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松下上市公司

松下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2-01-16 19:59:10

A. 松下股票在哪里上市

松下是属于日本的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并没有在中国上市。不过松下收购了合肥三洋,合肥三洋已经在A股上市了,如果要看松下股票情况的话,需要关注美股的情况。
一、松下的企业发展
日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已经用在我们身边,松下就是这其中之一。这个企业的名字,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知名度十分高。松下作为日本的老牌企业,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如此,松下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之一。但是这样的一个知名企业也没有逃过衰退的事实,松下的市值相比于另一个知名的日本企业索尼,竟然相差了4倍。而松下在美股的价格也并不是很高,所以松下的股票行情也不会投资人所看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松下的改革步伐缓慢,对于事务所的业务结构并没有大范围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松下与特斯拉的共同合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而且松下已经开始减持特斯拉的股票。所以松下到底能不能改革成功,从而摆脱困境也要看之后的业务结构调整。
二、日本企业的发展
很多人都会觉得日本有一些企业都是很有名的,而且是属于家族企业,有几百年的历史,所以说大多数人对日本公司的态度都是很好的,觉得日本企业既要求质量又注重细节,但是日本公司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的,有很多老牌的日本公司都倒下了,比如说是东芝。其实松下也不能幸免,相比于索尼而言,松下的改革实在是太难了,而且业务的延伸过于广泛,导致自己的整个利润增速变得很缓慢。而且由于改革的不彻底,也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市值。所以说日本企业也并不是人们传统概念都那么好,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企业虽然发展的时间长,但是如果不能够跟上时代脚步的话,也会被淘汰的。

