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龙云生平
被称为“云南王”
B. 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团队
王纪年
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研究员。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及中共河南省第七届、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全国劳模。现任国网国际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党组书记,兼任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宫龙云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义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协常委、经济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蒲小川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现任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义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西义禧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筹)总经理。兼任上海宇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技矿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总经济师;南京市青联委员、江苏省青联常委。河南省青联副主席。中国国债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当选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2005年选入河南省国资委企业独立董事库,并担任两家企业的独立董事。2009年继任四川省青联常委。上海市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
庄启飞
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清华大学EMBA在读。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上海义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杨浦工商联投融资行业商会会长,上海杨浦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高国印
高国印先生,大连理工大学工学硕士,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牟涛
牟涛先生,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多年证券从业经验,先后任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投资经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员、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部投资经理、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副总经理,兼任四川省螺髻山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刘伟华
刘伟华先生,上海融昌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部经理。进入证券行业前为新华社财经记者,多年从事财经报道工作,曾任新华社山东经济信息社社长。2002年从事证券行业,历任融昌资产管理公司行政总监、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现任上海融昌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部总监。
张蕾
张蕾女士,留英MBA。多年证券从业经验。1999年-2001年先后任Henyep Investment(UK)Ltd. London客户经理、Reabourne Ltd. London见习基金经理,美的技术投资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2001年11月-2003年2月任国元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项目经理;2003年2月起,先后任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投资经理、投资副总监。现任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李雪冬
李雪冬先生,高级会计师。27年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先后任职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屏板车间、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处,曾负责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资金调度、财务软件管理工作。现任上海融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行政总监、工会主席,哈尔滨佳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C. 卢汉妻子龙泽清,龙云简介,龙云与卢汉是啥亲戚
