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咸阳金控集团是什么单位
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3日,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关问题的批复》(陕政函〔2011〕203号)批准设立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注册资本33亿元。主要从事金融投资、资本运作及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及管理,受托管理专项资金,信用担保和再担保,并购重组等业务。以立足陕西、服务大局为宗旨,围绕构建金融生态圈为主线,坚持创新发展,形成了投资基金、金融服务、要素交易三大业务板块,涵盖产业投资、投资基金、金融服务、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多元要素交易以及国有资本运营的基础构架,发挥了综合性投融资平台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目前,集团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健全,综合管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2. 贵州永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贵州永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行政中心。经营范围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基本信息注册号****名称贵州永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法定代表人夏永潮注册资本200000万元人民币成立日期2015年3月20日营业期限自2015年3月20日营业期限至登记机关贵安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日期2015年3月20日登记状态存续
法定代表人:曹彤
成立时间:2015-03-20
注册资本:20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20900000030447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行政中心
3. 四川众汇金控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四川众汇金控集团有限公司于2013年11月13日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王渡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下范围不含前置许可项目,后置许可项目凭许可证或审批文件经营)等。
法定代表人:王渡桥
成立时间:2013-11-13
注册资本:25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10000000339954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锦晖西一街99号1栋2单元18层1809号
4. 泛华金控平台是传销吗
截止2018年11月8日,泛华金控平台尚未被认定为传销。
2018年8月在慧保思享会第九期现场,泛华金控董事长兼CEO汪春林对近年来中国保险中介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同时也积极地表明当下正处于中介发展的最好时代。
汪春林认为绝大多数成熟的行业都必然有发达和成体系的中介,“主体+中介”才能打通整个产业链,并呼唤大家去正确地理解中介,感谢中介,拥抱中介。
在思享会上,汪春林认为中国已经开启保险行业发展的黄金20年, 2018年是一个再次起步的元年。“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去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保险国。
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现在不到美国保费的一半。所以我认为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随之而来,全球最大的保险中介公司也一定在中国。”汪春林有信心地说。
保险中介发展未来可期基于以下四个原因,首先是国家的重视。随着《保险法》的修订和行业整顿,近千万保险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国家的关注重点。
汪春林坦言:“我认为保险中介责任与机遇并存。中介是不是整个行业承担责任的一部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有机会。如果你只看到机会没看到责任,我觉得是不成熟的。”
此外,监管层面的变化也对中介发展有利。费率市场化改革、银保监合并、行业整顿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面的调整,必将给保险中介带来政策红利和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
汪春林认为:“监管希望老百姓(603883,股吧)愿意买保险,并且多买保险,同时让老百姓买到更便宜、更好的保险。银保监合并可以带动在金融行业地位相对弱小的保险业协同发展,同时提高监管水平,更加利于监管。”
第三,消费需求升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中产阶级崛起,消费人群的换代,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需求升级,科技助力等都将对行业的快速增长将产生拉动作用。
汪春林相信:“中介将成为保险主体和消费者之间更重要的桥梁。随着消费者年轻化,消费者需求会变成主动意愿,再加上中介主动的推进,作为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桥梁,中介作用必不可少。”
最后关于资本驱动,汪春林深有感触:“资本是最敏感、最聪明的,同时也是最逐利的。有些东西你不用判断,如果资本跟随而来,你做那个事情就不会错。大量资本和寡头企业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到保险中介行业,说明是保险业未来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
保险中介是保险行业当中的互补关系。汪春林称国内保险中介市场起步太晚,保险公司一直承担着中介很多功能,对保险公司而言,无论成本、无论效益、无论服务体验的成本都是难受之重。
“过去保险中介与保险主体之间都存在着同质与竞争的关系,但是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保险中介与保险主体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唇齿相依的互补关系,” 汪春林说。
谈及产销分离,汪春林认为必然是大势所趋:“只有发达的中介才能促进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赶超发达国家。只有保险主体+保险中介才能够形成繁荣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同时我认为未来五年左右,保险中介将会出现千亿级规模的巨无霸和独角兽。”
虽然中国保险市场未来可期,但想要成长为独角兽,或者做到千亿级规模并不容易。在私享会上,汪春林还分享了成为保险中介独角兽十个关键因素:
第一,认同、专注、坚持、不忘初心始芳华。这是做中介的基本前提,认同这个行业,把它当事业来干才能做好。如果是因为短期的利益或者偶然的机遇,当做机会主义来干中介,短期可能会获得一些利益,但很难长期取得成功。
