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空运货站的主要股东
怡和太平洋有限公司 41.67%
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20.83%
和黄港口 20.83%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16.67%
Ⅱ 绿城集团是国企吗
绿城集团不是国企。
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中国”),是中国领先的优质房产品开发及生活综合服务供应商,以优质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引领行业,致力于打造“理想生活综合服务商”第一品牌。
1995年1月,绿城在中国杭州成立;2006年7月,绿城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整体上市;2012 年6月,绿城中国引入九龙仓集团作为战略性股东。2014年12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绿城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是绿城中国第一大股东。
(2)九龙仓股东结构扩展阅读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专注开发系列城市优质房产品,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公司总部设在浙江省杭州市。
绿城成立于1995年,2005年转制为外商独资企业,是香港上市公司——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3900)的全资子公司。
历经15年的发展,绿城已辖有70多家成员企业,拥有员工2600余人,房产开发足迹遍及浙江省内的杭州、宁波、温州、金华、湖州、绍兴市、舟山、台州、临安、桐庐、淳安、海宁、德清、长兴、上虞、绍兴县、新昌、象山、慈溪;
诸暨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合肥、长沙、青岛、济南、南京、无锡、南通、郑州、乌鲁木齐、海南陵水、大连等30多个城市。至2008年12月底,在建、待建项目达76个,总占地面积200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43万平方米。
Ⅲ 九龙仓的相关新闻
九龙仓9.92亿元摘得上海祥和路2号地
祥和路2号地块被九龙仓以9.92亿摘得,楼板价12164元/平方米,溢价率35%。该块地东至通波塘,南至张家浜河,西至谷阳北路,北至梅家浜路,出让面积81546.8平米,容积率为1,起始价格73400万 。
九龙仓表示,该地块为公司今年于内地购入的第6幅地块,计划发展为高端住宅项目。九龙仓还称,对内地地产市场充满信心,未来会继续伺机增加土地储备。
九龙仓300亿布局成都七大商业项目
截止目前,成都已成为九龙仓项目布局最多、投资额最高的内地城市,据相关统计数据,九龙仓从2005年进入成都后,在成都的总投资额已超过300亿元,而在成都的销售业绩也十分抢眼。
九龙仓51亿港元入股绿城中国 持股24.6%成第二大股东
2012年6月8日日下午,九龙仓与绿城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绿城表示,已与九龙仓签订战略合约,九龙仓以51亿港元入股绿城,加上九龙仓原有股份,现共持有绿城中国24.6%股份,成为绿城中国第二大股东。
九龙仓主席吴光正33 亿港元入股龙湖成第二股东
九龙仓主席吴光正于9 月12 日Jumbomax Investments 的名义增持龙湖地产314 万
股股份,持股比例达5.04%。继大股东吴亚军之后,吴光正成为龙湖单一最大股东。
吴光正本次是以私人名义投资龙湖的,而其之前对远洋地产和绿城中国的投资均是
通过九龙仓来完成的。
九龙仓杭州进展缓慢 地王闲置遭举报
九龙仓·君廷在经历了长达2年的等待后,作为九龙仓在杭州的首个项目,实际成交均价6219元/平方米,开出的价格并不高。包括君廷项目在内,目前九龙仓在杭州共亲自操盘5个项目,有些项目早在2009年就已经拿下土地,但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
在“高周转”的口号下,九龙仓在杭州呈现乱象:有的项目因土地闲置而被举报,有的项目因为未获施工建设许可擅自施工而受到处罚。
多地项目现“水土不服” 九龙仓内地扩张路漫漫
九龙仓的杭州开发之路,像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将会描绘出漂亮的布局曲线。”对于九龙仓入驻杭州市场之初,曾有这样的评价。然而,“退潮之后才知谁是裸泳”,历经两年期待的九龙仓·君廷首次开盘被指“基本没有盈利空间”,而其2009年所拿的土地也进展迟缓。
凭借入股绿城30%多的股份被业界认为是一次和内地房企合作共同学习的难得机会,可能会推行新的合作模式却在“来广营地块”中夭折。无论是独立开发对本土市场的适应能力还是合作开发对旧模式的创新突围能力似乎都不尽如人意,九龙仓内地扩张的脚步或为此所累而长路漫漫。
Ⅳ 包玉刚的一切
包玉刚(1918—1991),镇海庄市钟包村(今属镇海区)人。父包兆龙(1895—1982),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在上海设钱庄,后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1949年春携眷迁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营航运业,1967年扩为环球航运集团,任主席、名誉主席。包玉刚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经营印度至日本间煤炭运输。次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国有,运费大涨,获资甚丰,遂购置新船,扩展业务。继与日本造船业、金融业和香港汇丰银行等合作,渐著声航运界。1967年在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中扩大船队,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占香港商船总吨位一半,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十几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63年加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奖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继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并偕同亲属、同乡捐资兴建中兴中学、兆龙大桥、钟包新村、兆龙公路等,德泽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传奇
