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獐子岛上市公司说扇贝遇到了冷水团,一夜之间损失了8亿,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且内部员工爆料公司
哦、有耳闻。不过这种东西,调查取证非常难。可能是一次有预谋的转移坏帐的阴谋,也可能是一次意外,具体只能听安排
❷ 獐子岛又爆雷!自称3亿扇贝不明原因死了,为啥股民认为是骗局
因为早在此次事件之前,獐子岛这家上市公司就有多次不诚信的行为。这次和前两次一样,他们也是说自己生产的扇贝跑了或者瘦了导致销量不够,其实实际上就是为了圈股民的钱,所以这次面对同样的套路,股民当然会认为这是一场骗局。而这也必将使得这家公司陷入舆论风波,对它的市值产生巨大影响。
经过长期的调查,确定了他们涉嫌虚假记录,以及没有及时地披露公司的相关信息。这对于股民而言是巨大的欺骗,也怪不得股民会如此愤怒。这种公司也确实不应该存在于市场上,对于市场的稳定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❸ “五年四受灾”,奇葩上市公司的獐子岛究竟有着怎样坎坷的经历
上市公司獐子岛在上市不久之后就受到了很大的自然灾害,而且在5年中他们4次都经历了很大程度的灾难,这种灾难令他们整个的海产物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❹ 对于上市公司獐子岛的扇贝又跑路了,你怎么看
对于这样的公司,除了远离,没有别的选择,除非你想亏钱。
❺ 被称为是最奇葩上市公司的獐子岛,它究竟奇葩在哪里
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吧,獐子岛这家养殖公司就在玩这一套,自从2014年以后,这家公司的“扇贝“就”跑路“3次,最近又说要”卖海“,令人怀疑它下一步是不是要上演”江南皮革厂“了。这家公司的奇葩之处正在于反复用这些像”狼来了“一样浅显的谎言,来给自己糟糕的经营找借口。但更奇葩的是还有股民相信,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主要是因为股市的监管尚不够成熟,以及有些股民实在是太不聪明,导致獐子岛这种奇葩的,靠坑蒙拐骗维持的上市公司在A股呆了14年。但现在的股市里,绝对不仅獐子岛一家,还有更多的狍子岛、兔子岛。写到这里,不由想替广大股民问一句:“獐子岛们,你们什么时候退市?”
❻ 獐子岛黑天鹅事件是不是重重地打了炒小炒差炒重组者一耳光
赞成!前有银广夏、蓝田股份,今有獐子岛,都是骗局。
以下摘抄自网上。
疑点一:为何突然才发现异常?
由于黄海冷水团具有不可预测的复杂特性,因此公司方面表示面对这样的天灾几乎无能无力。但是令人生疑的是,扇贝大规模死亡为何突然在收获前发现,公司方面为何没有日常的扇贝检测措施。獐子岛方面回答依旧归结于管理技术不足。然而资深水产养殖技术员韩供文表示海水养殖监测扇贝并非难事,成熟的做法是,潜水员较为频繁的下水监测扇贝生长状况。
且韩供文表示,扇贝最容易死亡的时期是在其生长的前两年。而非已处于收获期的第三年。
疑点二:冷水团异常程度几十年不遇?
