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绿地集团股权结构是什么
2022年公司前三大股东上海格林兰、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集团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且均不超过 30%。 公司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2022年无实控人,管理层持股上海格兰仕基本控制着董事会。上海地产集团和上海城投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国资委,但两家公司合计持有的公司股权比例未超过 50%, 不能对公司形成控制关系;
拓展资料:
1、绿地控股的战略布局(重点布局地市级高铁站项目)
重点围绕快速成长的高铁站项目和快速周转的三四线城市项目,成功获取了安徽宿州、广东阳江、重庆万州、湖南长沙及株洲、江西赣州及萍乡、湖北咸宁、四川宜宾等一批战略性高铁站项目。2018上半年,公司累计获取项目 60 个,新增权益土地面积 1024 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 2161 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 421 亿元,其中地级市高铁站项目占比超过 30%。 一二线城市房价高企,三四线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地市级高铁项目是未来的潜力板块。 总结下,绿地估值低于保利、融创,而权益销售面积高于后两者。管理高于国企,同时具备国企的拿地优势,布局地市级高铁项目,个人比较看好。风险在于2019年地产行业面临跌价补库存,机会也来自于跌价后的低吸机会。
2、2018年绿地控股拿地积极
2018年拿地金额803亿,同比增长76%;新增建筑面积4336万方,同比增速116%;平均楼面价仅1890元/平方米,相较2021年同期降幅近两成。 绿地在行业低迷时,积极拿地,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Ⅱ 10大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具体岗位设置
组织结构目前最常见的是“金字塔”和“矩阵”这两种,没有什么组织结构叫“团队”的,呵呵。
也没有任何规定说房地产公司必须用“金字塔”和“矩阵”式的架构,使用什么架构,是公司根据自己的战略和核心业务流程来确定的。
关于“金字塔”和“矩阵”的特点,我简单说一下:
金字塔型:中国企业传统的架构模式,优点是集权度高,决策统一;缺点是信息纵向传递慢,信息容易被过滤或阻滞,对各事业部的专业工作开展不利。
矩阵型:西方跨国公司中很常见的架构。优点是信息传递快且畅通,决策更专业;弱点是沟通成本很高,因为作为事业部的一个专业员工,你的上司不是你的事业部领导,而可能是远在千里外的总部职能部门。
所以,规模小、不以事业部经营模式为主的企业,不太适合用矩阵架构。而金字塔式架构也不适合大型的、以事业部经营模式为主的企业。事业部,比如一些连锁机构、业务相似的分(子)公司等。
Ⅲ 钢结构公司主要是干什么的
钢材强度较高,弹性模量也高。与混凝土和木材相比,其密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相对较低,因而在同样受力条件下钢结构的构件截面小,自重轻,便于运输和安装,适于跨度大,高度高,承载重的结构。
2、钢材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
适于承受冲击和动力荷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钢材内部组织结构均匀,近于各向同性匀质体。钢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比较符合计算理论。所以钢结构可靠性高。
3、钢结构制造安装机械化程度高
钢结构构件便于在工厂制造、工地拼装。工厂机械化制造钢结构构件成品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工地拼装速度快、工期短。钢结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结构。
4、钢结构密封性能好
由于焊接结构可以做到完全密封,可以作成气密性,水密性均很好的高压容器,大型油池,压力管道等。
5、钢结构耐热不耐火
当温度在150℃以下时,钢材性质变化很小。因而钢结构适用于热车间,但结构表面受150℃左右的热辐射时,要采用隔热板加以保护。温度在300℃ -400℃时.钢材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下降,温度在600℃左右时,钢材的强度趋于零。在有特殊防火需求的建筑中,钢结构必须采用耐火材料加以保护以提高耐火等级。
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
特别是在潮湿和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对处于海水中的海洋平台结构,需采用“锌块阳极保护”等特殊措施予以防腐蚀。
7、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
钢结构建筑拆除几乎不会产生建筑垃圾,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
Ⅳ 绿地集团和绿城集团是一家吗
不是;1.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绿地”或“绿地集团”)是一家全球经营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创立于 1992 年,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中国 A 股实现整体上市(600606.SH),并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以2000万元注册资金起步,绿地集团历经25年蓬勃发展,资产规模突破7400亿元,连续六年入榜世界企业500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搏击成长,以超常规式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时代烙印和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绿地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综合产业并举发展”的多元经营格局,实施资本化、公众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旗下企业及项目遍及全球四大洲十国百城。绿地正努力成为一家主业突出、多元发展、全球经营,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并在房地产、金融、基建等若干行业具有领先优势的跨国公司,真正从“中国的绿地”成长为“世界的绿地”。绿地集团简介
