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目的

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目的

发布时间:2022-01-11 03:43:33

A. 虚构销售业务对企业带来什么

达尔曼虚假陈述、欺诈发行、银行骗贷、转移资金等行为是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财务舞弊和证券违法行为。在上市的八年时间里,达尔曼不断变换造假手法,持续地编造公司经营业绩和生产记录。

1.虚增销售收入,虚构公司经营业绩和生产记录。

达尔曼所有的采购、生产、销售基本上都是在一种虚拟的状态下进行的,是不折不扣的“皇帝的新装”。每年,公司都会制定一些所谓的经营计划,然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一些核心人员根据“指标”按照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制作完全虚假的原料入库单、生产进度报表和销售合同等,为了做到天衣无缝,相关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的税款照章缴纳,公司还因此被评为当地的先进纳税户。

公司在不同年度虚构销售和业绩的具体手法也不断变化。1997~2000年度主要通过与大股东翠宝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虚构业绩,2000年仅向翠宝集团的关联销售就占到了当年销售总额的42.4%。2001年,由于关联交易受阻,公司开始向其他公司借用账户,通过自有资金的转入转出,假作租金或其他收入及相关费用,虚构经营业绩。2002~2003年,公司开始利用自行设立的大批壳公司来自我交易,达到虚增业绩的目的,年报显示,这两年公司前五名销售商很多是来自深圳的新增交易客户,而且基本都采用赊销挂账的方式,使得达尔曼的赊销比例由2000年的24%上升到2003年的55%。经查明这些公司大多是许宗林设立的壳公司,通过这种手法两年共虚构销售收入4.06亿元,占这两年全部收入的70%以上,虚增利润1.52亿元。

2.虚假采购、虚增存货。

虚假采购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公司虚构业绩需要,另一方面是通过虚假采购达到转移资金目的。达尔曼虚假主要是通过关联公司和形式上无关联的壳公司来实现。从年报看出,公司对大股东翠宝集团的原材料采购在1997~2001年呈现递增状态,2001年起采购额占到了全年购货额的26%。2002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存货期末数增加了8641万元,增幅达86.15%,系年末从西安达福工贸有限公司购钻石毛坯4.5万克拉,估价1.06亿元所致,该笔采购数额巨大且未取得购货发票。后经查明,此批1亿元钻石实际是从壳公司购入的没有价值的锆石。锆石在形态上与钻石几乎相同,非专业人士难以分辨。注册会计师也因未能识别该批虚增的存货而受处罚。从2001年公司开始披露的应付账款前五名的供货商名单可以看出,公司的采购过于集中,而且呈加剧状态,到2003年,前五位供货商的应付账款占到全部应付账款的91%。

3. 虚构往来,虚增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

为了伪造公司盈利假象,公司销售收入大大高于销售成本与费用,对这部分差额,除了虚构往来外,公司大量采用虚增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伪造对外投资手法来转出资金,这样公司造假现金就可以循环使用。此外,还通过这种手段掩盖公司资金真实流向,将上市公司资金转匿到个人账户占为己有。据统计,从上市以来达尔曼共有大约15个主要投资项目,支出总金额约10.6亿元。然而无论是1997年的“扩建珠宝首饰加工生产线”项目还是2003年的“珠宝一条街”项目,大多都被许宗林用来作为转移资金的手段。2002年年报中的“在建工程附表”显示公司有很多已开工两年以上的项目,以进口设备未到或未安装为借口挂账,而2003年年报的审计意见中更是点明“珠宝一条街”、“都江堰钻石加工中心”、“蓝田林木种苗”等许多项目在投入巨额资金后未见到实物形态,而公司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证监会的处罚决定指控达尔曼2003年年报虚增在建工程约2.16亿元。

