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2015年5月14日,国土资源部发布通知,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稀土集团整合重组方案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通知指出,为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按照国务院加快实施稀土企业集团战略要求,对列入稀土集团并整合重组已完成的,指标在省(区)总量指标中单列,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单列数下达给稀土开采企业,未进入集团或整合重组未完成的,继续由省(区)分配。
法定代表人:曹玉涛
成立时间:2014-05-26
注册资本:10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00000010535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17号广晟国际大厦50楼东面楼层
Ⅱ 中国六大稀土集团有没有中色股份
我国的新一轮稀土整合始于2009年,信号是大幅缩紧稀土出口配额。2010年,我国全年稀土出口配额总量仅为30258吨,比2009年减少了近40%,而在此前5年,每年稀土出口配额年递减额均未超出10%。
政府的考虑是,通过出口管控,达到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此后两年,稀土整合思路逐渐系统化,稀土大集团战略也被搬上台面。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专门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后,中国围绕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流通市场秩序等展开一系列整治,并由工信部提出组建大型稀土产业集团的方案。
稀土资源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两类,前者以包头白云鄂博、四川冕宁、山东微山的氟碳铈矿为主,后者以南方离子型矿为主,富集于江西、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区。
当时,包钢已有一统北方稀土市场的架势,但在南方中重稀土中,一直活跃着五矿集团、中色股份(000758.SZ)、中铝公司三家央企,以及赣州稀土、江铜、广晟有色(600259.SH)、厦门钨业(600549.SH)等地方实力企业。
作为国家的一种战略资源,谁有稀土谁就能“一夜暴富”,在稀土价格暴涨之时已经得到验证。同样,整合本身意味着利益再分配,在稀土新版图的划定过程中,没有哪个企业真正想缺位。
事实也证明,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参与到了南方稀土业的整合大潮中。
“稀土大集团战略几经调整,从刚开始北方、南方各成立一家,到后来提出的两到三家,再到现在的“5+1”方案,稀土整合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百川资讯稀土分析师杜帅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务院近期通过的全国大型稀土集团组建“1+5”工作方案,明确北方包钢(集团)公司、中国五矿、中铝公司、赣州稀土、广东稀土和厦门钨业分别牵头进一步推进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这6家企业将拼接成中国稀土的新版图。
这其中,五矿集团是最早涉足稀土业的央企,实力最为强劲。
按照五矿有色总经理焦健的说法,对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五矿的策略是在国内通过有效整合实现资源相对集中,从而掌握话语权。
2008年11月,五矿集团旗下五矿有色联合江西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组建五矿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江西落脚。其后,五矿集团又不断在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区域“跑马圈地”,最终形成了今天较为完备的稀土产业链。目前,仅以五矿拿下的6家稀土矿分离企业算,其稀土分离产能就占到南方稀土产能的一半。
相比五矿集团,中铝公司是稀土产业的“新兵”,但作为国内有色企业的龙头,同样被列为稀土整合的牵头人。“我们的稀土产业从无到有,现在已经取得了大型稀土集团的资格,可以在广西、江苏、四川等地开发。”中铝公司董事长熊维平曾向本报记者如是介绍。
2011年6月7日,中铝公司与江苏省5家稀土分离企业及1家贸易公司,共同成立中铝稀土(江苏)有限公司,从而获得稀土分离能力3.47万吨/年。为保障稀土资源供应,中铝公司又先后与广西、江西、广东、福建等资源地签署了一批战略合作协议。
中铝新闻发言人袁力说,中铝现已逐步形成了以“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公司”为基础的技术研发基地,以广西、广东等省为基础的资源保障基地,以江苏四家分离企业为基础的分离冶炼基地的产业布局。
如今,中铝公司的产业触角又延伸至四川省。3月26日,中铝领衔的中铝四川稀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来将通过这一平台,逐步整合四川省相关稀土产业。
按照早前的思路,南方离子型稀土将形成前三名稀土企业产业集中度达80%的目标。但为了防止被对手吃掉,各个地方实力企业则通过拉拢地方政府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稀土王国。
