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002946新乳业我前天买觉得短期应该可以涨,为什么跌下去了,谁能帮忙分析一次
您好,跌了,可能只是短期的一个回调,分析是要进行全面的一个分析的哦,包括股票基本面的分析和技术分析,俩俩结合哦,万一的全佣
② 为什么光明乳业股东人那么多光明乳业2021半年业绩光明乳业股票吧同花顺圈子
现如今,我国常温奶行业已经跨越了通过销量带动规模增长的时期,未来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将依靠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而如今以及将来的增长主要是以低温奶作为增长点,从欧睿国际统计的数据中可以懂得,从2015年起,低温奶行业增速从6.1%提升到了11.6%,行业呈不断上升趋势。今天学姐就给大家详细分析分析低温奶龙头企业--光明乳业。
正式讲解光明乳业之前,乳液龙头股名单我已经整理出来了,放到这里与大家共享,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乳液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光明乳业主要从事各类乳制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奶牛的饲养、培育,物流配送等业务,产业链为生产销售新鲜牛奶、新鲜酸奶、常温酸奶、奶粉等产品。光明乳业,它设置了乳业生物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超强的研发实力,是中国乳业高端品牌的指路人,从产量规模和单产效率的角度出发,光明乳业均位居全球前列。
浏览完公司简介,我有一份公司独特的投资价值的资料想带给大家。
亮点一:拥有供应稳定、质量优良的原料奶基地,产品远销海外
拥有悠久的奶牛饲养历史的光明牧业,是光明乳业的下属公司,属于国内最大的牧业综合性服务公司之一。经由数年的成长,生鲜乳的理化指标、微生物菌落总数等关键质量指标高于国家标准;生鲜乳体细胞含量呈降低趋势并逐渐稳定,比欧美标准更出色。与此同时,光明乳业还在新西兰有着自己的生产基地,基地十分优质稳定,安全可靠,公司产品由于质量优异,世界上的各个地方都有卖。
亮点二:明确"领鲜"战略,低温奶龙头企业
2017年光明乳业第一个优化工艺从85度迈入75度杀菌时代,有助于乳蛋白等活性物质能够更好的保留,但是在2018年竞争对手才开始进行升级的,光明乳业先发优势极其明显。另外,光明乳业2003年开始前瞻性布局冷链物流,发展至今,有相当丰富的运作经验,已在全国5大区域设立65座综合物流中心,仓库总面积比17.2万平米还要多,日配送终端网点达到了50000余家,帮助光明乳业成功的在全国进行低温版图的扩张。
目前,光明乳业在华东华中低温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居于第一位,成为低温奶行业领先者。不止于此,光明乳业继续聚焦低温战略,目前也在大力拓展送奶入户的业务,并且持续更新产品,推进空白市场的建设,主要致力于创造全国没人能比的低温奶翘楚企业。
由于没办法在这一次性说完,假若各位想深入掌握更多关于光明乳业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这篇研报会告诉大家,只需点击就能领取:【深度研报】光明乳业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如今国内低温奶的渗透率很低,海外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占比差不多大于80%,可我国只能够达到10%左右,发展趋势不错。随着冷链和低温奶技术大幅上升,再加上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一直在提升,低温奶作为营养和口感都更丰富的乳制品品类,将迎来史无前例的增长阶段,行业未来可期。
结合以上内容来看,光明乳业作为低温奶行业中的风向标企业,未来将充分利用好行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会,光明乳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要知道关于光明乳业更准确具体的行业信息,直接点击链接,会有资深投资顾问帮你对这只股票进行分析,看下光明乳业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光明乳业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③ 新希望乳业
新希望集团是希望集团老总的女儿刘畅开的规模还不错
④ 蒙牛股东
蒙牛乳业共有六大股东,中粮集团、法国Danone(达能)、丹麦Arla Foods(阿拉福兹)分别是蒙牛的第一、二、三大战略股东,另外还有银牛公司(44.8%)、金牛公司(21.1%)、牛根生(6.1%)等。
1.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OFCO,中文简称中粮集团或中粮、中粮集团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 ,中央企业。2009年,中粮投资以61亿港元收购了蒙牛20%的股权,通过这项股权投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
