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国光集团董事长

国光集团董事长

发布时间:2022-01-13 02:15:45

⑴ 刘宗朝的刘宗朝

重庆国光集团原总裁,曾经是重庆全市十大优秀企业家。2004年因非法集资入狱,出狱后靠捡垃圾维生。 记者从沙坪坝区工商局查到,到1986年,重庆中药厂拥有290万元固定资产,一年后固定资产达到609万元,年产值达2013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四川省第二名。
不光积极倡导改革,厂里一些职工生活问题,刘宗朝妥帖处理。比如,新来大学生生活不习惯,他安排厂领导班子成员结对领学生去自家玩;他在全国首创“六五”工作制,即每周员工休息两天,每天工作6小时;职工实行寒暑假制度,组织公费旅游等。 关于国光集团的报道,当时几乎天天有。在解放碑一栋建筑上,一块国光的大广告牌耸立:到美国去办厂。国光集团成立后,还在磁器口办了三届大型龙舟赛,每次观众10万人以上;在大礼堂举行“国光之春”大型演出;重奖湖南高考状元1万元,在广安一中设立10万元奖学金,刘宗朝出任该校名誉校长。
当时国光集团包括38个成员企业,跨一、二、三产业17个行业。旗下的重庆中药总厂产品有200多个品种,年利润数千万元,每天等待买药的卡车排着队,最紧俏的天王麝香止痛膏和大活络丹,购买一箱搭售100箱其他药品,依然供不应求。
杨宗耻说,国光集团最兴旺时期,是1984年到1994年。1992年,国光集团被评为重庆市十大优秀企业,刘宗朝成为重庆十大优秀企业家之一。当时,集团斥资亿元在江北征地,准备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生产基地。当时想进厂工作的人排着队托关系说情,其中不乏大学教师、银行职员和公务员等。 面对提醒,刘宗朝置若罔闻盲目扩张,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
兴旺繁荣同时,国光集团内部一些职工已看出不良发展势头。最先引起职工警觉的是刘宗朝主导办起的12家分厂。
杨宗耻说,这12家分厂只挂名,发展好坏与总厂无关。分厂见哪个产品好卖就伸手要,总厂技术和资金都无偿支持。别人只要一吹嘘或有个别领导建议,刘宗朝往往就不假思索盲目投资,无视分厂没给集团带来实质利益事实。
记者在四川广安一中出的一本小册子上,找到一篇刘宗朝发表的演讲,题目是《我想做民营集团总裁》。演讲称,国营企业运行机制弊端重重,刘宗朝决定在海内外征集百万合作伙伴,将国光集团买下来,由他来做总裁,让国光成为一个世界性财团。 国光集团职工介绍,当时社会上有人卖刘宗朝个人肖像照,每张8元,售卖者提成4元。照片叫“国光之友”,是刘宗朝出具给合作伙伴的集资凭证。据当时国光集团一位负责人介绍,照片印制了40万张,基本都卖出去了。
1991年,刘宗朝独自去了一趟美国,回来后声称在美国设立了3个分公司,并在华尔街购置了两幢大楼,开创了“中国中心”和“中国海外科学院”。随后,他除了在解放碑广场打出大幅广告外,还到某电视台演讲,称“到美国去,做一个潇洒的中国老板”。
但厂里无人知道美国公司情况。杨宗耻说,只有一次来了一外国人,与刘宗朝关起门谈了半天。出来后刘宗朝称与老外谈合作,并说老外没了回国路费,要求厂里支付。厂里财务人员去付钱时,发现该老外住在烈士墓一间简陋旅馆里,不像投资者,起疑,最终没给钱。
曾担任刘宗朝秘书的张某介绍,刘宗朝后期非常迷信,算命先生曾说他办公室朝向不对,他立即大兴土木纠正。杨宗耻说,实在没法挡住刘宗朝的疯狂,他还拍过几次桌子对峙,刘宗朝干脆率销售等一帮人去朝天门租楼办公,厂里再难看到他人影。
1994年前后,国光集团资金链断裂。刘宗朝先是要求内部集资,接着又向社会上集资。“当时国光厂名声很响,而且风传要上市,集资年利息高达20%,抱着现金来要求集资者人山人海。”杨宗耻回忆,一年后,国光集团亏损消息披露,参与集资的市民上访,刘宗朝消失。1996年3月,他被警方从北京带回。随后,刘宗朝因渎职罪,被法院判处4年徒刑,国光集团重庆中药总厂随后清理破产。 杨宗耻一直在检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国光破产、总裁发疯?
“刘宗朝虽被判刑,但并非贪污受贿,而是太好出风头导致。”采访中,原国 光集团绝大部分员工都这样认为。此次捐款,大多踊跃。刘宗朝父母双亡,没有子女,被判刑前已被开除党籍、厂籍,妻子及弟弟等亲人去世,如今孤单一人,疯疯癫癫。
同样,国光的破产和刘宗朝的遭遇,也成了压在杨宗耻心上的石头。药品生产经营人称“万岁行业”,为什么会守着一只金饭碗讨饭呢?杨宗耻认为,国光失败对今天的企业,特别是国企依然有很强警示性。他认为,盲目发展造成失控是企业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杨宗耻说,当时国光不但设立12家分厂,还在全国各城市设立经营部,都伸手向集团要钱,无条件无偿支持,拖垮中药总厂。
其次,当时厂长负责制纵容了刘宗朝。杨宗耻说,当时集团给人感觉形势喜人,虽然发展已出现脱轨迹象,依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有效监督和约束,而党委班子和职工意见,刘宗朝根本听不进,拍脑壳决策,岂能不败?