两年前的一次行业会上,厦门钨业副总裁钟可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南方稀土整合的现状,已经跟国家原来的期望思路有些不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广东、福建先后以广晟有色和厦门钨业为主建立了各自的地方稀土产业集团,即便进度较慢的赣州稀土,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国务院召开的相关会议已经原则上同意由赣州稀土集团牵头组建中国南方最大的稀土集团。”赣州市市长冷新生近期公开表示,赣州目前已经拿到了国家级稀土集团的“路条”。
早在去年3月,赣州市就筹备成立集开采、冶炼分离、加工、贸易、研发于一体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成南方稀土龙头企业和第一大资源平台,是目前赣州稀土唯一采矿权人。
与上述南方稀土的诸侯割据不同,以轻稀土为主的北方将组成一个大集团。按照此前方案,北方大集团战略,将由包钢集团牵头,联合甘肃稀土集团公司,吸收四川、山东等地骨干企业共同发起设立。
值得关注的是,四川省虽以轻稀土为主,但其两个主力矿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德昌大陆槽稀土矿的储量均居国内前列,这一独特优势,自然成为大企业眼里的“香饽饽”。在大批外来“淘金者”中,江铜集团在冕宁运作多年,并有望在这一区域整合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同样具备实力但未写进大集团名单的还有中色股份,这家企业旗下的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已与当地政府合建了稀土矿业公司,正在运作的7000吨/年分离项目不容忽视。
利益博弈
“整合仍将是未来中国稀土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之一,重点将是冶炼分离环节的整合以及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整合。”安泰科稀土市场研究分析师陈欢说。
但在整合过程中,不仅充斥着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大集团内部链条如何理顺、如何解决生产指标不够等难题,也逐一暴露。
钟可祥透露,国内一些央企,也曾前往福建省与厦门钨业洽谈合作,“只要有想法的都去谈”,但福建省选择了扶持本省骨干企业,拒绝了央企的好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曾向本报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稀土行业整合这个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战略是统一的,但因为“考虑的方式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了战术层面上有些不同”。
如今,在四川省的稀土整合中,类似矛盾已经隐现。在中铝公司宣布进军四川稀土业的同时,江铜旗下四川江铜稀土公司就联合其他5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同样是一家集开采、冶炼分离、加工、研发于一体和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在今年“两会”期间,四川经信委主任王海林甚至表示,鉴于四川本地没有比较强的稀土大企业,未来将由江铜一家主导四川稀土的重组。但不在六大集团之列的江铜,未来采取什么方式与中铝“对抗”,有待观察。
即便相对明晰的北方轻稀土整合,到目前为止,包钢虽然早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相关企业签了重组协议,但实质性重组工作迟迟没有展开,何时能完成对甘肃、山东等其他省份企业的兼并重组,更无明确下文。
“整合后还是"各自为政",并没有在稀土市场上起到集中性。”一位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像中铝在江苏的几个分离厂,基本还是维持原来的老客户,中铝只管定价和开票等,下一步它在四川怎么弄还不清楚。
更深的问题还在于,这些大集团成立后,如何解决内部各个企业的“吃饭”问题。
杜帅兵表示,整合后期的大问题是产能过剩怎么解决的问题。“像包钢,整合完了,整个产业链条是不是已经理顺,国家给它5万吨指标,怎么分配,都是问题。”他说。
据了解,目前国家给各企业下达的生产指标总计为9.38万吨,但根据市场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稀土产能已超出40万吨,“指标不够、私矿来凑”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整个稀土产业,现在除了正规的产量,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私矿,私矿打击不完,就算集团整合,产能那么大,企业生存怎么办?”前述包头企业高层说。
杜帅兵的担忧是,稀土整合完成,如果私矿打击不了,其他中小型企业还可以用,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等到出口放开后,整合完的大集团可能还不如一些中小企业有优势。“有些企业做稀土很多年了,也很老牌,总不能一句话就把它关停了。”他说。
对于这一局面,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会长干勇在“两会”期间向媒体坦承,国内稀土行业整合只是刚刚开始,任重道远,“还需要真正的、规范的稀有金属、战略资源的保护制度,需要从立法层面来保护稀土等战略资源”。