在海洋上,包玉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他并不满足,70年代,他决定逐步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为了在陆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样辉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诚一起,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著名的“九龙仓”之战。
在当时,“九龙仓”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资企业集团之一。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包玉刚暗中购入了大量“九龙仓”股票。1980年4月,包玉刚属下的隆丰国际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约30%的“九龙仓”股票。而怡和财团属下的另一个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约20%的“九龙仓”股票,形势对怡和财团明显不利。为了保住“九龙仓”,置地公司气势汹汹地调动了大批资金,以100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想把包玉刚从“九龙仓”中挤出去。包玉刚面对强敌,沉着应战,奇迹般地在三天之内调集了21亿元现款,只花了两个小时,便使“九龙仓”股份增加到49%,彻底控制了这个企业。一向看不起华人资本的置地公司,不仅没有争得“九龙仓”,还伤了自己的元气。
这次战役轰动了整个香江,大长了华人志气,打击了英资财团的嚣张气焰,包玉刚在谈笑之间,调集了20个亿的事情,也成为一个传奇。
1985年,包玉刚又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成为继李嘉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英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港人。1986年,包玉刚又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船王“弃舟登陆”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至此,包玉刚的海上王朝和陆地王国都达到了顶峰。他的财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说他曾经考虑买下一个国家。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不愿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因为害怕由于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脏停止跳动。”
Ⅳ 李嘉诚身价20亿时他已有350亿,今李嘉诚坐拥几千亿,他怎样
香港虽然寸土寸金,但是这里的富豪密度可是相当大,例如我们都熟悉的李嘉诚、刘銮雄、李文达等富豪。
众所周知,40年前的香港被英国人控制,而那个时候有一家银行叫做怡和洋行,相信不少熟悉香港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家洋行。香港的九龙仓就是怡和洋行老板控制的,后来李嘉诚通过收购九龙仓股票的方式,才让自己逐渐成名。
包玉刚家族账面资产达到几千亿,不过还有很多没有上市或者没有公开的资产,而这些隐藏资产加在一起要达到万亿的级别,所以说包玉刚家族才是香港最大的隐形富豪家族,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坐拥几千亿的李嘉诚家族,只可惜包玉刚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业,否则未来的格局将会被大大改变。
Ⅵ 包玉刚事迹
包玉刚(1918—1991),镇海庄市钟包村(今属镇海区)人。父包兆龙(1895—1982),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在上海设钱庄,后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1949年春携眷迁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营航运业,1967年扩为环球航运集团,任主席、名誉主席。包玉刚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经营印度至日本间煤炭运输。次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国有,运费大涨,获资甚丰,遂购置新船,扩展业务。继与日本造船业、金融业和香港汇丰银行等合作,渐著声航运界。1967年在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中扩大船队,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占香港商船总吨位一半,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十几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63年加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奖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继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并偕同亲属、同乡捐资兴建中兴中学、兆龙大桥、钟包新村、兆龙公路等,德泽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传奇
在海洋上,包玉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他并不满足,70年代,他决定逐步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为了在陆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样辉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诚一起,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著名的“九龙仓”之战。
