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电集团老总是谁
潘刚,中共党员,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欧工商管理学院EMBA。潘刚1970年出生于内蒙古;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伊利集团;2002年7月任职伊利集团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时为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6月股东大会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当选为董事,进而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兼任总裁。在潘刚率领下,伊利集团创造了持续进步的出色经营业绩,已经成为中国食品业的领导者和领先者,下辖原奶、液态奶、冷饮、奶粉、保鲜五大事业部,液态奶、冷饮与奶粉三大主营产品都名列全行业第一。公司2004年销售收入87.35亿元,200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56.59亿元,稳居全行业首位。潘刚1999年起任职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被业内外誉为“中国液态奶第一人”,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液态奶已经取代奶粉成为目前中国乳业最重要的产品。在潘刚主导下,伊利集团率先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将液态奶的保质期延长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于本地的销售半径,从而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引发了全行业的跟进,现在液态奶事业部每年给伊利集团贡献65%以上的销售收入,中国液态奶产销量占到了行业总量的50%以上。潘刚就任总裁主抓公司经营后,体现了卓越的经营领导能力,伊利集团进入一个加速度发展的黄金时代。2002年销售收入40.10亿元,比2001年的27.02亿元增加51.2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57%;2003、2004年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62.99亿元、87.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57.09%、38.67%;2005年销售收入将轻松突破百亿元。伊利集团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公司接连发生“独董风波”与“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等五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审查,震惊全国,引发了部分流通股东的不安和动摇。在公司内外建立起了极大威望的潘刚此时临危受命,被寄以率领公司化危为机的厚望。潘刚以其特有的稳健缜密风格,全面推行精确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视赢利能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迅速增强了公司员工、投资者与舆论的向心力,率领伊利集团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连续创造了中国乳业历史最佳经营业绩,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经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赢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时使得伊利“牛奶专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过的一揽子十多亿元的投资计划更是令业内外惊叹不已,被形象地称为“将会释放核弹一般的产销能量”,他领导公司进入了又一轮发展的黄金时代。潘刚还是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与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入选国内知名财经杂志《经理人》2003年度 “10位最有价值的40岁以下新生代企业家”,兼任内蒙古青联副主席、中国乳协副理事长、中国奶协副理事长。
Ⅱ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1901年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于1月25日在香港注册成立,并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在香港上市,当年最高的用电需求量为1/10兆瓦。1903年位于红磡漆咸道的首座发电厂正式投入服务,发电容量为75千瓦。1940年鹤园发电厂正式投产。1964年由中电及埃索(现称埃克森美孚)合营的青山发电有限公司拓展鹤园发电厂。1979年中电开始与广东省连网,为广东省提供电力。1984年中电接管长洲电力公司。1985年中电与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组成合营公司,于大亚湾兴建核电站,引入核电为新的燃料组合,进一步加强燃料供应的可靠性。1986年青山发电B厂正式投产,发电容量达2,708兆瓦。1992年位于大屿山的300兆瓦竹篙湾发电厂正式投入服务,是中电发电系统的重要后备设施。1996年香港首间天然气发电厂 - 龙鼓滩发电厂正式分段投产。1998年中电控股于集团重组后正式成立,以强化日益多元化业务的管理。2002年中电收购位于印度的Gujarat Paguthan Energy Corporation Private Limited (GPEC),踏足印度电力市场。2005年中电收购TXU Merchant Energy,成为澳洲第五大能源零售公司,并改名为TRUenergy。2010年中电成功达至《气候愿景2050》订下的中期减排目标,把碳排放强度降低至每度电0.8千克。可再生能源现占中电发电组合16.8% ,远超原订于2010年时达至5%的目标。2011年中电完成收购EnergyAustralia 能源零售业务。TRUenergy成为澳洲其中一个最具领导地位的综合能源业务,提供发电及零售服务。
Ⅲ 中电集团的中电历史
中电的历史不只属于中电,它更是见证香港经济腾飞、刻录亚太地区在世界舞台上日渐崛起的成功故事。让我们从中电超过一个世纪的业务发展里程中,回顾每一个光辉印记。 1901年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于1月25日在香港注册成立。当年最高的用电需求量为1/10兆瓦
1903年 位于红磡漆咸道的首座发电厂正式投入服务,发电容量为75千瓦
1910年 宣布签约供电予广九铁路清段及英段,即今日港铁东铁线及广深铁路
1919年 中电获得九龙区公共照明系统的电力供应权 1940年 鹤园发电厂正式投产。位于亚皆老街的中华电力总部大楼落成启用
1955年 中电正式收购大澳合众电力公司,为大屿山居民供应电力
1964年 中电及埃索(现称埃克森美孚)与香港政府签订首份管制法则协议
1969年 青衣燃油发电厂正式启用,总发电容量达1520兆瓦 1979年 中电开始与广东省连网,透过其132千伏输电网络供电予该省
1982年 青山发电A厂正式投产,发电容量达1400兆瓦,落实采用多元化燃料策略
1984年 中电接管长洲电力公司,开始为离岛供应电力
1985年 中电与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组成合营公司,于大亚湾兴建一座1968兆瓦的压水式反应堆核电站 1986年 青山发电B厂正式投产,发电容量达2708兆瓦
1992年 位于大屿山的300兆瓦竹篙湾发电厂正式投入服务,是中电发电系统的重要后备设施
1994年 广东核电站正式投产。位于从化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逐步分段投产
1996年 龙鼓滩发电厂─正式分段投产,所有机组落成后,发电总容量达2500兆瓦。中电与台湾水泥公司组成合营公司,在台湾花莲和平工业区兴建一座1320兆瓦燃煤发电厂及53公里长的架空电线,将业务拓展至亚太地区 1998年 中电控股于集团重组后正式成立,以强化日益多元化业务的管理
山东中华发电项目的融资安排完成,总投资额达22亿美元,此项目荣获5家国际财经杂志颁发“最佳融资安排”奖
中电从泰国唯一营运中的独立发电商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购入策略性股权,在泰国电力市场建立重要据点
2001年 中电收购雅洛恩能源大部分权益,首度涉足澳洲电力市场
2002年 中电在本港的客户数目超越200万 2004年 中电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目标于2010年底前,以可再生能源生产相当于集团总发电容量(按净权益计算)5%的电力
2005年 中电收购TXU Merchant Energy,成为澳洲第五大能源零售公司,并改名为TRUenergy
中电与澳洲公司合作在亚太区发展可再生能源业务
2006年 中电发表《气候愿景2050》,并宣布减排目标,目标于2050年底前把集团发电组合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减少约75%至每道电0.2千克。5%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已于2007年底达成,较原定时间提早3年。
