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大股东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大股东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减持

发布时间:2022-01-13 07:57:58

⑴ 西方国家大股东减持也要在二级市场进行吗

  1. 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也可以通过大宗交易来减持。

  2. 美国对减持限制相当明确:出台了《144号条例》对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超过5%的大股东、公司高管、董事等关联方以及从关联方获取证券者的减持行为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上述人士在卖出限制性证券时必须遵守慢走和披露程序。如果你从公司关联方获得了限制性证券,并想向公众出售限制性或有控制权的证券,就需要同时符合《144号条例》列出的五个条件:

    首先,卖出前必须持有这些限制性证券一年,锁定期开始于购买这些证券并足额付清时,且仅适用于限制性证券。

    第二,在抛售前必须公布证券发行方的最新信息。这就意味着发行方必须编写定期财务报表,进行提前报备。相较于我国的先减持后报备,美国的做法无疑能减少市场的抛压。

    第三,一年锁定期满后,每三个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数额不能超过同类已发行股份的1%或四周内平均周交易量(美国三大交易所交易)的较大者。对于柜台交易的股票,包括在OTC场外市场和粉单市场交易的只能按1%的数额出售。

    第四,此类出售必须在各方面都看作是常规的交易行为。不能做广告,经纪人不能收取高于正常水平的佣金,以防止利益输送。

    最后,美国证监会(SEC)特别突出对高级管理层、董事等内部交易的监管,要求此类人员每三个月的总交易额大于5万美元或交易量大于5000股,须向证监会提交书面申请。

⑵ 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能在二级市场频繁交易吗

(1)看持股比例。如果前10大股东均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
根据于2020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第四十四条关于短线交易的规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将其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构成短线交易。所得收益归上市公司所有,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
因此,如果前10大股东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如为自然人股东的,还包括其配偶、父母、子女)的,在买入股票后(以最后一笔买入起算)必须锁定6个月不卖出;如果是卖出股票(以最后一笔卖出起算),6个月后才能再买入;不能频繁反方向操作,构成短线交易的话,收益就归上市公司所有了。
而且,根据大股东减持的规定,持股5%以上的股东要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话,需在首次卖出15个交易日前公开披露预减持公告。
(2)看任职情况。如果前10大股东有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的(包括其配偶)

除了受到上条所述的“短线交易”的约束外,同时还受到“敏感期禁止交易”的约束。以深交所为例。在以下期间不得买卖上市公司股票: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自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日或者进入决策程序之日,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禁止在敏感期交易,主要是为了避免董监高人员掌握上市公司尚未公开的内幕信息,而利用该消息获利。
同时,如果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在职人员,每年自身持有的股票中的75%是锁定的,不能卖出,只有25%是可以卖出的,而且要卖出的话,也要在首次卖出15个交易日前披露预减持公告。
因此,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在交易的数量上、频率上、期间上都有限制,不是想卖就卖,想买就能买的。

⑶ 大股东减持的规定

(1)受到减持限制的特殊主体范围。
根据《减持规定》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受到减持限制的特殊主体范围是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这与以往的规定及18号公告是一致的,除此之外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不受《减持规定》的约束。
(2)区分拟减持股份的来源。
明确了《减持规定》的适用范围。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适用《减持规定》,但大股东减持其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上市公司股份除外。
(3)遵循“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设置大股东减持预披露制度。

⑷ 大股东什么时候可以减持

大股东在3年以后以后可以进行股票减持。
1、 大股东减持也是资本运营和参与资本退出的重要方式。该指标在市场的不同时期也应得到不同的对待。具体分析取决于减持目的、减持规模、减持方式、接收机构以及减持期间的股价走势。减持有多种目的,但只不过是:一些是资本利得和撤资;一些是大股东,目的是改善他们的生活并使现金正常化;有的对公司发展不乐观而退出;有的积极进行市场价值管理;当然,一些人正在退出股权斗争。
2、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减少二级市场的持股、减少大宗交易的持股和转让股权,但每种类型的减持对市场的影响不同。① 二级市场减持,这种方法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由于二级市场上投机者和散户较多,信息不对称。他们往往将大股东减持视为蔑视公司的表现,有时也会跟风,直接导致公司股价波动;② 大宗交易,为了防止公司股价波动,大股东有时会选择大宗交易作为减持的重要方式。大宗交易的接受者一般为机构基金,相对稳定,但降价规模、降价价格和订单结构应事先协商;③ 股权转让,股权转让和并购也是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方式之一。它往往涉及更深层次的资本运营,减持是资产剥离或重组的一部分。严格来说,资产重组减少和二级市场现金减少的性质和目的是不同的。如果成功,它可能会改善公司的估值、融资或财务报表中的亮点,然后使股票上涨。
拓展资料:
大股东减持股份意味着什么?大股东减持低持股是指大股东在股票低位抛售二级市场持有的大量股票的行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如下:1。大股东对个股并不乐观,认为个股如果继续下跌会晚一些,那么大量的股票会在低水平上卖出,以减少股票持续下跌造成的损失。这样的降价将引起市场投资者的恐慌。大量库存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短期订单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⑸ 大股东减持后,多久才可以重组,进行定向增发

没有强行规定。
大股东减持对股票产生两个不利的影响
一是稀释了二级市场的资金总量,因为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市场,尤其是那些从财务投资角度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一旦大股东们的减持行为具有持续性,那么,将抑制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降温A股市场。