2.达能(Danone)是一家法国跨国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巴黎第九区。该公司拥有四个业务线:新鲜乳制品,水,生命早期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法国达能通过和蒙牛乳业现任大股东中粮集团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投资蒙牛,该合资公司将持有8.3%的蒙牛乳业股份,达能拥有49%。同时,达能中国的酸奶业务将与蒙牛酸奶业务合并。以上两项合作,达能的总投资额约为26亿元人民币。
3.Arla Foods是一家瑞典与丹麦的两国合资企业,目前总部位于丹麦奥胡斯,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北欧乳制品巨头丹麦爱氏晨曦(ArlaFoods)与蒙牛乳业及中粮集团在丹麦签署协议,爱氏晨曦将以22亿港元收购私募股权机构厚朴基金所持蒙牛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战略股东,
4.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则分别是由蒙牛的高管人员和“与蒙牛业务关联公司的高管人员”于2002年9月23日在BVI注册的境外公司。金牛公司由蒙牛高管组成,共有15位股东,牛根生持股28%。
拓展资料:
蒙牛是1999年成立的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供应商,目前旗下比较有名的品牌有特仑苏,纯甄等。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淇淋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⑤ 谁有光明乳业最新十大流通股东的数据!!!!!!!!!!
截至日期:2006-09-30 十大流通股东情况
股东名称
申银万国证券 873.84
景福证券投资基 723.23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62.13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 347.65
上海大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291.20
中行-大成蓝筹稳健证券投 235.20
工商银行-汇添富优势精选 224.0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96.99
典配置证券投资基金 291.
通乾证券投资基金 179.26
上海星河数码投资有限公司 152.77|
合计持有3686.27万流通A股,分别占总股本3.53%,流通A股15.36
⑥ 新希望乳业的历史沿革
新希望乳业自成立伊始,便开始投入巨资积极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在全国拥有11个奶源基地,10个直属牛场,年收奶量近40万吨,通过自有牧场,形成了“公司+牛场+农户”的经营模式,解决了“分散养殖,集中收购”这种传统模式所引发的乳企与分散奶农之间的松散关系,强化了奶产品在收集过程中的控制与监管力度。通过对奶牛育种、饲养、牧场、产品加工、冷链储运等优势资源,实现了从牧场到餐桌全程乳品质量监管及可追溯模式的质量反向追踪,通过五重健康安全保障,有效地确保产品质量。实现乳业从单纯的数量扩张向整体结构优化转变,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新希望乳业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长期坚持在企业内部开展全员质量管理工作,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就是信誉”的理念深入人心,严格执行质量考核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人人关心质量。新希望乳业承诺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产品质量和安全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健康、营养”的新鲜放心产品。
正是基于完善的产业链建设和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2008年9月份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中,新希望乳业体系产品全部检验合格,成为行业、经销商和消费者心中的红榜产品。2008年以来,新希望乳业在致力基础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品牌升级,确立“打造中国鲜奶第一品牌”的品牌战略,市场战略布局走向全国,力推鲜奶产品,着力鲜奶教育,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鲜奶消费权益。在三聚氰胺爆发后的乳业低迷之际,为困境中的中国乳品行业注入强心剂,以优质产品和优异业绩证明了国产品质,为恢复行业信心作出积极的努力。
