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章燎原有多少股份

章燎原有多少股份

发布时间:2022-01-25 08:39:10

⑴ 章燎原的创业故事给正在追梦的你哪些启示

超越聊的创业故事给正在追美颜其它的启示。

⑵ 章燎原砸店,是不是炒作!

章燎原“(装修用的)这种东西太差了,和地摊货差不多,这是十年前的水平!”“新零售的成功不是开了几个店,没有品质的病就是慢性病,这种慢性病会把5年来的红利稀释掉。”

三只松鼠O2O事业部总监徐凯告诉《天下网商》,这次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赶工期导致的。开业正值年底,装修工人和供应商都不稳定,“找不到人,找不到材料”。而且,他们尝试在第一代门店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想要将理念更好地展现,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是大理石吗?这么差的大理石怎么擦都擦不干净。”“农村厕所的门板都不会用这种木板,竟然出现在了三只松鼠的货架上!”章燎原现场表示,三只松鼠的投食店工程,第一是品质,第二是理念,第三才是工期。章燎原告诉《天下网商》,这次的问题并不全是为了赶工期而出现的,“盲目追求扩张,并且在前两个店已经成功的基础上,90后的团队有点骄傲膨胀。其实也难为他们,90后可能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装修过。”
同时,章燎原也表示庆幸,这样的问题出现在了三只松鼠的第3家店,而不是第100家。“新零售的成功不是开了几个店,没有品质的病就是慢性病,这种慢性病会把5年来的红利稀释掉。我们的计划是1000家店达到130亿的销售额。新业务不增长没有关系,但是不能给消费者传递我们寄予的品质感相反的东西。”
开始时,章燎原并没有自己砸,而是让所有的参与者上去砸。“你们上来,一个个砸,用力砸,砸得狠一点。”章燎原说,我是“做人低调,做事高调”的人。高调是自毙的行为,但是一家透明的没有秘密的企业才有未来。这是鞭策自己创新的事情
实际上,三只松鼠位于芜湖的第一家投食店在搭建过程中也出现过推倒重来的情况,甚至“开业前两个星期还是一片狼藉的模样”,换灯光线路、调配人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码货赶工。章燎原说,“苏州店虽然开店人流第一、销售第一、转化率第一,但是这三个第一不是这个店的结果,而是三只松鼠五年前干到现在的结果,如果继续这样,那么五年后,什么第一都没有了。”
三只松鼠的IP是企业的核心。章燎原认为,IP是一种虚拟产权,需要强大的独特性和显著性。而构成IP包括里里外外的内容,大到店铺装修品质、产品包装质量、货架的品质、地面的品质,小到一个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对于此次的“砸店”事件,章燎原在现场说,“我就是作秀,但是我不是做给大家看,我是让消费者、让媒体来监督,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们用吹牛的方式倒逼自己,鞭策自己创新。这个秀能秀出价值,是为了推进接下去100家店的价值。”

⑶ 三只松鼠是集权还是分权

三只松鼠的股权架构。

“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为主营业务的电商,创业五年就突破50亿元的销售额。据公司官网: “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芜湖市,2012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以坚果、干果、茶叶、休闲零食等食品的研发、分装及销售的为主的产业链平台型企业,围绕“让天下主人爽起来”的使命,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动漫、影视等领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下,三只松鼠从五个人的创业团队,仅用五年的时间就成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截至目前,三只松鼠拥有员工3200多人,平均年龄24.5岁。”

2012年创业,几年来每年业绩翻倍,2014至2017年分别实现营收9亿、20亿、44亿及将近70亿元,占据了全国坚果市场23%份额,零食市场10%份额,是今年1111电商日仅半小时成交额就破亿的 30 个品牌中唯一的零食品牌。公司2015年就扭亏为盈获净利897万元,2016年2.4亿元,2017 上半年 2.41亿元。

但公司也非一帆风顺,据章燎原称,2017是他创业以来最不舒服的一年,8 月份媒体报道其一款产品霉菌超标,9月份增长停滞,双 11增长势头第一次平了,公司发展面临挑战,过去一年,三只松鼠内部经历了产品推倒重来、组织结构转型、价值观升级及商业模式调整,有关章燎原带领团队进行的逆转之战,可参考 峰瑞资本的专文:“对话章燎原:三只松鼠的逆转之战” ( 2018年11月)。