4.伪造与公司业绩相关的资金流,并大量融资,。

为了使公司虚构业绩看起来更真实、更具欺骗性,达尔曼配合虚构业务,伪造相应的资金流,从形式上看,公司的购销业务都有资金流转轨迹和银行单据。为做到这一点,达尔曼设立大量壳公司,并通过大量融资来支持造假所需资金。在虚假业绩支撑下,达尔曼得以在1998、2001年两次配股融资。同时达尔曼利用上市公司信用,为壳公司贷款提供担保,通过壳公司大量融资,从银行融入资金作为收入注入上市公司,再通过支出成本的方式将部分转出,伪造与业绩相关的资金收付款痕迹。

B. 上市公司虚构利润从哪里入手

上市公司虚构利润从伪造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虚增销售收入;在法律上无关联关系但实际有关联的公司大量交易,虚增销售收入;变相调整应收账款账龄,少提坏账准备;随意调整会计政策,实行利润操作;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操作利润;资产不及时入账,少计摊销费用。
一、公司虚增利润目的何在
公司虚增利润目的会给投资者传递公司业绩向好的虚假信息,抬高公司股价,给公司带来收益。要交税。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常采用少提或不提折旧,或使已发生的当期支出暂不入账,或少计不计当期应负担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检查时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检查方法。企业为了虚增销售和利润,虚构债权,或将应收账款长期不转账,实际上是呆账死账,或少计不计坏账准备,虚列资产,同时使管理费用虚减,利润虚增。此外企业还会利用其他应收账款账户预提收入,人为调高利润。
二、公司虚增利润税务风险很大
某上市公司因虚增收入和利润的行为,受到证监会处罚。但是,其虚增行为导致多缴的税款却成功申请退回,此事引发业内人士热议。专业人士表示,虽然企业收到退税款是合法合规的,但是仍会面临因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而受到税务处罚的风险,也可能对企业的纳税信用造成不良影响,后果严重。某虚增收入和利润的上市公司在被证监会处罚后,经申请成功获得企业所得税退税款250万元。不少业内人士就此事件展开热烈讨论。专业人士表示,企业收到退税款合法合规,但不排除存在因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而受到税务处罚的可能性。
在“利润为王”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都希望通过“漂亮的”财报数据获得投资人的青睐。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市值管理及再融资的需要,便铤而走险,以虚增收入和利润等方式粉饰财务报表,以实现这一目的。专业人士表示,这样的行为会给上市公司留下不少风险隐患,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C. 虚构收入,隐瞒收入可以达到什么效果,财务指标

虚构收入和隐瞒收入是两种对立的操作方式。虚构收入是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而增大企业的净利润,进而影响与营业收入及利润相关的财务指标,造成企业的虚假繁荣。而隐瞒收入一般是处于偷税的目的,通过做低收入,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达到不缴或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它同样会影响企业与收入及利润相关的财务指标,造成企业人为的盈利能力低下。

D.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虚构收入

识别方法:
从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关系上分析是否存在“白条”利润。
该问题分析一是看本期应收账款发生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大小,二是看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利润的增长比例。
如果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过大,或者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应收账款却以更大比例增长,或者收入和利润下滑,而应收账款却大幅度增长,都说明公司实际经营资金流入不足,资金大量沉淀,白条利润存在,如果这种状况长期不得以改善,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甚至导致公司无法持续经营状况发生。
另外,在进行该问题分析时,要特别关注报表附注中应收账款前五名单位及其金额,主营业务收入前五名单位及其金额,从中分析有否通过关联交易虚构收入和利润现象。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投资者进入股市之前最好对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看看,里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识资料值得学习,也可以通过上面相关知识来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识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E. 企业虚构销售收入的目的是什么

请你看看是不是都根据100万元交纳增值税了?交税后整体增值税税负是怎么的?如果税负还是比较小,说明该企业存在隐瞒真实收入的可能性。
采购家具的一般都是个体工商户或者是个人,很大一部分都不要发票(因为大部分都是核定征收,他们也有隐瞒收入的可能),所以家俱企业家很大一块收入可能进了账外了。
他们这么做可能是就是为了应付税务局的。
多注意审核存货明细账(如果是工业企业还要关注生产能力、水电费使用情况、生产日志等)就能找出答案了。

