人民币
截止日期:--
陈始正先生,于媒体及公共关系行业具有丰富之经验及人脉。彼于中国香港主流媒体苹果日报有限公司之编辑及管理方面拥有逾10年之经验。彼现为一间财经公关公司之董事。彼于二零一六年六月七日获委任为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王贵平
独立非执行董事 本届任期:2020-10-29 至今
男 48岁 博士 报酬:--
截止日期:--
王贵平博士,为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专家。王博士目前于湖南农业大学担任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王博士曾参与多项研究项目,并曾发表多篇论文。王博士于二零一四年获湖南农业大学颁授临床兽医学的博士学位。于2020年10月29日获委任为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陈衍行
独立非执行董事 本届任期:2019-03-22 至今
男 34岁 本科 报酬:8.20万人民币
截止日期:--
陈衍行先生,汇思太平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彼为澳洲执业会计师公会成员。彼持有昆士兰科技大学商业(银行及金融)学士学位。陈先生拥有逾7年会计经验。彼于二零一零年九月至二零一五年六月曾任职于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于二零一七年十一月十三日获委任国农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二零一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获委任为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黄景兆
独立非执行董事 本届任期:2016-06-07 至今
男 61岁 报酬:10.60万人民币
截止日期:--
黄景兆先生,于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加入董事会.在此之前,黄先生自二零一零年起出任中国宝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原名中国伽玛集团有限公司)之副总裁.彼负责资源项目之全面策略管理、开发及市场推广.黄先生于天然资源业拥有逾13年之经验,曾在一家于中国香港上市之多种天然资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彼亦于管理及开发中国天然资源项目方面拥有丰富经验.黄先生二零一六年六月七日获委任为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7年8月16日获委任为中国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黄玉麟
独立非执行董事 本届任期:2017-07-06 至今
男 47岁 本科 报酬:10.60万人民币
截止日期:--
黄玉麟先生,持有University of Sunderland颁授之会计及财务学学士学位。黄先生曾任职多间会计师事务所及商业公司,拥有约23年工作经验,负责有关财务管理、税务、审计及非审计服务等工作。启迪国际有限公司已委任黄玉麟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启迪国际有限公司之审核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及启迪国际有限公司之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各自之成员,由二零一四年九月二日起生效。于2016年7月7日获委任为航标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7年7月6日获委任为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9年5月24日担任德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19年7月29日获委任为迪臣建设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0年7月15日委任为诺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丁敬喜
副总经理 本届任期:2013-12-31 至今
男 49岁 本科 报酬:22.40万人民币
截止日期:--
丁敬喜先生,为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湖南惠生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设施管理及公共关系。丁敬喜先生乃惠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之一,并为执行董事丁先生的胞弟。丁敬喜先生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加入本集团担任湖南惠生的董事,并自临澧惠生及临澧合资公司成立以来担任彼等的董事。丁敬喜先生加盟本集团以前,由一九九二年七月至二零零二年二月间于常德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任职,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并由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六年间于金达砼担任经理。丁敬喜先生于一九九二年七月通过遥距学习课程取得武汉大学土木工程文凭。丁先生与于济世先生于二零零九年五月成立惠民兽药店,但基于彼等于本集团的业务承诺,彼等不久后便决定不会营运惠民兽药店。该实体的业务牌照于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被撤销。
『叁』 中国国内企业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外资为第一股东
你好,这个问题实在太难的了,官方的文献也很难找~~毕竟我们中国的产品被外国控制本来就是让国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现在能给你招出十个从朋友哪里知道的,原来是我们中国的,但是现在已经是外国品牌的东东~~~都是真实的,我都有点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帮助~~第一名:中华牙膏
怎么排这个第一,我倒着实为难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这个企业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算去算来,也只能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了。毕竟你可以不上网、不买车,但你不能不吃饭、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实了5家网站,才敢肯定,中华牙膏早就已经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了。我想,大多数老百姓打死也不会相信中华牙膏居然是荷兰的——它上面不是有中华两个字么?