据报导,三只松鼠获IDG、今日资本及李丰等累计融资4.7亿人民币,估值高达40亿元,为估值最高的单一品类电商品牌。另其官网也透露了融资情况:

2012年4月,获得美国IDG资本1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有了第一笔创业资金
2013年5月,再次获今日资本、IDG资本617万美元B轮投资,市值超过2.5亿元
2014年3月,IDG资本、今日资本追加1亿元人民币C轮投资,市值超过10亿人民币
2015年9月,三只松鼠获峰瑞资本3亿人民币D轮投资,市值超过40亿人民币

三只松鼠于2017年3月29日向证监会申请创业板上市,10月20日以“更换签字律师”为由主动提出中止审查,随即在10天后恢复,并于10月27日更新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证监会网站10月31日公布),证监会针对第一版申报稿初步审核后于10月31日要求“反馈意见”(共65条)。

上图是证监会12月12日发布公告称,鉴于三只松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对该公司的审核(原来排定在12月13日上会)。

招股说明书及反馈意见等都是公开资料。三只松鼠是一个不错的案例,可以针对创始人股权、公司融资(增资)、外资入股、高管期权、与VC对赌等,作一些学术探讨。

上两图截自三只松鼠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2017年10月27日更新),八个直接股东可以归纳为五个群体:

创业者章燎原44.52%及燎原投资 1.86%,章燎原合计46.38%
IDG (Nice Growth 及 Gao Zheng两个境外有限合伙基金) 27.66%
今日资本(LT Growth 境外有限合伙基金)18.64%
李丰的基金5.36%。自友投资是GP,自友松鼠是LP基金。
松果投资中心1.96%
也可以再整合成三个群体:

IDG及今日资本,两家境外基金投资者,合计46.3%。他们两家VC投资时与公司及创业者签有IPO的对赌协议。
李丰的基金5.36%,境内基金的投资者,但没签对赌协议。
燎原投资基本上是章燎原的(他拥有99%,他太太樊静1%),占三只松鼠1.86%;而松果投资中心则是一个高管期权的持股平台,占1.96%,章燎原为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掌握了持股平台的控制权,因此,章燎原透过直接44.52%及两个持股平台(燎原投资1.86% + 松果投资中心1.96%),控制着48.34%。

在三只松鼠的投资者中,值得探讨的是李丰的角色。李丰于2008年加入IDG资本,成为IDG历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也引领IDG主导投资了宜信、Bilibili、猪八戒等一系列优秀创业公司,三只松鼠2012年2月成立后,两个月时间内李丰就主导了IDG的150万美元投资,此后的后续融资都有李丰的影子,IDG继续跟进2013的B轮及2014的C轮,李丰并担任公司董事,到了2015年9月的D轮,李丰刚离开IDG,成立了峰瑞资本,他再以自己的基金投资。 这也印证了“创业项目跟着投资人走”的说法,三只松鼠是IDG的Portfolio,但更是李丰的项目。

峰瑞资本投资三只松鼠,是一个投资者与创业者的美丽循环。 在2012年2月章燎原创业时,李丰主导的IDG资本很快速的提供了关键的天使发展资金,到2015年中,李丰离开IDG自己创业时,章燎原投桃报李提供了一个优质项目给李丰投资(新GP团队的第一代基金的募资,急切需要High Profile的好项目展示给LP)。一个流传较广的说法:峰瑞资本成立第5天,李丰给章燎原打了电话“我出来创业了,新成立一个基金,我给你投点钱吧。” 另也传言在2015年9月16日的融资发布会上,章燎原半开玩笑地表示“这笔投资我本来不想要的,但是我要支持李丰创业嘛。”

但在招股说明书上,并未出现“峰瑞基金”的名字。 李丰在创办峰瑞的初期,募集了美元以及人民币的主基金,也另募了三个专项基金,其中一个“自友松鼠”基金投资到三只松鼠。专项基金一般都是先有项目,才去募资,这个以“松鼠”为名的基金就是专门为了投资三只松鼠而募集的。如上表显示,重要的LP包括:自友投资(担任GP)占基金份额1.0047%、上海歌斐鸿本投资29.5508%、宋晓平59.9882%及韩静5.9102%等总共7家。

