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大荒集团的成员分布
集团成员分布黑龙江省12个地市、 6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543.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6%,集团2004年生产总值236 1亿元。总人口157 .9万人,从业人员73,1万人;耕地面积212. 4万公顷,尚有可垦荒地47.6万公顷:森林面积89 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4,9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 5 .12%;肉牛存栏41. 895万头,奶牛存栏26 .73万 头.生猪存栏131.58万头,羊存栏206.29万只,家禽735.17万只,水面面积27.3万公顷,地表水资源总量86.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56.7亿立方米.可用水量37.02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30亿立方米,可开发量29.8亿立方米。
② 北大荒集团的土地有哪些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属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辖区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50万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166万人,其中从业人员90.7万人。
③ 北大荒上市公司的一千多万亩土地是公司永久使用权的吗每年要交租吗
法律规定编辑
土地使用权年限[1]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居住用地70年;
工业用地5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年限为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仓储用地50年;
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1.土地使用年限期满可自动续期
根据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中的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据悉,在《物权法》出台之前,根据1994年7月5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并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也就是说,根据以往的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的。而《物权法》出台后,虽然规定了可以自动续期,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续期的土地使用费支付标准和办法做出明确规定。特别是2007年3月,《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相比于“草案”,“征求意见稿”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动续期”替换了“无偿自动续期”。但是,当购房者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需要怎样进行权利延期,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费用,缴纳多少出让费用,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而有关业内人士认为,适当续费是最有可能的。(江门日报 傅学超)
④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29作业区土地面积
⑤ 北大荒有多大面积
北大荒,位于东经123°40′到134°40′,横跨11个经度;从北纬40°10′到50°20′,纵贯10个纬度,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指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她的北部是气度不凡的小兴安岭地区。西部是松嫩平原区。嫩江从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与松花江双水合流。东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一泻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乌苏里江温和恬静。三条水脉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东流到海。浩瀚的兴凯湖依傍其旁,秀丽的完达山横贯其中。平均海拔54米,万分之一的坡降构成罕见的平坦地势。千里沃野上,北大荒人耕种的水稻、小麦、大豆、玉米成方成片,一望无边。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因此,这里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北大荒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2912万亩耕地,,以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驰名全国。北大荒现有林地250万亩、草原616万亩、水面372 万亩。在利用资源、保护资源、良化资源的进程中,北大荒正在呈现土变更,黑土生金;水变清,清流千里;树变绿,绿满青山的动人景象,成为一座绿色的宝库。
⑥ 目前,北大荒耕地面积( )多万亩
这里的面积大约应该是在50万亩左右,那么这是正常的一种状况,因为它的面积是非常大。
⑦ 北大荒有土地吗
北大荒当然有土地了。
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部分为低湿沼泽地,生长季较短,但可以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甜菜、高粱等作物,需注意低温冷害。20世纪50~70年代曾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创建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已建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
⑧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的自然资源
黑龙江垦区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10′-50°21′之间,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2%。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69个县(市、区),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黑龙江垦区现有土地总面积5.4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省的1.65倍),其中耕地3100多万亩(相当于浙江省的1.29倍),林地1305万亩,草原549万亩,水面411万亩。垦区位居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主要土壤分布为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其中黑土和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50%。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
垦区所处地域属中、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夏季湿润而短促,春秋气温变化很大。垦区降水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0.9-4℃之间。无霜期平均为12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400-2900小时。