2.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中国”),是中国领先的优质房产品开发及生活综合服务供应商,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优质的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引领行业。1995年1月,绿城在中国杭州成立;2006 年7 月,绿城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整体上市(股票代码HK3900);2012年6月,绿城中国引入九龙仓集团作为战略性股东。2014年12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绿城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是绿城中国第一大股东。由此,绿城中国成为全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典型代表。 绿城中国在“服务平台化、资产金融化、开发专业化”的发展战略指引下,致力于打造“理想生活综合服务商第一品牌”。2018年,绿城中国根据“轻重并举”发展导向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重资产领域,包括绿城理想小镇集团、绿城杨柳郡集团两大特色开发平台和直管的杭州亚运村项目,以及浙江、北京、上海、济南、成都、广州、武汉、海外等8个城市公司。轻资产领域,包括绿城管理集团、绿城资产集团、绿城理想生活集团、绿城房屋科技集团和绿城雄安公司五大板块。绿城中国简介
Ⅳ 用友U8、U9和NC各有什么作用
1、用友U8:为成长型企业提供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营销、服务、设计、制造、供应、人力、办公、财务于一体),助力企业敏捷应对市场变化。
2、用友U9:帮助目标客户实时业务处理、实时信息反馈、实时绩效监控、实时市场响应的管理软件。
3、用友NC:通过构建大企业私有云来全面满足集团企业管理、全产业链管控和电子商务运营,为集团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支持合规化应用需求和创新需求。
(5)绿地集团组织构架扩展阅读:
用友NC Cloud涵盖了用友NC的核心功能价值,同时更加关注帮助大型企业实现人、财、物、客的全面数字化。
通过NC项目建设,加强企业集约化管理,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采购销售、产品库存与财务管理之间的一体化、精细化管理,保障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高度同步与一致性,实现全公司范围内信息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事务处理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和项目组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全力以赴做好建设项目工作,为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支持。
Ⅵ 影视剧《理想之城》中的赢海集团在现实里面,有什么差不多的集团
根据电视剧里的信息赢海集团是在在职人员老板赵显坤的推动下开辟出来的,属于相对性较为重中大型的民企。
而大伙儿知道的中建、中铁集团集团、中铁集团等都应属大中小型国有企业,从种类上肯定是不能对标底。因而想找寻和瀛海集团对标底公司,仅有从大中小型民企里面找,我们可以阅览一下上年中国“民企500强”排名榜,在这其中有38家建筑企业当选。
针对员工个人简历,剧中赢海集团的HR责任人是人研究生,董事长助理是北大研究生。从这类头部企业在猎聘网的招聘来看,大部分都是要求本科及大学本科本科以上学历,并没有硕士研究生的硬性要求。就目前行业现状,建筑企业更重视自己工作经历,本科学历是门槛,能引来研究生杰出人才更强。
电视剧中的赢海集团进行了现代雕塑生产制造,大伙儿也无法完全将其精准匹配到某一个公司上,仅有把目前私营企业建筑企业那般一个群体来与之比较,但有很多是还能够被对标底。
Ⅶ 2016中国房企百强揭晓 前三强格局变“万中绿”
每年都不失约的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成果,又在这个5月,如期与翘首企盼着它的社会各界见面了。
变化的是每年的市场态势和百强排名,不变的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对报告和榜单的公正立场、严谨态度和客观评述。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始终以树立行业标杆、引行业向纵深发展,提升整个房地产业专业化水平为己任的中国上市房企测评活动,5月26日在香港发布了《201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以及2016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排行榜单,从上榜企业、资本市场、运营规模、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经营效率、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等九大方面详细分析了在去年市场条件下,各家上市房企的单项战斗值和整体表现分。
上市房企排名再度印证“马太效应”