1994 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与此类似的是中国著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曾经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中华牙膏的命运正是如此。
从整个洗化行业上来说,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我想支持国货,但我在洗化行业连支持国货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中国的每个行业都像洗化行业一样,那么中国的企业也就完了。
第二名:双汇
我承认,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吃点双汇火腿肠(习惯了),虽然它早在2006年就卖给美国高盛集团。08年,高盛又投资2—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购了10多家养殖厂。
“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罗杰斯如是说。
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我不是民族主义者,但看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双汇放心肉专卖店,看着双汇不断攀高的市场占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担心。垄断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资打着中国企业的名号,不断着蚕食着市场。
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双汇是美国的,就这么简单
第三名:娃哈哈
本来想提名健力宝的,当年的东方魔水,在中国的罐装饮料市场上是威风八面,一统江山,但自从李经纬离开后,健力宝是一泻千里,现在只能给当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间,脑袋突然开窍,健力宝鼎盛时期还是属于咱中国的,现在虽然属于统一了,但台资企业还算不得外资,那是咱人民内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当年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时,宗庆后还一度扛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勾起了广大国民的无限爱国情怀,结果呢,宗庆后在收购争论的数年前早就拿到美国绿卡了,一个美国居民跟咱谈中国的民族情怀,真**扯淡。
怎么说呢,我挺喜欢娃哈哈的,但法国达能已经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别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龙鱼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国的了。典型就是金龙鱼,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跟中国毛关系都没有。
目前,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即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已现实弱化了我们的市场调控能力,这不仅对食用油乃至对国家安全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直接威胁
第五名:大宝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国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它和美国联想起来呢?可惜事实是,早在2007年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别以为中低端这块市场老美不要,对于外来资本来说,虾米也是肉。何况中低端市场真的是虾米吗?中国13亿人,有多少有钱人
第六名:苏泊尔
2006 年8月法国著名小家电企业SEB收购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苏泊尔,当然新闻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这则新闻呢?起码我是事后多时才知道的——还是因为我在家和朋友聚会时吹牛说自己多么支持国货,买东西首先国货时,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这个插曲,也许我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当年起身浙江的中国名牌,已经成了法国货。
又一个行业第一被纳入了国外资本的怀抱,而我们(我相信绝不止我一个人)依然满怀爱国情怀的支持着已经变为洋货的曾经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汇源
可口可乐179亿元收购汇源,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购案,那么多保卫民族企业的呼声,换来的却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个事实。
在和汇源联合发表收购要约后不久,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汇源品牌由汇源香港上市公司拥有,而汇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达能、境外公众股东和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基金拥有,因此这次交易前和交易后品牌的持有是从一家外国公司转到另一家外国公司,没有民族品牌流失。当时有媒体查出,汇源果汁的详细注册地址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离岸公司。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以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对汇源的兼并案,说明中国不欢迎外资到中国投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陈德铭说道:“可口可乐兼并汇源发生在两个外资企业之间,可口可乐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汇源果汁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一个外国公司,这两个外国公司之间的企业兼并不涉及中国的投资政策,只涉及中国对这两个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的经营集中度的审核问题。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电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还是首选南孚电池。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贪婪是魔鬼,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当年的手下败将,现在成了老板。
曾经,孙雯那句铿锵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让南孚这个响亮的品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可是现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经不是中国的企业了?所谓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谁?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国,谁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会首选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这玩意现在压根就不是咱中国的东西。
2006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与我国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 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
这其实只是医药行业的冰山一角,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早在 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中国最常用的紧急避孕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现在是瑞士诺华100%控股。
先说这么多吧,再说下去,别说你,我担心我自己都被吓到。这些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认为是中国的,结果呢,却都是外国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中国人感个冒,避个孕现在都掌握在别人外国人手里了.
