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属于国企,是上市公司由国家控股的。
② 江淮的汽车是什么地方产的
安徽省生产的。总部地点: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76号。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或JAC),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于一体、以“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企业500强、全球汽车50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前5强。
公司现有主导产品包括: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专用底盘及变速箱、发动机、车桥等核心零部件。现拥有瑞风、江淮iEV、帅铃、骏铃、康铃、格尔发、和悦、星锐、锐捷特等知名品牌。
(2)江淮汽车集团重型商用车公司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底,江淮汽车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309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60件,成为国内首家专利过万的车企。自2009年起共10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6DCT自动变速箱,实现TCU上层软件开发完全自主,打破国际垄断。
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汽车、康明斯发动机、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等知名企业分别建有合资公司。已经与南美、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拥有JAC日本、JAC意大利两家海外研发中心;在俄罗斯、越南、肯尼亚建有子公司;在墨西哥、哈萨克斯坦等地建有19家国际产业基地。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出口至沿线30多个国家。截至2018年底,江淮汽车累计出口超60万辆。中高端轻卡连续多年行业出口第一,乘用车出口位列行业前三。
③ 中国有哪些生产汽车的企业
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维柯、上海申沃、名爵、荣威)。
2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东风日产、东风神龙、东风本田、东风乘龙、东风霸龙、东风龙卡、东风风行、东风小康)。
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一汽解放、一汽轿车、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红旗轿车、通用红塔、一汽海马、一汽奔腾)。
4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内较早地方汽车工业之一,品牌有北京牌、北京Jeep,切诺基、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北京奔驰)。
5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传祺、广汽客车、广州五十铃等品牌,广州市政府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集团)。
6长安汽车(集团)(拥有长安、哈飞、昌河、陆风等自主汽车品牌,并与福特、铃木、马自达、标致雪铁龙等建有合资品牌)。
7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第一辆重型载重汽车黄河的制造者,国内重卡行业质量较好的企业)。
8 华晨汽车集团(旗下有自主品牌中华轿车、华晨金杯和合资品牌华晨宝马,我国汽车工业民族自主品牌的主力品牌)。
9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拥有长安、哈飞、昌河、陆风等自主汽车品牌,并与福特、铃木、马自达、标致雪铁龙等建有合资品牌)。
1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 (旗下拥有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品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企业500强)。
④ 江淮汽车股票目标价未来2021年江淮汽车年报时间2021江淮汽车股票有潜力吗
最近这几年,全球多个国家就发布了将来几年或十几年后禁止出售燃油车后,不少出名品牌车从争相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向。所以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红利和前景,并且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才刚刚开始兴起,该行业的发展和研发将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投资者可不可以一起搭上这趟驶往未来的"列车"呢?我今天就借此机会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车!
在正式测评江淮汽车之前,我把已经整理好的汽车行业龙头股名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开下方链接领取哦:宝藏资料:汽车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截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同时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是公司的主要营业范围。
简明叙说了江淮汽车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认识下江淮汽车公司有什么优点,值不值得我们理财?
