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张安世墓在哪
位于陕西西安凤栖原西端(也有说西安南郊)的航天科技产业园北侧一个工地上。(据中国差旅网)(很具体了,切莫做坏事!)
② 张安世家族墓的主墓介绍
张安世在西汉的地位绝对举足轻重,其墓葬的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出土的很多随葬品都属于西汉皇帝御赐的。墓园中部的大型甲字形墓葬应为张安世墓,墓道处北、墓室居南,墓冢封土原高约15米,现残存高约1~1.3米。斜坡道墓道长约30米,有3个耳室,其内出土彩绘陶罐、釉陶壶和鹤、兔、牛等较为完整的动物骨骸,以及多枚的“卫将长史”封泥。
墓道中部设有前箱,箱内为棚木结构,外填木炭,四周砖砌。前箱随葬有实用的两辆四马拉的车。随葬的实用车装饰华丽,出土有较多青铜车具,完全可以通过实用车马随葬品了解到张安世车马的大小。
在张安世的墓中发现了大量成套的量具,有7个一套的,也有10个一套的,成套量具的发现较为罕见。因现代的斤两和古代对应不起来,通过成套量具也许能够找到度量衡变化的联系。 2009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张安世墓葬旁进行钻探,12月份发现了一座墓葬,2011年4月份开始对这座墓葬进行清理。经过一个多月,目前墓葬随葬品基本清理完毕。残存的玉衣片等揭示了张安世夫人级别很高。
这座墓葬呈甲字形,有很长的墓道和一个耳室。据考古工作者介绍,发掘时发现了两个盗洞,一个从耳室下面穿过砖封门后到达主室;另一个盗洞直接从地面通到了耳室,整个主室被盗掘扰乱得十分厉害,而且盗墓贼将主室中的珍贵随葬品盗掘后还放火将主室烧毁。
令人欣喜的是,主室的前室中可以看到一辆随葬的明器车马,另外还发现了玉衣残片,两片眼睛形状的玉片应该是遮盖墓主眼睛的玉帘,还有3个玉塞及玉环等。按照墓主人的级别以及现场发现的残存遗物,墓主人身上不仅佩戴着玉佩饰,而且手中还应有玉握,脸上遮盖有玉敷面,同时还会有大量的金银器皿等,但是这些应该都已经被盗。
与盗掘严重的主室相比,耳室保存较为完整。考古工作者正在清理着两辆已经腐朽的车马遗迹。一辆车的遗迹上残留有10多个车伞的青铜盖弓帽,青铜的马衔、马镳以及马身上佩戴的铅器、铜络饰、方扣等小饰件散落在耳室地面上。最为让考古工作者称奇的是一个四五厘米长的兽首青铜器件,雕刻十分精巧。耳室中还有大量的陶制器皿,体型最大的是高40多厘米的陶罐。还有釉陶陶壶、陶甑、陶盆等。
在两辆车马遗迹上发现了铁剑和环首刀,张安世同葬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木俑,因此考古工作者估计这两辆随葬车马内应该有佩戴刀和剑的木武士俑来护卫墓主人。
③ 张安世是如何顶替霍光,成为汉宣帝时的大将军
张安世是西汉著名的忠臣。他是张汤的儿子。张安世性情谨慎,为人忠诚,张安世一生辅助了三为皇帝。他因为父亲的缘故担任郎官。因为张安世善于书法,从而担任尚书。张安世的记忆力非常好。皇上看重他的才能就提拔他担任了尚书令,后来又调职做了光禄大夫。汉昭帝的时候,做了右将军。在汉宣帝即位后,张安世数次升官一直做到了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张安世一生廉洁,手里一度掌握了军队和政治大权。总体来说张安世的一生还是比较顺遂的,被皇帝重用,还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后来顶替霍光,成为汉宣帝时的大将军,光宗耀祖。
④ 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大哥 千万别去 我就是那里跑出来的 西北工业集团2011年8月去的 干了半年就跑了 工资1600 扣完剩下1300 根本不够花每月除了吃饭能剩下700吧 今年听说涨到2000了 但是很不景气 我在那当技术员 和你说实话 绝对是浪费时间 现在在新疆工作 工资3600 就好还是找个别的工作吧 这是能当上中干的最快的混了8年 每天无所事事 就是和工人聊天 刚去时厂长就让你干活 好的厂长还可以 要是不好的 你就加班吧 我是装配二分厂出去的,还可以。但是一分厂和3分厂就完了,厂长加班狂没事也加班。3分厂从来周六日不休息,和我一起来的3个大学生分到3分厂,去人力资源部告了2个多月才不让他们加班了,但是你想想那还怎么混了。所以这种水深会热的地方还是别去了。我们一起来的70个大学生半年跑了一半,你想吧!不干了要交3000块 不然档案不给调出去