新希望乳业旗下的四川华西、阳坪乳业、昆明雪兰乳业、云南蝶泉乳业、青岛琴牌乳业、杭州双峰乳业、安徽白帝乳业、河北天香乳业等品牌已是当地消费者的首选品牌,成为区域市场的领导者。
⑦ 新乳业和原生态牧业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生产厂家不一样。
其次就是奶源的品质方面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⑧ 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的法人成就
刘永好先后荣获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2002中国十大金融人物 以及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00年亚洲之星”、“2004亚太最具创造力华商领袖”、“2004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称号。2005年,刘永好先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CCTV年度经济人物、三农人物。2007年刘永好先生被美国著名的安永会计事务所评为“安永企业家奖”、荣获2007年中国管理100“持续创价值”奖、2007年度“光彩人物榜”、“推动四川饲料工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等奖项。
26年前,他是商海弄潮儿;14年前,他用光彩点亮人们的致富梦想;现在,他让企业、乡村手拉手, 让新希望扎根新农村。刘永好倡导发起旨在扶贫的 “光彩事业” ,其在 “老、少、边、穷” 地区投资近2.4亿元,兴建20家扶贫工厂,为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目前 ,新希望集团已拥有6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个奥运品牌。新希望的“美好”牌火腿肠被评为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六和”牌禽、猪饲料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国家驰 名商标;“国雄”牌猪、水产饲料均是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千喜鹤”牌冷鲜猪肉为中国名牌、2008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商;“蝶泉”乳业、“天友”乳业均为国家 驰名商标。
⑨ 新希望乳业市场份额
刘永好振兴新希望乳业 欲挤进行业前五
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08年07月15日
边长勇
多年无法走上巅峰的新希望乳业,开始进行再次冲锋的努力。
“我希望三年后新希望乳业销售额能在现有基础上翻2到3倍。”近日,新希望乳业控股新任执行总裁李成云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如此表示。不久前,李成云创立的内蒙古非常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被新希望收购,李成云同时被委以重任。
获得李成云及其100多人的庞大管理团队,是此次新希望收购最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刘永好重振新希望乳业又一次努力的开始。
整合难题
与当初新希望对乳业的期冀相比,新希望乳业发展并不能让人满意。
2002年,新希望以“收购旋风”的方式进军乳业。在不长时间内,其先后收购四川阳平乳业、重庆天友乳业、长春苗苗豆乳、安徽合肥白帝乳业、河北保定天香乳业、杭州双峰乳业和美丽健、青岛琴牌乳业、云南蝶泉乳业等10多家企业,形成西南、华东、华北和东北等地的庞大市场布局。
这种收购速度引起行业惊呼,新希望自己也对乳业有较大抱负,并将2002年规划为收购年,2003年定位为调整年,2004年则成为收获年,期冀使乳业年销售额达到50亿~60亿元。
但新希望乳业一直没有精彩表现。相比其对山东六和等的精彩整合,其乳业整合并没有取得较大进展。
“其乳业最高层人事更迭频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子弟兵’以及‘空降兵’都进行过尝试,但仍没有起色。”例如三元副总张列兵此前曾空降新希望乳业,但不久后黯然离开;甚至在去年其总经理尚振法也辞职而去,接替尚振法的是原绵阳雪宝乳业总经理李发抒。而且,其分布于全国的十几家工厂也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并没有形成全国品牌和市场合力。