獐子岛董秘孙福君表示今年遭遇的冷水团异常二十年不遇。且全县养殖海域都遭到严重损失。目前正在争取政府方面的财政支持。
一位不愿具名长海县大长山干贝加工厂员工表示,并没有感受到今年县里扇贝受到多严重的损失。另一位常年在长海县收购海产品的批发商表示,确实有损失,所以扇贝涨价了。但是并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夸张。货源还是比较稳定的。
走访了多名水产养殖学院教授,均表示冷水团杀伤力并没有大到能将百万亩扇贝全部杀死。但以上教授均表示没有具体数据不方便做直接判断,只能以正常经验来断定。同时亦有业界人士表示“獐子岛的理由不能信服”。巧合的是,獐子岛方面表示,此次冷水团异常仅仅对2011年投苗的即将处于收获期的虾夷扇贝产生损失。2012年之后的投苗没收到影响。对此,技术中心总监梁峻介绍称,遭遇冷水团,越小的个体耐受性越强,监测发现最近播种的受影响很小。
定增扩张一钱两用,8亿定增只投入少产出
2009年12月,獐子岛推出定增方案,募集不超过8亿元用于新增年滚动25万亩虾夷扇贝底播增殖等项目。且公司对于募投项目启动极为迫切,在增发尚未实施之前就事先垫资开展项目,2011年定增资金到位后,直接定额偿还给公司。
期间,公司数次发布公告称,将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资深会计从业人员王小鱼称,流动资金使用上较为自由,是允许用以除购买固定资产外的大部分用途,而定增募投资金只能用于专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定增资金完成使用的几年,正好是公司大规模扩大投苗的2010年与2011年。然而正如上文所述,出于亩产下降与冷水团异常等原因,公司在这两个年度的扩大产能最后并未收到果实。
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除了上市公司獐子岛之外,还积极投入房地产行业。2010年11月15日,獐子岛与大股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拟以现金方式,将公司持有的大连獐子岛耕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投资发展中心,股权转让价格为1.2亿元。然而当时该地产公司总资产达到3.7亿元。
令人玩味的是,所有事情似乎都与2010年、2011年整个年度紧密联系着。像一个紧密的圆圈。
从2008年开始,大股东就一直质押其所持獐子岛股权以获得贷款,一旦质押到期,几乎立刻继续新一轮质押贷款。同时獐子岛又于2014年6月推出定增计划:拟募集不超过13.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与上市公司獐子岛似乎很缺钱。
❼ 上市公司獐子岛的虾夷扇贝又跑了,导致公司17年亏损,虾夷扇贝是什么
“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是一种冷水性贝类,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及本洲北部、俄罗斯千岛群岛的南部水域及朝鲜附近。自1982年由辽宁海洋水产研究所引进中国以来,虾夷扇贝已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进行大范围的人工养殖。由于其个体较大、营养丰富、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经过近20年的养殖推广,目前已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近10年来创造了数十亿元的产值,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
上市公司獐子岛的虾夷扇贝又跑了,导致公司17年亏损,这里指的是上市公司獐子岛的存货虾夷扇贝存在异常,导致公司亏损。2018年1月30日消息,獐子岛晚间公告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年度终了的存货盘点规定及公司相关制度,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同步实施监盘。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
❽ 大连獐子岛造价案件投资者已申请冻结3600万,冬天真的必须吃海参吗
大连獐子岛造价案件投资者已申请冻结3600万,冬天真的必须吃海参吗?扇贝“跑路”闹剧终于尘埃落定。9月11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獐子岛财务造假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严重破坏了市场诚信基础,依法应予严惩。证监会决定将獐子岛及相关人员涉嫌证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自2014年以来,獐子岛的扇贝多次上演冻死了、饿死了、“跑路了”的奇葩景象。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一直都是审计的痛点,獐子岛正是钻了深海虾夷扇贝难以统计核实的空子,通过扇贝死亡、“跑路”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调节业绩。
如今证监会重拳出击,使用科技执法手段——利用最新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审计测算,扇贝“无处可逃”,獐子岛“造假案”水落石出,公司及其相关人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罚。除了刑事追责,獐子岛或将面临投资者的民事赔偿。
假“跑路”,真造假
獐子岛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山群岛的最南端,由獐子岛、褡裢岛、大耗子岛、小耗子岛等四个岛屿组成,距离大连56海里。又因岛上坐落着一家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该岛成为大连有名的富裕镇。
獐子岛成立于1992年,主营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产品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业务,于200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被称为“水产第一股”。上市之后,公司股价犹如坐过山车,从上市首日的9.32元/股逐渐上涨至2008年1月的22.9元/股,随后一路下跌,到了2008年9月其股价最低为3.69元/股。