我说的都是真的 西北工业集团董事长就张世安 以前的叫老财 大家都很他 我只是想大家还是好好的能找个好点的工作,希望你们都好 沈阳理工大学2011届毕业学哥的忠告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⑤ 张安世大家族
人物简介张安世是张汤之子。性谨慎,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他为官廉洁,曾举荐一人,其人来谢,他以为举贤达能,乃是公事,岂能私谢,于是与之绝交。他生活简朴,虽食邑万户,仍身穿布衣,夫人亲自纺织。元康四年(前62)春,因病上书告老还乡,汉宣帝不舍。他勉强视事至秋而卒。在麒麟阁十一功臣中排名第二。
张安世一门三侯,张安世家族也以八代高官大宦未失侯位,为史家称奇,认为“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张安世经历了昭帝、宣帝时代,为人谨慎小心。以父荫任为郎。汉武帝时,因其记忆力强,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汉昭帝即位,拜右将军,以辅佐有功,封富平侯。昭帝死后,他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与汉宣帝的渊源掖庭令张贺是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哥哥,有一次在张安世面前称赞皇曾孙(后来的汉宣帝)的才干,并谈到与皇曾孙有关的一些奇异征兆。张安世总是禁止他说这些,认为上有年轻的皇上,不应称道皇曾孙。到汉宣帝即位时,张贺已去世,汉宣帝对张安世说:“掖庭令当初无端的称赞我,将军制止他是对的。”汉宣帝追念张贺对自己的恩惠,打算封他为恩德候,为他设置二百人家守墓。张贺的儿子去世很早,收张安世的小儿子张彭祖为养子。张彭祖幼年时又与汉宣帝一起读书,所以汉宣帝打算封张彭祖为候,先赐他为关内侯。张安世对张贺封侯之事坚决辞谢,又请求减少为张贺守墓的户数,逐渐减至三十户。汉宣帝说:“我本是为掖庭令,并不是为将军你!”张安世这才罢休,不敢再说。高风亮节汉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汉宣帝下诏说:朕在平民时,御史大夫丙吉,中郎将史曾、史玄,长乐卫尉许舜,侍中、光禄大夫许延寿都对朕有旧恩,还有已故掖庭令张贺对朕辅导教育,使朕研习儒术,恩惠卓著,功劳最大。《诗经》上说:‘没有不应报答的恩情。’今特封张贺的养子侍中、中郎将张彭祖为阳都侯,追赐张贺缢号为阳都哀侯,丙吉为博阳侯,史曾为将陵侯、史玄为平台侯,许舜为博望侯,许延寿为乐成侯。”张贺有一孤孙张霸,年仅七岁,被任命为散骑、中郎将,赐爵为关内侯。 张安世自认为父子都被封侯,权位太盛,便向汉宣帝请求辞去俸禄。汉宣帝命大司农所属都内衙门单独为张安世收藏这笔无名钱,达到数百万。张安世谨慎周密,每次与皇帝商议大事,决定后,他总是称病退出。等听到皇帝颁布诏令后,再假装大吃一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所以即使是朝廷大臣,无人知道他曾参与此事的决策。张安世曾向朝廷举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认为:“为国家举荐贤能,难道可以私相酬谢吗!”从此与此人绝交。有一位郎官功劳很大,却没有调升,自己去求张安世为他说话。张安世对他说道:“你的功劳很大,皇上是知道的,作人臣子的,怎么能自说长短处!”坚决不答应他。不久这位郎官果然升官了。张安世见自己父子地位尊显,内心深感不安,便为儿子张延寿请求出任地方官。汉宣帝任命张延寿为北地太守。一年多后,汉宣帝怜恤张安世年老,又将张延寿调回朝廷,担任左曹、太仆。
元康四年(前62年),张安世在任上逝世。荣誉汉宣帝11功臣中,在这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等人,可见张安世之地位。 在麒麟阁十一功臣中排名第二。评价张安世还是个为官廉洁之人。他曾举荐一人为官,后来该人来向其道谢,张安世说自己是以为举贤达能,乃是公事,岂能私谢,于是与之绝交。
张安世谨慎周密,每次与皇帝商议大事,决定后,他总是称病退出。等听到皇帝颁布诏令后,再假装大吃一惊,派人到丞相府去询问。所以即使是朝廷大臣,无人知道他曾参与此事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