⑵ 浙江国光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规模

拥有9家控股公司,集团总部位于衢州市,现有员工2500人,其中,技术人员400人,是衢州市大型企业之一。

⑶ 郑樟林的相关报道

他曾经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8月1日,第83个建军节,浙江省诸暨市看守所,曾经服过10年兵役的浙江省衢州市政协原主席郑樟林却不能跟往年一样,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过节,只能在高墙内叹息。7月5日,浙江省绍兴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判处郑樟林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记者8月13日从绍兴市检察院获悉,郑樟林没有提起上诉,一审判决现已生效。
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的儿子到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再到正厅级的市政协主席,最后却沦落到这般地步,郑樟林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解析自己的贪渎之路,郑樟林感叹,权力确是一把双刃剑,在不经意间就这样放倒了自己。
1退休前仕途突遭“跌停”
在衢州市,1948年10月出生在常山县的郑樟林被人称为“政坛不老松”。屈指算来,自1978年从部队转业回家乡担任公社党委组织委员开始,到去年8月被浙江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刑事拘留止,郑樟林活跃在衢州政坛整整31年。 在家乡工作的16年时间里,郑樟林先后任常山县何家公社党委书记、常山县副县长、县委书记兼县长。作为家乡的父母官,郑樟林一心扑在工作上,政绩也是有目共睹。
1994年夏天,衢州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长詹士升及临近常山的开化县委原书记刘新春等一批官员因受贿被查处。同年8月,郑樟林受命于危难之时,以衢州市委常委、开化县委书记的身份整肃开化县官场,振升人气,搞活经济,干部群众评价甚高。1996年6月,郑樟林因此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百名优秀市(县)委书记”称号(浙江仅两名)。此后郑樟林的仕途,更是一路顺风。1997年3月至2005年4月,他任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2005年4月起任衢州市政协主席。
1997年7月12日,常山县发生棉纺厂住宅楼倒塌特大事故,造成36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60万元。1998年8月,浙江省政府认为原任常山县委书记、县长,后任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郑樟林对常山开发区建设管理不力,抓工程建筑质量监管措施不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对事故负有一定的领导责任,给予通报批评。但是这一处分似乎没有对郑樟林的政治前途产生任何影响。
去年上半年,浙江省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郑樟林在企业改制中有渎职嫌疑,随即进行调查,并把相关线索移送浙江省检察院。同年8月7日,浙江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对郑樟林立案侦查。
2乱拍板造成国有资产流失905万元
衢州国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光集团)属国有企业,最先是以生产啤酒为主。1999年底,国光集团总经理徐某决定将公司总部从江山市搬到衢州市发展,为了感谢作为分管工业的常务副市长郑樟林多年的帮忙,并在以后得到更多的支持,徐某送给郑樟林3万元。面对从政后的第一笔不义之财,郑樟林稍作犹豫,还是收下了。从此,他与徐某的关系也更“铁”了。
2000年10月,徐某等人出资成立民营的衢州国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经更名、重组先后改为衢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投公司)等名目的公司,徐某均任法定代表人。2002年2月,衢州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国光集团改制的有关问题。同年8月,作为分管副市长的郑樟林主持召开国光集团改制专题会议,决定在债权人起诉后由法院对国光集团的有效资产予以拍卖,然后国光集团破产,最终完成改制。同年9月,国光集团有效资产被徐某公司下面的一个子公司——衢州友和啤酒有限公司以6140万元拍得,但国光集团却一直到2007年还存续着。这当中自有徐某的利益考量。