从榜单来看,万科再度登顶,这已是其在榜首位置的第九年。2015年对万科来说无疑是险象环生的一年。万宝之争的一波三折、升级发酵使得万科A股长时间停牌,对于万科与宝能背景和计划的猜测更是从未停息。但得益于国际化的组织架构、人性化的治理方法以及管理层的积极争斗和冷静应对,万科仍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万科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主要产品为商品住宅以及其他与城市配套相关的消费地产和产业地产。年内,万科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销售业绩稳步增长,全年实现销售金额2614.7亿元,销售面积2067.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4.3%,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3.00%。
中国海外发展尽管去年其因人事问题而数度被业内质疑,但其充分发挥了品牌优势,准确判断出市场变化,凭借灵活创新的营销策略,2015年销售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并以超额6.3亿元的佳绩,完成了于去年年中调高至港元1800亿元的年度目标,对应销售面积也相当可观——达1260万平方米。因此,其以雄厚实力仅次于万科排在第二。
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轮驱动的绿地集团可谓一日千里,上市仅九个月就直升季军宝座。究其愿意,是绿地的重点投入全部围绕经济发展、人口导入、产业发展等核心要素,并聚焦一线城市和优质二线城市。同时加大住宅和以住宅为主体的混合项目的比重,强化品牌营销体系标准化,积极打造“理想家”、“百年宅”住宅品牌定位及推广体系。2015年,其实现销售金额2301亿元,销售面积2176万平方米。
前十强中的其余七家房企按先后排序分别是恒大地产、万达商业、保利地产、华润置地、富力地产、碧桂园和华夏幸福。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颠扑不破。
此外,凭借先进的技术、持续的创新、优质的产品与一体化服务,部分房地产供应链上市公司的表现也愈发优秀,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例如厨电高端品牌老板电器、主营建筑防水业务的东方雨虹、凯伦建材、建筑装饰领域的全筑股份、金龙腾,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2016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前10强)
更多测评报告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微信(微信号:zhongfangwang),回复“报告”两字,即可获得完整榜单及测评报告摘要。
此文转自:中房网
附1:测评报告精彩解读
榜单:万科九年蝉联榜首
榜单显示,万科九年来蝉联榜首,中国海外发展和绿地控股位居三强。恒大地产、万达商业和保利地产分别居于第四到第六位,华润置地、富力地产、碧桂园和华夏幸福分列第七至十位。
表现:板块震荡估值回调
总体来看,在房地产宽松政策和市场强预期的作用下,上市房企表现整体强于大盘。年内,虽然房地产上市企业迎来估值修复性回升,资本市场对于房企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仍持保留态度。行业内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房企估值水平亦有所下滑。
运营: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2015年,上市房企总资产均值为586.18亿元,同比上升30.88%;净资产均值为157.71亿元,同比上升23.44%;房地产业务收入均值为117.73亿元,同比上升22.95%。各项规模指标中,总资产均值增速和房地产业务收入均值同比增速分别上升7.46和18.96个百分点,都有所回升,净资产均值增速也基本保持平稳。
风险:杠杆水平有所抬升
2015年,房地产行业负债水平保持高位运行。净负债率均值为96.09%,较2014年上升7.23个百分点,再创新高。一方面,高企的长期负债水平反映出企业扩张依赖借贷的模式没有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年内销售回暖带动了现金流的改善,短期内企业业绩保障度有所提升。
盈利:净利润率未见好转
2015年,上市房企盈利能力值指标仍延续了上升势头,但效率指标依然处于下滑态势。具体来看,绝对量方面,上市房企净利润均值为15.94亿元,同比增长6.14%,增幅较上年下降3.62个百分点。比率指标方面,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利润率均值两项指标继续下滑,仍处于自2009年以来的点。
发展:两极分化程度加深
2015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收入和资产规模都有所增长,各项指标增长率较上年也有所回升。从企业盈利增长率的分布来看,2015年两极分化程度有所加深。2015年业绩大幅增长和大幅下滑的企业数量均多于2014年,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
效率:库存延续承压趋势
2015年,房地产市场虽然实现了较大的销售增速,但行业整体库存高企的现象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善,上市房企的库存水平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2015年,上市房企存货总额约5.88万亿元,企业存货均值约为3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但另一方面,销售的回暖带动了存货周转率的回升,2015年末,上市房企存货周转率小幅上升0.01至0.37。
附2:测评主办方背景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业务上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由各 地房地产业协会和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交易、流通服务、装修装饰等企业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自愿参加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协会以加快发展房地产业,提高人民居住水平为宗旨,坚持为行业、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为政府政策服务的方针,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传达、贯彻国家的法规与方针政策,反映广大会员与企业愿望与要求,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测评成果官方发布网站:中房网