2015年7月,自友投资(作为GP)先以买老股的方式,以20M(2千万元人民币)作价,从章燎原处取得0.57%的股权(后经稀释到招股书的0.53%),两个月后(等基金募集完成)自友松鼠有限合伙基金投资了166M,取得4.93%的股权(后经稀释到招股书的4.83%),因此当时公司的估值为3367M人民币,此李丰的基金(GP及LP)总共投资186M取得5.5%股权,此与新闻发布会提到的投资3亿元,估值40亿元,有一点差距。但观之中国普遍的投资及估值浮报滥报的现象(以美金充人民币、多加一个零……),我认为三只松鼠“归纳整数”的公关宣传,还是可以接受的。

三只松鼠成立时是一家内资公司(创业者章燎原100%拥有),注册资本一百万元人民币,2012年 4月因接受境外美金基金IDG资本150万美元的投资而改制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增加至 1,298,701元,IDG的Nice Growth Limited 以 750,094美元的价格认购新增的 298,701元注册资本(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再经后续募资,公司外资股东有三家:Nice Growth及Gao Zheng(两家是IDG的基金)以及 LT Growth(今日资本的基金),外资持股合计46.3%。

外资入股,一般都依惯例在香港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再投入内地。以今日资本的投资为例,它则有三层的安排(如上面的第一图):

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 是一家香港公司,在2013年5月及2014年3月两次投资三只松鼠,持有 18.64%股权。
上述香港公司,则由注册在BVI 的 LT Growth Investment IX Limited (BVI)所全资拥有。
而上述BVI 公司,则由注册在开曼群岛的Capital Today China Growth Fund II, LP所全资拥有。
最高一层的开曼公司(Capital Today China Growth Fund II, LP),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由徐新管理的今日资本的有限合伙基金,该基金有57家的有限合伙人LP,上面第二图仅截图前面的8家。 在公司上市时,一般对公司的股东都需要作“穿透”申报,有限合伙基金是特例,一般不再要求继续“穿透”,要不然会再从目前的三层继续到第四或第五层(如Axiom Asia及Asia Alternatives等都是FoF母基金,其后面还有极为复杂、甚至多层的LP投资者),但若是一般的公司股东,则需“穿透”至自然人为止。

IDG的Nice Growth Limited也是类似的三层架构安排,它是一家香港的有限公司,拥有三只松鼠22.96%股权,其上层的公司是在BVI 的Sunny Rosy Limited有限公司,而Sunny Rosy则是由两家IDG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的有限合伙基金(有HarbourVest、Hamilton Lane 等LP),以94%及6%的比例合资设立。

IDG的第二家基金Gao Cheng Capital Limited有三只松鼠4.7%的股权,因未达5%,故未详细披露“穿透”其上层的股东架构,但可以确定的,一定也是类似的三层架构或至少两层的安排。 很多投资中国的海外基金,比较多的是用两层的安排,即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有限合伙基金透过一个香港的SPV,投资境内项目。

一家注册在开曼的创投基金不直接作过境投资,而是透过在香港设立的SPV,主要是在某些特殊状况下(譬如基金即将到期等),可以“卖掉”香港公司,达到实质上从境内项目退出的目的(当然这个间接退出,还是有698条款缴税的问题),另以前或可享受香港CEPA下的预扣所得税减半的优惠,但实务上因香港的SPV并非运营公司,这个设想已无可能。

(资料来源:2017年10月27日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在三只松鼠的股东结构里,持有1.96%的“松果投资中心”是公司员工/高管的持股平台。 2016年12月18日,经公司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关于公司实施员工股权激励的议案》,由章燎原作为普通合伙人与激励对象(作为有限合伙人)共同设立5个有限合伙企业(即松果一号、松果二号、松果三号、松果四号及松果五号),该5个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有限合伙人)再与章燎原(作为普通合伙人)设立松果投资中心作为员工持股平台,通过该员工持股平台向公司增资的方式使激励对象取得公司股份,合计1.96%。

三只松鼠的员工持股平台有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第一,它是两层有限合伙企业的设计。业界的通行作法是设立一个员工持股平台(一般是有限合伙企业),并让员工持有该合伙企业的股权(份额),但三只松鼠的员工并不在一级股东的“松果投资中心”里持股,而是在二级股东的松果一到五号里面持股。