原来在国光集团改制前后,衢州市一直想把国光集团中的国有公司——浙江国光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光生化)作为衢州第一家进入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国光生化进驻衢州市区的国有企业浙西化工厂地块后,在上市辅导过程中,券商提出国光生化租用土地对上市影响较大,应该争取出让。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身兼多家民营公司负责人的徐某打起了自己的算盘,认为这正是争取最好政策收购浙西化工厂土地的良机。于是,他找到郑樟林,要求以760万元的价格收购该土地,分三年付款,还提出收购主体创投公司和国光生化各半。
2000年12月13日,郑樟林主持召开国光生化上市协调会,有人提出异议,认为760万元的出让价过低,可是郑樟林最后拍板同意了。
有了郑樟林的直接拍板,2001年6月3日,衢州市资产收售公司分别与国光生化和创投公司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出售给国光生化的土地面积为27854平方米,转让价389.96万元,出售给创投公司的土地面积为41256平方米,转让价370.04万元,出现了“同一地块不同价格”的怪事,创投公司为此足足少支付了207.54万元。200多万元国有资产就这样白白地流失了。
尝到甜头后,徐某又多次向郑樟林等人汇报,希望市政府能够同意浙西化工厂地块“工改商”,即由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开发房地产,同时返还补交的出让金用于浙西化工厂职工安置和企业搬迁,获得支持。作为衢州市常务副市长的郑樟林在负责国光集团改制等工作过程中,明知国光集团部分职工安置费已在原浙西化工厂土地“工改商”政策中予以安排,仍决定将国光集团资产拍卖款中的一部分用于支付部分职工安置,导致部分职工安置费317万元被重复支付,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2003年7月,郑樟林明知国光集团不符合社保费用减免相关政策规定,仍同意减免并签发了相应的文件,导致社保费用381万元被减免,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国光集团“不彻底”的改制前前后后拖了四五年之久,国有资产损失经法院审理查明的就达905万余元,而郑樟林从徐某那里得到的好处费、感谢费只不过30余万元。
3坦然收下老板们以各种名义送来的钱
担任衢州市常务副市长后,郑樟林与老板们接触的机会多了。在与老板们的交往中,郑樟林刚开始时还能把持住自己,保持清白。自从收受第一笔贿赂后,郑樟林的“官念”开始转变了:当官不可能一世,有物质保障才是最重要的,再说女儿、儿子在外地生活不容易,以前忙于工作,对他们关心不够,现在该为他们多考虑,弥补一下心中的愧疚。
这样想着,郑樟林便坦然地收下了老板们以各种名义送来的钱。除了徐某给的30余万元外,他还收受浙江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某25万元、衢州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某某11万元人民币和2000元澳元、常山某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某10万元……郑樟林也在企业发展、企业改制、用地、工程等方面尽可能提供帮助。其中收受的最大贿赂来自衢州一家房地产有限公司、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某,共5次,总数达86万元。
2001年,吴某所在的衢州某房地产公司收购的浙江某药业公司想搬到衢州经济开发区。为了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吴某找到正在浙江省委党校学习的郑樟林,请他帮忙,并送给他5万元。第二年,公司土地的事落实后,吴某又送给郑樟林15万元。2006年4月底,吴某得知郑樟林为儿子买房资金紧张,送来36万元。2007年年底,听说郑樟林女儿要结婚办喜酒,吴某又送来20万元。2008年5月,吴某听说郑樟林买房子的首付款还没交清,便给他送来10万元。
衢州某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某也是一个“有心人”。2003年春节期间,他到郑樟林家拜年,趁机把一张存有15万元的存折塞给郑樟林的儿子郑某。事后,郑某把这事告诉了郑樟林。第二天,郑樟林就把王某叫到家里,把存折还给了他,还严肃地批评了他一顿。
春节过后,王某找到郑某,想聘请他当公司的技术顾问。经过商议,双方签订了聘用协议:每月向郑某支付2000元的工资。郑某拿到第一笔2.4万元的顾问费后,将这事告诉了郑樟林,郑樟林听后表示同意。事实上,郑某虽是浙江大学的博士、讲师,但学的是电气,技术上没有为王某的公司提供支持帮助,倒是王某通过郑某得到了郑樟林在自己企业发展、土地置换等方面的帮助。几年下来,郑某以顾问费名义代郑樟林收下了王某送的“感谢费”16万余元。
4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正确用权
7月5日,绍兴市中级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宣判,认定了检察机关指控郑樟林受贿179万元人民币、2000元澳元和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损失905万余元的犯罪事实,以滥用职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