亮点一: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17年的报告浮现出,公司一共卖出了19.1万辆轻型货车,销量比很多同行业企业都高。并且MPV销量在逆势中也有着不错的增长趋势,全年的销量突破了6.65万辆。公司的出口汽车总量在同行业中排名很高,可以排到第四。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还是一样的给力,保持第一的位置,SUV出口数量突破了4万辆,一下子变成了行业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轻卡在国内外市场均被认同,方便公司可以稳定在该细分领域的地位以及市场的覆盖。
亮点二:新能源车先发优势
江淮汽车在2017年,全年销售新能源乘用车总计2.83万辆,相较上一年,增长了53.86%。而且公司在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方面拥有领先地位。还有华霆动力、巨一自动化也和公司是合作伙伴,他们协作在电池系统、电机电控方面投资创立了合资公司。
除此之外,公司也跟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合力生产新能源汽车,为公司以后在新能源领域占领市场优势。
由于篇幅受限,对于江淮汽车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还有不少,你们可以直接查阅下文,点击链接来看看吧:【深度研报】江淮汽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2021年顺利完成从追逐世界品牌到齐头并进一起跑的目标,彻底超越对手的关键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领域中不断占据技术和先发制胜优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已经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市场的好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国汽车销量和认知度有超越欧美日国家的大部分出名的老车企的可能性。
概而言之,江淮汽车这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技术获得了全国知名汽车厂商的认同,之后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然而文章具有延时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江淮汽车行情,不妨戳开这个链接瞅瞅,有专业的投顾为你服务,看下江淮汽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江淮汽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⑤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有哪些分公司
江汽集团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前身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64年。拥有全资子版公司13个,其中权有江淮汽车(600418)和安凯客车(000868)两家上市公司。
1、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3、江气物流有限公司、
4、合肥兴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5、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7、安徽江淮客车有限公司、
8、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9、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10、星瑞齿轮公司
11、合肥车桥公司
12、六安永达公司
13、黄山工贸公司
⑥ 江淮汽车总部在哪里
安徽省合肥市东流路176号。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汽集团”),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于一体、以“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技术企业 、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位居中国企业500强 、中国百强工业企业 。
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于一体,以“先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并举,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自2009年起,江淮汽车共10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
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418)。江淮汽车拥有商用车、乘用车、客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五大业务板块。
2018年,江淮汽车研发投入超过21亿元,年度专利申请公开量达2515件,在全球车企中排名第二位,位列自主品牌第一位;十八大以来,江淮汽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17亿元。
2018年2月,经过一年多酝酿准备和多轮研讨、调整的股权激励方案落地,江淮汽车成为安徽省首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对354名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实施股权激励,激励骨干员工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业绩指标,从而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⑦ 江淮商用车公司的江淮格尔发重卡
时至岁末,江淮汽车喜迎第200万辆汽车下线,勇于拼搏的江淮人高瞻远瞩,已开始布局下一个百万辆,而江淮格尔发重卡作为江淮汽车战略性业务的重要性也将随之凸显。格尔发重卡秉承江淮汽车40余年汽车制造经验,厚积薄发,已成为驰骋中国的新一代重卡代表。
四十余年的拼搏奋斗,四十余年的技术积淀,成就了江淮汽车中国自主品牌的卓越典范。江淮格尔发秉承江淮汽车的优良品质,历经挫折和考验,一路披荆斩棘,始终致力于中国自主高端重卡事业的发展,朝着打造世界一流重卡品牌的目标不断奋进。