垦区的河流分属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大水系,流经垦区汇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近50条,河流入境水量3000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储量丰富,可利用量29.8亿立方米。天然水域出产闻名全国的鲟鳇鱼、马哈鱼、兴凯湖大白鱼等,还盛产东北银鲫、鲤鱼、鲶鱼和“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类。近年来,鲟鳇鱼、兴凯湖大白鱼人工繁殖驯化技术获得成功。淡水养殖发展前景广阔。
垦区山地和丘陵地带森林密布,森林面积达80.5万公顷,其中天然林3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4.6%,林木蓄积量2622万立方米,成为北大荒的“绿色银行”和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绿色屏障”。依托森林还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有人参、党参、五味子、刺五加、生麻等130多种名贵中草药;有猴头、木耳、蘑菇、薇菜、蕨菜等真菌及植物类产品;有鹿、狍、貂、麝鼠、山鸡等名贵动物。人工种植和驯化养殖有可观经济效益。
垦区煤炭、黄金、石灰石、玛瑙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品位居高。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1.5亿吨,远景储量2.48亿吨;探明黄金储量15.4吨,远景储量58.7吨;石灰石储量在数十亿吨以上,为发展矿产采掘、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垦区独有的六大省级风景区引人瞩目。位于兴凯湖的八五一零农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完达山脚下的蛤蟆通水库、位于胜利农场境内的喀尔喀山、位于宁安农场附近的镜泊湖和尾山农场附近的五大连池,还有锦河农场的闯关东影视文化基地。景色秀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旅游、疗养、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垦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垦区地处东北亚大通道,有38个农场坐落于中俄边境线,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地缘优势。
⑨ 北大荒集团是归属中粮管吗
不归!直属于农业部农垦局,中粮只负责北大荒农业中的部分粮库,粮库大部分为农业部管理。
北大荒集团
网络名片
LOGO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位中心,位于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属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辖区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50万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分布在全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166万人,其中从业人员90.7万人。
目录
北大荒集团简介
发展简史
集团规模
成员分布
经营范围
产品与服务
发展前景
优势
合作领域北大荒集团 简介
发展简史
集团规模
成员分布
经营范围
产品与服务
发展前景
优势
合作领域
展开 编辑本段北大荒集团
简介
北大荒集团的前身是黑龙江农垦系统,创立于1947年。经过三代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人迹罕少的亘古荒原上,建起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全国农业类最大的上市公司 年产粮食总量约占全国百分之4
发展简史
199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组建北大荒农垦集团,并列入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行列(详见北大荒信息港:www.chinabdh.com)
集团规模
集团总公司设在哈尔滨市,下属9个分公司,104个农牧场,1,136家工商运建服企业,18家科研开发机构,4所普通高等学校,3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38所普通中学,140所小学,126家医院,90个卫生防疫站,70个妇幼保健站,71座电视转播台,111个有线电视台,1个日报社。集团总人口157.9 万人,各业从业人员77.2万人,其中农业42.2万人,工业11.2 万人,商饮服务业11.O万人。
成员分布
集团成员分布黑龙江省12个地市、 6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543.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6%,集团2004年生产总值236 1亿元。总人口157 .9万人,从业人员73,1万人;耕地面积212. 4万公顷,尚有可垦荒地47.6万公顷:森林面积89 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4,93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 5 .12%;肉牛存栏41. 895头,奶牛存栏26 .73 头.生猪存栏131.58万头,羊存栏206.29万只,家禽735.17万只,水面面积27.3万公顷,地表水资源总量86.7亿立方米,地表径流56.7亿立方米.可用水量37.02亿立方米,地下浅层水量30亿立方米,可开发量29.8亿立方米。
经营范围
集团以粮食生产为主,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现有经营性总资产274.4亿元,其中所有者权益51.8 亿元。 199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1.0亿元(现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6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6 亿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58.6%、16.2%、 25.2%;创利润总额2.88亿元,上缴税金6.O亿元。 集团农业基础设施雄厚,技术装备先进。现有水工建筑物5.1 万座,江河堤坝2606公里,水库120座,排灌站134座,机电井 3.7万眼,干支渠总长近6万公里,具备了抵御五年一遇洪涝灾害的能力。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5.6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3 万台,大型联合收获机7190台,农用飞机25架,各种汽车1.6万辆,种子加工厂46个,粮食处理中心167座,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目前,北大荒集团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850万吨以上,商品率85%。肉蛋奶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0、2.4、28.6万吨。
产品与服务
集团工业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发展实力。现已形成农产品加工、 食品、农机、化肥、医药、建材制造和原煤、黄金采选、汽车配件、汽车零部件等工业体系,各类规模的工业企业及生产单位已达到651个。粮食、糖料、鲜奶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30、120、40万吨。完达山奶粉、北大荒白酒等产品已成为国内名牌产品。
发展前景