卢汉(1895—1974.05.13),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卢汉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4期步兵科。是龙云的表弟,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后随龙云加入滇军,二人受到唐继尧的重用。历任滇军排、营、团、旅、师、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卢汉出生于昭通市炎山乡中寨的一个彝族奴隶主等级的吉迪家族。其父卢元达(1874—1926)曾捐过一个游击的官衔。其母刘氏(1874—1946)是家庭妇女。根据墓志铭记载,卢元达共有6个儿子,即永恒(永衡、邦汉),邦彦,邦佐,邦治,邦基,邦定。据墓志铭可见,卢汉在6兄弟中,排行居长。 卢汉虽然出生于奴隶主家族,但幼年时期也参加过田间劳动。后来又与龙云一道,被送进昭通城内读书。但二人对“三、百、千”不敢兴趣,于是流浪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的金沙江两岸地区,拜江湖术士马得胜为师,学得一手好拳法,颇有狭义心肠,与龙云、邹若衡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1911年春,卢汉、龙云、邹若衡出外收购木材,后因木筏被撞坏货物沉没,淹死二十余人,无颜回乡,只好去四川另谋出路。6月,四川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反抗清廷出卖筑路主权,史称“保路运动”。云南永善人魏焕章也在川南组织了一支队伍,自任统领,参与了保路运动,要攻打清朝四川总督赵尔丰。卢汉遂跟随龙云、邹若衡投入魏焕章部。同年冬,辛亥起义后,云南都督蔡锷决定派兵支援尚未起义的四川,滇军援川军第一梯团长(相当于旅长)谢汝翼,奉命率部经昭通入川至叙府(今宜宾市)。龙云、卢汉得知滇军来到,遂一同投奔谢汝翼梯团。谢汝翼得知他们是云南人,也欢迎他们参加滇军,暂时给予“候善员”名义,等待安排。龙云、卢汉就在辛亥时期正式投入了滇军,并从此与滇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5月卢汉和龙云随滇军开回云南,以准尉级军衔被保送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学习,龙云去了骑兵科。 1914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毕业后,回家探亲,与龙泽清结婚。(卢汉夫人龙泽清,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企业家。) 毕业后卢汉分配到滇军任少尉见习排长。从这时起,卢汉开始了自己一生正规的军事生涯。 1915年底,从云南开始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爆发,卢汉随护国军进入四川战斗。护国战争结束后,卢汉在驻川滇军成都兵工厂保厂营任排长,后升任连长、副营长等职。 1920年,四川军人掀起“川人治川”运动,驱逐驻川滇军,滇军战败退回云南。卢汉回到昆明后,在唐继尧督军公署当少校副官。 1921年初,驻川滇军第1军军长顾品珍,不满唐继尧强驱滇军入川内战,率部回昆明驱逐唐继尧。唐继尧在内部分裂,军心动摇,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不得已通电辞职,2月8日凌晨率亲信乘滇越铁路火车向南出走,流落香港。次日,顾品珍进入昆明,以滇军总司令名义控制云南。唐继尧逃离昆明前,委龙云为近卫第11团团长,卢汉任该团第3营营长,驻云南蒙自地区,以待时机。 1922年春,唐继尧侥幸地实现了“二次回滇”,重新统治了云南,论功行赏,龙云出任军长,卢汉被任命为近卫第3团团长。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准备继续完成北伐事业,民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唐继尧对这个形势看不惯,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与粤系陈炯明,桂系刘震寰相勾结,试图推翻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革命政府,组织以唐继尧为首的南方政府。1925年春,唐继尧派出号称十万大军的部队,分两路入侵广西。北路以唐继虞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为2.5万人),从北路进攻;南路以龙云为总指挥,率领号称5万人(实则仅有3万人),从南路进攻。卢汉被唐继尧任命为第7旅旅长,归龙云指挥,进入广西。由于滇军指挥混乱,士气低落,经过几个月的战斗,遭到大败,于同年8月退回云南。不过在这次战争中,龙云及其卢汉所部,损失不大,保留比较完整,这就使龙云、卢汉在后来滇军内部角逐中,处于优势地位。 1927年2月6日,卢汉跟随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镇守使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发动推翻唐继尧的“二
D. 龙云集团的介绍
