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埃博拉疫情会传到中国吗现在中国有病例了吗人要注意防护吗
埃博拉病毒虽然很厉害,但是目前并不会传播到我们中国,所以不需要或许担心,这种病在非洲传播最广,但是因为发病快致死率高,所以不等传到我们这里,病人就已经死亡了。
② 中国已发现埃博拉是真的吗
只是风险在增加,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埃博拉病毒
源自这样一则消息:
据宁波卫生局通报,10月16日下午六时许,一名尼日利亚男子从台湾转机至宁波入境,检查有轻度发热,现在医院留观。
目前,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有向非洲以外国家扩散的趋势,继早前西班牙出现首例欧洲埃博拉患者后,美国本土,也已经先后发现两例埃博拉病例,都是此前与埃博拉患者有接触的医护人员。
针对西非地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呈蔓延态势,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16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自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定点医院和急救中心、一般医疗机构要在10月31日之前完成自查。
国家卫计委于本月10日曾发出警告,认为埃博拉输入我国的风险正在增加。8月中旬,国家卫计委已经出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此后又分别出台了《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等文件。
此次卫计委发布自查通知,也正是基于前述文件和技术指南进行的,自查内容包括信息通报与共享、医疗防护、诊疗设施手段、医务人员防控知识培训、病例转运工作机制等。
③ 埃博拉还没有解药吗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可能与其暴露或接触机会较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发病高危人群为: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或处理过来自疫区的蝙蝠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根据最新新闻报道,目前由加拿大科学家所研发的首批埃博拉试验疫苗被送往瑞士,这些疫苗将会由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测试。加拿大卫生部长安布罗斯表示,此次首批埃博拉疫苗共计800瓶,它们被包裹于温度在零下80摄氏度的干冰中,从位于温尼伯的国家微生物实验室运离。位于瑞士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疫苗预计将于11月初在人体上进行试验。世卫组织表示,希望2015年初,数以千计的疫苗可以在受到埃博拉严重袭击的非洲国家中使用。
随着埃博拉病例的持续攀升,埃博拉疫苗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今年8月28日,英国牛津大学称其詹纳研究所,将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英国葛兰素史克(GSK)公司联合研发的埃博拉疫苗展开临床试验,并可能在今年年底确定此疫苗的安全性。如果疫苗被证明在人类身体上使用安全,那么其将会尽快投入使用。美国多个新药审批的相关部门也表示,会对此疫苗的研究和上市大“开绿灯”。
但就在10月18日,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公开表示:该埃博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工作,要到明年底才能全部完成。而推出可以满足人们大规模接种的疫苗,最快也要到2016年。
葛兰素史克公司可能是目前进行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工作进度最快的机构,而其推迟了该疫苗的上市时间,人们是不是就无法在2016年之前,通过接种疫苗来打赢这次与埃博拉病毒的战争了?
华威大学病毒学教授大卫·埃文斯(David Evans)虽然对疫苗正式上市时间的推迟表示遗憾,但他依然认为该疫苗现在及今后的研制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葛兰素史克公司今日宣布,所研发的基于腺病毒的重组埃博拉疫苗,还不能在目前投入使用、控制当前埃博拉疫情的爆发形式。刚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感到非常失望。然而,现在的情况是,疫情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住。因此,新疫苗的快速研发、测试和部署都还有极大的意义。”
“葛兰素史克公司原本希望通过快速通道来减少该疫苗检测所需的过程,从而把该过程通常所需的十年时间压缩到一年左右。目前所报道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和死亡的人数,很可能被成倍的低估了(甚至不止两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今年圣诞节前后,全球每周新增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可能会达到1万例。国际社会在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内所提供的抗疫援助,远远落后于病毒在这些国家内的传播和感染速度。因此,即使大幅的增加援助力度,想要控制住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疫情,很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葛兰素史克公司把该疫苗可以正式使用的预计时间,调整到了2016年。这意味着即使现在我们无法使用该疫苗,但它很可能在此次疫情的后期做出重大贡献。此外,该疫苗在明年初将要进行临床Ⅱ期试验,在疫情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将接种该疫苗,疫苗给他们所提供的保护对于成功抗击埃博拉疫情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在此次疫苗快速研制中所得的经验,对今后遇到不同种类的埃博拉病毒株,或其它已知、甚至是全新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来说,都是具有极大价值的。”
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乔纳森·鲍尔(Jonathan Ball)对该疫苗将要进行的临床Ⅱ期测试非常看重:“一种疫苗在何时大规模的推出,从来都不好精确地预测。而针对一线医疗卫生工作者所进行的Ⅱ期试验,其所具有的价值不可忽视。”
“我们必须认识到,药物和疫苗的研发过程是漫长的。我们已经全力地推进该疫苗研制的进度,并且它可能已经具备进行Ⅱ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试验的条件了。在这一中阶段中,测试对象可能会集中在抗击疫情的医疗工作者上,这也证明了很多幕后工作者为疫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非洲疫区需要足够的人手来控制病毒的扩散,但此时此刻,人手确越来越少。并且控制健康者被感染,是目前控制疫情进一步爆发唯一可行的手段。”
“使用疫苗,给那些在最前线与埃博拉病毒战斗的人员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当然是件好事。”
“对于疫苗所面对的更广泛地需求,则依靠制造生产工艺的发展,从而增加疫苗产量,但这需要时间。
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该疫苗(GSK/NIH Ebola vaccine)在英国进行安全试验工作的主要研究者,阿德里安·希尔(Adrian Hill)教授是这么评价其疫苗的研发工作的:
“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该疫苗的设想,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失败的。在当前埃博拉疫情爆发时,疫苗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就这点来说,我们当初的设计就是错误的。”
“虽然我们很期待该疫苗的大范围使用,但事实上,在明夏之前此埃博拉疫苗不会成为能够在全面间接种的疫苗。”