北大荒集团跨世纪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是:以国内外市场 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精心实施“田园+督桌”——农业产业化战略,争取用10 年左右时间把北大荒集团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在全省、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起示范作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现代化农业企业集团。 主要农产品有粮食、油料、甜菜、水果,肉类、牛奶、水产品。 2004年 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 农用飞机30架,飞机场54处,粮食处理中心1 98座,种子加工厂59个,汽车19.21 0台。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4.1 51台 长途通信线路29万公里。
编辑本段优势
●经济综合实力强。现有资产总额500多亿元 , 全口径年销售收入已达268亿元 农 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593元。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土地总面积为543.9万公顷。拥有212.4万公顷耕地.人均占有 耕地面积20.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6.4倍。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 大江大河防洪能力为20年一遇标准,人工 林总面积达到57.5万公顷,已经实现农田林网化。粮食处理工厂化,种子加工产业化。 ●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开发时间短,工业污染少,生态环境好。有些企业已通过欧盟ECOCERT、BCS 日本JAS OMK JONA,美国OCIA,DIVT的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已近百万亩。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装备水平在全国领先,农机总动力已这401.3万千瓦。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收获机、农用飞机 卫星定位系统,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高达92%。 ●农业科技贡献率高。拥有16个科研院所,3所高等院校。9个技术推广中心,105 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 农业科技贡献串达到65%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 ●土地规模经营效率高。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超过55%,粮食直接成本低 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人均生产粮食5.936公斤 农业职均生产粮食3万公斤,其中高油高产大豆等许多作物单产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农业产业化程度高。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九三油脂 、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丰缘麦业等5家企业(集团)跨入国家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日800多万吨,年处理鲜奶能力达到51万吨,培育了”北大荒“,” 完达山“ 等一批知名品牌。
⑩ 北大荒集团的9个分公司在哪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历史上的北大荒曾环境恶劣,所有的封建王朝和侵略者们只能成为荒原的匆匆过客,只有当共产党领导的以转复军人为主体的农垦战士,高举起艰苦奋斗的旗帜向这里英勇进军的时候,才使这片沉睡千年的荒原,第一次绽露出欣慰的笑容。
1947年,正是共和国诞生前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按照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一批从延安来到东北的军队干部率部挺进莽莽荒原,播下了北大荒农垦事业的第一颗火种。
1955年,在王震将军亲自指挥下,铁道兵9个师近2万名官兵,分别从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开赴北大荒;1958年,又有10万官兵进军北大荒;从1963年到1976年,先后有54万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他们都为垦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勇于开拓
如果说开垦荒原,建房筑路,是北大荒第一次开发的话,那么,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则是北大荒的第二次开发,它依靠的仍然是勇于开拓的精神。
1978年,当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大地的时候,北大荒人率先选择了改革之路,以敢于否定、善于扬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毅然向“大锅饭”、“铁饭碗”告别,开始兴办“四到户、两自理”的家庭农场。
1984年到1996年,垦区先后兴办了20多万个家庭农场,他们先后引进韩国大和、香港宣威等国际知名企业,累计引资46.8亿元。目前,垦区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主要农畜产品已出口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近5年来,垦区已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其中2006年达到5.5亿美元。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成为北大荒人基本行为准则。开发北大荒,党和国家一开始就定位在粮食生产上,因此,60年来,北大荒人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这一大局。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是比较效益低、自然风险大的弱质产业,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很低。许多地区开始弃耕弃粮,国家粮食机动调出量出现明显的缺口,在国家最需要粮食生产的时候,北大荒人勇敢地站了出来,1996年,垦区提前4年实现了上交50亿公斤商品粮的目标!
2006年垦区粮食总产达到226亿斤,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超过200亿斤,商品率近90%。垦区用占黑龙江省五分之一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其中商品量占到全省的二分之一,占省际间可调配粮食的四分之一。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最高的精神境界。在北大荒有一个雁窝岛,那是八五三农场的一个分场。岛上那3座墓碑,向人们讲述着北大荒人一代代前赴后继创业的悲壮故事。
第一个是1958年转业军人罗海荣,他在一次水上运油途中牺牲,终年只有26岁。为了照顾英雄的妻子,组织上把她送回四川老家,17年后,罗海荣的儿子又万里北上,来到雁窝岛,继承他父亲的事业。
第二个是1959年的山东支边青年张德信,为了抢修机车,被宝清河水吞没,当时他年仅22岁。
第三个是1969年从宁波下乡的女知青陈越玖,她来到北大荒后不幸身患癌症。1975年4月2日,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向党组织提出了唯一的请求是把骨灰送回雁窝岛。去世时,她年仅24岁。
60年过去了,无论是战争的硝烟、灾害的侵袭、内乱的冲击,都难以撼倒共产党人的光荣旗帜,都无法扼杀北大荒人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