龙云集团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西3公里处龙堂村,创办于1991年,是融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被评为国务院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拥有3个面粉厂、挂面厂、方便面厂、酱园有限公司、高新科技园区、蔬菜精选包装及无公害蔬菜专卖连锁有限公司等,现有职工1930人。2005年,龙云集团总资产达7.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45亿元,利税6700万元。“龙云”牌系列面粉年加工量15万吨,挂面年产销量5.3万吨。方便面年生产量3万吨,无公害蔬菜年产各类蔬菜40万吨,以稳定过硬的产品质量,被评为“河南省食品工业第一品牌”,“河南省质量监督免检产品”。龙云特一粉、番茄、黄瓜、甜椒4个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16个蔬菜产品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和“河南省优质农产品”。产品打响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龙云集团被国家九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千亩农业高新科技园区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全国标准化示范园区”,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被河南省环保局认定为“绿色企业”。
E. 谁能够介绍一下龙云
龙云
Long Yun
(1884~1962)
民国时期云南省军政首领,爱国民主人士。字志舟。彝族。1884年11月27日(清光绪十年十月初十)生。云南昭通炎山人。1914年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后,在云南督军唐继尧部下任近卫军中、大队长等职。1922年升为第五军军长兼滇中镇守使。1926年改任昆明镇守使。1927年2月与胡若愚等发动倒唐政变,投向广州国民政府,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云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29年秋统一了云南。1933年出兵助蒋镇压福建人民政府(见福建事变)。1935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还任国民政府“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在黔、滇、川边境阻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军事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兼陆军副总司令。因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龙云逐渐支持抗日民主活动,反对蒋介石消灭异己的阴谋,同中国共产党及民主人士结交,并秘密参加了民主同盟。1945年10月被蒋介石免去云南省政府主席等职,给予军事参议院院长的空衔,并加以软禁,1948年12月他从南京逃往香港,脱离蒋介石的控制。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8月13日,与黄绍竑等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50年 1月从香港到北京。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1962年6月27日在北京病逝。
F. 黑龙江龙云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黑龙江龙云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2004-03-19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电碳路71号。
黑龙江龙云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230110756334043A,企业法人洪敏玲,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黑龙江龙云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气象服务、网上新媒体服务、气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通信工程设计、施工;经销: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电子产品、通讯器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黑龙江龙云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1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黑龙江龙云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G. 龙云的人物事迹
龙云和胡若愚发动“二·六政变”后,云南省务委员会成立,胡若愚被推省政府主席兼军政厅厅长,龙云为省政府委员兼云南讲武堂校长。省务委员会的成立,名义上是四镇守使联合统治云南,但实际大权操纵在实力较强的胡若愚、龙云手中。张汝骥拥兵3个团,倒向胡若愚一边,李选廷只有1个团的兵力,觉得力量太弱,不敢参与争夺。这样,龙云与胡、张两军对垒,矛盾日益尖锐。但是,龙云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未有防胡图胡之心,致使胡张占了先机,险遭不测。