“确实太可惜了!”担任过绍兴县检察院检察长和上虞市纪委书记的裘霞告诉记者,在审查郑樟林案件和调查证据的过程中,听到很多惋惜和疑惑的声音,不少人为这样一名有阅历、有能力,并有一个幸福家庭、行将退休的领导干部走上被告人席而感到惋惜和不解。
“所以说,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守住底线。”裘霞深有感触地说,本案中的6个行贿人与郑樟林相识都不是一天两天,有的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有了“老朋友”的身份,行贿的借口就变得名目繁多。如郑某某向郑樟林行贿多以春节前拜年为名;吴某向郑樟林行贿则用女儿结婚礼金的借口;而王某更以给郑樟林儿子顾问费的形式行贿。“这些借口,使行贿人送得堂而皇之,受贿人收得心安理得。”裘霞说。
人生总有起起伏伏,人的心态也会随着人生的浮沉而潮涨潮落。“摆正心态很重要。”裘霞告诉记者,郑樟林从政30多年,但从查明的受贿事实看,都发生在50岁以后,绝大部分发生在55岁以后。用他自己的话说:“由于我已经快退休了,衢州当地的企业老板大部分我都是支持过的,他们都住高档房、开高档车,而我想自己退休后连现有的生活水平都维持不了,因此心态有所失衡,产生了趁现在没有退休收点钱把房子改变一下的想法,所以收了他们送来的钱。”
同时领导干部要慎待亲情。郑樟林有两笔贿赂是通过他的儿子郑某收受的。郑樟林对这些人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但他没有拒绝。郑樟林说:“我想为子女创造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就用收来的钱资助他们买房、买车。”
“领导干部还要正确用权,本案中的滥用职权犯罪都是郑樟林不正确使用权力的结果。”浙江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兼侦查处处长郑武洪分析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用权会造福百姓,成就自己;用权不慎,以权谋私则会祸国殃民、害人害己。郑樟林一方面法制观念淡薄,随意使用权力,另一方面因为与徐某有不正当的经济往来,放弃职责,最终导致了905万余元的国有资产损失,自己也背负了滥用职权的罪名。
“2007至2009年,我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689件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这些案件共造成死亡279人、重伤25人、经济损失21.9亿余元,平均每件案件造成的损失高达318.31万元,社会危害十分严重,其中有不少都是既有贪污受贿又有渎职侵权犯罪,这种‘双料腐败’后果更严重,危害更甚,要坚决查处。”郑武洪说。

⑷ 周国光的个人简介

周国光,男,1946年出生,环境工程硕士,教授。华东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多佳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⑸ 国光电子厂的老板是谁