第二个特殊之处,是员工及高管的持股比率非常低。在松果投资中心,章燎原直接持有13.33%,而在松果一号到五号,章还间接持有41%到63.88%的股权,把直接及间接持有的股权作个加总,章持有松果投资中心的57.358%,占1.96%里面的1.12%,也就是说157个参与持股的员工(松果一到五号计162个员工,因章都担任GP,故减5),仅占公司0.84%的股权。跟一般公司在上市前分阶段授予共同创业者、高管及员工持股十几甚至几十%的股权相比,实天壤之别。

(资料来源:2017年10月27日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三只松鼠员工持股平台的第三个特殊之处,是共同创业者及高管的持股偏低。2012年2月与章燎原一起创业的有四个伙伴,但公司股权一直是章一人控制,将近五年之后,到2016年底准备上市前,才作了员工持股平台,这些共同创业的伙伴及一路伴随公司成长的高管才被授予期权。

跟其他互联网创业团队的高大上相比,三只松鼠真的是“屌丝逆袭”, “松鼠老爹” 章燎原的创始员工,有做厨师开过饭馆的发小,有老东家的下属,有刚毕业的小姑娘,还有在网上发帖吐槽的离职少年。在三只松鼠内部有这样一句调侃:“初创团队的五个人就是比垃圾稍微好一点的”。

公司的元老及高管的期权都集中在“松果一号”,松果一号占有松果投资中心33.33%股权(相较于主要为一般员工的松果二至五号仅各占13.33%),其中“鼠小疯”郭广宇(公司董事,创始员工,持有松果一号 6%;松果一号持有松果投资中心 33.33%;松果投资中心持有三只松鼠1.96%)间接持有三只松鼠0.039%,“鼠政委”潘道伟(公司董事)间接占股 0.039%,魏本强(公司董事)0.039%,“鼠大疯”胡厚志0.033%,鼠阿M明姗姗0.033%,吴斌(公司监事,创始员工)0.033%。

(资料来源:2017年10月27日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三只松鼠于2017年3月29日向证监会申请创业板上市,并于10月27日更新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更新稿除了提交2017前半年的财报外,与第一版最大的不同在于解除了与投资方关于上市的相关承诺。第一版招股说明书中提及,在引进 Nice Growth、Gao Cheng及 LT Growth等三家外资投资人时,签署的相关投资协议中存在随售权、回购权、连带并购权、优先清算权、反稀释权及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等投资人特殊权利安排。招股书也提及2015年12月股改时,VC股东暂时中止对赌协议,但同时约定“如果公司在签署终止协议后24个月内没有实现合格上市,则特殊权利自动恢复效力”。从法律意义上讲,如果到2017年12月17日公司还没上市,VC投资人将能拥有这些特殊保护权利,并得随时启动行权。

10月27日的第二版招股书显示,公司与各投资方签订的对赌协议已经解除,表明在2017年8月及9月间已与各投资方分别签署了“优先权利终止协议”及“股东协议的终止协议”,各投资方并出具声明:“本人/本单位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达成的任何涉及或可能涉及的投资者投资回报承诺、公司经营业绩承诺、与公司上市有关的相关承诺、补偿条款、股份回购等协议或承诺。自本声明出具之日起,无论是否与公司及其股东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达成有任何涉及或可能涉及的投资者投资回报承诺、公司经营业绩承诺、与公司上市有关的相关承诺、补偿条款、股份回购等事项的约定或承诺均予以废止,并不就该等事项向公司及其股东追究违约责任。”

我认为,几个投资方在去年10月间解除2015年12月17日签订的“两年上市、否则恢复”协议,是一个合理的安排。这种“IPO对赌”的安排有三个考虑节点: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并仍然有效、获得审核通过及正式挂牌,而三只松鼠2015年底签的“附条件的终止协议”,系以“获得审核通过”为触发条件,但同时约定“若发行人的上市未获审核通过,除非各方经协商确定继续再次提交上市申请材料的,否则投资人将自动恢复其在投资文件项下享有的任何优先权利。” 因此在三只松鼠已提交材料并在审核的阶段,经各方友好协商,解除该协议,并据以提交新一版的招股书,将有利于公司的上市以及投资者的获利退出。