B. 当年松下为什么退出中国市场

2005年3月底,由日本东芝公司、南京普天通信和香港王氏国际三方合资建立的南京普天王芝公司,在扭亏无望的前提下,日本东芝日前在南京对外公布,撤离中国市场,东芝方面已将相关生产设备折价卖给中方,并退出在南京普天王芝的全部股份。
当初,东芝宣布退出国内手机市场这一事件,引起了业内对过去几年来一直处于国内手机市场二、三阵营的日系手机企业生存状态的关注。当时曾有业内人士断言,此事将引发日系手机企业“前赴后继”地淡出中国。当初的断言如今成为现实。事隔8个月后,同为日系手机代表的松下也黯然退场:
12月9日,松下公司宣布关闭其位于菲律宾和捷克的两家手机制造工厂,以及美国和英国的手机研发中心,并将裁员1400人。此举意味着松下手机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2.5G移动通讯市场。
继东芝后,又一日系手机巨头倒下!同为日系手机代表的三菱,虽然并未正式退出国内手机市场,但两年来推出的新品寥寥,在市场上也少见其身影,与“退出”几乎无异。加上早在2003年便退出中国市场转而选择与爱立信合资成立索爱返攻国内市场的索尼;以及在国内CDMA市场上苟延喘息京瓷三洋,至此,日系手机在国内市场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NEC仍在孤军混战。
当我们回望过去几年日系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的表现时,作为日系手机的代表,松下手机的名字,一直跳跃在我们的记忆中。
曾经辉煌
在早期的中国手机市场2000年,松下手机以GD90、GD92、GD93让国内消费者认识了松下手机,其修长轻盈的外观设计另习惯了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品牌手记笨重厚实的国内消费者眼前一亮。随后在2002年底,携红透亚洲的周杰伦代言松下手机的旋风,松下推出了GD88,并作为首批支持中国移动彩信业务的手机之一,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创下了不俗的销售业绩。同期的GD55与GD68也均有不俗的市场表现。其中GD55凭借小巧可爱的的外观设计在女性手机市场中颇有斩获;而GD68以时尚设计合适价格在青年一族中风靡一时。
在一贯挑剔的日本市场,松下手机以16.4%的市场份额,仅次于NEC的19.8%而高居市场占有率亚军。而在国际手机市场,松下手机也已经声名远扬。
然而在国产手机如日中天的2003年和洋品牌大举反扑的2004年,松下手机却未能再在国内手机市场创造任何辉煌。虽然在2005年,松下相继推出了X800,VS系列等手机,却并未拯救其市场份额。在赛诺公布的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最新排名显示,松下手机在GSM市场份额暴跌了40%,成为GSM市场份额下滑最快的外国品牌。直至今日松下手机宣布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手机市场,松下手机,又一个倒下的来自太阳旗国家的通信巨头。
是什么让在日本本土手机市场风光无限的松下手机退出海外市场?松下手机退出海外市场是否意味着这个电子消费类巨头挥别通信行业?
退出的无奈
市场定位。一直以来,日本电子消费类厂商凭借其精致的外观设计、上乘的制造工艺在中国都以高端形式示人,一提到索尼、松下、东芝等日系品牌,大部分消费者脑中涌现的是高质量与高价格的印象。同样,松下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一直主打中高端市场,如果定位中高端在早几年的国内手机市场还行的通,那随着近年来国内手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味坚持中高端就显得有点“偏执”了。松下手机所坚持的中高端市场定位,与国内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形成巨大落差。据统计,95%的中国消费者选购手机的心理接受价格600~2000元之间,根据业界公认规则给中高端手机的定义是指价格在2500元以上的手机,松下手机大部分机型为中高端,这与95%的消费者的经济能力不匹配。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国内手机市场,松下手机迟缓的价格反馈速度,让松下手机一直无法实现“一步到位”式的市场价格预期。而这也是松下手机屡屡调价但仍然失去市场先机的原因,松下手机的中高端定位使其深受此害。
产品策略。随着移动通讯市场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由之前的耐用通讯工具逐渐演变为时尚电子消费类产品。这对手机厂商提出了产品外观设计、产品更新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外形美观是消费者选择的手机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而产品的多样化同样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这二点上,松下手机都欠缺。中国消费者偏向于喜欢小巧型的手机,而手机延续了日系外手机观宽大、略显笨重的特点,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矛盾。即使是松下今年夏天推出的7款新品,也存在着外形雷同、单一,缺乏独特性的劣势。在产品款式多样化方面,到目前为止,松下在今年仅仅推出了11种机型。而同为日系松下的NEC在今年就推出了33款机型。但即使是新品,松下手机各个款式的区分度也不大。松下今年发布的7款机型VS2、VS3、VS7、SA6、SA7、MX6、MX7从外型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它们都具有笔直的线条,宽阔的折叠机身,并采用了松下特有的一键开启设计。外观设计沉闷、产品线缺乏是松下手机给业人人士最大的印象,忽视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策略,让松下手机远离了消费者的目光。
运作模式。面对人口庞大、市场层次繁杂的中国市场,许多跨国公司选择了本地化,在产品开发、渠道操作、人才运用上都尽量实现本地化。松下手机却并非如此,其照搬海外其他市场的的市场战略定位和操作方式严重背离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实际情况,尽管这种定位和操作方式在日本和欧美市场都很成功。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人才的本地化。在同为日系厂商的老对手NEC请来曾在摩托罗拉浸淫长达9年的卢雷操盘中国业务之时,松下手机仍然由一批来自日本的并不熟悉中国手机市场的高层掌控着。人才的本地化,直接影响着是否能准确把握国内手机市场动态。当NEC手机在深谙中国手机市场的卢雷的带领下,以全新面貌在市场上拼杀时,松下手机却因为不熟悉国内手机渠道、对市场判断错误等原因造成了库存大量积压,由此造成了对渠道和终端的损伤,直接影响了手机代理商对是松下手机运作模式的担心。运作模式不当带来的渠道与终端的不信任,是松下手机在国内经营中难以逾越的硬伤。
同时,另外一个因民族感情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同业不可小视。近年来,日本政府“军国主义”外交策略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中日之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出现了诸多摩擦。政治层面有小泉参拜战国神社,经济层面有双方争夺东海石油开发权,社会层面有珠海买春事件。中日之间众多不确定的政治经济因素,使民族情绪加速蔓延,“抵制日货”成为近年民间反日的主旋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日本工业经济象征的松下,自然难逃其咎。
难道,松下就真的放弃极具增长潜力、并拥有多年行业经验的通信市场?当我们仔细观察松下的种种布局之时,也许能找出一些答案。
退出背后的预谋
据悉,世界上第一部3G手机就是松下生产出来的。在世界3G应用最先进的日本,松下也几乎包揽了3G业务中从基站设备到终端的所有环节。同时,松下与全球知名的3G运营商NTT DoCoMo保持着长期深度的合作,无论终端、设备、还是解决方案,松下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2年,松下与NEC、华为联合开发3G移动终端技术;2003年,松下与UT斯达康合作开发3G基础设备;同年,松下又通过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加速3G等尖端移动科技在中国的落地。熟悉通信市场的人都知道,小灵通与电信、网通的关系非常微妙。电信和网通在未来至少会获得一张3G牌照。
此外,随着3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将占据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松下在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力度,中国运营商保持密切关系。其中有力的佐证是已经上市的X700、X800和新近上市的VS6、MX6和MX7等多款手机都获得了中国移动的认证,成为了运营商的定制手机。
至此,相信很多读者已经对之前笔者所提的答案已经略知一二。松下对国内3G市场的布局中所蕴含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在竞争激烈、利润率日趋降低的2G、2.5G市场,松下选择了全身而退。3G已经在中国市场已呼之欲出,在这个令各通信巨头垂涎不已的大蛋糕中,松下已早早布下棋子。
以退为进,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兵法策略。在当今的移动通信行业,松下将这个古老的兵法为其所用。(

