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汉新港投资建设集团的介绍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30日揭牌成立。是以武汉交通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基础更名组建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新组建的公司先期一次性注册4.5亿元,3年内通过融资、拨付交通管理规费和港口建设补助金等方式,将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
⑵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成员
李建华 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照建 党委副书记、董事
程顺玲 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
田新华 党委委员、董事、工会主席
肖 林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胡湘建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刘祖国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⑶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
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16日,是根据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为加大武汉新港建设投融资工作力度,切实推进杨泗港地区整体搬迁综合开发和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暨民生路长航小区改扩建两大项目的建设,由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人民币。
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依据集团公司与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所签订协议的授权范围,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及整理储备工作,通过实施征地拆迁、安置、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项目二级开发,建设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将杨泗港地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商务区,提升新港辐射力与现代服务水平,打造航运品牌,体现长江文化,拉动临港经济超常规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商品房销售;土地征地、拆迁及安置,土地储备管理;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酒店经营管理及服务业;教育文化传播与资讯。
公司下设4个部门:综合管理部、财务管理部、计划发展部、土地储备部。公司总人数为23人,其中本科学历占到74%,研究生以上学历占到17.4%,人员结构均衡,综合素质较高。 湖北公路客运(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公路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省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管理规范、服务优良、资质等级高的专业国有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公司具有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一级资质,是中国交通道路运输百强企业、“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企业、武汉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司曾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奖、湖北省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杰出贡献单位、“十一五”中国交通运输企业创新贡献奖、全国交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公司坚持“造福社会、造福企业、造福员工”的“三福”核心理念,以满足旅客需要为目的,以“追求卓越、旅客满意”为目标,恪守“以人为本,安全、正点、便捷、优质”的经营理念,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和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知名度。
公司现拥有15个分公司、1个异地全资子公司、参股中外合资企业达10余家。公司以公路长途汽车客运为主业,下设有汉口新荣长途汽车客运站、武昌傅家坡长途汽车客运站、武昌宏基长途客运站、汉口金家墩长途汽车客运站等4个国家一级大型客运站和汉阳长途汽车客运站、黄埔路客运站、青年路客运站、天门侨乡客运站、天门中心客运站等5个二级站,并全部实现了联网售票,同时还合资参股了武汉杨春湖客运换乘中心、古田客运站,投资开发了汉口北客运站。公司同时还经营公路货运、物流仓储、小件货物快运、小汽车出租、通勤车、机场大巴、汽车修理、驾驶学校、建材销售、旅游、餐饮娱乐、商贸等业务,是中南地区规模大、效益好的公路客运企业之一。
公司拥有各类车辆1000余台,其中欧洲之星、凯斯鲍尔、宇通、桂林大宇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型号的高级客车占70%以上;客货运输网络覆盖全国近20个省区、湖北省内72个县市,营运班线近600条,日发班次3780班,营运半径1710公里;年运送旅客1488万人,日均运送旅客4万余人,高峰时段日运送旅客13万人。
公司一贯重视企业品牌创建工作,坚持以“用心服务、主动服务”的理念,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和善解人意”的服务。先后创立了新荣客运站“小红帽”服务班、宏基客运站“春天”服务班、金家墩客运站“七彩”服务班、傅家坡客运站“客运天使”服务班以及武汉至黄州、武汉至黄石及天河机场大巴、省客通勤精品班线等10个服务标杆品牌,并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公司是湖北省和武汉市道路运输安全优秀企业,在全省同行业中首家推行“安全管理新机制”,并投巨资为每一台车辆安装了GPS终端设备,建立了完善的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了运营班车的安全准点到达。