F. 收入的舞弊方向通常有两种:虚增收入、隐匿收 入,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虚增收入,粉饰财务状况;隐匿收入,转移利润

望接纳点赞

G. 虚增销售收入的好处

虚增销售收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会给投资者传递公司业绩向好的虚假信息,抬高公司股价,给公司带来收益,即使不是上市公司,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利于公司融资贷款等活动的开展,有些工程审核上也需要公司达到某个利润值,只要虚增销售收入的预期收益大于因此需要多交的税金,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有益的。提高利润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能得到更多的奖金,对于上市公司,有利于吸引股民投资 在融资方面,银行更愿意提供贷款。

H. 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常用手法和识别

1.常用手法

使用不当的收入确认方法,提前确认收入,是一些公司常用的会计报表粉饰方法。其主要手段:一是在签订销售合同物权尚未转移时确认收入,二是将库存商品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增加应收账款,使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形成白条利润,同时又通过应收账款虚增资产。

如2001年银广夏事件,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增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巨额利润7.45 亿元,给2001年的中国股市带来巨大震动。再如1997 年张家界公司与张家界土地房产开发公司、深圳凯来德实业公司、湖南兆华投资公司签订了150亩土地转让协议,金额合计4295万元。协议约定,受让方需在半年内付清全部价款,才能得到土地使用权证。张家界公司在未开具发票、未收到款项、土地使用权也未转移的情况下,将土地转让金额确定为当年收入,使收入虚增4295万元。

当然,有的上市公司为了确保本期利润,将应由本期补偿的已销产品成本推迟到以后期间结转,将应由本期负担的已发生费用列作待摊,将应计入本期但以后支付的费用不予计提,以虚增本期利润和资产。

2.识别方法

从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关系上分析是否存在“白条”利润。该问题分析一是看本期应收账款发生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大小,二是看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及其利润的增长比例。如果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过大,或者收入和利润大幅度增长,应收账款却以更大比例增长,或者收入和利润下滑,而应收账款却大幅度增长,都说明公司实际经营资金流入不足,资金大量沉淀,白条利润存在,如果这种状况长期不得以改善,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甚至导致公司无法持续经营状况发生。另外,在进行该问题分析时,要特别关注报表附注中应收账款前五名单位及其金额,主营业务收入前五名单位及其金额,从中分析有否通过关联交易虚构收入和利润现象。

I. 上市公司大幅度的高估收入、虚增利润的意义是什么

造公司可以盈利、前景好的势-如果投资了就可以赚钱,上市公司这样做就是为了招商引资

J. 公司虚增利润目的何在虚增的利润不得交税吗

会给投资者传递公司业绩向好的虚假信息,抬高公司股价,给公司带来收益。要交税。

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常采用少提或不提折旧,或使已发生的当期支出暂不入账,或少计不计当期应负担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检查时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检查方法。

企业为了虚增销售和利润,虚构债权,或将应收账款长期不转账,实际上是呆账死账,或少计不计坏账准备,虚列资产,同时使管理费用虚减,利润虚增。此外企业还会利用其他应收账款账户预提收入,人为调高利润。

(10)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目的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多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发现后要立即退还。如果是纳税人自行发现的,在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立即退还。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虚构收入的目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万澳门币是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929
航天通信第七大股东 浏览:778
非法理财软件盗取银行卡 浏览:897
新乡纺织股东 浏览:331
电话期货对话 浏览:220
省级融资平台关闭 浏览:224
000882华联股份 浏览:769
美国富华证券投资集团 浏览:989
金融机构如何开放征信信息 浏览:254
杭州有数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97
收国外佣金费用可以吗 浏览:132
民间融资机构经营许可证 浏览:686
东海期货有限公司 浏览:179
2017年4月eth价格多少 浏览:839
贷款宝是什么 浏览:862
美元对澳大利亚币汇率查询 浏览:228
陆金所佣金查询 浏览:442
银行理财代销产品能投资吗 浏览:214
浙江登峰集团破产 浏览:870
证券公司设立的条件包括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