中房网(www.fangchan.com)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将“政府、行业、专业”三大资源进行整合,并辅以 线下活动等形式开展房地产行业权威测评、房地产专业研究咨询等业务,致力于建立中国房地产行业具有权威和有公信力的产业网站、测评体系及数据平台。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5-26,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装信息
Ⅷ 绿地投资的中国实践
综述
中国吸引的直接投资中外资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较少。“绿地投资”这种形式在继续采用,但是外方独资和外方控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中国在进行海外经营时主要采取“绿地投资”(新建)的方式进入,比例高达48%;战略联盟方式为39%,收购兼并为13%。对外投资的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所投资的技术多为适应性技术或已经标准化的技术,对技术进行严格保密的要求也比较低。
在“绿地投资”的策略上,不同的企业会因为自身条件和基础的差别而千差万别。针对内部企业间的信息不畅造成资源浪费,资本和资产的流动性差,增加了运营成本,以致资源的不可移植和不可再生导致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下降等矛盾。
部分中国企业集团的成功经验说明,企业“走出去”进行绿地投资的重要前提就是要练好经营管理的内功。这些内功包括:
准确认识自己和对手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投资需求的规模和层次有相对差异,企业的优势也正是相对不同市场、不同竞争者而言的。因此,拟“走出去”进行绿地投资的企业应该首先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活动,确认自己是否具有胜过当地企业的特别优势,如核心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组织管理优势等等,才能进行跨国经营活动。当这些优势在有一定基础后,通过跨国经营与当地区位优势结合,企业就会快速积累和发展这些优势,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加快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成功的企业都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素质极为看重,因为只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才能够保证资金得到最恰当的运用,把产品和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企业跨国经营中,在与国际化接轨过程中无论从管理方法或思维方式上都必须与国际接轨,特别是要加大海外公司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同时,由于干部轮换制度既不利于鼓励有经营才能的人发挥他们的专长也不利于培育和开发长期形成的人脉关系的价值,因此,必须通过加快推动智力资源资本化,建立起长期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境外投资企业,可鼓励经营者和员工将资产(房产、存款和股等)作为抵押,以自然人身份个人持股,并且允许私人持股比例超过50%,以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在外派人员的收入分配机制方面,要把经营业绩与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大胆采用经营者年薪制、与所在国(地区)分配方式相衔接、带资风险承包以及期股、期权奖励等多种方式,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对外派到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制订高标准的地区津贴,激励职工到艰苦的地方开拓市场。
因地制宜地创造新技术
中国从事海外绿地投资活动的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从某种程度讲企业某些成熟技术对发达国家某些行业及某些企业来说,也具有相对优势。因此企业除了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创造高新技术外,在跨国经营中应进行技术知识当地化,把已有的成熟技术与当地的市场需要相结合,研发出新的适用技术,使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采取灵活、创新的组织结构
由于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和国际互联网的建立,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征,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的网络化趋势逐步加强,母子公司之间以及分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子公司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矩阵型公司架构。同时,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各跨国公司间还结成牢固的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企业在从事海外绿地投资活动过程中应该学习和借鉴各跨国公司在组织管理模式方面的成熟经验,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争取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