“行远必自迩,追求无止境”。面向未来,省客集团将一如既往,奋进不息,发扬“求实、创新、诚信、和谐”的企业精神,用心服务,用智服务,以更温馨、更贴心、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为武汉乃至湖北的交通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湖北省航运公司为核心组建的全国第一家地方内河航运集团,属国家水运行业大型(二)类企业,是交通部等国家“四部一委”月度运输平衡会议和全国煤炭订货会及全国化工订货会的正式会员单位,其综合实力居全国500家最大服务业水上服务业第25位,为华中地区第一家5A级综合物流服务企业、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状。一、发展沿革原湖北省航运公司成立于1949年9月,原名先后为“湖北省内河航运管理局”、“湖北省汉江航运管理局”、“湖北省航运管理局”。1983年3月1日,兼具水运管理和经营企业两种职能的湖北省航运管理局改为纯企业性质的湖北省航运公司,系湖北省交通厅直属的国营企业,经营省内干线运输和干支直达以及跨省的运输业务。1986年1月1日湖北省交通厅将湖北省航运公司下放武汉市交通运输管理归口管理;1990年10月24日,武汉市体改委批复同意湖北省航运公司、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华中航运(集团)公司”;1995年6月25日,遵照武汉市国资委【1994】001号文件精神,经武汉市企业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武汉市国资委研究决定,华中航运(集团)公司列为武汉市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企业,华中航运(集团)公司更名为“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10月23日,经武汉市国资委办公室批准,“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独资公司向工商管理部门重新登记注册,登记名称正式确定为“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航”。二、企业规模华航集团现有全资子公司(分公司)10家,控股公司1家;拥有内河先进的自航船运力、江海直达船运力、特种船舶运力12万吨。其中,1万吨级至1.4万吨级货轮6艘;1500吨级自航船7艘、5000至8000吨级干散货自航船5艘、2000吨级江海直达近洋沥青运输船1艘。参股2000吨级和5000吨级江海直达近洋沥青运输船各1艘。另外,企业还拥有入籍加盟、联营掌控、长期合作的船舶运力达50余万吨。拥有机械化作业码头10座;拥有一座3万余平方米的仓库群;拥有直达港口码头的8股道铁路专用线。在国内沿海和长江沿岸中心城市设有38个营销分支机构,与沿海和长江各港口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沿海、长、汉江流域近60家冶金、化工、粮油、能源、建材企业订有常年运输合同,并与韩国及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型企业有业务往来。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一大批懂政策、会经营、善管理的物流高中级人才,有一支技术精湛的适合国际、国内航线运输“海证、江证”双证合一的海员队伍。
三、主要业务经营范围为:国内沿海、长江干线及支流省际船舶运输、船代货代及船舶管理;港口装卸;仓储服务;鞋类批发兼零售;船舶、机械设备技术开发及咨询;海运、陆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住宿;房地产开发;专业性市场;水下基础工程;医疗卫生服务;船舶修造等。四、行业地位
华航集团是“四部一委月度运输平衡会议”、“全国化工订货年会”的正式成员单位;为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及“中国船东协会长江船东分会理事成员单位”、“中交企协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东部工作部常务理事单位和水运专业学组组长单位”、“中国航海史研究会长江分会理事成员单位”、“武汉市工程爆破协会委员单位”和“中国航海学会救援找捞专业委员单位”、武钢首批“销售物流网络成员单位”。
五、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招商引资、资本金注入、政府专项资金补助等多种筹资方式,计划对港航物流、水工、医疗、房地产开发、专业性市场等产业总投资14.9亿元,扩大企业运力规模,增强港口装卸、仓储及配送能力,提升水工施工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实力。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构建企业多元经济结构,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
“十二五”期末,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企业年利润总额5800万元以上。船舶总运力35.78万吨以上,年货运量2500万吨,港口吞吐量350万吨。职工收入年增长不低于10%。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跻身武汉市百强企业行列。
把握国家内河航运发展新战略、武汉航运中心以及新港建设的政策机遇,以华航集团为龙头,整合新港投集团范围内港航物流优质资产,壮大港航物流规模,拓展港航物流市场,提升新港投集团港航物流板块核心竞争力,并引进战略合作者,对航运物流板块实行股份制改造,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做好公司上市准备。六、经营方针公司坚持“以船舶管理为先导、以货运业务为平台、以营销网络为支撑、以提供运输解决方案为手段”的经营方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经营理念,着眼于“为顾客创造价值”。华航集团恪守“信誉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在“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发扬“江海同舟、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竭诚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节省、便利、满意”的物流服务。 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 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成立于一九四九年,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国家道路货运一级资质和国家4A级综合物流资质的国有独资专业综合物流运输企业。公司坐落于武汉市硚口区长丰大道94号。公司总资产3.98亿元,可控资产10亿元;公司拥有近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高标准物流仓储设施,年吞吐能力达到10万吨;统筹12000台自有和加盟各种专业运输配送车辆,总运力达4万余吨,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物流配送服务;拥有吊车6台,总吨位405吨。公司在向现代物流转型中,倾力打造了“捷龙物流”、“华中物流”、“交运物流”和“汉正西物流”四大物流服务品牌,所辖的控股公司共十余家,涉及物流服务、运输服务、汽车销售三大业务领域。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方向为现代物流及相关服务,核心业务包括:专业储存、专业配送、专线快运、甩挂运输、物流中心、物流IT服务与开发,运输服务及汽车销售。