以IDG、今日资本及峰瑞资本的专业及品牌,上述行之公文书的协议解除,将不会仅是表面的。但特殊权利放弃在先,公司能否上市还有变数,对投资人确是一个重大决策,但以三只松鼠的运营、业绩及上市可能性,投资人“赌”并促进公司上市,应该是比“赌”不上市而拿回那些特殊权利,将更有胜算。

上面是我在MBA课程上使用的投影片,探讨对赌条款等股权控制的问题。 上述鼎辉-俏江南的案例,可作为“多米诺触发”相关条款的讨论,太子奶则是另一个精典案例,可探讨外在环境的冲击及影响。为扩张业务的需要,2006年12月,太子奶引进英联、摩根士丹利及高盛的7300万美元投资,同时由花旗、荷兰等六家银行,提供5亿元的授信。 董事长李途纯与投行签署对赌协定:3年内,如果业绩增长超过50%,将降低三大投行股权;否则,李途纯将失去控股权。 但2008年11月,在四处筹款、引进战略投资者未果的情况下,按照“对赌协议”,李途纯将61.6%股权转让给三大投行。 更可悲的是,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于2010年6月17日被刑拘,后被批捕。 这个案例的教训:企业的经营,可能面临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如本案的三聚氰胺和国际金融危机),此等不利因素,原本应由全体股东共同面对及承担,但在对赌条款下,却由创业者扛下全部责任,而投资方却反而享受了此等环境不利因素的“红利”。

对赌协议是把双刃剑。 对赌条款可促成双方快速达成投资协议,承诺对赌也可追求投资当时较高的公司估值,但某种程度上,也把本应“同舟共渡”的两方股东,置于对立面,故签订对赌协议应考虑“除外条款”,以排除不可控、外在环境对企业运营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还有“保底条款”,避免一刀切式的巨大风险,即使在最坏的状况下,企业经营者还能保有最低股权或控股权。 在实务中,对赌协议的较高财务目标,也可能导致管理层被迫做出高风险的非理性决策,将不利企业的长期发展,可考虑在对赌的标的中,多一些非财务指标。

另外在法律效力上,中国的法院对于投资方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对赌协议效力采取认可态度,法院认为该等协议有利于高效率促成交易,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一定的良性引导,并对双方交易具有一定的担保功能,只要不存在损害公共利益,股东间的对赌协议有效;而对于投资方与目标公司之间对赌协议的效力,则采取否定态度,认为一旦触发并导致目标公司向投资方履行赔偿责任,会导致公司资本的抽逃并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与法院相比,仲裁机构对于投资人与公司之间对赌的态度更为开放、灵活。只要相关协议是在遵循平等自愿、权益对等、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签订的,对赌条款本身并不构成违法,进而认定其为有效。

在三只松鼠的投资案例中,两家外资VC(透过三个投资基金)的投资都有限期IPO的对赌条款,倒是内资的峰瑞资本没有这个要求,这个内外资基金的投资条款的差异,并不反应业界的普遍状况。 美国的创投基金的投资,极少有限期IPO或限期回购的对赌条款(可能在大型的并购案例中,有一些Earn Out 的设计),境外基金投资中国的境外项目也较少有这种条款,倒是在境内人民币基金的投资,对赌是常态,不管VC还是PE,很少发现不附限期IPO或限期回购等的对赌条款。

⑷ 章燎原的公众影响

1:安徽电视台《天下安徽人》——壳壳老爹章燎原:坚果行业的“壳布斯”
2:淘宝网《卖家》——11期创业人:壳壳老爹,中坚力量!
3:逆风飞扬——关于壳壳老爹的故事
4:市场星报——一个传统企业的“触电之旅”
5:一个70后引领的壳一代(壳壳果品牌传奇)
6:壳壳果——180天的电商企业,何以如此疯狂?
7:谁来动线上最后一颗坚果?(天下网商杂志8月刊)
8:淘宝网罗天下拍摄——《小坚果、大电商》
9:合肥电视台——揭秘三只松鼠成功的秘诀
10:创业邦——天猫坚果的老大
11:商界评论——三只松鼠,细节的剥壳者
12:三只松鼠“闹”周年——安徽投融资网
13:徽商杂志——“三只松鼠”蹿起
14:经济视野——三只松鼠和它的森林系坚果
15:销售与市场——三只松鼠的丛林战役
16:IT经理世界——坚果教父的商道
17:商业周刊/中文版——三只松鼠如何打赢电商丛林战
18:安徽新闻联播——三只松鼠以电子商务推动流通方式创新
19:第一财经周刊——卖萌卖坚果
20:安徽日报——安徽网络零售业悄然提速
21:中国经营报——“三只松鼠”快跑的秘密:让主人快乐
22:重庆商报——零食只在网上卖 小老板变大佬
23:国际商报——贾而好儒新徽商
24:南方都市报——坚果电商 卖萌崛起
25:周末画报——三只松鼠 让大家都爽
26:中国企业家——三只松鼠CEO章燎原:怎样把小坚果做成大生意