1927年6月14日夜,胡若愚、张汝骥突然派兵袭击了龙云在昆明翠湖东路的住宅,龙云和卫士奋勇反击。一颗炮弹在住宅附近爆炸,击毁了门窗。龙云的左眼球被玻璃碎片炸伤,顿时鲜血淋漓,身体不支被俘。胡若愚俘虏龙云后,昆明城防司令王洁修把龙云关在大铁笼子里,囚禁在五华山上达一月有余,龙云的左眼得不到治疗,造成终身失明。
就在“六一四事变”当日,蒋介石正好发布命令,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38军军长,胡若愚为第39军军长,张汝骥为独立第8师师长。只是一个多月后,龙云才得到这个消息。龙云虽然被囚,但龙云部的主要将领卢汉、朱旭、高荫槐等却趁混乱之机,逃到了滇西。龙云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大损失。龙部遂在滇西邀请滇军元老胡瑛代理第38军军长,指挥部队反击。全军将士同仇敌忾,与胡若愚、张汝骥部在祥云县清华洞、禄丰县城郊展开激战。在击溃胡、张部队之后,乘胜进入昆明。胡若愚挟持龙云撤走,在退至昆明东郊大板桥时,恐38军跟踪追击,乃向龙云言和示好,双方达成了“板桥协议”,商定由龙云回昆明主持省政,胡、张即行北伐,由龙云在后方补充饷械。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接任了第38军军长兼代云南省政府主席,并重新改组了云南省政府,延续一个多月的“六一四滇变”闹剧收场。从此龙云开始了长达17年之久的主政云南的时期。1928年1月,蒋介石指定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13路军总指挥,龙云的地位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认可。
龙云主政后,又与胡若愚、张汝骥和唐继虞部及支持他们的黔、川军,进行了两年左右的政权保卫战,最终于1928年秋冬先后击退唐继虞、胡若愚、张汝骥等部进攻,1929年挺进贵州,击毙与胡、张勾结的贵州军阀周西成,大败黔军。是年夏末,胡若愚、张汝骥与脱离龙云的唐继尧近卫军旧将孟坤部联合,分别从川南、滇东北向昆明反攻。龙云急调入黔滇军赶回昆明,分别击溃联军。胡、张、孟部退入川南一带。龙云通过关系,与川南的木里土司进行夹击,结果张汝骥被俘,押到云南下关枪毙;孟坤渡江,翻船淹死;胡若愚逃往上海,另谋出路。这年秋天,龙云基本肃清了云南境内反对势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经历了多年战乱的云南,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在统一云南后,龙云提出了建设“新云南”的目标。他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对东南亚各国亦采取开放政策。这些措施收到了相当好的成效,使地处边疆的云南成为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一个引人注目的省份和抗战时期的坚定的后方。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龙云始终以坚韧的毅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致使云南各方面的建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呈现出一派大好局面。龙云因而也被称为“云南王”。
政治上,云南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民主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为抗战期间各种政治力量的活动提供了舞台。龙云主政云南后,起初在政治上追随蒋介石。1929年秋,蒋桂战争中,他被蒋任命为讨逆军第10路总指挥,出兵伐桂。不久又奉蒋介石之命在云南进行过“清党”。1935年初和1936年3月,又被蒋介石分别任命为第2路军总司令和滇黔绥靖公署主任,对过境云南的、处于长征途中的红一方面军和贺龙、萧克的红2、6军团进行防堵,以维护其利益。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龙云对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主张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深表钦佩。在民族矛盾上升的关键时刻,龙云的政治态度有了积极的变化,“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更是全力支持全面抗战。
在整肃了各路军事武装后,又剿灭了各地土匪,使匪患渐平,民得安居。为云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也为全国树立了样板。因此,抗战期间,大批进步教授、民主人士、社会团体和大中学校纷纷入滇。他们在云南的活动,推动了当地人民的思想进步,也推动了当地的政治活动。
在中共领导和民盟推动下,云南抗日民主运动蓬勃开展。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省主席龙云,则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龙云对民主运动采取了保护和支持的态度,使云南昆明具有了“民主堡垒”之称。抗战爆发初期,中国共产党即与龙云建立了秘密联系。1943年,中共又派华岗同志到龙云身边工作。华岗向龙云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救国的政策方针,阐明坚持抗战、反对内战、支持民主运动、反对法西斯专政的重大意义,使龙云对中共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蒋介石铲除地方势力、排除异己的一贯手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龙云倡议下,中共在五华山龙云驻地设立电台,供双方及时联系。1945年7月,龙云又同意中共《新华日报》报社在昆明青云街31号设立营业分处,发售《新华日报》和《群众》半月刊,民盟机关报《民主周刊》,也在昆明发售。这年年初,昆明还成立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民主工人同盟”、“新民主主义同盟”,这些组织,都是在龙云的默许下进行的。战时只有昆明这个城市,才有这样的“民主”运动。