公司按照经营活动的业务类别,构建了经营独立、财务集中、监控分层、权责明确的企业法人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各经营单位基本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法人实体或经营主体。
总公司下辖的主要子公司有:
湖北交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湖北汉正西物流有限公司
湖北捷龙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华中物流有限公司
湖北大力神吊装有限公司
湖北金之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汉蔡甸货运站
总公司的企业精神:团结、敬业、创新、卓越
总公司的企业目标:做大、做强、永争第一
总公司的经营理念:以诚信拓展市场、做客户信赖伙伴
总公司的经营宗旨:科学管理、优质服务、诚信客户、奉献社会
总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促行业提升水平、对社会履行企业责任 武汉市港口运输总公司 武汉市港口运输总公司,始建于1950年8月,隶属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系全民所有制独立企业法人,地址:武汉市江汉区沿江大道72号,邮政编码:430021。
总公司拥有总资产2.03亿元,在职员工129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8人,其中高、中级职称89人。总公司下设汉江公司、物流中心、大江房地产开发公司、临江果品公司、长宏达公司、港口驾培公司、客运旅游公司、港口科研所等7家全资子公司,投资企业有武汉市古田客运服务有限公司、武汉长通公司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鸿港口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其基层单位分布在武汉三镇、两江四岸。主要从事港口装卸、公路客货运、物流;港口起重机械制造、汽车改装;旅游客运与服务;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中介和管理;商业贸易、干鲜果品批发及零售;汽车驾驶员、汽车修理工、机械修理工和技工等级教育培训,企业于2002年通过了ISO2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一家具有国家道路客运、货运二级、旅游客运一级、房地产开发三级经营资质的综合性企业。
多年来,总公司为武汉市城市建设和公路运输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企业法人代表严国卿同志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总公司在以总经理严国卿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以市场为导向,发扬了“依靠职工,负重奋进,敢为人先,不断开拓”的港运精神,企业研制的“GGQ40/25型高塔柱轨道式起重机”荣获交通部科技攻关成果二等奖、“多用途码头前沿装卸设备”荣获交通部三等奖,总公司被武汉市授予“交通运输三十强企业”和“AAA”资信企业等荣誉称号,大江房地产公司已跻身市房地产销售50强企业行列。 武汉水运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水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50余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公司现有资产1.2亿元,职工16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工程人员和持证高级船员500余人。公司秉承“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企业理念,团结广大职工,锐意改革创新,打破传统产业局限,确定了“发展集运、壮大海运、服务路桥、进军物流”的发展方针。公司已取得国家专项审批的四个资质:长江内支线资质、沿海支线资质、国际船舶代理资质和国际货物代理资质。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公司由传统的运输产业初步形成四大支柱产业,即:江海一体的集装箱运输业、水陆联运的货运代理业、长江路桥建设及水上工程服务和房地产综合利用开发业。
金龙本非池中物,风云际会自腾飞。武汉水运集团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瞄准大市场、依托大企业、构建大物流,做大做强优势项目,努力成为运输专业化、功能多元化、管理信息化的经济强司。 武汉大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 武汉大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是由武汉运通实业有限公司、武汉贝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湖北公路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重组而成。二00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经武汉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十一月六日正式营业。公司现拥有1381辆出租车,是目前湖北省最大的出租汽车专业企业,交通部重点联系企业。
大通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最高决策机构为股东会。公司采取扁平化、直线式、精干性的原则,设有办公室、管理发展部、营运督导部、安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政治工作部等六部一室。下设七个分公司、一个修理厂,共有46个驾驶员班组。分公司分别设置营运督导科、安全技术科、综合办公室等科室。全公司现有管理人员94人,主、副班驾驶员3500余人,汽车修理工人20人。
公司以'大通车营造温馨,大通人传播文明'为宗旨;以'诺必守信,创新求变'为核心价值观;以'大通——服务大众的交通'为经营理念;以'培育一流员工队伍,打造全国TAXI名牌'为战略目标;以'乘客投诉无小事'、'永远追求乘客满意'、'用心服务,心灵相通'、'大通车伴您平安行'、'您满意,我快乐'为服务理念;大通员工以'忠实地做事,真诚地待人'为座佑铭,致力于创建一流企业品牌。
二00三年被评为'湖北省交通系统文明示范窗口';二00四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明服务优质企业';二00五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二00六年通过国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评为'全国出租汽车行业规范管理先进企业';二00七年被评为'武汉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优秀企业';二00八年被评为'客运出租车行业'双创'活动先进单位';二00九年被评为'武汉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二0一0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道路运输企业''。'白云黄鹤'的大通出租车已成为江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⑷ 武汉市阳逻新港建设大约的总投资是多少钱
解读
未来武汉新港啥模样?