在当时,“九龙仓”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资企业集团之一。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包玉刚暗中购入了大量“九龙仓”股票。1980年4月,包玉刚属下的隆丰国际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约30%的“九龙仓”股票。而怡和财团属下的另一个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约20%的“九龙仓”股票,形势对怡和财团明显不利。为了保住“九龙仓”,置地公司气势汹汹地调动了大批资金,以100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想把包玉刚从“九龙仓”中挤出去。包玉刚面对强敌,沉着应战,奇迹般地在三天之内调集了21亿元现款,只花了两个小时,便使“九龙仓”股份增加到49%,彻底控制了这个企业。一向看不起华人资本的置地公司,不仅没有争得“九龙仓”,还伤了自己的元气。
这次战役轰动了整个香江,大长了华人志气,打击了英资财团的嚣张气焰,包玉刚在谈笑之间,调集了20个亿的事情,也成为一个传奇。
1985年,包玉刚又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成为继李嘉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英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港人。1986年,包玉刚又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船王“弃舟登陆”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至此,包玉刚的海上王朝和陆地王国都达到了顶峰。他的财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说他曾经考虑买下一个国家。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不愿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因为害怕由于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脏停止跳动。”
Ⅶ 九龙仓碧堤半岛位置
九龙仓碧堤半岛是由苏州银龙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苏州银龙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香港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九龙仓集团始创于1886年,目前在苏州开发建设的项目有:九龙仓国宾1号,九龙仓时代上城以及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 九龙仓碧堤半岛位于吴中区尹山湖板块,项目北至郭新东路、东至环湖路、西至通达路,占地2324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9270.29平方米。是九龙仓集团布局苏州、落子尹山湖的第四部韬略大作。 水景资源和独特的地形特质,使项目形成了“一河一湖,双湾半岛”的特色。项目采用风靡国际的美国乔治亚建筑风格,手工砖砌墙、多重人字形坡屋顶、暖色系外立面、石灰岩细节、围而不合的庭院等多种设计元素的结合,将项目打造成为了一处半岛高端生活圈。项目含水景联排、红砖洋房、瞰湖高层三大产品,总户数预计达到2700多户。户型建筑面积从90-400平米不等。 项目紧邻尹山湖运动公园,周边由政府打造的各类商业、休闲、公园等市政工程正动工兴建,未来配套丰富多样;同时,轻轨2号线延伸段紧邻项目设置站点,区域内路网交通日渐完善,为住户出行带来更大的便捷。 九龙仓碧堤半岛,基于百年红砖建筑,构建140㎡湖景红砖洋房,主打双层挑高空间的建筑结构,灵感源于花园洋房,打造自然庭院,呈现人性化慢生活栖
Ⅷ 包玉刚为什么不要和记黄埔,只要九龙仓
早上起床翻看了点李嘉诚掀起世纪大战的新闻,里面有关于你的疑问的解释。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包玉刚是世界十大船王之首,他最大的资产是货运船,收入来源是靠货物运输,而石油运输是一大块。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石油危机,各国开始在本国土自主开发石油,包玉刚预见未来自己的货运业务会大幅下滑,所以亟需拓展陆地业务。而九龙仓拥有香港非常丰厚的资产,除了地产、物业,还包括航运码头、交通运输等。这也是李嘉诚秘密收购九龙仓股票的原因。李嘉诚后面退出,也是因为太多大佬垂涎于它,而李嘉诚当时属于新贵,不敢得罪九龙仓的实际控制人怡和洋行所请来的调解员-汇丰的沈弼,因为以后李要开展业务还需汇丰支持。所以相比较而言,九龙仓的价值更大,特别是对包玉刚而言。李嘉诚是退而求其次。
第一个问题,不是9000万股就能控制,二是汇丰拥有和记黄埔9000万股,是和记黄埔最大股东,李嘉诚通过收购这部分股权,即可达到他收购和记黄埔第一步。且李嘉诚是分期支付,第一次只需要付20%,约:13亿港币现金,李是支付得起的。
多少股份就不得而知了。
Ⅸ 宋卫平的绿城和蓝城到底是什么关系
收购关系。
一,蓝城主要是宋总班底组建,主要是做代建和养老地产以及刚需住宅,核心人马都是老宋原班底,而绿城由中交和九龙仓分列第一二大股东,还是持续原有业务。
二,绿城主营业务:
1绿城房地产集团 顾名思义就是绿城自己投资开发建设的项目
2绿城管理集团 本质上是代建业务
3绿城资产集团 主要业务是绿城固有资产的经营
4绿城小镇集团 2016年7月成立绿城小镇,主要就是做小镇。当下以海南绿城蓝湾小镇最为出名。
5绿城生活集团 非主营业务
(9)九龙仓股东结构扩展阅读
2016年6月27日,绿城发布蓝城重组方案。蓝城股东透过公司分立及存续的方式分拆为两家公司,即新蓝城(杭州蓝城致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及蓝城(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重组完成后,主要从事代建业务的新蓝城成为绿城的全资附属公司,这也意味着蓝城代建将整合至绿城旗下。而重组后蓝城的业务包括养老、农业及城镇建设相关的项目,以及与建筑科技、景观设计、装饰设计及营销经纪有关的业务。
对于这一次重组,市场普遍认为蓝城与绿城之间划清了“楚河汉界”,蓝城原有代建业务被绿城彻底吸纳,整合了养老、教育、农业等资源的“百镇万亿”小镇计划是蓝城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资料
重组蓝城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整合代建业务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