Ⅲ 中国铝业等6家稀土集体股票代码多少
中国铝业等6家稀土集体股票代码是:
中国铝业(601600);
包钢稀土(600611);
广晟有色(600259);
厦门钨业(600549);
五矿稀土(000831);
赣州稀土(还没有上市)。
Ⅳ 湖南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介绍
湖南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任务是,打造行业龙头企业,由政府主导成立湖南省地方性稀土企业集团,引进有实力的央企、民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省内稀土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和布局优化,打造稀土行业龙头企业,将其建成全省稀土产业发展总平台,并支持其依法参与详查探矿,依法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发展稀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Ⅳ 介绍六大稀土集团包括哪些
六大稀土复集团包括中铝公司、制北方稀土、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南方稀土。
中国是在敞开了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稀土。意大利稀土问题研究专家德古拉伯爵在其文章中称:中国稀土在世界的比例,不久前说的是85%以上,但是当前中国的实际稀土量已经不足世界的30%。德古拉伯爵的观点得到了中国官方数据的佐证:2012年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该文件指出,我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资源的欧洲国家均为从中国进口稀土。
2010年8月10日上午,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五省(区)15市共同签署《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方案》,共同规范中国稀土开发经营秩序,促进中国稀土产业协调发展。
Ⅵ 世界最大稀土矿一直被当做铁矿挖,其中有什么隐情
稀土被誉为“万能之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截至目前,已被多国列为“关键矿产”。
生产第一、出口第一、应用第一……我国稀土产业拥有资源与市场两大优势。近年来,通过加强资源保护,创新体系建设,我国努力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私挖盗采、“黑矿”走私等乱象依然存在,影响稀土资源价值体现。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稀土矿。由于家底长期不清,基础研究“断档”,交易“恶性竞争”等原因,白云鄂博稀土矿长期被当成铁矿开采,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稀土价格偏离真实价值。
专家建议,应尽快摸清白云鄂博矿家底,补上基础研究短板,建立统一的国家交易平台,努力建设稀土强国,助推高质量发展。
人才匮乏制约我国稀土科技研发
“当今世界每六项新技术的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范宏瑞说。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我国稀土研发,特别是基础研究层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档”,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多年来难以摆脱“挖土卖土”、稀土卖成“白菜价”的尴尬。
“根本原因在于研发落后,特别是基础研究更是少有人问津,核心技术专利大量向国外购买。”池建义坦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表示,当前我国供应着全世界90%的稀土,生产着全球70%的稀土磁性材料,“但专利大多在日本和美国企业手中,出口产品还得向人家付专利费。生产的许多稀土材料部件,都不知道人家用在了什么地方”。
在杨占峰等人看来,我国稀土整体研究水平与国外大约相差20年,许多方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由徐光宪院士率领的科研团队,20世纪70年代研发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工艺,是我国在稀土领域少有的国际领先技术,正是靠这一优势,我国在稀土分离方面抢占了制高点。
之后,我国在稀土技术研发上并无大的建树。据杨占峰介绍,直到2020年初,我国在江西赣州成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目前,各大院校没有稀土专业,沾边的也仅有中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等高校的冶金工程专业。
人才匮乏已经成了我国稀土科技研发的瓶颈。目前,全国20余位与稀土研究相关的院士中,专门研究稀土的几乎没有。
内蒙古包头市有一所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仅有13人建制,其中11位是从外面临时聘请的专家。
池建义等认为,由于人才匮乏、力量分散,我国很难就统一的稀土研究课题进行合作攻关,更难形成共同的稀土理论研究成果,使得我国稀土基础研究不连贯,核心技术研发乏力,难抢制高点。