“新希望乳业与蒙牛、伊利相比发展速度是慢了。”李成云如此表示,目前其销售额属于20亿元级,与伊利、蒙牛等一线集团军的200亿元规模相比,差距与2002年新希望刚进入乳业行业时相比正在急剧拉大。
当然,发展落后也并非完全归罪于整合不力。
“除与伊利、蒙牛战略不同外,其前期对乳业的熟悉程度和盈利模式的设定,也与伊利、蒙牛有差距。”李成云对记者表示,从2000年开始,中国乳业处于高增长时期,此时的伊利、蒙牛已完成了前期铺垫,因此能迅速发力并很快取得大幅度发展,而新希望此时刚进入乳业市场,对于乳业的品牌操作、运营体系、市场网络等经验局限,因此没有赶上第二次乳业的大调整,“竞争对手处于打渠道、打品牌等动作上面,而新希望仍在熟悉市场和工厂。”
整合新路
不过,在李成云看来,新希望乳业未来发展仍有较大空间,特别是其强大的资本能对农牧产业资金链有很大调剂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基础。据新希望网站资料,目前其年加工能力近100万吨,在全国拥有11个奶源基地,10个直属牛场、15万头奶牛,年收奶量40万吨。在国内乳业格局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调整,新希望很多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各工厂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再突出,设备也得到大量更新,已经具备整合机会。
“这次最大的整合就是管理结构从平行到垂直。”李成云对记者表示,垂直管理结构的好处显而易见,分工细、更专业,执行力也更强。在新希望乳业此前平行的管理结构中,各工厂之间无法形成合力,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目前管理结构的调整已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机构调整,在总部层面设立营销中心、研发中心以及财务中心等5个中心应对下面的十几家工厂;产销分离的改革也正在进行中。
“这项工作彻底完成是今年年底,最迟在明年3月完成。”李成云表示。
同时,新希望乳业还将进行品牌整合,将旗下品牌收缩至5个区域品牌,其中包括蝶泉、非常牛、天香等,“新希望乳业还推出一个全国性品牌——‘新希望’。”李成云表示,这是为数不多获准使用新希望母品牌的业务,刘永好对新希望乳业复兴的期冀可见一斑。
看好新鲜奶市场
“一年小变化,三年大变化。”这是李成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其中大变化包括:具备强势的品牌基础,销售额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翻2到3倍,能在中国乳业排到前5名。
行业认为,如果新希望能够成功复兴,有可能会改变行业排名,迎头赶上发展较慢的三鹿、三元和光明乳业,而成为行业第三。新希望将自己成为行业老三的希望押在能够抓住鲜奶市场大发展的机会。
“现在是乳业第三次拐点,第一阶段是奶粉,第二阶段是液态奶,第三阶段将是鲜奶的兴起。”李成云如此判断说,在国际市场上鲜奶占重要份额,欧洲、北美等乳业发达国家鲜奶和酸奶的比例份额较大。“我们准备利用新的拐点机会,以鲜奶为主做自己的产品,在鲜奶渠道里既有新巴氏奶、酸牛奶,还有高附加值的果粒奶等。”
在目前新希望乳业旗下的工厂中,大部分都是鲜奶企业,而且拥有较强奶源基础。在新希望保留的5个区域品牌中,全部为鲜奶品牌。不过,“新希望乳业未来将以鲜奶生产为主,常温奶跟进。”李成云称之为“老市场寸土不让,新市场寸土必争”。
“进攻鲜奶的方向是对的。”乳业评论人士陈瑜对记者说,但中国乳业何时进入巴氏奶时代尚不能确定。李成云认为这一时间是5年到10年。这种说法有些乐观。
目前,新希望乳业工厂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李成云表示有北方投资的可能,但并未确定进一步计划。其目前主要投资方向为全国的品牌和渠道建设以及研发技术投入。
新希望8亿抢筑乳业铁三角
吴建
传统的中国乳业运营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资本推动型的乳业发展新思路。光明乳业、三元乳业、伊利股份均通过资本运作,大力拓展其乳业市场。后来者新希望凭借资本市场丰富的运作经验和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自2001年下半年涉足乳业后,一路高歌猛进,大兴并购。
“我们认为中国乳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希望此时大规模介入乳业正当其时,”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76,股票简称:新希望)董事会秘书曾勇9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但我们不希望乳业市场出现无序竞争,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新希望就未建生产厂。”