Ⅳ 中电集团的公司架构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华电力100%)
输电及供电网络
青山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0%,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60%)
龙鼓滩发电厂、青山发电厂、竹篙湾燃气轮机发电厂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电25%,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75%)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国华瑞丰(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荣成风力发电场一期
华能汕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25%,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50%、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5%)
南澳风力发电场二/三期
CLP-CWP Wind Power Investment Limited(中电50%、中国风电集团50%)
曲家沟风力发电场、马鬃山风力发电场
神华国华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电30%、中国神华能源70%)
北京一热电厂、盘山电厂、三河电厂一/二期、准格尔电厂二/三期、绥中电厂一 /二期
国华中电(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荣成风力发电场二/三期
中水电中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5%、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55%)
长岭风力发电场二期
乾安网新风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乾安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国华神木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中国神华能源51%)
神木电厂
国华瑞丰(东营河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东营河口风力发电场
华电莱州风电有限公司(中电45%、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55%)
莱州风力发电场
香港抽水蓄能发展有限公司(中电49%、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51%)
广州蓄能水电厂
贵州中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中电70%、中国华电集团公司18%、贵州省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2%)
安顺电厂二期
国华瑞丰(利津)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利津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阳江海陵岛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海陵岛风力发电场
怀集水力发电厂(中电84.9%、怀集县汇联水电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5.1%)
怀集水力发电厂
山东中华发电有限公司(中电29.4%、中国国电集团公司36.6%、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14.4%、法国电力国际公司19.6%)
石横电厂一/二期、菏泽电厂二期、聊城电厂
国华瑞丰(沾化)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51%)
沾化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大唐中电(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51%)
大通风力发电场
大理漾洱水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大理漾洱水力发电厂
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力有限公司(中电70%、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0%)
广西防城港电厂
华能中电长岛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5%、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55%)
长岛风力发电场
大唐中电(吉林)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9%、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51%)
双辽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四川(江边)发电有限公司(中电100%)
江边水力发电厂
华能中电威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中电45%、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55%)
威海风力发电场一、二期
中电环宇(山东)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中电79%、山东博兴环宇纸业有限责任公司21%)
山东博兴生物质能热电厂 TRUenergy(中电100%)
雅洛思燃煤发电厂及褐煤矿场、Hallett 燃气发电厂、Tallawarra 燃气发电厂、Iona 燃气贮存设施
瑞丰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中电50%、Hydro Tasmania 50%)
Waterloo 风力发电场、Woolnorth Bluff Point 风力发电场、Woolnorth Studland Bay 风力发电场、Cathedral Rocks 风力发电场 Gujarat Paguthan Energy Corporation Private Limited(中电100%)
GPEC 燃气发电厂、Samana 风力发电场一期
Jhajjar Power Limited(中电100%)
哈格尔发电厂
CLP Wind Farms (India) Private Limited(中电100%)
Samana 风力发电场二期、Saundatti 风力发电场、安得拉湖风力发电场、Theni 风力发电场
CLP Wind Farms (Khandke) Private Limited(中电100%)
Khandke 风力发电场 OneEnergy Limited(中电50%、三菱商事株式会社50%)
和平电厂
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中电2.15%、OneEnergy22.42%、其他股东5.43%)
仁郎发电厂(泰国)、、KEGCO 发电厂(泰国)、BLCP 发电厂(泰国)、泰国小型发电商(燃气)、泰国小型发电(可再生能源)、Kaeng Khoi 发电厂二期(泰国)、Quezon Power 燃煤发电厂(菲律宾)、菲律宾小型发电商(菲律宾)、Nam Theun 水力发电厂二期(寮国)
Ⅳ 中电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
中电集团是国企。
中电集团于1901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当时名为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是香港两家电力供应商之一(另一家为香港电灯)。近年亦在澳洲、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投资发展及营运能源项目。
中电在香港营运三间发电厂,青山发电厂(4108兆瓦)、龙鼓滩发电厂(2500兆瓦)和竹篙湾发电厂(300兆瓦)生产,总发电量为6908兆瓦。三间发电厂均由美国埃克森美孚能源有限公司及中华电力合营(分别占60%及40%权益)的青山发电有限公司持有。
Ⅵ 请问:中电控股 (0002) 分红和派息信息,多谢!
2006年
除净日 截止过户日期 派息日期 每股金额
2006年末期股息 有待公布 有待公布 有待公布 有待公布
2006年第3期中期股息 2006年12月1日 2006年12月5日 2006年12月15日 $0.50
2006年第2期中期股息 2006年9月6日 2006年9月8日 2006年9月15日 $0.50
2006年第1期中期股息 2006年6月1日 2006年6月5日 2006年6月15日 $0.50
Ⅶ 香港疫情加重,中电控股如何自救
香港疫情加重,中电控股如何自救,告诉你在强大的中国为后盾,那些小事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