循环、绿色、和谐的工业新城
2025年。船行江上,武汉新港长江沿岸,远远可看各种吊装设备正伸展长臂,将油、煤、钢、水泥等货物吊上吊下。
现代化港口背后,是各种先进的制造工厂。原材料从沿海及东南亚地区通过扁平型万吨巨轮经长江运入,直接进入工厂车间。制成品又直接从码头运往东南亚国家出口。
离港区和工厂区不远处,是按宜居模式设计的生活区,不仅配套设施完备,还有大大小小的生态旅游区,让家宛如在画中。
负责《武汉新港规划研究报告》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陶德馨,昨日向记者描绘了若干年后,武汉新港将呈现的诱人景象。
这一美好前景的理论表达,是武汉新港将成为一个循环、绿色、和谐的工业新城。它按中国四大交通枢纽中心来规划,以两型社会和中部崛起为基本思路,统筹考虑了沿江产业、循环经济、交通运输、城市空间布局和绿色物流等各项目标。“与此前的武汉港修编规划和华中航运中心规划相比,武汉新港规划没有就航运谈航运,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武汉新港将成为湖北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两型社会的综合试验区,陶德馨将之称为“武汉城市圈试验区的缩影”,在相对集中的长江沿线80公里带状区域内,可以比较容易实现武汉城市圈所提倡的“五统一”,打破行政区划,集中规划、建设、投入,并较易看到示范效应。
十大专业码头打出“组合拳”
尽管结合了交通、流通、现代工业、城乡建设等众多主题,武汉新港的核心内容仍是港口。航运专家认为,水运的结点不是流动的水或船,而是有实在依托的地面的港口,如上海有洋山港,天津有滨海新区。
根据武汉理工大学编制的初步规划,武汉新港的左岸从黄陂区窑头至黄冈市的蔡胡廖,岸线全长59.72公里;右岸从青山区武钢运河口至鄂州市长港出口,岸线全长71.31公里。港区规划用地322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0大港口作业区,190个生产性泊位。
10大作业区展示了未来武汉新港庞大的“组合实力”。
阳逻一作业区。以钢铁和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8个,总通过能力665万吨。
阳逻二作业区。以集装箱和水泥运输为主,规划泊位14个,其中现有泊位5个,总通过能力1130万吨,集装箱105万标箱。
阳逻三作业区。该作业区在倒水河以上部分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以下部分以粮食及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24个,其中现有泊位1个,总通过能力930万吨,集装箱250万标箱。
林四房作业区。以煤炭、水泥和非金属矿石运输及煤炭物流配送为主,规划泊位19个,总通过能力3615万吨。
唐家渡作业区。以煤炭及化肥、农药、轻工等货种为主,规划泊位27个,总通过能力1110万吨。
武钢作业区。以金属矿石、钢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18个,其中现有泊位10个,总通过能力2950万吨。
北湖作业区。以石油、化工及钢铁运输为主。规划泊位32个,其中现有泊位2个,总通过能力2575万吨。
白浒山作业区。以石油、化工及集装箱运输为主。规划泊位25个,其中现有泊位7个,预留集装箱泊位17个,货物吞吐能力788万吨,集装箱260万标箱。
葛店作业区。以机械、材料、工业制成品等运输为主,规划件杂及多用途泊位25个,总通过能力465万吨。
三江作业区。规划以钢铁、矿建材料等为主,规划泊位16个,总通过能力635万吨。
到2010年,武汉新港将基本建成武钢江北基地码头、南顺石油化工码头、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亚东水泥码头、国家稻米交易中心;到2015年,基本建成林四房配煤中心码头、80万吨乙烯配套码头、白浒山作业区、阳逻三作业区、三江作业区、唐家渡作业区;到2025年,全面完成武汉新港建设。
中部通达世界的水上门户
长江航运的一个特点,是5000吨船舶往上游只能到达武汉长江大桥。这意味着武汉新港是长江流域通江达海港口的起始点。
目前南京以下航道,3万至5万吨船舶可直达,实际上成为海港。武汉至南京航线上,通常只能航行5000吨级船舶。武汉新港建成,就将成为中国中部通达世界的水上门户,中国内河最大的国际性港口。
专家认为,快速发展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葛店开发区、阳逻开发区、武钢、化工新城等,对武汉新港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武汉城市圈及湖北全省都成为武汉新港的直接腹地。通过长江、汉江水路、铁路、公路包括航空,重庆、四川、湖南、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市,都将成为武汉新港深厚的间接腹地。
陶德馨说,武汉新港做好了交通的硬基盘,将成为中西部地区走向海外的国际港,可汇集中西部腹地水运货物,开通直达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并提供便利的口岸通关服务。
背景
“首发阵容”:14个项目先行
7日召开的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筹备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确定了武汉新港建设将从14个项目起步,概算总投资79.98亿元。这些项目今明两年陆续开工,最迟2015年竣工。它们包括:
南顺石油化工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石油化工浮式泊位,建设20万立方米液体化工储存基地,设计年通过能力177万吨。投资5600万元。
武钢江北基地码头。新建4个5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433万吨。投资5.3亿元。