⑸ 章燎原的荣誉

2011年度安徽优秀职业经理人,2012年度安徽省青年科技创新奖,在《创业邦》杂志主办的“2012创业邦年会上”三只松鼠获得“2012中国年度创新成长企业100强”荣誉;2014安徽年度经济人物 ;2014年度 “心动安徽·最美人物”;中国坚果协会高级专家,淘宝网天猫商城首届智囊团导师;优米网创业导师等。
2003年起,章燎原曾先后担任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区域经理、营销总监、董事总经理。将“詹氏”山核桃采取细分品类突围,并定位于徽派文化,2010年实现销售近2亿元。
2011年,创建詹氏公司网络坚果子品牌“壳壳果”,提出细分品类品牌以及15天新鲜坚果概念,8个月销售即超过1000万,被誉为电商界的一匹黑马。 在此期间,因其曾快速打造“壳壳果”网络坚果品牌,而被业界称之为“壳壳老爹”。
2012年2月,章燎原在本命年之际,提出“这是创造电商品牌最后的机会,也是一场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革命”,并辞去安逸的职业经理人职务,带领一批89后创业团队,创始了“三只松鼠”互联网食品品牌,并提出“森林食品”定位。业界因其行为而赠名“松鼠老爹_章三疯”。
2012年3月,章燎原推出的“三只松鼠”品牌受到了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IDG资本的青睐,得到了1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基金,堪称中国农产品电商最大的一笔天使投资。从此,章燎原创立的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中外合资企业。
2014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芜湖市“ 三只松鼠”公司董事长CEO,被网络吃货们亲切的称为“松鼠老爹”的章燎原光荣当选2014年度 “心动安徽·最美人物”。
2015年2月11日晚,在安徽广电新中心举行的“我们的奋斗2014安徽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盛典,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章燎原再获殊荣! 2012年2月16日,三只松鼠5名创业初始团队在安徽芜湖创建三只松鼠品牌
2012年3月10日,获得IDG资本1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2012年5月30日,在芜湖国家高新区完成总部及工厂建设,团队成员超过50人
2012年6月19日,在淘宝(天猫商城)试运营上线,7天时间完成1000单的销售2012年7月22日,销售进入天猫商城坚果类目50名排行
2012年8月23日,从第一单到日销售1000单(10万元),三只松鼠仅用了63天,创电商发展速度的奇迹
2012年8月25日,上线的第65天,在天猫坚果类目销售跃居第1名
2012年11月11日,首次参加双十一大促,三只松鼠日销售766万,刷新了天猫食品行业单天日销售额最高纪录,名列零食特产类销售第一名
2012年12月2日,中国创业财经类权威杂志《创业邦》评选三只松鼠为“2012年中国年度创新成长企业100 强”
2013年1月31日,三只松鼠月销售额突破2200万,位列全网第一
2013年4月,荣获“全国坚果炒货营销十强企业”称号
2013年5月,再获今日资本、IDG资本617万美元B轮投资
2013年6月19日,在不依赖淘宝宣传、仅靠老顾客影响力的情况下,日销售突破300万,整个周年庆活动期间共计销售额700万,再创行业奇迹
2013年8月22日,荣获“2013中国创新产品十强”(服务类)
2013年11月26日,再次荣获《创业邦》“2013中国年度创新成长企业100强”
2013年12月16日,三只松鼠电商产业园暨松鼠窝一期工程奠基仪式圆满完成,正式启动松鼠基础性工程建设
2013年12月27日,全网年销售突破3亿元。 1994年,章燎原的表哥带他一天消费了3000元。“当时买了3元钱的矿泉水洗手。”这对“市井小混混”的他来说非常不可思议,而站在他们旁边,40多岁的中年男子正等着他们洗完手的矿泉水瓶。这对章燎原触动极大,“我是要做表哥这样的有钱人,还是40多岁捡矿泉水瓶。”事后,章燎原心中有了个“改变自身环境”的梦想——创业。
“创业的捷径需要懂营销”彼时的章燎原认为,“营销的知识是要读相关书籍。”没什么学历的章燎原开始买书,这一看就是7-8年。“除了英文之外,因为我看不懂。”在看营销书籍的过程中,他也不断看人物传记尝试着去解读人性。“我和史玉柱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懂人性。”
就在这7,8年的时间里,章燎原坚持一边自学,一边创业。“摆过地摊,开过冷饮店,卖过VCD。”从来没有成功过,但一直在坚持。