广州花都国光电子老板是公司现任的董事长名字叫:郝旭明
望采纳我的回答。

⑹ 李一的人物经历

曾任重庆缙云山道教协会会长,绍龙道观住持,“以道家精神倡导人类新文明”是他毕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1997年1月19日,在上海电视台《天下第一》栏目中使用道家胎息法,
世界自由潜水冠军吉安鲁卡·吉诺尼在游泳池中练习龟息大法18分3秒69,一举成为全球水下憋气时间最长吉尼斯世界纪录! 时代周报记者掌握的一份工商资料显示,李一,原名李军,重庆巴南区人,出生于1969年9月13日,高中学历。他当前的身份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重庆道教协会副会长、缙云山绍龙观住持以及重庆市政协委员。 关于李一的从道经历,外界流传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是,李一出生在一个道教的世家,父亲是道士,他三岁时得了病,被抱进了道观,跟随另一位道长修行,接受道教功法与药物治疗。病好后,他四处游历,向不同宗派多位师傅求教,16岁时成为正一道太乙昆仑宗传人。
另一个版本是,李一三岁时重病无法医治,父亲送他到河北向一位隐居的道人求医,从此随老道人学道、打拳、练功。七岁回重庆上学后,每年寒暑假还到师父家学习,二十多岁时正式出家当了道人。“李一父亲根本不是道士,李一也不是从小就在河北修行。”“甜茶道人”对时代周报记者称,李父只是位重庆沙坪坝区内某国企的一名退休工人,“为人和蔼、本分”;李一从小都在石桥铺长大,初中时在石桥铺街头打架斗殴小有名气,高中时则逃学跟河北来重庆摆地摊表演杂耍的人走了,“去学绝世武功”。
李一在家排行老二,街坊邻居常叫他“李二娃”。“甜茶道人”讲了一个故事:1999年,绍龙观曾请一位石桥铺女裁缝制作道袍,她碰到李一,并不知其已成绍龙观当家人,当众对其大喊“李二娃”。李并不作答,低头疾走而去。但“李二娃”的绰号自此在观中广为人知。
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李一的哥哥李世洪,1964年生人,当前是重庆龙人养生保健公司董事长、重庆保健按摩协会副会长,在重庆两路口拥有养生美容保健培训学校和中医美容门诊部。
李一的朋友、重庆知名喜剧演员仇小豹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称,李一多年前曾向他简略提及自己小时情况:身体多病,父亲一直教他练武,后去了河北练功。
仇小豹1990年认识李一。这一年,重庆电视台举办“太阳神杯巴蜀绝技大赛”,仇小豹是大赛组委会成员兼主持人。当时尚叫李军、21岁的李一,刚回到重庆,前来报名参赛,表演“人体通电”。“他当时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显得秀秀气气的。”仇小豹说。
但报名表演“人体通电”节目的还有一个参赛者。“李一着装太朴素、道具简陋,镜头画面不甚理想,因此他差点被淘汰。”仇小豹笑称,还是他力保了李一,因为他的表演相对竞争者更简单直观,冲击力更强。
李一的节目是:两手各拿根电线,一根火线一根零线,它们的一端是插头,另一端是一个电阻丝,当插头插进带电的220伏插座时,两只手一接触电阻丝,电阻丝就发红,说明此时李一的身体通电了。
这其实是李一如今大力宣扬、亦被外界质疑的“通电看病”的雏形。当年,李一因这一表演,获得巴蜀绝技“十绝高手”称号,重庆电视台颁发了证书。“这是他第一次亮相公众媒体,也是他的第一次出名。”仇小豹说。
自此,仇与李两人结为朋友。李一则因仇小豹的知遇之恩,多年来一直称他为“仇老师”。 仇小豹坦言在李一稍后的人生路上,他充当过幕僚。 颇费周折成为正式道士,修筑道观也曾引发争议
缙云山绍龙观的修建,始于1998年8月。仇小豹记得,开工那天他被李一请去当奠基嘉宾,嘉宾还有四川省博物馆著名宗教理论家王嘉佑(现已去世)、北碚区一位领导、李一本人。
据“甜茶道人”以及重庆宗教界人士透露,绍龙观在修建之前,李一曾找到老君洞道观时任住持的周至清道长,拟商议合作事宜,但被周痛骂悻悻而归。
据宗教界人士介绍,秉性刚直的周至清道长,是全国道教八大师之一,重庆宗教界德高望重者,对李一非常了解并且反感。周曾四处上访反映李一借神敛财的问题,甚至当扶助李一的市领导退居人大时,他还在人大会议上怒声责问这位领导为何让这样的伪道士混进宗教界?
周道长的极力反对,引发了重庆宗教界对李一的质疑。一位知情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绍龙观修建时,李一并未取得宗教界认可的合法资格。
但为了“名正言顺”地修建绍龙观,李一只得于1997年12月在北碚区民政局注册成立了社会团体法人—北碚区保护道教文化促进会,在其业务范围,“恢复、开放、管理庙观”赫然在列,而民政局本无权批准该业务。
绍龙观宣称自己是一座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正一派道场。对此,缙云山温泉寺普修法师直称“这是在编撰历史”。