亚东水泥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94万吨。投资1.04亿元。
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新建4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后年吞吐能力达到75万标箱。投资10.8亿元。
WIT多用途码头。新建1个多用途泊位(兼顾集装箱与重件),设计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0万标箱,货物年通过能力20万吨。投资1亿元。
阳逻三作业区码头工程。规划建设15个集装箱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250万标箱。投资37.5亿元。
中石油油码头。新建4个5000吨级油品泊位。投资3.6亿元。
全国稻米交易中心配套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09万吨。投资1.8亿元。
林四房配煤中心码头。新建4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煤炭泊位(其中3个出口泊位、1个进口泊位),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投资7.48亿元。
80万吨乙烯配套码头。新建6个2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件杂泊位、3个2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1个2000吨级固体危险品泊位、1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650万吨。投资6.5亿元。
左岭化学品码头二期工程。新建1个危化品泊位。投资1.9亿元。
黄冈禹杰物流综合码头。新建3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1个5000吨级件杂泊位。投资1.5亿元。
湖北三和管桩综合码头。新建2个800吨级泊位。投资2000万元。
鄂州鸿泰钢铁综合码头。
新建2个3000吨级矿石、钢铁综合码头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80万吨。投资8000万元。
亮点
武汉黄冈鄂州三地携手发展
为了推进武汉新港项目,省政府有关部门、武汉市、黄冈市和鄂州市,形成了省市推进、三地联手的合作态势。
这体现在7月7日召开的武汉新港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省和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共同成立了新港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负责武汉新港规划发展的具体事务。办公室设在武汉市,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任办公室主任,经费由武汉市承担。
对于武汉新港的规划,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黄冈市副市长龙福清、鄂州市副市长刘立勇都表示,将组织专人专班,在规划、土地、外贸、工业、港口等部门深度对接。黄冈、鄂州市还表示,将调整本地的工业规划,以对接武汉新港的工业规划。
根据对本地长江岸线资源的了解,黄冈、鄂州两市市长还提出,希望能将武汉新港的规划范围有所扩大,以更好地利用长江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据了解,目前三市的国土管理部门正利用本轮土地修编,了解武汉新港规划范围内的土地状况,以提出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建议。同时实现三地土地规划,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航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的重点对接。
影响
江城经济重心或将东移
长期被视为心头大患的“水”,今年成了湖北振兴经济、促进中部崛起的新载体。
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为目标,湖北将在今年8月制订出跨越武汉、鄂州、黄冈三地的全新规划,打造中国内河航运最大码头武汉新港。
这个“巨无霸”式的新港占地3225万平方米,10个港口作业区拥有190个泊位,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将达1.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0万标箱,未来将超过1000万标箱。港区同时规划布局“四大产业集群,二条沿江产业带,四大综合物流中心”的产业园区,和“一轴两心四城”的区域城镇体系,以港口带动产业和城市发展。
有专家分析,这片长80公里的带状区域,将带动湖北及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形成中部崛起的一个高地。
作为历史悠久的码头城市,武汉依水而生,九省通衢因水得名;百姓也畏水而居,防洪抗汛是每年夏季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相比铁路、公路和航空的发展,相当于16条京广铁路的长江航道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和良好利用。如今,能源紧缺、油价飙升,黄金水道低能耗、低占地、低成本、大运量的交通优势凸显。
5月7日,省委书记罗清泉提出,建设武汉新港,将其作为实施中部崛起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任务的重要突破口。