龙云与民盟领导人罗隆基等关系密切,对民盟的组织和活动,不仅在政治上加以保护,而且在经济上也给了不少的帮助。1944年底,龙云加入了民盟。民盟在云南工作比较活跃,在群众中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对于配合共产党、开展抗日民主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 。
经济上,唐继尧时代征战南北,军需费用浩大,使农村破产,城镇工商凋零,币值低落,财政拮据。龙云上台后,开始大力整顿财税,巩固金融,稳定货币,兴办实业。他重用陆崇仁等,改革财政税务,取消苛捐杂税,删繁就简,另立新税。将财政、企业、金融合而为一,以财政扶持金融,发展生产;以金融充裕财政,支持生产;以生产巩固财政,充实金融。他改组富滇银行,发行钞票,统治外汇,巩固云南金融。他大力扶植云南地方资本,支持兴办实业,扩大纺织出口,整顿发展个旧锡矿及其他钨、锑、铜、锡、盐、煤矿等,使云南省财政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呈现出比较繁荣的景象。
龙云还十分重视农业和交通设施建设。云南的交通设施落后,唐继尧时期,全省只有约40华里公路。龙云主政后,大力修建公路,使通往省外的公路多达6条,分别为: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特别是后来修建的滇缅公路,更是龙云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公路的修筑,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促进了云南的社会发展。
云南山地较多,长久以来粮食都不能实现自给,而主要依靠从越南进口。龙云扩大粮食耕地,减轻税收,存粮积谷,力争粮食自给。抗战期间,军队和人口大批涌入,而云南粮食无缺,端赖于此。 龙云对云南的文化建设还有两件事需要提及:一是扶持、推进滇剧的发展,二是倡修云南通志、云南省志和云南各县县志。
由于他的努力,1935年,《新纂云南通志》定稿。1941年80卷、21部类、计400余万字的《续云南通志长编》也基本完成。这为保存云南历史文献,研究云南近现代历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军人出身的龙云,深知军队对于政权的重要性,要想稳定统治,必须有军队作坚强的后盾。所以,他接掌滇政后,大力整顿滇军,努力树立滇军新形象,提高滇军的战斗力。滇军骁勇善战,但不乏亡命之徒,兵也很难“带”。当时的滇军,从士兵到长官,几乎都是职业军人,云南称之为“兵油子”。这些“兵油子”多半是游手好闲之人,到处受雇,到处“开小差”,不仅混吃混喝,而且三教九流,鱼目混珠,人员成分非常复杂。在削平滇中诸雄后,云南旧军人很多被淘汰。龙云便趁此机会,提出“重塑滇军新形象”的口号。
他采用了如下办法:整理编制。龙云将他的直属部队,取消师、军以上的番号,缩小编制为旅,旅下属2个团,分驻全省各地。规定军队仅维持治安,不再过问地方政治。改募兵制为征兵制。征来的壮丁称为“学兵”,服役期满,回乡为在乡军人。从前募来的兵士,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改征兵制后,所征多半是农家子弟,不但没有人抽吸鸦片,连一般社会恶习也没有。所以滇军有了“脱胎换骨”的新面貌。设立军官教导团。1930年开始创办,龙云自任团长,招募中学毕业生及遴选军中干部严训,以培养下级军官。每期受训时间多为三年,分步、骑、炮、工、交通、通讯各科。至抗战前,共训练下级军官达四千余人,成为滇军基层骨干。重新训练军队,配套新式武器。从前的步兵操典,多半模仿日军。征来的新兵则一律改用“德操”。新兵的装备,系经法国军火商采购而来,这些欧洲新式武器,加强了滇军的战斗力,为以后滇军参加抗日立下了功劳。 “七七事变”后,龙云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干部训练团副团长、陆军副总司令等职,在云南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全国抗战。将龙云称为抗日爱国将军毫不夸张。就凭两件事,他就足以担纲此誉,一是组织滇军二十多万奔赴抗日前线;二是开辟滇缅公路,打通抗日的国际援华通道。
民族大义使龙云第一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37年8月,龙云在西安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机飞往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并多次会晤。朱德和龙云是云南讲武堂同学,双方交换电台密码,开始建立联系渠道。在与中共领导人交谈中,龙云受到巨大鼓舞,坚定了抗日的决心。也正是在那次会议上,龙云慷慨陈词,表示要“尽地方所有之人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但龙云也逐渐看清了蒋介石并非真心抗日,于是决心以己之力,以全云南之力,做好抗日的准备。
1937年秋天,中国军队在华东重镇徐州与来势汹汹的日军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的决战,正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龙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多年精心培养出来的数万子弟兵送上了前线。9月9日,龙云一身戎装,誓师巫家坝,滇军首批以卢汉为军长的第60军4万余官兵浩浩荡荡步行1000多公里到达长沙集结,随即奔赴台儿庄战场。