C. 松下电器股票

这是日本公司,没有在中国上市.600983合肥三洋算松下的相关公司,三洋被松下收购了

D. 松下概念股(与松下有业务往来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具有

据媒体报道,松下电器计划以不超过10亿美元,收购欧洲汽车照明系统开发商ZKW集团,加快进军汽车电子市场,目前收购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除了松下,三星电子也于上月宣布以80亿美元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哈曼国际,后者主营高端音响制造商;高通去年以470亿美元收购汽车半导体公司恩智浦。
诸多迹象显示,车载终端正在成为继手机之后,兵家力争的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入口。机构预计在汽车智能化的推动下,2020年汽车电子渗透率将从现阶段的30%左右增至50%以上,汽车物联网、辅助驾驶系统、传感器等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公司方面:
星宇股份(53.66 -1.11%,买入):正在积极推进智能车灯业务;
均胜电子(28.92 -1.63%,买入):通过收购德国普瑞、美国KSS,布局全球汽车电子业务;
万安科技(11.25 -1.83%,买入):已布局ADAS产业。

E. 详细介绍下日本松下公司

松下电器创立于1918年
1918年
创业人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市福岛区大关町创办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并开始生产灯泡插座以双灯泡用的旋转式插座
1922年
在大阪市福岛区大关町兴建第一个总部工厂
1923年
研制推销了自行车用的弹头型灯具,采用代理店制度,面向全国扩大销路
1927年
研制推销了自行车用的方型灯具,由这一产品开始使用"National"的商标
1929年
将公司名称改为"松下电器制作所",并制定了纲领和信条
1931年
开始生产收音机和干电池
1932年
规定了创业纪念日,宣布了本公司真正的使命
设立了贸易部(于1935年成为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1933年
采用事业部制度
将本部工厂迁至在门真市新建的工厂
作为松下电器应该奉献给社会的5种精神(1937年将其改为7中精神)
1934年
开办"店员(员工)培育学校"
1935年
成立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将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制,成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采取分公司制度(成立松下无线株式会社等9个公司)
1938年
通过松下电器贸易公司开始了进口业务
1940年
举办了第一届经营方针发表会
1946年
成立劳动工会组织
1952年
与中川机械株式会社(即现在的松下冷机)进行合作
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并成立了松下电子株式会社
1953年
开设了中央研究所
开设了纽约办事处
1954年
与日本胜利公司(JVC)进行合作
1955年
成立九州松下电器株式会社
1956年
成立大阪电气精器株式会社(即现在的松下精工)
1957年
全国性的开始设立销售店
1958年 成立松下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1959年
成立美国松下电器公司
1960年
开始推销彩色电视机
1961年
松下幸之助就任会长;松下正治就任社长
在泰国成立了"二战后"第一家国外生产工厂
1962年
与东方电机株式会社(即现在的松下电送系统株式会社)进行合作
1968年
松下电器历史馆正式开馆
1969年
成立松下寿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松下电器技术馆正式开馆
1970年
在大阪万国博览会设立"松下馆",展示"时代资料存放器"等产品
1971年
在分布于全国的展厅上开设了消费者咨询中心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973年
松下幸之助就任顾问;高桥荒太郎就任会长
年销售额突破1兆日元
1976年
成立松下电子部品株式会社
1977年
松下正治就任会长;山下俊彦就任社长
成立松下住设机器株式会社和松下产业机器株式会社
1979年
成立松下电池工业株式会社
1986年
谷井昭雄就任社长;山下俊彦就任会长
开始在日本国内使用"Panasonic"的商标
1987年
将松下集团所属各公司的财务年度决算统一定为3月底
1988年
合并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1989年
创始人松下幸之助顾问逝世(享年94岁)
1990年
收购美国MCA公司
1991年
制定环境管理基本方针(松下环境宪章)
1993年
森下洋一就任社长;谷井昭雄就任会长
获得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100%的股权
1995年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住设机器株式会社合并
转让出美国MCA公司的80%的控股股份
1996年
开始销售DVD播放器
1997年
引进公司内分公司制度
1998年
创业80年
1999年
引进CCM(资本成本重视经营管理)
2000年
松下正治就任名誉会长;森下洋一就任会长;松下正幸就任副会长;中村邦夫就任社长
2001年
推出"创生21计划"
在历经了89个年头之后,已经成为电器产品的世界级巨头
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59位,销售额778亿7千1百万美元

