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有没有官司纠纷啊 财务有没有亏损啊
请看上交所发布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半年报及年报,中铁隧道股份是上市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作为一家公众上市公司下辖的重要三级企业的重要信息原则上应该在这种场合让投资人和股民了解,但是,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即便年报里面没有中铁隧道未涉及的诉讼,也未必其真的就没有,有些小的案件可能不会写进去的。
隧道局是不会亏,他是中国中铁的品牌之一,同大桥局一样!
❷ 200分求教!现在有几万闲钱(3年之内一般用不到),请问买成股票将来收益如何风险大吗
长期投资需要对上市公司业绩披露报告做个详细调查分析,确认公司历史和未来比较稳定股票价格进入可投资区域再进行投资。
小型投资者要尽可能避免购买 银行 保险 券商 类股票,稳定性太差。
另外个人建议不要购买国内A股,监管不够严格,推荐够买国外的股票(非B股)或者香港的股票,国内比较大的企业都在香港上市。
❸ 建筑行业未来的趋势
摘 要:建筑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建筑业的形势,预测了建筑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并指出了建筑企业发展需要更新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发展方向;智能建筑;绿色建筑
建筑业是生产和经营建筑的行业,这其中包含了建设的规划、勘察和设计、建筑构配件的生产及安装、建筑环境的运营和管理等。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建筑行业特殊性质还有统计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建筑业目前的情况、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分析,这也是众多建筑学家、建筑业精英着重关注的问题。
建筑企业的施工单位是指拥有一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及具有施工生产能力,还要具有承包建设工程任务的营业资质,在建筑工程项目里面能够合理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不同形式的建筑产品,按合同得到相应工程款的建筑施工单位[1]。按照施工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好几大类。有专业生产混凝土的单位,有专业生产预制构件的单位,还有负责专业劳务输出的单位。依据他们提供建筑产品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水电、冶金、铁路、市政等专业生产公司,或者分为各种承包形式的单位。
建筑市
❹ 什么是基建股
基建股就是指基本建设上市公司的股票 。
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发展生产面进行的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即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面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称。
例如公路、铁路、桥梁和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工程,以及机器设备、车辆船舶的购置安装及与之有关的工作,,都称之为基本建设。
A股中基建股有很多,例如成都路桥(002628),重庆建工(600939),山东路桥(000498),三一重工(600031),常林股份(600710),西北轴承(000595),攀钢钢钒(000629)等等。
(4)隧道股份2011年度报告扩展阅读:
九大重点领域补短板逾3亿元资金抢筹10只基建股: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聚焦脱贫攻坚、铁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九大重点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
分析人士认为,基建补短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会影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企业的投融资、生产经营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而囊括了众多各行业优秀企业的A股市场,也将成为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在此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据统计数据发现,二级市场方面,昨日基建板块整体涨幅达0.73%,板块内67只基建股中,共有36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中迪投资、佳讯飞鸿两只个股纷纷涨停,新北洋(4.65%)、远望谷(4.57%)、内蒙一机(3.41%)3只个股上涨3%以上。