二是从产业资本的角度提醒金融资本,因为连控股股东都开始减持,大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减持也有两个积极的影响。一是盘活了A股市场的筹码,提升了A股市场的筹码流动性。毕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因为股价严重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务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二是大股东们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市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积极走高,那么极有可能强化A股市场的牛市氛围,就如同前期的中信证券、苏宁电器等个股在限售流通股解禁后的持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一样。

⑹ 大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导致二股东变成实际控制人,这种实际控制人变更是否需要上报证监会批准

需要。首先必须通过工商局的更名申请,然后再通过证监会的申请批准、原因很简单,由于该公司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由证监会统一管理。
出售方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减持比例达到5%的,应当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并在公告后的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5%以上大股东因减持股份导致其持股比例低于5%的,应当在二个交易日内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因减持股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应当公告权益变动报告书;已实施股改公司的股票,持股5%以上股东每增减1%时必须公告。

购买方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的,应当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权益变动报告书)且不得再行买卖该公司股票;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后,每增减5%,应当在三个交易日内公告,并在公告后的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30%时,继续增持的,应当进行要约收购,并应当编制要约收购报告书,并就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作提示性公告。中国证监会在15日内无异议的,收购人可以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收购人,也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要约豁免。

⑺ 大股东减持是利好还是利空

正常股民当听到大股东减持的公告的时候,通常会认为这是一种利空。正所谓“大股东都不看好自己家的股票准备套现逃跑了,小散们还不快跑?”的节奏。

但是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有趣,本以为受“利空”消息影响的股票反而走出了一波非常犀利的行情,反倒是逼空了那些前期逃跑的小散们。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件事情的发生总会有他背后的逻辑。

要想分析大股东减持公告对股价的影响,我们首先要知道事件的要素。

首先,大股东减持无非就是两种原因,认可上市公司股价或者缺钱需要卖股票套现。而大股东减持最常见的两种减持方式就是大宗交易或者二级市场直接抛售。

如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接盘的一般都是有实力的游资或者机构;如果通过二级市场直接减持,接盘的大部分就是小散了。

大股东减持股价反而持续走高,一般来说最有可能性的原因就是大股东以稍微低于市面的价格套现,而机构或者游资继续接盘加以炒作。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是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成交的。其中大宗交易简单说就是经双方协定价格并且单笔交易金额很大的一种交易方式,而且大宗交易成交量,成交价都是在每日收盘后由单独公告发布的,因此对指数不会有影响。

其实像万一免五这样的超低佣对中长线玩家的实惠有限,只有像大叔这样的超级短线和短线玩家才能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在乎自己的手续费,总觉的没多少,还有人说只有不赚钱的才会去在乎手续费的多少,当然了,如果你有钱不在乎,愿意给券商多做贡献,也没有什么问题哈。

或者你像大叔一样,技术过关的话,赢率在60%甚至更多的情况下,确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大部分短线投资者也是平凡的打工者,而且交易频繁,这时候免五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一次省五元,一年下来数字相当可观的!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⑻ 大股东持续减持说明了什么

股东减持就是指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包括大股东卖出手中股票,降低持股比例就称之为减持,这种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小散户减仓。
大股东减持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第一: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钱用用减持来补漏洞,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公司的未来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减持,意味着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出现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以及公司高管减持,是纯粹的套现,按照人家的话来讲,创业这么多年了,拿点钱出来花很正常,这句话好像我记得是某个传媒公司的老总说的,这种类型的减持,只要公司是属于朝阳产业,那么即使有波动那也是短暂的,对于长期的走势影响不大。

⑼ 大股东减持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是好事。

大股东减持一直被投资者看作利空。每当出现大股东减持的消息,不仅个股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挫,如果减持比较集中,还会对整个股市产生冲击和影响。大股东、董监高集中、大规模减持冲击市场,给其他投资者带来伤害。

大股东减持、特别是大规模减持是对企业前景不看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上市公司,多数的大股东减持不是为了投资更好的产业、更好的项目,而是将资金转移或圈钱走人。

(9)大股东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扩展阅读:

证监会2016年1月7日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这项规定是对去年证监会发布的18号公告的补充和衔接。

18号公告明确提出,从2015年7月8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也正是因为这份公告,才有了今年1月8日可能会出现大股东减持潮的传言,且减持额度高达万亿以上。

从总体上讲,对大股东以及董监高等的减持行为是一种约束,对可能出现的大股东及董监高大规模减持是一种规范。特别在股市尚处于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约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但是,这样的方式,也是不利于股市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阅读全文

与大股东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杭州有数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397
收国外佣金费用可以吗 浏览:132
民间融资机构经营许可证 浏览:686
东海期货有限公司 浏览:179
2017年4月eth价格多少 浏览:839
贷款宝是什么 浏览:862
美元对澳大利亚币汇率查询 浏览:228
陆金所佣金查询 浏览:442
银行理财代销产品能投资吗 浏览:214
浙江登峰集团破产 浏览:870
证券公司设立的条件包括 浏览:121
平安的保险佣金是属于工资么 浏览:206
18年人保车险佣金 浏览:147
江苏舜天集团创业有限公司 浏览:309
信托资管税 浏览:968
信托银行的日语 浏览:223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活动 浏览:555
理财中属于基金公司的 浏览:830
适合新手的基金理财 浏览:770
paypal付美元汇率 浏览: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