『肆』 诺禾致源创业板推迟,神秘股东收益爆增60倍,基因测序行业回暖了吗
诺禾致源创业板原定于28日进行的发审会,但是在最后却遇到推迟情况,11月27日晚间,证监会宣布,由于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178次和188次发审委会议对上述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所以,诺禾致源在创业板IPO遇阻,基因测序领域再2020年是否真的回暖,或许还待市场给出最佳答案,让我们以拭目以待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吧。
『伍』 全球最大资管巨头贝莱德集团,如今它的实力到底有多雄厚
在全球有60多家分公司,每年最少能赚好几十亿美金。
资料然而,数据显示,除最大股东外,贝莱德持有超过5%股份的重要股东也经常变动。例如,截至2015年底,惠灵顿管理集团是贝莱德持有5.77%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到2016年底,它已从持有超过5%股份的股东名单中消失了。截至2016年底,诺格斯银行是贝莱德的第二大股东,持有5.28%的股份(第三大股东在2015年底持有5.70%的股份),到2017年底也从持有5%的重要股东名单中消失股份,并由先锋集团取代。
『陆』 000860现在流通股东名单是哪些
截至日期:2007-09-30 十大流通股东情况 股东总户数:26956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 |占流通股比|股东性质|增减情况
| (万股) | (%) | | (万股)
——————————————┼—————┼—————┼————┼—————
北京顺鑫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00.00| 10.44 A股| 公司 | 未变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益民红| 580.00| 3.03 A股| 基金 | -150.00
利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中国银行-大成蓝筹稳健证券投| 540.23| 2.82 A股| 基金 | 37.00
资基金 | | | |
中国建设银行-鹏华价值优势股| 462.33| 2.41 A股| 基金 | 新进
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 374.68| 1.96 A股| 基金 | 未变
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中国农业银行-益民创新优势混| 333.36| 1.74 A股| 基金 | 18.00
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 | 322.48| 1.68 A股|社保基金| 未变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260.00| 1.36 A股|证券公司| 未变
兴华证券投资基金 | 259.30| 1.35 A股| 基金 | 新进
中信银行-建信恒久价值股票型| 200.00| 1.04 A股| 基金 | -136.60
证券投资基金 | | | |
——————————————┴—————┴—————┴————┴—————
合计持有5332.38万流通A股,分别占总股本12.15%,流通A股27.83%
『柒』 注册资本降40%、18位股东退出!理想汽车:在优化组织结构
近日,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理想汽车发生了工商变更,原本是一件平常的事儿,但对理想汽车来说却影响颇大,原因很简单,其注册资本不但打了6折,更是有18位股东退出。
根据企查查的信息,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5月14日发生了注册资本变更、企业类型变更和股东变更。其注册资本由72528.9826万元人民币减少到43370.565万元人民币,从7.25亿到4.34亿,注册资本减少幅度超过40%;企业类型则由“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而在股东方面,退出的18位股东名单如下:
1.嘉兴创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0.04%;
2..广东一为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4.80%;
3.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车同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4.14%;
4.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车与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4.14%;
5.北京首新车和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2.92%;
6.吉林省首吉车和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2.10%;
7.宁波天时仁合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95%;
8.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1.58%;
9.车美(上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55%;
10.成都首和丝路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1.46%;
11.平潭鼎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1.42%;
12.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泰翊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53%;
13.北京兴锐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0.45%;
14.平潭九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0.41%;
15.北京王科科技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0.30%;
16.厦门市海丝启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27%;
17.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岳弘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23%;
18.北京首新万泰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前持股0.01%。
这18家退出的股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为机构股东。最近有消息称理想正在准备赴美IPO,对于机构股东而言,即便想退出,等企业上市后套现岂不是更好的选择?为何集中清空手中股份?除了这些问题外,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5月14日的工商变更中还涉及到董事退出,退出的三名董事分别为:赵永、赵天旸、王华东。
有媒体针对企业股东变更等问题联系理想汽车,而理想汽车的有关负责人回复称:为整体组织架构在持续优化。
听闻理想的官方回应后,缸哥顺手查了一下18位股东退出后,理想汽车的持股状况:
目前理想汽车背后的股东共有11位,创始人李想持股61.5%为实际控制人,而在18位股东退出之前,李想的持股比例为36.77%。因此如果参照理想汽车的官方说法,那么这次股东的大面积退出,也有可能是由于李想想拥有企业更多的股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理想汽车第一次股权变更了。
2019年12月,理想汽车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约9.15亿元人民币变更为约6.83亿元人民币,降幅约25%,同时有17位股东退出,股东方从42家减少至25家。这次调整之后,股东又从25家减少至11家,也就是说,股东越来越少。
目前理想汽车旗下仅有理想ONE一款车型在售,自从去年12月交付以来,理想ONE的成绩还算不错,今年一季度累计交付2989辆,4月份理想ONE交付超过2600辆,从上市至今,已经有6500辆理想ONE成功交付。不过随着新车交付量的增加,产品问题也开始暴露,比如刹车失灵问题,以及不久前才发生的自燃问题。
关于理想ONE自燃问题的起因现在还无法下定论,但针对此事件,理想汽车的官方微博回应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网友表示理想汽车重新定义了“冒烟”,也有粉丝表示自己接到了理想汽车的销售电话:
新能源汽车对“自燃”两个字讳莫如深,这也能够理解,毕竟新能源汽车进入消费者家庭的时间还不够长,本身消费者对其接受度就不如燃油车高,一旦发生自燃,即便不是产品自身问题导致,也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会,因此理想汽车试图说明问题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在措辞上或许真的需要斟酌。
颇为巧合的是,今天恰逢蔚来向SEC递交20-F文件,其中涉及了蔚来目前的股权架构,根据文件显示,蔚来汽车的大股东依然是李斌,持股13.8%,紧随其后的是腾讯和Baillie Gifford & Co,持股比例为12.6%、9.1%。
与蔚来相比,理想汽车最缺的恐怕就是钱了,现在理想ONE的交付量不错,如果赴美上市的传闻是真的,上市所带来的融资效果或许要比其它的融资方式更好一些;若上市失败或者说压根儿就没打算上市,那么理想汽车要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呢?
