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百事可乐公司是哪国的
百事公司(Pepsico.,Inc.)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在2004年公布的《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百事公司位列第166位,并于最近连续两年被评为《财富》“全球最受赞赏的饮料公司”第一名。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位列在前十名。2003年8月《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排名中,百事公司旗下的百事可乐品牌排名在第二十三位。百事公司的前身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百事可乐公司于1965年与世界休闲食品最大的制造与销售商菲多利(Frito-lay)公司合并,组成了百事公司。
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将市场经营重点在核心品牌方面,百事公司曾于1997年10月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将拥有必胜客(Pizza Hut)、肯德基(KFC)和Taco Bell的餐厅从公司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百胜全球公司(Tricon Global,现公司名为YUM!)。1999年,百事公司将其百事可乐罐装集团(PBG)分离上市,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在将非战略性业务剥离的同时,百事公司也陆续收购或者并购了多项核心业务.1998年,百事公司与世界鲜榨果汁行业排名第一的纯品康纳公司(Tropicana Procts Inc.)合并。2000年,百事公司将以制造水果混合型饮料、能量饮料、乳品饮料、茶饮料和含有植物成分的SoBe饮料业务纳入公司业务范围,并开拓一系列新型饮料产品。2001年,百事公司获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无条件批准,以134亿美元成功收购世界著名的桂格(Quaker Oats Company)公司,一跃成为全球非碳酸饮料行业的冠军。合并后的百事公司,重惴⒄剐枨笄烤⒌男菹惺称泛鸵�弦滴瘛8涸鹈拦�图幽么笠酝饨?00个市场业务的“百事国际集团“(PepsiCo International),领导百事旗下食品和饮料业务在北美以外市场的开发。
B.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否是一个公司
--------------------------------------------------------------------------------
百事可乐作为世界饮料业两大巨头之一,100多年来与可口可乐上演了一场蔚为大观的两乐之战。两乐之战的前期,也即上世纪80年代之前,百事可乐一直惨淡经营,由于其竞争手法不够高明,尤其是广告的竞争不得力,所以被可口可乐远远甩在后头。然而经历了与可口可乐无数交锋之后,百事可乐终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以“新生代的可乐”形象对可口可乐实施了侧翼攻击,从年轻人身上赢得了广大的市场。本文从百事与可口可乐近百年的广告战出发,应用产业经济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对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并对所学的模型作了一些扩展应用。
1983年,百事可乐公司聘请罗杰·恩里克担任总裁,他一上任就把目光盯在了广告上。对软饮料而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产品味觉很难分清孰优孰劣,因此,焦点便在塑造商品的性格的广告上了。
为了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百事公司作了一次市场调查。调查人员发现:当消费者在挑选软饮料时,他们实际上做出了三项选择,第一他们拿定主意喝软饮料,而不是果汁、水或者牛奶;接着他们选择了可乐,而不是雪碧,七喜或者其他软饮料。只有在这时,他们才开始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及其它可乐中挑选。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消费者认为百事可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具备新的思想,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是一个发展很快、赶超第一的企业,不足之处是鲁莽,甚至有点盛气凌人。而可口可乐得到的积极评价是:美国的化身,可口可乐是“真正的”正牌可乐,具备明显的保守传统;不足之处是老成迟钝、自命不凡,还有点社团组织的味道。