无序竞争不提,但新希望与传统乳业三强光明、三元、伊利的市场竞争态势却无可回避。几乎在初步确立自己乳业西南王地位的同时,新希望已经北突吉林、河北、山东,东进江苏、浙江,其战略布局已形成三角之势,对北京和上海两大乳业消费市场也已形成合围之势。
瞄准乳业
新希望介入乳业有其历史背景,“公司的定位是农业产业化,但新希望1998年上市时恰逢东南亚金融危机,公司原定的发展思路受到影响。其后公司选择了化工、金融等投资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功,”曾勇介绍说,“但我们始终关注三农问题,在生物肥料、种植上均作过努力,最终将目光聚集到乳业。”
事实上,新希望的看家产业是众所周知的饲料业。“饲料业已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已基本达到饱和,成为一个微利行业,新希望要获得快速发展,显然不能依靠饲料以及相关的肉食品等行业的发展。”新希望集团一内部人士坦言。
该人士分析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乳品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人均消耗乳品量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消耗乳品量相比,尚不足其1/12。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中国的乳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乳品加工企业。不仅如此,学生奶制度的推出,更是给乳业的发展注入了兴奋剂。
新希望显然受到了此种趋势的启发,况且乳业的确属于大农业的范畴。从2001年开始,新希望小心翼翼的开始介入乳业,第一个目标瞄准了四川的知名品牌———阳平乳业。
实际上,选择阳平乳业并非仅仅因为其在四川的知名度,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阳平拥有国家级养殖场,其绿色环保水平在全国独树一帜。目前,国内市场的乳业之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奶源之争。阳平所在的洪雅县在草源和奶牛数量方面优势明显,而管辖洪雅的眉山市则制订了“打造中国第一奶市”的目标,这对新希望而言,绝对是一个强力支持。
新希望与阳平的合作获得成功,其进军乳业的计划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当然,在公司内部对进军乳业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上市公司操作这一块业务风险不小,其理由是传统的乳业三强尤其是光明,无论在影响、市场占有、技术成熟、资金实力等方面目前都更具实力,而且外资进入这一领域的速度也在加快,法国达能等更是强力介入,今后的市场竞争会更趋激烈,平均利润率也会大幅下降,公司的发展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变化。
坐稳西南
公司内部部分人的担忧并不能阻碍新希望进军乳业的步伐,相反通过对不同意见的充分讨论,公司强力介入乳业市场的决心终于变成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行动,首先是在公司大本营所在的中国西南地区展开兼并。
9月10日,新希望在中国西部最大城市重庆取得重大进展,以4940万元完成了对重庆天友有限公司的收购和认购新增股份,天友有限公司改组为重庆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江农工商控股集团公司是第一大股东,持有51%的股份。新希望持有49%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
据悉,重庆天友乳业拥有“天友”、“山城”两个重庆市著名商标,在重庆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左右。新希望此次虽然没有实现控股,但其先介入后做大产业的决心很大。在天友重组签字仪式上心情愉快的刘永好,对此次的收购行为十分满意。据参加此次重组的人士透露,此次新希望只持有49%股份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
9月11日,刘永好回师大本营成都,收购在成都的传统品牌华西乳业。新希望投入4400万元,占47.09%的股份,居控股地位。其后
公司进一步收购华西乳业股权,目前公司实际所受让的股权数为4759.104万股,共计拥有华西乳业84.42%的股权。
在收购华西乳业股权的同时,公司拟对华西乳业10万吨新型乳制品项目出资11818.8万元,进一步强化华西乳业在成都的市场地位。“我们不会改变华西、天友这些知名品牌的名称,因为我们不带有任何框框。”曾勇解释说,经新希望改造的乳业公司能很快进入良性循环,与公司的投入和不带偏见的改造紧密相关。
有媒体报道,新希望还可能拿下四川乳业的最后一个品牌企业菊乐。虽然菊乐方面对此事加以否认,但新希望可以说已经掌控了西南地区中最重要的成渝地区,而且据透露,他与昆明和贵州的谈判也将进行,因此可以说,新希望已基本确立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王者地位。