普修法师说,绍龙观和其支观白云观都是在缙云山绍隆寺、白云寺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绍隆寺、白云寺一直为佛教寺庙,都归缙云寺管理,在李一之前历史上从未做过道教道场”。
始建于明成化年间的绍隆寺,抗战时期曾被作为“北泉慈幼院”,收养孤儿逾千。李一建道观前,绍隆寺在“文革”中遭到损坏,已无僧人,但主体建筑尚在。20世纪90年代末,北碚区为开发缙云山旅游,曾想恢复绍隆寺。但当时,宗教政策刚恢复不久,佛教事业百废待兴,佛教协会自顾不暇,无力顾及绍隆寺。
此时,与周至清道长谈合作落败的李一,和北碚旅游局一拍即合,将绍隆寺改造成绍龙观。“事实上,这种将佛教场所改成道教道场,极易引发宗教纷争,如果无强力支持,李一能有这个胆量?”一宗教界人士表示。
绍龙观动土时,工人们从柱基下挖出了一条青蛇和三只灵龟,但事后即被人指证“做局”—蛇和乌龟早在动工前夜就埋在了柱基之下。这个作假故事已在缙云山地区流传甚广。
道场有了,李一更需取得步入宗教殿堂的通行证。
道教分全真、正一两派。李一友人对时代周报称,当时有周至清道长的反对,李一几无可能进入全真派,正一派便成其选取路径。
2001年9月,李一拜师于上海城隍庙住持、正一派道长陈莲笙,正式有了师承。据上海宗教人士透露,李一是通过关系找到陈莲笙的,拜师并未按道教仪式进行。
2007年农历十月十五日(阳历11月24日),李一在江西龙虎山受箓,自此正式进入宗教界,而他任住持的绍龙观已运行了8年。当年12月8日,李一当选为重庆道教协会副会长。但这次当选,在重庆宗教界引起不少反对、质疑之声。 创办巴蜀绝技团,处境极其困窘
参加“绝技大赛”出名后不久,李一就开始招兵买马,与人在石桥铺创办“重庆东方巴蜀绝技团”,先出任副团长,1992年8月升为团长。
如今缙云山绍龙观号称全国唯一的道家绝技团,就是以巴蜀绝技团弟子为骨干成立的。
巴蜀绝技团就是一个街头卖艺的江湖杂技团。当时生意并不好,收入微薄,李一和一众弟子生活艰辛。仇小豹对此印象深刻:“那时我常被他拉去做主持。他们的表演几无艺术性,观众稀少,我很为他们的处境着急,免收主持费。他父母也来帮忙,给他们买菜做饭。”
后来,李一逐渐在当地有些名气。一位重庆市民至今记得:多年前,一位朋友神秘兮兮带他到石桥铺一破烂民房,去见识大师的功夫,说他不怕电。
“我们一行人到了那里,已有了一些人。李一大师当时还很瘦,见了大家后就把灯头取下来,拿出一根线说是火线,拿出另一根线说是零线,然后叫大家拉手,他拿着火线头,把手伸给第一个人……我也在这一群傻乎乎的人中感受电流通过……麻麻的!当时对他崇拜得不得了。”
李一的“功夫”也得到了另一个人的崇拜,他就是当时重庆十大优秀企业家之一的重庆国光集团总裁刘宗朝。知情者称,1993年,为了扩大绝技团影响,走出困境,李一和其弟子策划了“寻访南中国龙脉”的徒步探险行动。
刘宗朝出于扶助李一、亦为宣传企业品牌目的,出资赞助李一和弟子组建探险队,并命名为“国光探险队”。为制造卖点,李一在临行前宣布,到湖北神农架一定抓回野人,否则不归。
到神龙架抓野人的新闻,顿时吸引了数十家媒体的关注。但好景不长,此时的国光集团因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赞助资金到不了位,李一的探险队只得落魄而归,生活重新陷入困顿。
时值全国一片气功热。李一1994年开办气功班,大渡口为主要活动场所。他和弟子们“自编自创”了一套《龙人气功》。据李一的昔日追随者介绍,这套“功法”实际上是东拼西凑,由李一弟子中文化最高、一个重师数学系的毕业生执笔而成。该人早已离开李一,现为重庆一家知名餐饮公司的经理。
创办气功班后,李一和弟子们的处境仍是“食不果腹”。1996年左右,李一又开设了一家推拿按摩类的“道医馆”,拉开其“道家养生之旅”。这家推拿按摩馆的位置特别,挨着重庆市委机关大院的小礼堂。
仇小豹称,李一能在市委机关大院开“道医馆”,缘于他为一位市领导治好了病,很受其赏识。随后在当时市委办公厅一位副主任引荐下,李一租下小礼堂旁一幢一楼一底的小楼。
这个道医馆,门口挂着八卦图,既没有招牌,也无医疗器械,李一更无行医资格,便开始了“通电疗法”试验。但生活的窘迫仍如影相随。
缙云山道教协会副会长甘全中见证了李一当时境况。甘当时是商界风云人物,原任四川省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因患病到李一道医馆求治。他称当时道医馆收费很低,李一和几个弟子吃了上顿没下顿,只有一个电饭煲,没有锅灶,还是他特意为他们添置了一些炊具。 曾任多个公司董事长,因一个项目遭到警方调查处罚
但是,李一的人生,最终迎来了转折点。
这个地处特殊位置的道医馆,让李一迅速积累起大量政商资源。也就在此期间,他开始认识冯小春等一大帮朋友。
据“甜茶道人”透露,生于1965年的冯小春,四川宜宾人,本是一家内部报刊的经宣记者,“油滑,善拉关系”。这人此后一直是李一“智囊团”成员。