“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首先生产出几百万针剂量的疫苗,而是在明年1月时获得几千只,并为那些在西非进行医疗或者其它抗疫前线工作的人群提供免疫措施。当这部分的工作结束时,我们会收集到这些疫苗的使用实验数据,进一步评价它是否有效、或者如何能使用会有效。”
“与以往所进行的疫苗研发不同,在各种对外承诺和有效的部署计划下,这次的研发工作进行的极快,也很成功。”
“如果这个疫苗可以预防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那么医护人员接种它将会非常有效。疫苗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保护(对于在高危岗位的人群),也能够帮助打破病毒的传播链,这很可能帮助我们停止疫情的爆发。”
“疫苗的研发工作通常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使用仅仅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从第一次安全试验的阶段,进行到测定疫苗是否有效并使用它控制一种可怕疾病的爆发,这真的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④ 中国现在有哪几个生物制药企业有实力有能力研制生产出埃博拉病毒疫苗
据科学网2016年12月28日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8日宣布,由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rAd5-EBOV),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Ⅱ期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
据了解,我国研制的重组埃博拉疫苗,为全球首个2014基因型,针对性强,且首创冻干粉剂型,37℃环境下可稳定存储3周以上,适合应急条件下的广泛使用,现已具备大规模生产技术条件。
⑤ 埃博拉病毒现在消失了吗
埃博拉病毒,又被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毒,恐怖的程度被称为是接触即死,无法治愈。我们一起来讲讲关于埃博拉病毒怎么消失了?
早在1976年,它第一次爆发是在苏丹南部和刚果的埃博拉河地区,它的存在与出现当时就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病毒也是因此得名。
当时埃博拉病毒爆发过两次,荼害了不少生命,自那之后就被大家格外重视,之后的年月里也偶尔会出现几起事故,但是都会很快被控制。
直到近几年以来,埃博拉病毒还是会鲜有的出现几例,之后有研究标明,认为携带该种病毒的宿主可能是果蝠,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当时没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艾滋病和sara均为3级)。
经过多次实验,在2016年12月23日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的疫苗可实现高效防护埃博拉病毒后,埃博拉病毒才可以说是比较彻底的消失了,但对它仍不可掉以轻心。
⑥ 埃博拉病毒是否已经进入中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1月3日举行媒体见面会,就目前埃博拉疫情的援助和防控等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在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未发生境外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情况。
“卫计委与赴非工作组建立了联络机制,每天传回工作情况和疫情进展。到目前为止,没有中方医务人员感染埃博拉的情况,也没有中国公民在境外感染埃博拉疫情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副主任王文杰介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在外中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方面充分发挥使领馆的作用,指导在外中国公民加强自身防护,努力降低感染风险。同时,研究制定中国公民感染后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及预案,确保一旦出现感染病例能够及时得到妥善的救治,包括在必要的情况下,将中国公民转运回国的救治方案。目前已经确定了境外中国公民转运回国救治的定点医院,并开展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物资、培训和演练。
据介绍,埃博拉疫情爆发后,我国在长期派遣援外医疗队坚守疫区的同时,还派出检测、留观、治疗医护人员直接参与一线救治。截至目前,已累计收治留观患者210名,确诊病例108例。中国还将为利比里亚援建一所约100张床位的治疗中心,并且要负责运营,6个月内,中国政府将派出3批共480名医护人员,每批160。治疗中心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治疗方案,对利比里亚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患者开展留观,对确诊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将进行疫情防控指导和健康宣传。
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表示,目前在疫区的中国投资合作企业总体运营稳定,并无大规模撤离的情况发生。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关注疫情发展,及时向中国企业发布风险提示,不断完善和细化应急工作预案,保护中方有关企业和人员的安全。卫计委也会对前方工作组进行严格的要求,包括工作流程、生物安全防护,有关防控知识的理解和执行,以确保前方医务人员在工作当中做到安全、及时、有效。
⑦ 埃博拉疫苗mil-77是中国那家上市公司研制的
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海正药业
⑧ 治疗埃博拉病毒的mil-77药物是那家企业生产的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研制的,
⑨ 埃博拉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病毒之一,我们怎样做就能远离这种病毒
埃博拉病毒传染性极高,想要远离它要做到远离发病区、勤洗手、佩戴专业的手套和防护隔离服。
到今天为止,埃博拉病毒暂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以支持性疗法为主,主要是调节患者的体内电解质,口服或者注射口服液到患者体内,补充失血和凝血分子。
⑩ 埃博拉病毒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受感染者经过约3周的潜伏期后,病毒 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各个器官,使之发生变性、坏死,并慢慢被分解。
健康人接触了埃博拉感染者的体液,唾液,血液,排泄物等就很可能被感染,特别是身上有伤口的。对付感染者的第一措施就是隔离,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但不是排斥他),包括他的床单,衣服等就可以幸免于难。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帮助预防感染,限制传播:
(1)了解疾病的性质、疾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如何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的知识
(2)遵从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指引性文件
(3)如果怀疑周边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鼓励并支持他们到医疗机构寻求医学治疗
(4)处理埃博拉死亡病例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
此外,在受影响的热带雨林地区,个人应该减少与高风险感染动物的接触(如:果蝠、猴子或猿)。如果怀疑某动物已被感染,则不要再去处理它们。动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应确保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