26岁的时候,章燎原还在社会上飘荡。他开始反思,“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没钱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创业。”选择一家公司去实践自己多年积累的营销知识才是最实际的。
一年后,章燎原“混”进了做坚果产品的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芜湖地区的一线销售。这一年,芜湖成为了詹氏本土之外的最大市场。29岁的他,被破格提升为詹氏的营销副总经理,把詹氏一步步做了起来。
改变坚果行业格局的事才刚刚开始,一个坚果行业的“壳布斯”要来搅局。 2010年底,章燎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电商B2C来了。詹氏山核桃在安徽这个区域市场脱颖而出,但满足不了章燎原的胃口,他想做全国性品牌。他做了壳壳果——一家在网上卖山核桃的店,2011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他意识到,电商能够建立起全国性的坚果品牌,到2011年下半年,章燎原在公司内部坚持认为这是唯一的机会,三年能做到两亿元。但是,其他人觉得这是吹牛,电商是虚拟的,没有实体店靠谱,章燎原走火入魔了。
线上线下的冲突明晃晃地摆在桌面上,詹氏的老板偏向保守。章燎原觉得,快消品在电商建立品牌的时间窗口是在3年以内。
因为与管理层的意见不合,章燎原决定辞职创业。这时候大家都不理解:你有房有车,一年几十万元的收入,搞什么呢?拿几乎是全部的家当100万元创业,失败了,怎么办?章燎原有一股与命运死磕的狠劲,他相信人生有起有落才能终成大将。 2012年1月11日,章燎原发表博文《写给詹氏同事们以及壳壳果的辞职信》,宣告正式离开詹氏,开始找寻自己的梦想。
十年一个节点,章燎原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创业之路。随后三只松鼠品牌诞生,主打非过度加工的坚果、花茶、干果、粗粮等品类,只寻找生于原产地的新鲜原果,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新鲜的森林食品。
当记者问及三只松鼠品类定位为何不再是坚果单品类时,章燎原说“过去曾经创造了詹氏山核桃的品类品牌,而壳壳果则是代表网络坚果品牌,这些也不允许自己再创业的时候形成与自己曾经规划的品牌形成竞争关系,其次,他更希望三只松鼠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食品品牌,而非一个品类的品牌代表。”
2012年2月1日,章燎原发布第一条微博求贤令,开始为三只松鼠招纳有志之士。当外界还在质疑三只松鼠时,章燎原便在微博上炫耀自己的团队:“我的团队是一群具备独特能力的粉丝组成,我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会成为中国最好的”。
章燎原介绍了三只松鼠团队的特色:这个“疯人院”里不设部门而设岗位;不设立过多领导岗位,而多设立专业性岗位;多培养大师级人物,少培养管理类人物;组织架构足够扁平,岗位发展多给空间,自然形成内部竞争与协作的氛围。另外,还有两条不成文的规定:1、以厨师口感管理森林食品的味道;2、必须教会每人一道菜,过年回家烧给父母吃。
做食品行业的多年经验让章燎原显得非常自信:“三只松鼠,要做中国淘宝最好的用户体验店,通过完善购买、互动、线下体验等各个环节,寻找电商世界最优价值的顾客体验。” 章燎原在三只松鼠上线之初便提出了“三只松鼠——9OFS极致顾客体验”模式:三只松鼠,要为人类寻找最好的森林食品,由“寻找原产地、寻找最新鲜、寻找最满意”三章9条体系构成,从而构建了从原料、加工、服务的全供应链整合运营模式。
尤其三只松鼠的客服体系开创了中国电商客服场景化的服务模式,松鼠客服化身为松鼠,亲切的称顾客为“主人”。松鼠客服还创造了5个客服日接待超过1000单,人次1500次的奇迹,并打造成了淘宝唯一日千单DSR动态得分4.9分的食品网店。
在章燎原最近的微博中写道“电商品牌相比于传统品牌,一个尤为显著的特征是,更加注重于产品力和顾客体验度,两者都源于电商品牌是互联网属性,其本质是媒介载体而生的渠道,这个渠道不仅实现销售属性,而且实现传播属性,有效利用之是优势整合,不利用之则是致命。三只松鼠定位于互联网品牌,便是希望具备互联网基因而生的品牌!”
因此,三只松鼠的快速发展和章燎原提出的产品力和体验度有着密切关系。三只松鼠的动漫色彩、与众不同的包装,超越顾客期望的一系列细节体验,让三只松鼠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成为网购食品的热门品牌也就并不意外了。
可以说,三只松鼠上线63天日销售上千单,65天成为天猫坚果行业销量第一,2014年全年销售额10亿元,2015年一季度销售额超过十亿元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的奇迹,尤为可贵的是,三只松鼠并没有完全以低价的方式推广,而且保持了优秀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