2019年李想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记者曾问李想:“你说车和家未来是一个千亿美金的公司,你的底气来自哪里?”
李想的回答非常霸气:“要么死,要么千亿美金。一方面,能不能在中产阶级家庭市场里成为绝对的领导者。因为我们看的不是三年五年,我们看的是十五年。另一方面,在出行领域,能否拿到合理运营的份额。”
对于李想的勇气与魄力,缸哥非常钦佩,希望理想汽车能够如他所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深圳公司股东变更需要什么资料
1、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2、公司签署《公司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公司加盖公章)。
3、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
4、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会决议。
5、股权转让协议或者股权交割证明。
6、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企业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事业法人提交事业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社团法人提交社团法人登记证复印件;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交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复印件;自然人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7、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
8、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变更股东必须报经批准的,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书复印件。
9、股权转让协议或者股权交割证明。
(8)吉诺股份股东名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七条
公司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
(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
变更登记事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还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第三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股东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并应当提交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继承股东资格的,公司应当依照前款规定申请变更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改变姓名或者名称的,应当自改变姓名或者名称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第三十五条
公司登记事项变更涉及分公司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自公司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申请分公司变更登记。
第三十六条
公司章程修改未涉及登记事项的,公司应当将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送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第三十七条
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发生变动的,应当向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玖』 阿森纳现在的股东有谁
克伦克目前拥有阿森纳俱乐部63%的股份
乌斯马诺夫目前拥有阿森纳29.28%的股份
克伦克对阿森纳的入主,还要追溯到2007年,当时,他从独立电视台手中收购了阿森纳9.9%的股份,并于次年被邀请进入了阿森纳的董事会。现在,他又将出价超过2亿英镑,收购另外两名股东丹尼-菲茨曼和妮娜-布雷斯维尔-史密斯夫人的股份,并将自己的股权扩大至接近63%。而在成为阿森纳的头号暨控股股东之后,克伦克的下一步打算是收购俄罗斯人乌斯马诺夫手中的27%的股份。据《太阳报》报道,俄罗斯人“正在考虑”是否出售他的股份。
目前乌斯马诺夫拥有阿森纳29.28%的股份,而本周他再次向俱乐部的小股东们发出了公开信,愿意以每股14500英镑的价格收购小股东们手中拥有的阿森纳股份。乌斯马诺夫想要把自己的股份增加到30%以上,因为按照英国金融业的规定,当一位股东拥有俱乐部30%以上的股份时,就有权发布对俱乐部的全盘收购声明。
显然,乌斯马诺夫这么做是想要在未来全权掌控阿森纳俱乐部,不过他增持股份的做法可能导致和阿森纳第一大股东克伦克之间的冲突。克伦克目前拥有阿森纳俱乐部63%的股份,从今年4月开始克伦克就一直想要说服其他股东们接受自己的报价,并最终全盘收购阿森纳,但克伦克的做法遭到了乌斯马诺夫和阿森纳球迷小股东联合组织的抵制,因此一直没能如愿。
目前英超的豪门中,曼联、曼城、切尔西、利物浦都成为了富豪的私有财产,只剩阿森纳俱乐部还是多个股东联合掌控,而现在看来,克伦克和乌斯马诺夫两位大股东都准备全盘收购阿森纳。和克伦克相比,虽然乌斯马诺夫目前拥有的阿森纳俱乐部股份更少,但他的个人资产高达124亿英镑,远超克伦克的18亿英镑,如果今后由乌斯马诺夫买下了阿森纳,对俱乐部的发展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