随即,恩里克查阅了当年BBDO接受百事可乐委托后写的一份名为“领带备忘录”的报告。其要点是:男人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购买领带,是因为领带表达了买主的性格。领带并没有使买主对领带的制造商产生好感,但它使他对自己感到满意。所以,别吹捧你的产品有多好,而应吹捧选择了你产品的消费者。弄清楚他是谁,然后称赞这个人。
于是,恩里克决心选择青少年作为自己的形象,年轻人充满情趣,令人振奋,富有创新精神,正是百事可乐生机勃勃、大胆挑战的写照,他决心重新启动60年代“百事的一代”这一广告战略。
经过与广告代理公司BBDO的多次接洽,最终将“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作为广告主题。围绕这一主题,BBDO为百事创作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电视广告,如“鲨鱼”、“太空船”等等,这些广告,针对战后高峰期出生的美国青年要独树一帜的消费方式,独特的消费品鲜明地和老一代划清界限的叛逆心理,提出“新一代”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结果使百事可乐的销售量扶摇直上。
1994年,百事可乐又投入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片。此举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而且调查表明,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广告片,这部广告片开播不到30天,百事可乐的销售量就开始上升。
从百事可乐的广告攻势看,一直保持着咄咄逼人的进攻优势。同时这一攻势集中而明确,都围绕着“新的一代”而展开,从而使广告的进攻具备极大杀伤力。二战结束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销售额之比是3.4:1,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已变为1.15:1。
参考资料:http://www.eastmoney.com/news_look.asp?code=20050402155500168313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国外的广告,情节是这样子的:一个小男孩走到路边的自动售货机边.他投币进去,按了一下可口可乐的按钮,出来了一听可口可乐,放在地上.接着又投了一次币,又要了一听可口可乐,放在地上.这时,他把两听可口可了摆放好位置,踩了上去,又投币,这次要了一听百事可乐,然后拿着百事可乐头也不回地走了,把可口可乐留在地上.原来是他的个子够不到百事可乐那个按钮,就只好先买两瓶按钮位置低一点的可口可乐,然后垫高自己去按百事可乐的按钮.
构思真是挺新颖的,可口可乐公司还不鼻子气歪了,这样的广告在国内不允许.
支持一下吧,完全手打.
百事可乐的泡沫比较细腻,味道比可口甜,可口的气比较大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百年大战第N回合(1)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位德国人曾心情复杂地赞叹说:“如果说电影是美国的灵魂,那么可口可乐就是美国的燃料”。在嘶嘶作响、冒着美元气泡的全球软饮料市场上,1886年诞生的可口可乐一直扮演着令人敬畏的“江湖老大”角色。但敬畏是局外人的事情,在可口可乐的老对手百事可乐看来,它与可口可乐的搏斗不仅缠绵百年,而且越来越像是一场永不谢幕的百老汇戏剧。
毫无疑问,两大巨头之间无休无止的搏斗是以全球为场景展开的,而上周发生在山东青岛的交火事件只不过是可乐百年大战中的第N回合。
太阳伞事件惊曝竞争内幕
按照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青岛销售经理陈亮的说法,百事公司近日在青岛市场投放了1000多把太阳伞,但该公司6月2日上午接到客户反映,可口可乐员工正在以赠送两箱到五箱饮料的方式换取百事的太阳桑青岛百事在向总部请示后,决定展开“护杀行动。下午3点30分左右,两大饮料巨头在青岛的暗战终于走向公开化:百事可乐的三名业务人员发现了正在更换百事太阳伞的可口可乐车辆,遂上前制止。到目前为止,接下来的一些情节尚有待执法部门认定,而百事方面的说法是,百事员工被可口可乐员工连人带伞带回了可口可乐公司。
事隔一个小时之后,可口可乐公司被闻讯而来的十多位百事员工所包围。百事方面的负责人陈亮称,他们赶到可口可乐公司门口有三大目的:一是要求可口可乐公司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解释,作出道歉;二是取回自己公司的太阳伞;三是要求对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如果可口可乐公司不给答复,他们将考虑进入司法程序。当地《齐鲁晚报》发出的消息称,当该报记者于当晚6时40分赶往可口可乐公司时,发现该公司的电动门紧闭,门内站着陈亮和百事的三名员工,而门外则聚集着百事的十多名员工。陈亮表示,他虽然被允许进入可口可乐公司大门,但几次与可口可乐负责人交涉,均未获得答复。当晚10点半,青岛市工商局崂山分局执法人员开始介入此事,见到了可口可乐在青岛的销售负责人。据崂山分局公平交易科一位负责人介绍,可口可乐当地负责人认为,可口可乐当天是在为客户更换一些公司的旧太阳伞,由于太阳伞上印有可口可乐广告,客户用伞实际上是在为可口可乐打广告,因此送上几箱饮料作为广告报酬。至于为什么收百事的伞,这位负责人称,那是客户主动交给可口可乐公司的。