F. 松下的发展历程

1918年,创业人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市福岛区大关町创办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并开始生产灯泡插座以及双灯泡用的旋转式插座
1922年,在大阪市福岛区大关町兴建第一个总部工厂
1923年,研制推销了自行车用的弹头型灯具,采用代理店制度,面向全国扩大销路
1927年,研制推销了自行车用的方型灯具,由这一产品开始使用National的商标
1929年,将公司名称改为松下电器制作所,并制定了纲领和信条
Pana:全,都,Sonic:音乐。Panasonic:完美音乐。
1931年,开始生产收音机和干电池
1932年,规定了创业纪念日,宣布了该公司真正的使命
设立了贸易部(于1935年成为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1933年,采用事业部制度 将本部工厂迁至在门真市新建的工厂,作为松下电器应该奉献给社会的5种精神(1937年将其改为7种精神)
1934年,开办店员(员工)培育学校
1936年至1945年,开始为日本军主生产大量战斗机,航空炸弹、通信设备、山炮。为日本二战侵略中国和亚洲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也是侵略的帮凶。
1946年,战后成立劳动工会组织 1952年,与中川机械株式会社(即松下冷机)进行合作,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并成立了松下电子株式会社
1953年,开设了中央研究所,开设了纽约办事处
1954年与日本胜利公司(JVC)进行合作
1955年成立九州松下电器株式会社
1956年成立大阪电气精器株式会社(即松下精工)
1957年全国性的开始设立销售店
1958年成立松下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1959年成立美国松下电器公司
1960年开始推销彩色电视机
1961年松下幸之助就任会长;松下正治就任社长,在泰国成立了二战后第一家国外生产工厂
1962年与东方电机株式会社(即松下电送系统株式会社)进行合作
1968年松下电器历史馆正式开馆
1969年成立松下寿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松下电器技术馆正式开馆
1970年在大阪万国博览会设立松下馆,展示时代资料存放器等产品
1971年在分布于全国的展厅上开设了消费者咨询中心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973年松下幸之助就任顾问;高桥荒太郎就任会长年销售额突破1兆日元
1976年成立松下电子部品株式会社
1977年松下正治就任会长;山下俊彦就任社长
成立松下住设机器株式会社和松下产业机器株式会社
1979年成立松下电池工业株式会社 1986年谷井昭雄就任社长;山下俊彦就任会长开始在日该国内使用Panasonic的商标
1987年将松下集团所属各公司的财务年度决算统一定为3月底
1988年合并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1989年创始人松下幸之助顾问逝世(享年94岁)
1990年收购美国MCA公司
1991年制定环境管理基本方针(松下环境宪章)
1993年森下洋一就任社长;谷井昭雄就任会长,获得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100%的股权
1995年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住设机器株式会社合并,转让出美国MCA公司的80%的控股股份
1996年开始销售DVD播放器
1997年引进公司内分公司制度
1998年创业80年
1999年引进CCM(资本成本重视经营管理) 2000年松下正治就任名誉会长;森下洋一就任会长;松下正幸就任副会长;中村邦夫就任社长
2001年推出创生21计划
2006年中村邦夫就任会长;大坪文雄就任社长
2008年11月7日,松下宣布与三洋合并
2012年11月23日,美国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把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G. 松下电器股票和三洋股份的股票代码分别是多少