被誉为“稀土之父”的徐光宪先生曾说,目前人类对稀土的认识不足四千分之一,探究空间巨大。
“现在我们像在‘蒸馒头’,只知道放‘碱面’,不知道背后的化学反应是什么。”杨占峰说,基础研究滞后制约着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亟须数、理、化等多学科交叉,攻克稀土元素的内在机理。此类“烧钱”、费时费力的事情,需国家顶尖研究团队才能完成。
专家建议,在有一定基础的高校设立稀土专业,培养后续人才;同时,可由科技部牵头在稀土科研力量、设施设备、产业较集中的内蒙古包头市,组建一个国家级稀土综合研究院所。
他们认为,新组建院所决不能走老路,一定要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产、学、研、政、企共同参与的稀土研究应用国家平台,让稀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盗采偷卖“黑稀土”仍屡禁不止
位于包头市黄河大街上的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简称“包头稀交所”),是国内稀土“明码标价”的交易所。
记者在这里看到,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各种稀土产品的交易量和价格,展现着稀土系列指数和价格走势。
包头稀交所董事长李振宏颇为感慨地说,国内稀土企业交易绝大部分通过双方协商交易完成,真实成交价格就像“袖筒里掰手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国内一家稀土生产企业负责人坦言,公司一直采用传统贸易方式,稀土定价由公司领导内部开会决定,“就是靠低价竞争,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六大稀土集团及下属企业,在销售环节仍各自为战,贸易方式传统,成交价格不透明,行业内部竞争混乱。
“国外都是大买家,而我们是上百家企业分散对外销售,国外买家在低价时大量买进,价格上涨时则停止采购、使用库存,逼着国内企业竞相降价出售。”李振宏说。
“黑稀土”交易是稀土市场另一乱象。尽管近几年,国家持续整治打击“黑稀土”,但假借废料回收、进口稀土名义盗采偷卖的“黑稀土”仍屡禁不止。
2019年全国稀土开采量配额控制在13.2万吨,但实际产量大大超出。据业内估计,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稀土中,来源不明、生产指令性计划外的“黑稀土”,已经超过一半以上,导致供过于求,加剧稀土低价外销现象。
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六大稀土集团的销售毛利率也明显下降。其中,北方稀土集团的销售毛利率,从2011年最高72.8%,下降到2019年的10%左右。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拥有稀土资源与市场两大优势地位,但一直没有取得相应的稀土定价权。
“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稀土产品交易市场,缺乏客观价格形成机制。”李振宏说。
其实早在2011年5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内蒙古就批准成立了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由北方稀土、中铝稀土、五矿稀土、国储中心等13家稀土骨干企业、机构共同出资组建,当时此举被视为中国稀土产业谋求国际定价权的关键之举。此后,国内相继设立湖南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江西赣州稀有金属交易所等平台。
然而9年过去了,国内稀土交易依然是线上线下“两张皮”。目前,全国稀土企业在公开交易平台上的交收量微乎其微。2019年,包头稀交所的实际交收额仅13.3亿元,交收量仅0.3万吨。
李振宏分析,除本身交易机制不够成熟外,平台级别低、指令性生产和市场化交易相矛盾等因素叠加,严重制约稀土交易平台发挥作用。
一方面,交易制度的设计空间不足。2011年以来,我国对非国家级交易所制定了很多限制措施,包头稀交所等几大交易平台,都是省区级交易平台,服务稀土行业的功能难以发挥。
另一方面,行业客户参与度不高。多家下游稀土应用企业反映,稀土产品生产是计划性管理,而下游应用是市场化行为,造成计划管理和市场行为的不协调。
稀土与黄金、石油一样都是国家战略资源,理应像黄金、石油一样有国家设立的交易所。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级统一交易平台,避免“区自为战”,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稀土定价机制,将稀土定价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业内专家认为,统一的国家级交易平台可以通过商业收储调节市场供需,实现供应稳定、开采销售可控,并建立出口可追溯机制,解决行业偷逃税问题,堵住“黑稀土”交易,避免稀土卖个“白菜价”。
包头市市长赵江涛表示,一个公开透明的全国统一市场,既可以通过价格形成机制理顺产业,也能成为实施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抓手。
池建义等人指出,市场应用较多的轻稀土储量并不低,而且随着澳大利亚、美国、越南等国外稀土企业的投产,多元化的全球供应格局逐渐形成,轻稀土的开放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因此,我国稀土调控政策不能轻重不分,应适时放开轻稀土,管住重稀土,促进轻稀土交易进入公开透明的市场化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