血战台儿庄
此时的台儿庄战事对中国极为不利,孙连仲部第二集团军被日军包围,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滇军就是在这样的危急关头,甚至还没来得及将机枪从马背上卸下来就开始投入战斗。英勇的战士前仆后继,与日军展开了反复肉搏,没有人因胆小而退却,没有人因怕死而逃跑。营长尹国华全营500人,最后仅一人生还。台儿庄战役胜利了,滇军坚持了二十多天,重创日军,威震敌胆,名扬天下。但龙云也付出了伤亡2万余人的代价。接着,云南又新编成第58军和新3军,与60军合组第30军团,年底又扩编为第1集团军,由卢汉指挥,龙云自兼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等。八年抗战,在仅有900万人的云南,龙云共组建派出了22万人的大军开赴前线,经历各种重大战役20余个,伤亡官兵十余万。并动员和组织全省军民投入滇西大抗战,使云南一直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成为中华民族背水一战时脚底下为数不多的一块土地。这是龙云政治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和辉煌的一笔。
修建滇缅公路
考虑到战时港口会被日军封锁,重庆又地处内地,交通上必须保证国际通道的顺畅,1937年,龙云主动向蒋介石请命修筑滇缅公路,打通抗日的国际交通线。此条公路地势险峻,须跨越澜沧江和怒江,施工实属不易。在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等几乎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龙云坚决地下达了筑路饬令。在国难当头时刻,为了抗日救国,云南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长途跋涉纷纷赶往筑路工地,平均每天出动数万人,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修筑了974公里的公路,滇缅公路全线通车。1938年5月17日至19日,英国《泰晤士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和照片,报道滇缅公路的修筑情况,赞美“只有中国人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这条公路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当时的国际援助物资均从此公路运至昆明,在军事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龙云本来还打算修筑一条滇缅铁路,后因缅甸沦陷,建路物资运不进来,铁路修了一半,最终没有完成。但是,这条奇迹般的滇缅公路,成了抗战时期至关重要的运输通道,有“抗日输血管”之称。
抗战期间,他的第三子龙绳曾,因广泛的人脉和社交结触能力,被云南各界人士推举为云南司机联合会董事长,卓有成效地保障了父亲龙云治下,发动数十万父老民工修筑的滇缅公路,可以在当时猖獗匪盗的眼皮下,让输送抗日物资的卡车车队,顺利地通行在这条中国与国际相联的唯一陆地运输线。可以说龙绳曾“董事长”的名义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龙云主政以来,虽然一直支持蒋介石,但蒋、龙之间业已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多年以来,龙云把云南的政治、经济、军事、人事等,都抓在自己手里,不容中央政府染指,这在蒋介石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1938年12月,汪精卫潜离重庆,经昆明逃往越南河内,在昆明得到了龙云的同情和帮助,使蒋介石对龙云从此耿耿于怀。尤其是龙云保护、支持共产党和民主人士在云南开展活动,严禁国民党特务抓人,使昆明成为“民主堡垒”,更让蒋介石寝食难安。蒋介石认为龙云“阻挠政令,危害抗战,包庇左翼分子,使昆明成为共产党的温床”。而随着抗战的胜利,解除龙云在云南的统治,清除民主阵地,就成为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前后不得不面对而又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 。
1945年4月,蒋介石秘密召见昆明防守司令官杜聿明,商谈解决龙云的问题,要杜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做好准备。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实施调虎离山之计,急忙调龙云的滇军主力———由卢汉率领的第一方面军,全部开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使龙云成为无兵之帅。蒋还命令杜对昆明所有的通讯、交通设施都进行监视和切断部署,严防龙云乱中逃跑。一切布置完毕后,蒋又以日军有阴谋、国民党军接收兵力不足、恐出意外为借口,要龙云把他留在昆明护驾的家兵———龙云的大儿子龙绳武的19师、爱将潘朔端的23师都调防越南。至此,龙云多年来训练、装备起来的“看家宝”就只剩下二儿子龙绳祖率领的24师以及宪兵团和警卫大队了。
在对龙云发动突然袭击之前,杜聿明还多次举办舞会、宴会,并到龙公馆拜访,以示亲热,借以迷惑龙云。1945年10月3日,根据蒋介石的指令,杜聿明指挥中央军包围昆明城,解除了龙云的警卫部队和滇军守城地方的武装,并传达蒋介石命令,免去龙云军事委员会昆明行辕主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及所兼各职,调任军事参议院上将院长。史称“十三事件”。