1997年起,在政商人脉的帮助和“智囊团”策划下,李一开始了商人之旅。初涉商海的李一开始大办公司。1997、1998年间,他先后担任重庆华厦文化传播服务公司、重庆德宏文化传播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的董事长,还创立了重庆北碚保护道教文化促进会,自任会长。
1998年7月,李一以旗下重庆德宏文化公司为发起人,联合北碚保护道教文化促进会、重庆乡源工贸公司、重庆联昌鞋业公司等企业,共同组建了重庆龙人文化集团(下称重庆龙人)。李一出任董事长。
重庆龙人成立不久,就盯上了同在大渡口区一家公司的股权,它就是重庆国立电子集团。1998年底,经过收购股东股权,龙人牢牢控制了国立集团。
国立集团握有重庆润达扶贫投资公司90%股权。因此,重庆龙人透过国立轻易掌控了润达。重庆润达是重庆市台办批复成立、专门从事扶贫投资的一家公司。
大渡口区警方称,重庆龙人入主润达前,担任龙人董事长、总经理的李一、肖毅分别在润达任财务经理和总经理。
事实是,在重庆龙人掌控润达扶贫后,李一开始从润达大量抽取资金。其后在“三金三乱”清查中,润达被查出从大渡口区乡镇企业投资公司借贷1000多万元,警方追查资金流向时发现都到了李一手中。
李一把这些资金主要用在了两个项目上。一个是李一在大渡口陶瓷市场附近投资的天一大厦,“三金三乱”清查使得资金链轰然断裂,修到第七层的大厦成为烂尾楼,已预买房屋的百姓不断上访。另一个项目则是李一的缙云山绍龙观。
重庆警方调查发现,润达扶贫法人代表杨涛早已被排挤,李一取而代之,但其法人代表身份并未在工商资料里变更。李一和绍龙观被追加为被执行人,尽管承诺还款,但他表示除了缙云山道观,再无其他资产。
最终,天一大厦被司法拍卖,李一的一辆红旗轿车被追缴。“绍龙观是宗教场所,不便查封变卖,因此该案虽已宣判,但一直无法执行而结案。”大渡口知情人士还表示,1998至2005年间,案件在调查和执行中,多次遭遇招呼而中断。
警方信息显示,截至2005年,李一及润达公司共拖欠大渡口区乡镇企业投资公司本金730万,“加上滞纳金,早超过了千万”。
重庆龙人、润达扶贫两家公司,则均因未年检,在2000、2001年分别被吊销营业执照。重庆大渡口相关方面对李一的“老赖”行为颇感无奈。据大渡口区警方透露,李一每次被警方传讯,他都会在公安机关给警察表演手掌煎鱼等人体通电节目。 有机构充当幕后推手,媒体报道推波助澜
在仇小豹看来,2005年以来,李一变得繁忙起来,更重要的是,“他很努力,读了很多经书,提升很快”。
“甜茶道人”评价说,李一记忆力超强,聪明、反应敏捷,而且极善于接受新事物,“1998年就主动学习电脑了”。另一方面,李一酷爱古龙小说,性格受其影响巨大。
“他是笑面虎,对人极友善,喜搂腰抱肩显亲热,但城府相当深,交朋友以利益为重。”“甜茶道人”甚至透露,李一并不会多少武功,“相识十余年来,我从没看到他展示过武功”。
但让“甜茶道人”颇感意外的是,李一怎会在几年间变得如此出名,竟变身“李神仙”、“养生专家”、“国学大师”?
一份来自北京中智信达教育科技公司的简介说,李一身兼多个头衔: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医学院教授、德国传统养生文化协会荣誉会长、马来西亚道教组织联合总会顾问;曾应邀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雷丁大学、伦敦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讲授国学和养生文化。
中智信达称,“李一道长的授课直指生命因缘,语言丰富而生动,闪烁睿智和内涵,让听者跳脱惯性思维的束缚,站在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上俯瞰人生,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阔与清明”。
据时代周报记者调查,事实上,中智信达与李一渊源颇深。
中智信达是一家培训机构。其工作人员赵鑫,自称李一助理。他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李一是他们2004年无意间发现的,“当时他不出名,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他来给我们的高管培训班免费讲解养生课程”。
效果不错,李一的讲课很快得到学员的热烈反应。赵鑫说,李一在中智信达的培训课堂上更是结识了大批精英朋友,他们是名人、企业高管、富豪等等。
2005年,著名导演张纪中被邀上缙云山“辟谷”治疗,同行者有其妻樊馨蔓及演员王菲、李亚鹏夫妇。其后,樊馨蔓以这次经历出版了畅销书《世上是不是有神仙》,首次实录推介李一的辟谷等养生术。
这之后,李一开始频频被电视台邀请去做节目、开讲座,如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锵锵三人行》、《智慧东方》、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等。中智信达也推出李一的养生光盘,李一自己出版《养生有良方》一书。随后,《中国企业家》、《南方人物周刊》相继推出大幅报道。