风暴越来越大,当地警方也被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头之争。当晚10点过后,9把百事太阳伞通过“110”警车从可口可乐公司后门运出,百事员工在收到太阳伞后很快撤离现常两天过后,可口可乐有关负责人携带相关材料到青岛市崂山分局协助调查,百事可乐方面也于当天向工商部门递交投诉状。百事可乐山东公司负责人刘坤对本报记者称,他们已查实共有42把太阳伞被可口可乐更换,百事要求可口可乐澄清事实,赔偿约7000多元的经济损失,“一切要看可口可乐的态度,关键是还会不会做这种事情”。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百年大战第N回合(2)
两大饮料巨头暗战山东
在采访中,百事可乐方面多次强调的一点是,可口可乐方面始终对此事保持沉默,没有任何解释。这一点显然令百事可乐不能满意,但同时也坚称这是可口可乐理亏的证据。可口可乐山东方面的负责人则表示,个人行为不应被上升为公司行为,可口可乐之所以保持沉默是因为相信当地执法部门会作出冷静的判断,可口可乐不愿把精力放在这类事情上。百事可乐对可口可乐提出的一系列指控还包括:百事计划在青岛举办的“五人制足球赛”流产,也与可口可乐背后进行的小动作有关。但在这场短暂的交火过后,可口可乐似乎更愿意以超然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无论如何,可乐暗战的公开化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使我们得以窥视两大巨头在山东市场上的生存状态。严格来说,山东可乐市场的第一次暗战实际上是在两家百事可乐之间展开的。1998年,北京百事可乐公司开始进入青岛市场,以青岛华联商厦作为其在当地的总代理,将青岛划入北京百事旗下。一年后,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山东成立分公司,并趁着家乐福开业之机抢滩青岛,由此埋下百事“窝里斗”的祸根。去年4月,山东百事在青岛设立办事处,规定零售商每销出一箱奖一罐的促销政策,此后又在此基础上返利两元。北京百事的反应是,山东市场属于“公海”,根本不存在“捞过界”的禁忌,并决定给零售商每箱百事返利5元。此后相当一段时间,百事兄弟以令人惊讶的方式自相残杀,直到今年初才以北京百事宣布退出而告结束。
手足之争刚刚落幕,百事终于发现了真正的对手可口可乐。进入今年3月,两大可乐巨头的价格战进入自由落体状态,双方几乎是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进行着沉默的较量。在青岛家乐福等超市,原价5.75元的桶装可口可乐降到3.5元,很快又降为3元,中午回升到6元。而百事也不甘示弱,相同容量的百事从6.5元降为3.9元,最低时降为3.4元。事隔几个月后,青岛市民还常常能回忆起这段持续了半个月的可乐时光。
在同一时段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战场还包括山东省城济南。今年3月15日,两大饮料价格几乎同时“跳水”,在整整3个小时内保持连续下跌的姿态。3个小时后,可口可乐降到3.1元,百事降为3元。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两大巨头终于喘着粗气发现,竞相降价的结果无非是互相勒紧脖子,谁也无力“解决”对方。认识到这个朴素的真理后,两大巨头第二天重新回归理性,一切又恢复原状。
由42把太阳伞引爆的竞争内幕,不过是百事与可口最新上演的一场暗战。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百年大战第N回合(3)
可乐百年大战第N回合
对于以全球为场地捕捉战机的两大饮料巨头来说,市场份额每一个百分点的升降都意味着亿万张美元钞票在空中飞舞,这一点也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以为最后的决斗已经来临。
1985年,百事公司总裁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曾欣喜若狂地认定,可口可乐已经彻底输了,“他们在重新配制可口可乐,以使可口可乐的味道更像百事可乐,这显然是因为我们的味道胜过可口可乐”,他甚至宣布:“星期五全公司放假一天,以示庆贺”。而让百事总裁产生幻觉的背景是:可口可乐在这一年里宣布改变口味,遭到了可口可乐迷的全面抵制。在1985年的美国佐治亚州,一位妇女趁售货员往货架上补充新可口可乐的时候攻击了他。“你这个狗娘养的,你们把这个新产品搞得像狗屎一样”。而就在这幕场景的近旁,一位百事可乐卡车司机笑了起来,这位妇女转过身去:“关你屁事,这是我的家务事,你们百事可乐比狗屎还难喝”。在这场新的决斗中,百事和可口都曾快乐无比地以为,对方即将被自己的致命一拳击倒,并且从此一天天走向灭亡,但事实证明它们都不过是在安慰自己。
12年后,两大巨头的决斗地点转移到了北京。就在这一年,可口可乐把巨大的霓虹灯广告摆到了建国门外金桥大厦的楼顶,而百事可乐当时的办事处就在金桥大厦。几乎在事先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百事可乐的员工眼看着对手的霓虹灯极其风光地骑到了自己头顶上。