这是日本公司,没有在中国上市.600983合肥三洋算松下的相关公司,三洋被松下收购了。(转帖)

H. 日本松下集团创始人背景,公司背景,公司发展历史阶段,还有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请详细解答。谢谢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日语: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まつしたでんきさんぎょう;英语:Matsushita Electric Instrial Co., Ltd.)是日本的大型电器制造公司,总公司设於大阪。

松下电器社长大坪文雄于2008年1月10日表示,将在2008年10月将公司名称由松下电器产业更名为「パナソニック」(Panasonic)。同时「ナショナル」(National)商标将在2009年废止,统一使用「パナソニック」。[1]

松下电器於1918年由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创业时做的是电灯灯座。1927年制作自行车用的车灯。1951年松下幸之助到美国,打开了松下电器在美国的市场,最初的产品是电视机,他与飞利浦签定了技术合作合约,将西方的技术带到日本。因此让松下电器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有突破性的成长。

松下电器的产品线极广,除了家电以外,还生产数位电子产品,如DVD、DV(数位摄影机)、MP3播放机、数位相机、液晶电视、笔记型电脑等。还扩展到电子零件、电工零件(如插座盖板)、半导体等,间接与直接转投资公司有数百家。

旗下品牌

* National:1922年起创立的品牌,寓意“国民的”。台湾中文名称是“国际牌”。目前仅在日本国内的白色家电产品使用此品牌。National品牌将於2009年停止使用。
* Panasonic(香港译名:乐声,中国大陆译名:松下电器):1955年起创立的品牌。松下电器进军美国时,原有的National品牌在美国已有公司注册,因此创立此品牌。现今为松下电器的主要品牌。
* Technics:为松下的电子琴、音响专用品牌(在香港已经并入 Panasonic)。
* Quasar:1974年松下购并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家用电子部门时所继承的品牌,仅在北美洲的电子视听产品使用。
* M:为松下出品的电子零件(电容器等)因细小而无法打上品牌全名时所使用的替代标章。
* KDK:为松下出品的空气流动电器,其产品和National一样,每有新的KDK产品推出,National都一定有同功能,同样式的产品推出,这是由於松下电器以两个品牌,去占有两个不同的市场:KDK以电工材料公司为目标,而National以家庭为主。
* Rasonic:(乐信牌)原为香港的信兴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信兴电工工程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一个品牌。而松下电器中港澳的总代理为信兴集团。於1994年,松下和信兴成立合资公司松下信兴机电有限公司,自此Rasonic成了松下的品牌。

* JVC :(香港曾译为星牌)JVC (Japan Victor Company)成立於1927年,是当时美国的留声机及黑胶唱片的领导者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的子公司。1930年,JVC生产留声机及黑胶唱片。1932年,JVC开始生产收音机。1939年,展出日本第一台电视机。二战期间,日本公司与外国的合作夥伴断绝关系。1929年,JVC的大部份所有权转移到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与胜利音产的合资公司RCA-Victor。直到1953年,JVC由松下电器所有,现在松下电器拥有JVC超过36.9%的股权。

另外,松下电器还有三角形的「三叶松」标章,是松下电器的公司标章,有「坚忍不拔」、「生成发展」、「协力一致」三种含义。

I. 松下空调哪年上市的

松下空调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倒推回去,首台上市的时间1958年,比我国大多数家电企业建厂时间还要长20年以上