此外,新筑股份、华东数控、广哈通信、广电运通、高争民爆、中国中车、南方汇通等个股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涨幅均逾1%。板块的良好市场表现离不开场内大单资金的追捧。据统计数据发现,板块内共有37只基建股昨日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
其中,中国中车(6388.25万元)、内蒙一机(5547.93万元)、中国交建(4776.39万元)、中国中铁(3032.48万元)、东方雨虹(2955.66万元)、佳讯飞鸿(2237.10万元)、远望谷(2018.15 万元)。
中国铁建(1904.29万元)、福鞍股份(1830.72万元)、大秦铁路(1280.75万元)10只基建股受到1000万元以上大单资金追捧,合计吸金3.20亿元。此外,马钢股份(989.68万元)、广深铁路(916.16万元)、银江股份(899.12万元)。
中迪投资(883.95万元)、利源精制(790.59万元)、通鼎互联(720.58万元)6只基建股大单资金净流入逾700万元。业绩方面,上述67家上市公司中,共有43家公司2018年三季报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64.18%。
值得注意的是,世纪瑞尔(534.33%)、天业通联(151.74%)、新筑股份(116.29%)、马钢股份(103.79%)4家公司三季报业绩均实现同比翻番。进一步梳理发现,已有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家数达11家。
其中,博深工具(140.00%)、高盟新材(123.90%)、辉煌科技(119.77%)3家公司年报净利润有望实现同比翻番。此外,新北洋、铁龙物流、轴研科技、新筑股份、东方雨虹5家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0%及以上。
对于博深工具,公司预计2018年1月份至12月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05.08万元至12259.0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90%至140%。业绩变动原因说明:上年度本公司仅合并了金牛研磨2017年11月份至12月份的净利润。
本年度金牛研磨已完整纳入本公司合并范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机构评级方面,共有21只基建股近期受到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其中,东方雨虹、铁龙物流、马钢股份、广深铁路、大秦铁路、新北洋6只基建股期间被机构联袂看好。
机构看好评级家数均在5家及以上。对于机构看好评级家数最多的东方雨虹,平安证券表示,作为建筑防水行业龙头企业,受益于管理层的超强执行力与高效管理,业绩将维持稳健增长。此外,在防水行业整合提速的背景下,未来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
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5元、1.39元和1.71元,维持“推荐”评级。
❺ 2015年迪士尼落户上海,对上海及周边旅游景区的影响
地产行业首先获益
地产无疑是迪士尼项目首先获益的行业。
昨日,迪士尼概念地块浦东新区川沙新市镇A08-03完成竞拍,最终象屿置业以11.9亿元高价成交,溢价高达264%,创下今年上海土地市场最高溢价率。
在这背后是川沙及周边楼价的节节攀升。据川沙功能区域中介表示,该区域新房房价从2004年初的每平方米3000多元,一路飙升至当前的1.4万
旅游消费引弓待发
相较于对基础建设投资的短期一次性拉动,迪士尼对旅游消费行业则具有持久的提升作用。因此,虽然距离迪士尼真正发挥"威力"还有一段时间,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务求先发制人。
"迪士尼的到来对酒店行业肯定是一个利好,它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客流。"采访中,锦江之星、如家、汉庭以及7天等经济型连锁酒店都纷纷表示,很看好迪士尼项目对酒店在未来经营业绩上的提升,"相信届时不管是迪士尼周边区域还是上海市中心的门店,都会有所裨益。"
其中,锦江之星已经抢先一步布下棋子。"我们计划为迪士尼适当增加上海地区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就会有针对性地布局在迪士尼周边区域。"锦江之星总裁徐祖荣透露,目前公司已经有了具体的合作项目。他还表示,目前看来,业内已经有所动作不止锦江一家,而多以经济型酒店为主。"原本大家都不敢在那里开店,迪士尼一来,都开始行动了。"他甚至担心,由于可能出现的"集中赶场",将来分得的蛋糕反而不如预期。
但相对于锦江之星的高调,其他经济型酒店对下一步动作的表态则显得相对谨慎。汉庭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详细的针对迪士尼项目的计划。而如家和7天的相关人士则表示,公司不会为了某个具体项目特意去多开设分店,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除了酒店业,迪士尼所能带来的丰富客流对百货零售业的带动也极具想象空间。有数据显示,迪士尼吸引的客流量可能超过1000万。面对如此商机,上海的百货零售业将如何悉数消化?