有别于普通港口的是,规划中的武汉新港,不仅是集聚生产要素、服务中部崛起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部国际贸易发展的内河国际港,是促进临港经济和城市组群发展的先导区,它还是集纳了高速公路、航空、铁路和水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而未来,武汉新港将形成以港口为点,长江为线,带动中部地区“面”上一批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成长新模式。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称其为“芝加哥+亚特兰大”的模样。
在武汉新港的初步规划中,长江沿线将建设综合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物流加工区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形成物流、钢铁、化工、能源、造船、新型建材、光电通信和现代制造业等产业集群。
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636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0万标箱,未来将超过1000万标箱。这相当于每天有至少5000辆大卡车运送6米长标准集装箱从武汉新港出发。
专家认为,这将带动武汉经济重心的东移。
武汉经济目前呈现西南强,东北弱的状况,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在阳逻大桥通车前,从武汉市区通达新洲区及区内的阳逻开发区,都是件困难的事,虽然阳逻与青山隔江而望。
现在情况发展了根本性变化。阳逻大桥建成后,武汉新港规划的南北两岸连成一体,并成为由武汉三环线、武汉绕城高速、106国道、武鄂高速公路、唐家渡长江大桥、沪蓉高速公路等构成的“四纵五横十联线”公路疏港系统的一部分。铁路方面,京九、武九及其间的铁路连接线,形成“工”字形铁路路网。未来还将规划建设阳逻电厂铁路专用线复线、武九铁路至白浒山作业区、北湖作业区铁路专用线等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
这些交通设施以现代化港口为核心,推动武钢钢材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80万吨乙烯项目带动的石化工业及下游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等发展,形成以重化工为主的武汉经济新重心。政府方面还希望以港口建设,带动新城区建设,实现港城互动,促进阳逻新城和武汉化工新城加快发展,形成葛化港口工贸新城、唐家渡港口物流新城等城市组群。
⑸ 武汉新港的建设进展
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动工建设
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是京广线和京九线两条铁路大动脉的连接线,横跨武汉、黄冈两市,西起京广线滠口站,经五通口、香炉山、阳逻、林四房、团风等站,最后东抵京九线的黄州站,全长76.4公里,预计投资39.12亿元,计划用2年半时间建成。预计到2030年,武汉新港通过铁、公、水路运输的货物总量为69306万吨,江北铁路将承担起其中10.4%货物的转运。除服务武汉新港外,该铁路还将带动黄陂区汉口北市场群和天河机场临港经济带的发展。
武汉新港江北快速路工程开工
2009年12月8日,武汉新港江北快速路工程开工。江北快速路按城市双向4车道标准设计,设计车速6—80公里/小时。该项目建成后,驱车从武汉主城区出发,20分钟左右可到达阳逻,将促进武汉东部新城组群及阳逻港区的快速发展。
⑹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成立于1988年03月1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承担各级各类市政工程建设等。
法定代表人:徐智华
成立时间:1988-03-18
工商注册号:46000000003479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新港路武汉大厦706室
⑺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怎么样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是2010-10-25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册成立的,注册地址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发展大道170号。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0441,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更多信息和资讯。
⑻ 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武汉交通国有控股集团公司,于2000年7月组建。2009年8月,为实施国务院批准的打造武汉新港——中国最大内陆河港口这一宏伟战略,按照武汉市委、市政府要求,正式更名为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从事国有资产运作、产权经营和武汉新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经营管理的市属国有独资企业。
法定代表人:李建华
成立时间:2000-10-16
注册资本:86163.49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10000016682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东西湖区常青花园2小区40栋C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