北突东进
实际上,新希望在确立其乳业西南王地位的同时,已经开始其北突东进计划,甚至在合同的正式签订上,北突东进的时间更早。虽然新希望未在京沪设立生产厂,但这决不是一种承诺。其北突东进的目标在于合围京沪,抢夺奶源或许是其争夺京沪市场的杀手锏,而优质奶源肯定不在大城市。这样的推论虽然未获公司方面的证实,但业内人士表示,只要看看新希望的收购路线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8月22日,新希望投入货币资金2400万元,与长春苗苗豆乳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长春新希望乳业有限公司;8月23日,新希望与杭州四季青乳品厂签署正式协议,共同投资组建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投入资金2100万元;8月26日,新希望与南通天成保健品有限公司签署正式协议,共同组建江苏新希望天成保健品有限公司,其中新希望以货币投资4080万元,占51%的股权。北突东进的计划在此时已是初露端倪。
9月4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和河北天香乳业有限公司签署正式协议,投入货币资金1600万元与其共同组建河北新天香乳业有限公司,新希望占80%的股权,同时拟投资12311.25万元与河北天香乳业合资兴建“奶牛养殖产业化及超高温灭菌乳”项目。新希望再次出兵华北不只是一种试探,结合其拟投资1800万元用于与青岛市奶业总公司合资组建青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的行动,已经可以依稀看出由吉林、河北、山东对北京的合围之势。尽管据消息人士透露,新希望对未能拿下东北重镇沈阳的一家本地乳业品牌颇感失落,但这并不防碍其完成对北京的合围。
接下来,新希望合围京沪的猜想得到进一步证实。9月21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浙江田园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杭州新希望美丽健乳业有限公司,新希望出资6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据了解,美丽健乳业在杭州的销售份额很高,加上与杭州四季青乳品厂的合作,新希望已基本控制了杭州的乳业市场。而且北有江苏、南有浙江,对华东乳业市场的抢夺已经成型,对上海的合围也已初步形成。
希望集团对上海市场并非没有努力,此前希望集团旗下的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拥有光明乳业3.45%的法人股,但这只是一种参股投资行为。作为上市公司的新希望近期的华东行动却是一种控股行为,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新希望公司方面未对此次收购行为作更深入的表示,但业内人士直言:“这仅仅是第一步,东部乳业市场巨大,是中国乳业兵家必争之地,新希望绝不会坐失这一市场。”
加速争夺
传统的中国乳业运营方式已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资本推动型的乳业发展新思路。光明乳业、三元乳业、伊利股份均通过资本运作,大力拓展其乳业市场。后来者新希望凭借资本市场丰富的运作经验和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自2001年下半年涉足乳业后,一路高歌猛进,大兴并购。新希望原计划将在2年内筹集8亿元资金,重组8—10家地方性乳业优势企业,形成30—40亿元的乳业产值。
从目前来看,新希望收购的地方性乳业优势企业已达9家,形成的产值也将在年终得以体现,公司的乳业发展计划实施顺利。新希望的计划在9月明显加速,其原因在于中国乳业竞争加剧已是时不我待。中国乳业的传统大哥光明乳业发行新股募资9亿多元,来势甚猛;西北乳业的老大伊利股份也通过增发新股筹集了8.24亿元;三元乳业更是借助其传统和外资的优势,大力拓展;欲在乳业市场大干一场的新希望显然必须加快节奏。
为了取得资金方面的强势,9月20日新希望公告称,公司拟发行约8亿元可转债。新希望准备将这次募集的8亿元资金小部分投向其全新产业———动物保健品,而大部分投向乳业,显然新希望在乳业市场的争夺已是箭在弦上。尽管新希望高层称,中国乳业大战尚未打响,但业内人士认为乳业诸强分割势力范围的斗争却是日趋激烈,谁也不会坐等大战来临。
新希望当然明白这样的道理,在低调中不断上演兼并收购好戏。公司前期收购乳业的所有款项,都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支付了,此次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主要是用来归还贷款。据透露,此次可转债的发行时间约在2003年上半年。但志在必得的新希望显然不会等到8亿元可转债到手后再行扩张。“我们目前是南方第二大乳业集团”,公司对自己目前的定位很清楚,但从其扩张态势看,新希望的目标可能更大。
《国际金融报》
⑩ 新乳业何时开盘
上市日期还没有确定,要留意上市公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