"事实上,客源对上海来说,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把这种'消费可能性'转变为'有效客源',才是相关行业必须做好的文章。"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俞稚玉认为,在消费越来越趋同化的背景之下,上海如何借迪士尼东风,让到沪的客人真正开始消费,是目前急需探索的方向。"这包括如何开展品牌建设管理,如何进行有效的商旅结合等等。"
但是,迪士尼对上海百货零售业的业态分布却已经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浦东正在朝多商业中心的格局发展。迪士尼一来,未来新商业中心的建设和规划,包括南汇地区的建设和规划,都必然把迪士尼因素考虑在内。而川沙地区因迪士尼出现的聚集效应也必然向周边区域辐射。"俞稚玉说。
事实上,迪士尼对消费旅游行业的辐射范围可以超越上海,扩散到整个华东地区。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迪士尼的带动,上海周边的旅游线路都将有望与上海联动。
"迪士尼这种超大型主题公园的加入,无疑是对长三角旅游资源格局的极好补充,会有效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的吸引力。"携程旅游网营销经理蔡蕴莹表示,携程已经开始计划在长三角的线路中整合迪士尼产品,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届时,上海目前既是旅游目的地,也是最大的客源地。迪士尼项目建成后,上海将有希望成为国内最受瞩目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和过夜旅游者。"
基建行业一次性拉动
迪士尼成功落户上海,广阔的园区面积和悠长的工期都将为基建行业带来不小的收益。
有基建行业研究员以香港迪士尼为参照,向记者分析了迪士尼项目对基建行业的影响。该研究员表示,若参照香港迪士尼和上海世博会施工流程,迪士尼成功落地上海,则将带来道路、地面建筑、隧道、酒店房产等施工业务量增加。这都将为上海地上下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业务增量和拓展未来发展前景。
此外,该研究员强调,迪士尼悠长的建筑工期将为基建行业带来不小的收益。"香港迪士尼从签订协议到正式开园前后共历时5年半多,其中前3年为填海、道路、铁路、排污和树木农圃园艺工程等基础设施工作,迪士尼乐园本身游乐设施和配套酒店等建设历时2年半左右。以外界盛传的2014年为开园节点来计算,园区及其相关配套建设将长达4年。"
有市场人士从多个角度对有望受益的公司进行分类:"从区域的角度看,若迪士尼落后浦东则处于浦东建设的经营范围,浦东建设在区域上最受益。从施工行业上看,浦东建设的地面施工、上海建工地上房屋施工、隧道股份地下隧道等施工最为受益。"
此外,该市场人士提醒,建筑材料商也将从迪士尼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例如上海本地的瓷砖生产企业斯米克,该公司主打产品为高级玻化石和高级釉面砖系列。作为上海本地公司,可以力争上海迪士尼乐园建筑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庞大订单。"
物流运输迪士尼带来大量人流
迪士尼能带来多少人流,这将直接决定物流运输行业将分享多少收益。
由于难以对迪士尼建成后的游客数量做准确的估计,有研究人员便以香港迪士尼的情况作了一个类比。他表示,初步预期,上海迪士尼的预计面积为香港的4倍,上海本地居民数是香港的2.5倍,2007年外来旅客是香港的3倍。因此,上海迪士尼旅客量达到香港的2倍问题不大,即每年超过1000万人次。"参照日本、巴黎迪士尼的人数,这个数字也是比较现实的。"该研究员认为,上海迪士尼项目建成后,若游客达1000万级规模,每年至少为上海带来新增游客300万-500万人次。
专业咨询机构同样对迪士尼这类的主题乐园吸引客流的能力信心满满。普华永道此前曾发布《2007-2011年全球娱乐和媒体前瞻报告》,其中有关主题公园发展的预测认为: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主题公园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总消费将从2006年的6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1亿美元,年增幅为5.5%,而游客总数也将从2006年的2.44亿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2.83亿人次,年增幅3%.
显然,这将对上海本地的客运带来巨大的利增效应,并将直接刺激增上海本地的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该研究员表示,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上海机场、交运股份、强生控股、申通地铁等上市公司将从中直接受益。此外,庞大的园区建设工程以及开园后众多的消费品需求,还将为物流行业带来商机。
文化产业借鉴意义更大
迪士尼的运作堪称文化传媒产业的典范。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也为包括以迪士尼授权为基础的影视及动漫产品的开发、广告、出版印刷、有线电视等文化产业带来无限遐想。但业内专家提示,中国文化企业分一杯羹的效果有限,更多机会在于借鉴。
对于迪士尼乐园可能带来的集群效应,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称,照目前来看,预计每年主题乐园的游览量将达到1000万,并为上海带来300万-500万的文化消费群体。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文化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康化也指出,迪士尼落户上海,将使沪上文化消费首先获益。但与地产、旅游相比较,文化产业链的辐射力更强、可到达范围更广,是最不具有区域局限性的关联行业;再加之上海本身是极富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城市,因此,对文化产业的带动将有更大的扩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