⑹ 章燎原的介绍

章燎原,男,1976年出生,安徽绩溪人。在电商界人称“松鼠老爹_章三疯”。实战派、革命派的草根战略营销者,擅长细分品牌定位、蓝海市场开拓。现任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中国坚果协会高级专家;2011年度安徽优秀职业经理人,2012年度芜湖市创业富民先进典型;1被评为2014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提名奖、22014安徽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⑺ 为什么百草味入住市场早却没有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销量高

良品铺子主打品质,品质好,定价高,主打高端。三只松鼠的品质要比百草味的好一些,价格高不了太多,所以比百草味发展快

⑻ 三只松鼠和百草味,你更pink哪一家呢

网上买零食,许多吃货网友的心得是:买坚果选三只松鼠,买干果就选百草味!近年来,三只松鼠和百草味的崛起,给爱吃零食的小伙伴带来了福利,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也越来月激烈。

在山东一家食品企业的章燎原,从一个小营业员一路做到了总经理。在这里,他增加了自信,锻炼了能力,为自己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⑼ 三只松鼠的股票代码

三只松鼠的股票代码为300783。

2019年7月10日,三只松鼠发布公告称,将发行普通股股票,于7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19年7月12日三只松鼠成功上市,被誉为“国民零食第一股”。

2019年7月12日,三只松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只松鼠”)终于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三只松鼠”,股票代码为“300783”,被媒体誉为“国民零食第一股”。

(9)章燎原有多少股份扩展阅读:

2012年三只松鼠成立,其累计完成总额达750万美元的两轮融资,具体为:2012年3月获得IDG资本150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5月获得今日资本600万美元B轮投资。

2014年,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再次获得今日资本、IDG资本两家境外基金第三轮1627万美元(折合1.2亿人民币)天使投资,用于三只松鼠智能一体化食品园项目建设。

2015年9月16日,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在安徽芜湖宣布,三只松鼠已获得第四轮融资,总金额达3亿元人民币,三只松鼠估值40亿元。

阅读全文

与章燎原有多少股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sdjpy求双向汇率 浏览:1
杠杆租赁方式设计的当事人有 浏览:781
东莞2019年融资租赁补贴 浏览:781
期货客户群 浏览:456
内蒙古经济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523
金融公司招培训专员靠谱吗 浏览:210
全国现货交易所有哪些 浏览:182
申万期货交易平台 浏览:587
非金融服务利息可以开票吗 浏览:803
互联网理财恒昌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34
鼎丰集团做什么 浏览:282
杠杆视频物理大师 浏览:201
汇率20天内变化快吗 浏览:29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快易 浏览: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浏览:291
外汇交易中ac指数 浏览:718
购买外汇用途限制 浏览:238
杠杆动力与阻力区别 浏览:561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