李一渐渐被涂抹上了神性光泽。2009年起,中智信达与李一深度合作,针对高端人群,定期推出五天四夜的“养生修炼特训营”,李一亲授养生疗法、功法。每位学员收取的费用为16800元。
“我们过去请李一大师讲课不收费,现在每期‘特训营’公司需‘捐功德’三四十万。”赵鑫表示。
时代周报记者当前对绍龙观进行了实地查访。绍龙观已吸引了众多养生修炼者,观内鉴湖养生宾馆常年客满,房价高昂,豪华套房每日1699元,普通标间为488元;附近农民的房屋也常被来自外地的“仙友”长期租住。
对于道家养生概念的炒作和商业化操作太重
重庆中医少林堂老板刘光瑞一直在观察李一。“他悟性很高,有演讲天赋,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他诙谐地称李一是“时尚、快乐道教”代言人,通过他的大众化表演,让宗教脱下了神秘色彩,实现了通俗化传播。
但刘光瑞认为李一在道家养生上概念炒作和商业化操作太重,“道家养生不是简单的农家乐,也不是简单的疗养院,而是精神的修复场所。”
他对李一的商业化头脑有所见识。2009年,李一登门拜访他,有意开办一家道家养生博物馆,并申请“重庆道教非物质遗产”。刘光瑞创有民间医药博物馆,又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专家,李一邀请他帮忙筹建。
在具体接触中,两人发生了观念分歧,“他坚持要求项目一策划出来,就拿去‘编’企业的钱;我则认为,道家养生博物馆重在调查了解散落在民间的道教文化。”刘光瑞说,李一的目的太商业化,不符合文化的特性,最终他拒绝与其合作。
缙云山温泉寺普修法师直言,“他那是炒作,不是弘扬传统文化和道教养生功夫”。在他看来,宗教一旦通过炒作获取商业利益,与“江湖术士”无异。
在熟识李一者们看来,李一工于炒作的习气由来已久,从参加电视台绝技大赛,到组建绝技团街头卖艺,到自己编创“龙人气功”,“他的确从民间艺人处学得了一些绝技,是一个很好的艺人、演员”。
1997年1月19日,上海电视台的《天下第一》栏目中,李一坐在一个看起来装满水的玻璃容器中,水比他的口鼻高,几条鱼在他身边游来游去。两位身着制服的人在节目中宣布:“现在我代表上海市公证处以国家公证员的身份宣布,李军在密封的容器中的时间共计为2小时22分,以上表演过程均是真实的、有效的。”
在讨伐李一的热潮里,网民将这段视频翻了出来。让人诧异的是,面对质疑,上海市公证处称“不会对除当事人外的任何人公布公证信息”。
“这个表演其实是魔术,里面设有机关,装满水的玻璃缸中还有一个装满空气的玻璃缸。”爆料者向时代周报表示,他和负责该节目道具的李一弟子熟识并交流,这位弟子曾悄悄告诉过他其中秘密。
而李一“人体通电看病”的表演更简单。一位参与策划的李一“智囊”称,“人体可以承受一定的电压冲击,但需一定操作技巧。”
这位人士还说,“表演的机关早就布置在插座里,须有一人接应,或藏于墙外,或立于墙内配合,调节电压高低。”
相对外界臧否李一的喧嚣,重庆宗教界可谓“深水潜流”,许多人士翘首观望。“到一定时机,我可以针对李一在《世上是不是有神仙》一书中宣讲的道家宏论,进行逐条批注,指出他的漏洞百出。”一位重庆宗教界人士如此表示。

⑺ 周国光的介绍

周国光,是一名环境工程硕士,教授,目前担任华东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多佳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其学途与仕途之中,他曾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获得过多项奖励。

⑻ 国光董事长是男还是女

您好是男的(⊙o⊙)哦

⑼ 国光百货的董事长是谁

国光懂事长是谁?

阅读全文

与国光集团董事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杭州有数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97
收国外佣金费用可以吗 浏览:132
民间融资机构经营许可证 浏览:686
东海期货有限公司 浏览:179
2017年4月eth价格多少 浏览:839
贷款宝是什么 浏览:862
美元对澳大利亚币汇率查询 浏览:228
陆金所佣金查询 浏览:442
银行理财代销产品能投资吗 浏览:214
浙江登峰集团破产 浏览:870
证券公司设立的条件包括 浏览:121
平安的保险佣金是属于工资么 浏览:206
18年人保车险佣金 浏览:147
江苏舜天集团创业有限公司 浏览:309
信托资管税 浏览:968
信托银行的日语 浏览:223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活动 浏览:555
理财中属于基金公司的 浏览:830
适合新手的基金理财 浏览:770
paypal付美元汇率 浏览: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