2010年,獐子岛迎来最风光时期,股价一路攀升至33.44元/股,市值一度暴涨至23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截至2011年,獐子岛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9.37亿元、4.97亿元,分别较上市当年增长了近4倍、2倍。
好景不长,獐子岛于2014年10月发布的一份公告,揭开了公司财务造假的序幕。
根据公告,受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水温日差较大,不适合虾夷扇贝生长,公司在抽测时发现部分海域的2011年、2012年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因此獐子岛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1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亿元。
意味着獐子岛成本高达10.36亿元的虾夷扇贝被“冻死了”。
来源: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截图
根据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9月4日獐子岛以虾夷扇贝作为抵押物,向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贷款9000万元,贷款期限为2020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去年9月獐子岛亦向该银行贷款1亿元。
9月15日上述消息被曝光后,9月16日-17日獐子岛连获两个涨停板,截至17日收盘其股价报收4.5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民生银行消息称,媒体报道提及的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对獐子岛的9000万元融资,并非民生银行新发放的贷款,为存续贷款,担保方式为土地房产抵押、海域使用权及海底存货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业正常付息。
往前追溯,6月3日獐子岛以虾夷扇贝作为抵押物,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海支行贷款4950万元,限期一年;5月19日獐子岛以海参作为抵押物,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海支行贷款1100万元,限期一年。
2019年至今,獐子岛通过抵押海参、虾夷扇贝等获得的贷款合计为2.91亿元。
一边债台高筑,一边靠抵押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倘若未来银行不给贷款,獐子岛二十多亿的借款将如何解决?此前半年报显示,为了清偿债务,公司推动股权融资工作,积极与各银行沟通,探讨债转股方案并择机推进实施;积极探索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公司加快转型。獐子岛债转股方案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具体情况如何?
❾ 獐子岛相关人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獐子岛案具体是什么
獐子岛公司于2019年11月7日启动2019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抽测活动,涉及面积58.4万亩。其中2017年底播虾夷扇贝面积26万亩;2018年度底播虾夷扇贝面积32.4万亩。11月10日的抽测结果,公司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约占80%以上。
具体而言,已抽测区域2017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亩产25.61公斤。因此,獐子岛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獐子岛多次因“扇贝没了”造成业绩大变脸,股价剧烈波动,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损失。而被查实造假等问题后对个人及公司总计90万罚款,问责力度明显偏轻。这不仅对獐子岛其他人员而言,无法起到足够的执法威慑力,同时也对上市公司包括信息披露在内的生态治理,不足以起到真正的示范效应。也因此,獐子岛真相背后是股市治理的升级诉求。
首先,对于信息公开造假的惩戒应进一步强化,加大屡屡造假企业强制退市的淘汰几率;其次,在类似信息造假案例中,一经查实违法事实,除了行政罚款、市场禁入外,对重大责任人应追究刑事责任。唯有以市场治理升级建立信披监管红线,方能避免损害法律权威性的各种奇葩案例继续被复制。
❿ 獐子岛属于什么类型的上市公司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02069獐子岛是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中小板股票。主营农林牧渔的渔业水产就是水产养殖,水产加工以及水产贸易等。
这只股票可是在A股市场鼎鼎大名的一只股票。历史上多次出现了獐子岛的扇贝跑了的情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扇贝门。2020年6月15日。证监会依法对獐子岛及相关人员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作出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决定。,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此外其披露的相关报告涉嫌虚假记载等问题,部分内容已经严重实施。对此证监会给予警告处分,并处60万元罚款。对公司的董事长吴厚刚采取终身市场进入措施。9月11日财务造假案终于尘埃落定。证监会网站公告,将章子岛相关证券违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把公司的毒瘤铲除了,也许今后有机会脱胎换骨。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