J. 说一下松下的发展史~详细点最好

松下电器创立于1918年

1918年

创业人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市福岛区大关町创办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并开始生产灯泡插座以及双灯泡用的旋转式插座

1922年

在大阪市福岛区大关町兴建第一个总部工厂

1923年

研制推销了自行车用的弹头型灯具,采用代理店制度,面向全国扩大销路

1927年

研制推销了自行车用的方型灯具,由这一产品开始使用"National"的商标

1929年

将公司名称改为"松下电器制作所",并制定了纲领和信条

1931年

开始生产收音机和干电池

1932年

规定了创业纪念日,宣布了本公司真正的使命

设立了贸易部(于1935年成为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1933年

采用事业部制度

将本部工厂迁至在门真市新建的工厂

作为松下电器应该奉献给社会的5种精神(1937年将其改为7中精神)

1934年

开办"店员(员工)培育学校"

1935年

成立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将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制,成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采取分公司制度(成立松下无线株式会社等9个公司)

1938年

通过松下电器贸易公司开始了进口业务

1940年

举办了第一届经营方针发表会

1946年

成立劳动工会组织

1952年

与中川机械株式会社(即现在的松下冷机)进行合作

与荷兰的飞利浦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并成立了松下电子株式会社

1953年

开设了中央研究所

开设了纽约办事处

1954年

与日本胜利公司(JVC)进行合作

1955年

成立九州松下电器株式会社

1956年

成立大阪电气精器株式会社(即现在的松下精工)

1957年

全国性的开始设立销售店

1958年 成立松下通信工业株式会社

1959年

成立美国松下电器公司

1960年

开始推销彩色电视机

1961年

松下幸之助就任会长;松下正治就任社长

在泰国成立了"二战后"第一家国外生产工厂

1962年

与东方电机株式会社(即现在的松下电送系统株式会社)进行合作

1968年

松下电器历史馆正式开馆

1969年

成立松下寿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松下电器技术馆正式开馆

1970年

在大阪万国博览会设立"松下馆",展示"时代资料存放器"等产品

1971年

在分布于全国的展厅上开设了消费者咨询中心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973年

松下幸之助就任顾问;高桥荒太郎就任会长

年销售额突破1兆日元

1976年

成立松下电子部品株式会社

1977年

松下正治就任会长;山下俊彦就任社长

成立松下住设机器株式会社和松下产业机器株式会社

1979年

成立松下电池工业株式会社

1986年

谷井昭雄就任社长;山下俊彦就任会长

开始在日本国内使用"Panasonic"的商标

1987年

将松下集团所属各公司的财务年度决算统一定为3月底

1988年

合并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电器贸易株式会社

1989年

创始人松下幸之助顾问逝世(享年94岁)

1990年

收购美国MCA公司

1991年

制定环境管理基本方针(松下环境宪章)

1993年

森下洋一就任社长;谷井昭雄就任会长

获得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100%的股权

1995年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松下住设机器株式会社合并

转让出美国MCA公司的80%的控股股份

1996年

开始销售DVD播放器

1997年

引进公司内分公司制度

1998年

创业80年

1999年

引进CCM(资本成本重视经营管理)

2000年

松下正治就任名誉会长;森下洋一就任会长;松下正幸就任副会长;中村邦夫就任社长

2001年

推出"创生21计划"

在历经了89个年头之后,已经成为电器产品的世界级巨头

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59位,销售额778亿7千1百万美元

阅读全文

与松下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期货的人多么 浏览:489
信贷杠杆 浏览:318
外汇余额2017 浏览:290
支付宝中基金和理财区别 浏览:544
浮动汇率下的减税 浏览:635
沈阳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152
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 浏览:105
银行间外汇市场什么时候收盘 浏览:285
汽车融资租赁过程中担保公司倒闭 浏览: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托 浏览:681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 浏览:992
信托100事件追踪 浏览:677
融资融券保证金100解读 浏览:20
比特币杠杆公式 浏览:752
公司购买股东个人资产 浏览:530
2月港币汇率走势 浏览:549
上海代办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转让 浏览:256
小企业贷款目标 浏览:140
江西省旅游集团借壳上市 浏览:742
中国msci的股票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