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力帆股份股票行情:深陷策划泥潭
重庆银行业针对力帆成立“债委会”近日,有重庆银行业人士透露,重庆市银行业针对力帆成立了债委会,此次债委会的成立由重庆银行牵头,多家银行参与,估计去年就已成立。力帆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力帆成立债委会是属实的。债委会成立背后,是力帆汽车惨淡的销量,以及高筑的债台。力帆股份9月发布的2019年公司债券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期末的银行贷款127.8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为104.86亿元。此外,有25家银行为力帆股份提供授信,授信总额度共计125.66亿元,未使用额度仅剩4.5亿元。力帆股份9月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9月,力帆汽车销售传统汽车399辆,新能源汽车360辆,9月总销量仅759辆。前三季度累计销售传统汽车22032辆、新能源汽车2035辆,分别同比下降72.25%和65.67%。
B. 力帆股份否认年底进入破产程序,力帆破产只是“谣言”还是硬着头皮支撑
几天前,该网络发布消息称,“力帆汽车等四家汽车公司将在今年年底进入破产程序。预计上下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在产业链中总共有大约500亿坏账”和“银行关注股票客户”。某些汽车企业产业链中的风险调查通知等传言。
作为谣言中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车公司发布了两则谣言。尽管力帆汽车还没有达到如此紧急的水平,但实际上,力帆汽车的现状确实相对困难,遭受运营困难和资金流动压力。
在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力帆汽车抓住了“窗口”并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力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257辆,同比下降60.7%。
当前的力帆汽车在产品增长,经营亏损,高负债以及债务纠纷方面面临困难。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力帆股份似乎也处于“出售资产”的道路上。
在当前的危机中,力帆汽车,摩托车是否可以成为救命稻草以及力帆汽车是否可以在困难的情况下摆脱困境仍然未知。
C. 现实版”伪装者“,为何力帆一直隐瞒它负债累累的事实
2018年8月初,重庆力帆汽车因供应商跑到公司门口堵大门要帐引发关注。事实上据7月26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作出的《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跟踪评级报告》(下称《力帆控股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作为力帆股份控股股东——力帆控股的全部对外债务为278.6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227.18亿元,长期债务51.45亿元。
尹明善和他的力帆牌汽车被认为已与时代格格不入,继而导致力帆汽车在市场上销量不佳。像比亚迪、长城这些汽车企业,一款车型一个月可以卖出上万台的销量,而力帆的新能源和传统汽车加起来,平均月销量也很少能够突破一万台,单款车型的月销量更低,一些车型甚至只有一两千台。
在危机面前,作为企业创始人的尹明善想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共享汽车,并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于2015年创建了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盼达用车),盼达用车这样的共享汽车模式,并没有给尹明善带来足够多的现金流,反而它是一场重资产投入竞赛,就像共享单车一样,谁在一个城市投放的汽车数量多,谁就可以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力帆经不起这样的烧钱大战。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涌来,2017年1月曝出的新能源骗补事件中力帆赫然在列,极大地打击了力帆的新能源转型,不仅力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被收回,还因为骗补被处以超过亿元的罚款。
D. 力帆股份股票是什么板块
力帆股份,核心题材是生产开发汽车的,属于汽车行业板块的个股
E. 力帆重整获进展 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联合参与
日前,力帆汽车对外发布公告称,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迈捷”)以联合体身份,按招募公告的规定向管理人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材料。
F. 遭遇破产风险 力帆股份10家子公司被申请司法重整
中国网汽车7月10日讯记者今日获悉,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包括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全资子公司,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并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也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子公司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汽车发动机、无线绿洲、移峰能源现阶段生产经营均不正常。债权人的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公告中表示,即使公司实施重整并执行完毕,但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如果不符合《上市规则》等相关监管法规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的风险。
此外,力帆股份表示,在法院受理审查案件期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的重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若法院裁定以上全资子公司进入重整,公司将依法行使股东权利,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并促使全资子公司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在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案,同时将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实现重整工作的顺利推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谁来解释一下力帆实业,力帆控股,力帆股份三者的关系
请大家搞清盼达提交回答汽车合力帆的关系,盼达属于力帆控股集团的和力帆股份只是买卖关系 。
H. 6亿股份遭冻结、资金链濒危,力帆如何面对行业洗牌
力帆,这个曾经的摩托车行业的巨头,在行业更迭当中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结果陷入到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力帆所持股份97.28%被冻结
7月17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相关单位发来的《股权司法冻结及司法划转通知》、《上海金融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获悉公司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本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
目前力帆控股持有公司股份620,642,65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7.24%。此次股份被轮候冻结后,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股份数量为615,772,656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7.28%,占公司总股本的45.96%。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大家对汽车的品质要求更高,这时候不论是外资品牌还是国内品牌企业,他们都在积极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对汽车进行升级换代,比如国内的吉利、长安、长城、广汽等车企都频繁的对车型进行更新换代,所以他们的市场份额也是越来越大,并成为了国内企业的主流品牌。
反观力帆,从2003年开始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技术投入不够,品质跟不上时代,在售部分车型换代周期长,技术老旧,甚至连营销也是毫无新意,推广力度也很小,目前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有力帆这个汽车品牌,品牌认知度低,品质没保障这要消费者怎么掏口袋?
所以力帆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其实从他们选择的经营思路那天开始就注定了这一天会迟早到来。毕竟中国消费者也不傻,在价位差不多的其概况下,哪怕多出几万块钱很多人仍然会选择质量有保障, 车型好,有一定品牌的汽车,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力帆这种边沿品牌车企的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难。
而想要摆脱目前生存困局,力帆必须改变经营思路,紧跟时代步伐,加大对汽车的研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更新车型,同时进一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但是这些过程需要时间,因为任何一个品牌的行成都不是短期可以达到,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检验。但是按照目前力帆的财务状况来看,想要实现这些经营上的转变我觉得很难,除非他们引进有较大实力的财阀进行重组。
I. 力帆股份未来市值会不会突破4000亿
有可能,等到嘛
J. 欠债累累、资产被冻结的力帆汽车真的要倒下了吗
觉得力帆汽车要倒下这个可能性比较大了。
而且不断攀升的负债率让力帆孤帆力不从心,近两年的时间,力帆股份资产负债率已高达70%以上。据最新的统计,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力帆股份总资产为268亿,而总负债高达193亿,资产负债率达到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