龙云逃出公馆,登上五华山省政府驻地后,一面指挥警卫营奋死反抗,一面等待后援。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在宋子文等人的反复劝解下,龙云才放弃抵抗,留恋地离开了他经营十七年的云南,被迫飞往重庆接受院长任命。实际上,他已完全失去自由,等同于被软禁了。之前,在卢汉离开昆明时,龙云为了预防万一,曾对卢汉说,如果昆明有变,闻讯即率部队回昆。但蒋介石早有安排,在中越边境布置大军堵截,并任命卢汉为云南省政府主席,以分化龙、卢之间的关系。因此,“十三事件”发生后,卢汉犹豫不决,部分滇军想打回云南,但一分析军事态势,确也难以办到。卢汉完成受降任务回国后,于1945年12月1日就任云南省主席职位,但只带回了一个营的兵力。蒋介石为了消灭异己,将驻越滇军调到了东北内战前线。
处于软禁中的龙云,丝毫不惧蒋介石的淫威,经常与中共、民主人士和滇军老部下秘密联系策动反蒋,并在旧政协开会前,资助民盟经费2000万法币(当时值黄金200两)。后来,潘朔端、曾泽生起义和张冲投向共产党,都与他们的老长官龙云不无关系。
1946年3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龙云提出想先回昆明一趟,然后再去香港,希望脱离政治,遭到蒋的拒绝。龙云只好跟随大队人马回到南京。第二年,龙云所在的军事参议院被撤销,另立战略顾问委员会,由何应钦任主任,龙云任副主任。蒋介石几次要战略顾问委员会拟“剿共”计划,但均为龙云所拒绝,双方关系更为紧张。
在南京,龙云受到严密监视,一举一动都受到限制。例如1946年秋他想到杭州参观,1947年夏想到上海送爱女国璧赴美留学,均被无情拒绝。1948年秋,龙云听到蒋介石要把自己挟持到台湾的消息后,决心逃出虎口,并立即着手自救行动。他先与上海中共地下负责人吴克坚取得联系,计划乘船北上解放区,但未能实现。接着又派人到上海找到抗战期间在云南结识的美国飞虎队大队长陈纳德将军求援。在老朋友陈纳德的帮助下 ,1948年12月8日,被蒋软禁了整整三年的龙云终于脱离牢笼,搭乘陈纳德的一架商业飞机从南京经上海飞赴广州,随即远走香港 。 龙云脱险后,立即站到了反蒋反内战的行列。他到达香港不久,就发表长篇谈话,公开抨击蒋介石的阴谋,拒绝了代总统李宗仁要他去南京“共商国是”的要求,并力劝李宗仁接受中共所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他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民革中央负责人之一。他时常关心云南的局势,多次派人去云南劝说卢汉早日起义。1949年8月13日,他同黄绍竑等44人,在香港发表《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痛斥蒋介石祸国殃民的政策,表示同蒋彻底决裂,并号召国民党军政人员认清形势,不要跟着蒋南逃。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令开除龙云等人党籍并加以通缉,甚至派遣特务到香港伺机刺杀。
二十多年来,龙云从拥蒋到反蒋,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他彻底与蒋介石反动集团决裂,走向光明,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龙云被列为特邀代表。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龙云被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新政协会议颁布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制定了国旗、国徽、国歌。尚在香港的龙云高兴地对《文汇报》记者表示:“我觉得最高兴的一点是‘共同纲领’的颁布和有了新国旗。看了‘共同纲领’后,觉得它胜过百万雄师,足够压倒百万美帝装备的反动军队……这可以说是全中国人民真正的共同的意志。中央政府中所有的各政府机关,非常完备,可以说将阻碍国家统一的一切因素都扫除了。阻碍中国建设繁荣的毛病扫除得干干净净,全中国人民都清楚看出我们国家的远景。”
经中共地下党的安排,原计划龙云早日北上,但他不愿意把吸食鸦片的恶习带到北京,决心戒了烟再走。1950年1月,已经成功戒烟的龙云离开香港,到达北平,沿途受到各地党政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不久龙云被安排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此后,他又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等职。国家给了龙云副总理级的待遇,工资500元人民币,配有司机、警卫、秘书、服务员、勤杂工、厨师等。
到达北平后的龙云,生活舒适,心情欢畅。
夫人顾映秋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你爸爸来到北平以后,中共各级人员的态度非常好,对你爸爸优礼有加,过去在昆明的民主人士,也非常亲洽,所以心情特别愉悦,更显然精神好了。” 党和人民的委托与信任,使龙云深受感动。尽管他年事已高, 仍然努力工作。他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安定西南地方云南战争的社会秩序, 维护民族团结,恢复和发展生产。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他经常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他重视民革工作, 大力加强民革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 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H. 龙云集团在什么地方
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西3公里处龙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