历年来,江淮格尔发重卡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性能。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凭借品质为赢的造车理念,先后荣获重卡新秀奖、最省油车型奖、优秀重卡白金奖、最佳物流用车奖和重卡服务品牌五星级企业等奖项。格尔发重卡取得今天的成绩,正是江淮汽车坚持以商用车为基础,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长期路线的结晶。
2010年,江淮格尔发重卡以93.8%的增长率居行业第一,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在风云变化的重卡市场上,格尔发已凭借卓越的品质,屹立于中国重卡企业产销量前十的位置。格尔发重卡的高品质得到行业专家和广大用户的高度认可。2010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节油大赛上,格尔发重卡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重卡不同组别的两项节油冠军大奖,行业专家一致认定,格尔发重卡经济动力、黄金组合的产品匹配概念,使节油和动力达到了最佳融合,在强调动力性的同时兼顾了燃油经济性。
此外,在好车不怕远征难江淮格尔发红动中国行的活动中,江淮格尔发树立起了关怀卡车司机品牌形象,先后为20000多名卡车司机送去了健康关怀箱,在赢得卡车司机高度赞誉的同时,也使卡车司机切身体验到了格尔发产品品质。好车就是不怕远征难表达了卡车司机们的共同心声。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车是业界公认的底盘制造专家,领先的底盘制造技术使格尔发重卡更具竞争力。格尔发重卡车架、前桥、后桥、整车装调及驾驶室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使格尔发整车的卓越性能得以体现。凭借这些技术优势,格尔发重卡步步为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稳中求胜。
作为江淮汽车战略业务,格尔发重卡在市场动向的把握和分析上下足功夫,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预测,使得格尔发能很好的应对市场变化。与此同时,格尔发重卡整合内部资源,自我完善;集中外部资源,为我所用的正确而有效的市场策略。格尔发在产品技术升级和细分市场上面也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战略部署。在新产品研发方面,格尔发吸收用户需求并及时反应到产品技术升级上。格尔发配备新款驾驶室的产品,其内部空间高达2.0米,设置有12个出风口,还配备有卫星吧台式控制台,座椅可任意调节角度,使卡车司机工作环境大大改善。此外,格尔发的驾驶室采用的四点悬浮式减震技术,且后悬置采用双气囊式弹簧减震,使驾驶室既舒适又安全。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格尔发的战略部署主要突出对细分市场的控制率和占有率。经过几年的努力,格尔发实现了从以载货车为主牵引车为辅到载货、牵引并举,工程自卸齐发的转变。如果说5+5+2的区域部署体现了格尔发对重点市场的巩固,那么,对产品结构的调整可以说是体现了格尔发市场应时而动的能力。在中国重卡行业即将步入十二五发展之际,面对重卡市场诸多不稳定因素,继往开来的格尔发重卡采取巧布局,稳增长的市场策略,无疑将为其在未来群雄争霸的中国重卡市场上占尽先机。
截止2010年11月底,江淮格尔发重卡销量已达2.3万辆,提前实现了2010年预定的2万辆销售目标。格尔发2011年的销售目标是3.5万辆,相比2010年销售计划增长了75%,2011年江淮格尔发最大的增长点将是公路用车。
华南是江淮的起家之地,也是全国的物流中心,可见该区域市场的重要性。2006年格尔发在华南市场销量为400辆,2010年预计销量在5000辆,2011年按照公司的计划,将挑战10000辆销售目标。其中,深圳2010年销量预计可突破700辆,2011年计划目标也将增加一倍,达到1500辆。
预计2011年3、4月会推出部分车型,到2011年下半年将会有全系列车型上市,重点将是公路用车产品,如8*4载货车,6*4牵引车等。据了解,近两个月来,江淮重卡一直在进行产品的改进工作,包括技术上的提升、大梁高强度钢、铝合金变速箱、真空胎以及驾驶室内饰的提升,以及推出轻量化的产品等,使产品更加适合2011年甚至未来几年内的市场需求。
除了产品的推陈出新,在营销策略上,江淮也早有规划。2010年,江淮格尔发采取的是4+5策略,即4个重点区域和5个次重要区域,通过区域的划分,有针对性地进行销售。“在今年的基础上,2011年提出了覆盖更大范围的策略方案——5+5+2, 重点区域增加到5个,重点培养区域5个,另外还要增加2个重点培养市场,把优势区域进一步扩大。”辛玉宝透露。
据介绍,截至2010年,江淮格尔发全国的销售网点已达180家,预计2011年还将增加50家,达到200家以上。2010年的重点在于消除盲点,目前国内地级市网络基本已覆盖;在此基础上,2011年的重点在于对市场分类,针对相对薄弱的销售区域继续增加网点,其他地区则重点提升经销商的营销能力。此外,江淮汽车还将通过公司内部及外部的资源整合来确保2011年的销售,对于完成2011年的目标,江淮格尔发很有信心。
⑧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成员
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安进
常务副总裁:王志远
副总裁:戴茂方
党委副书记:周刚
总会计师:王才焰
总裁助理:王德龙
JAC大学校长:李德斌
⑨ 江淮是国有企业
属于国有企业,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汽集团公司)于1997年5月1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回府批准成立答,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现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是一家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汽车大厂商。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1999年9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隶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0418。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员工17000余人。公司现占地面积460多万平方米,具有年产70万辆整车、5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2010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近4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主导产品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以营业收入347亿元人民币列第2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