第二,精准的战略研判和清晰的市场定位。未来整个行业可能是几万亿,乃至几十万亿的市场,细分是一定的,不要做非此即彼的判断,专注做好细分的市场,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千万不要哗众取宠,也不要危机四伏。在几十万亿的市场里,哪怕分个几十亿,带来的红利都是不错的。
第三,充足的资本支持。凭着几个人的一腔热血,小作坊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果资金不能保证,企业根本就开不了头。首先要有基本成形的投资,要有一帮人让大家分工清楚。
第二,当打造基本的技术支持时,比如建立科技平台,并且保证其升级、迭代和维护,都需要资金。资金充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基于你的资本量力而行。
第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真正属于中介的人才奇缺。保险中介人才需要“内育外引”,内育放前,外引放后。内育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一批人,这批人懂公司、懂战略、懂执行,需要时间磨炼。外力也是必须的,通过内力是满足不了需求的,外力也需要同样需要时间再去培育。
第五,全面金融产品才能构建盈利模式。单一产品的保险中介,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线下都是非常脆弱的,盈利模式也非常单薄的。重成本之下,单产品盈利非常难。只有多产品去满足客户的购买需求,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抓住客户,形成持续稳定的业务和利润来源。单产品切入没问题,但一定要形成全金融产品。
第六,IT、互联网科技建设与创新确保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成本。互联网科技是很重要的工具,企业缺了这个管理没法做,业务没法做,甚至企业的风险怎么管控,缺少互联网科技根本没法管控。所以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IT和互联网建设,是一定会被淘汰的。
第七,保险中介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保险是最适合互联网,也是最不适合互联网的。最适合互联网,是无物流、无仓储,最不适合互联网因为什么?黏度太低,同时交易的场景太复杂。所以我认为保险一定要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
第八,企业文化和制度建设是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保障。文化决不是说写出来的,文化是领头人带着核心管理层所带出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制度是解决向心力的问题。
第九,品牌与服务是保险中介增值价值的必然追求。品牌与服务很多人看上去是一个成本,但只要敢做就会带来增值和盈利。但你不做的时候,会发现什么都没有。
第十,发展是硬道理,合规创造价值。发展是硬道理很容易懂,合规创造价值很多人未必重视。与一个企业合作之前,应该了解他的合规和风控怎么做,如果这个企业的合规与风控做得很好,这个企业可以合作,因为它对安全有底线。
5. 银监会清理规范金控集团加快出台什么办法
金融控股集团的规范发展日益受到监管层的关注,也成为今年银监会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领域之一。近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强调,清理规范金融控股集团,推动加快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金控平台有53家,但或许实际数量远超于此。
厘清金融机构股权关系,对于金融机构监管和金控集团监管来说都是基础。近期,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此,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公司高级总监田晓林昨日表示,其目的是规范商业银行业股东行为,控制和降低金融杠杆。
田晓林表示,出台《办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银行股东在业务等方面利益输送和风险传染,保护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东以及客户的利益。《办法》可以使得商业银行无论是由谁来投资和控制,都符合统一监管的标准和要求,让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更加稳定、合理和公平,对商业银行业经营环境改善、风险控制以及银行之间的风险隔离十分有帮助。
对于金融控股公司未来的监管,连平认为,一是要加快推进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的建设;二是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存在跨行业的特点,因此,未来应加强跨行业的监管
6. 金控集团成立保险公司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其实,这个奥园金控集团成立的比较晚,是去年11月份才成立的,满打满算到现在才半年多,相比奥园的其它二级集团,这个奥园金控虽起步较晚,但实力依旧强劲。据说,奥园金控是奥园集团着力打造的战略性金融平台,并且,奥园金控还将帮助奥园进行转型,具体往哪个方向转型,怎么个战略性法,这些具体专业的东西我就不知道了,建议你去奥园的官网进行详细了解。
7. 山西金控集团什么级别
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西金控”)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授权山西省财政回厅履行答出资人职责,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
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16日在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截止2019年6月,法定代表人张炯玮(党委书记、董事长),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和管理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劵、保险、基金等。
山西金控注册资本106.467亿元,整合了山西国信、晋商银行、山西证券、山西信托、中煤保险、山西再担保、山西金租、山西产权、山西股权、晋金所,太行产业基金以及华融晋商等地方金融企业中的国有产权;
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金融租赁、资产管理、小贷、要素交易、互联网金融、产业基金等金融业态于一体。山西金控定位于山西国有金融资本投资平台,通过开展投资控股、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我省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
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我省金融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在授权范围内,山西金控依法管理各控(参)股公司中省财政出资的国有股份,履行股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