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苏州哪里有甲酸要工业级的那种,另外有的厂家甲酸味道很浓是怎么回事(百度截图的勿扰)
25kg250kg1000kg,含量有85,90,94.99.的价格从3500到6000元不等。气味根据生产工艺分合成法跟甲酸钠法。合成主要是甲酸甲酯水解法,主要有巴斯夫,和阿斯德。气味比较正,质量好。甲酸钠法分合成甲酸钠跟副产甲酸钠,副产的都带有醇味所以质量差点。
『贰』 生产甲酸的工厂,其粗制品中混有甲醇和苯酚,怎么提纯
不知道您的工厂有多大规模,如果物理性进行提纯的话,一般可以考虑做两个小的精馏塔,第一个精馏塔从塔顶采出粗制品中的甲醇,然后这部分甲醇可以循环使用,再用来生产甲酸,第一个精馏塔的塔釜的物料就是甲酸和苯酚的混合物了。第二个精馏塔用来分离苯酚,从塔顶得到甲酸,塔釜得到苯酚,最好是用减压蒸馏,否则操作成本会比较高,同时对材质也有一定要求,因为甲酸的腐蚀性比较强。此外甲酸和苯酚的混合物还可以考虑用低温的方法分离,因为苯酚的沸点非常高,所以温度低的时候,很容易结晶出来。
化学方法分离不太好分离,因为甲酸和苯酚都是酸性的物质。
『叁』 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及几种工艺比较优缺点
2.2 生产方法
甲醇羰基化法制甲酸甲酯/甲酸甲酯水解制甲酸.
主反应: CO+CH3OH→HCOOCH3 ⑴
HCOOCH3+H2O——→HCOOH+CH3OH ⑵
吨产品理论物耗:
CO (1000/60)×28=466.67kg/t=373.5Nm3/t(100%)
CH3OH (1000/60)×32=533.33kg/t=673.992 l/t(100%)
小时物料消耗:
CO 0.834×373.5/0.96/0.9=360 Nm3/h
CH3OH 0.834×533.33/0.98 =453.512kg/h(含回收甲醇)
(其中H2O≤0.05%)
甲酸甲酯的制备和精制工艺简述:
经检验合格的甲醇、CO、催化剂按一定的比例,经严格计量后进入甲酸甲酯反应器,在55℃~125℃及1.7 MPa~3.2 MPa的条件下进行MF的合成反应;反应液中MF粗产品(其中MF18%~25%)通过MF反应精馏工艺由塔顶采出(MF~82%、甲醇~18%),其物料进入精馏分离系统后,MF产品由精馏塔塔顶分离采出,经冷却后进入产品储槽(充氮或恒温正压保护);随MF粗产品进入分离塔的甲醇由塔底侧线气相采出(水含量≤0.1%),经冷却收集后返回MF反应器;水等重组分由塔底定期排放,经集中回收其中的甲醇后,其残液与催化剂盐泥一起掺混入燃料煤中焚烧处理.
在反应器中,因进入反应器的CO气体中夹带有少量惰性气体,经一定反应后会不断积累(考虑CO的循环利用措施),所以必须对需排放气体中所夹带的少量MF作必要的回收后再排放.
合成路线怎么打.打不上啊 工艺流程是图,传不上
『肆』 中石化的无水甲酸纯度是多少
甲酸(化学式HCOOH,分子式CH2O2,分子量46.03),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熔点8.6℃,沸点100.8℃。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1]
外文名
Formic acid
中文名称
甲酸
中文别名
蚁酸
英文名称
Formic acid, Methanoic acid
CAS号
64-18-6
研究简史
甲酸最早由J.-L.盖-吕萨克用草酸分解制得。1855~1856年M.贝特洛用氢氧化钠与一氧化碳直接制得甲酸钠,T.戈德-施密特最先用水解的方法从甲酸钠制得甲酸。此法于1896年在欧洲开始用于工业生产,至今小批量生产仍用此法。1980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和利奥纳德公司开发成功甲醇羰基化生产甲酸的方法,并已有年产甲酸20kt的工厂投产。此外,甲酸也可由轻质油氧化制醋酸的副产物中回收获得。
『伍』 甲酸的工业用途有哪些呀,具体有哪些下游产品
甲酸,又称作蚁酸,分子式为HCOOH。甲酸无色而有刺激气味,且有腐蚀性,人类皮肤接触后会起泡红肿。甲醛同时具有酸和醛的性质。在化学工业中,甲酸被用于橡胶、医药、染料、皮革种类工业。
医药工业:咖啡因、安乃近 农药工业:粉锈宁、三唑酮 皮革工业:皮革的鞣制集、脱灰剂和中和剂。 橡胶工业:天然橡胶凝聚剂。 制取CO 。化学式: HCOOH(浓H2SO4催化)加热=CO+H2O
『陆』 甲酸的制备方法
甲酸分工业制备和实验室制备。实验室制备甲酸的方法太多了。工业甲酸的制备方法往往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较多企业用的是甲酸钠和硫酸得到工业甲酸;川东曾申请专利用过磷酸和甲酸钠得到甲酸,维持还打了两年专利保护官司。
『柒』 维生素A甲酸是你们生产的吗100克多少钱,
维生素A,2元;维生素C2元;维生素E1.5元。但各种保健的就贵啦。几十到几百。
1. 42%
从行销的角度来讲,保健品的定价要考虑到诸多经销商的利益。且产品本身特质也决定了需要很多广告资源进行推广。
多年前我还不在该行业时,曾在某朋友处看到一份当年片区营销方案(某国内知名蛋白粉类产品),记得最清楚的数字是42%的年销售额用于该片区的营销支持,包括片区营销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卖场的各种费用和促销人员工资等等。这一个片区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二线城市的一个行政区。仅仅是一个公司直营网络的最小基点,其营销费用居然要占到42%之多!这还没有包括市级和省级营销部门的相关运营费用,以及在全国媒体和省级媒体投放的广告费用等等。如果没有高的产品品牌溢价,这样的营销体系必然无法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