没有人肯过早地认输。尽管承认可口可乐的老大地位,但青岛百事决不承认著名调查公司尼尔森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认为,可口可乐在青岛市场的占有率为75%,而百事的份额为11%。“这与事实不符,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在青岛的销量基本是在1:2.5到1:3之间”,青岛百事的一位负责人坚决地说。
这真是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百老汇戏剧。在这场永远是第N回合的搏杀中,担当主角的双方每向对手发出一拳,总要作窃喜状向观众发布战胜对手的预言,却根本不知道台下的观众看得很真切,他们臆想中的最后决斗其实永远也不曾来临。
C.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什么关系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竞争关系。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相互竞争100年,并且尊重游戏规则,懂得向对方学习的两个公司。
可口可乐创建于1919年,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要晚7年,甚至百事可乐的名字都是向可口可乐学的。双方的可乐配方并不相同,也不是同一家公司。
(3)百事可乐是否上市公司吗扩展阅读:
自从2004年开始,百事可乐的营收总额和增长率就超越了可口可乐。2004年百事可乐销售额达到292.61亿美元,同比增长8.5%;可口可乐销售收入为219.6亿美元,增长4.4%。但可口可乐的净利润率一直高于百事可乐。
2016年,可口可乐销售额达到418.63亿美元,财年净利润达65.28亿美元;百事可乐销售额627.99亿美元,财年净利润亿63.29为美元。
百事可乐销售额高于可口可乐,但净利润却低于可口可乐,为什么?
究其原因,源于两者的经营模式差异。
可口可乐一直是横向发展,专注饮料事业,虽然也有娱乐业等其它行业的投资,但仅仅是投资,并未影响公司的主业。
百事可乐公司是多元化的发展战略。百事可乐先后收购必胜客、肯德基、塔可钟等餐饮集团,成为一家食品与饮料公司。1997年,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百事可乐将肯德基等餐饮企业分离,组成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百胜集团。但接着百事公司又收购了世界著名的桂格公司,多元化发展休闲食品与饮料业务。
虽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时时为战,但伴随它们的却也是壮大。如百事可乐前首席执行官罗杰.恩瑞克所说:
“两者的战争必须被看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没有可口可乐的话,百事可乐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富有创意、行动灵活的竞争者。可口可乐越成功,我们就必须更为敏锐。而在战壕的对面,我相信可口可乐的人会说,对于可口可乐公司今日的成功,谁的贡献都没有百事可乐多。”
当然从2014年开始,受消费观念的提升,可乐这种饮料销量开始下滑,影响了双方收入。所以,甭论输赢,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D. 百事可乐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1898年8月28日,是百事可乐“Pepsi-Cola攠诞生的日子。这是每一个关爱百事可乐的人们都引以为骄傲且不会忘却的日子。 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与美国和世界一起成长、壮大。如同一个“哇、哇”坠落于人世的幼小生命,百事可乐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命运、病痛、磨难、灾难的抗争,甚至跌倒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之后,昂首挺胸地步入了人生最为绚丽的青春年华,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可乐后来居上,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 今天,当人们一页一页地翻开百事可乐的发展历史,一步一步地沿着她的成长脚印,去倾听那些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时,我们的心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力量,体味到物竞天择的魅力,品尝到失败的泪水和胜利的喜悦,从而,为百事可乐在其百年发展史中所迈出的每一步兴奋不已、惊叹不止。百事可乐的崛起是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欣赏百事可乐成功的光环之余,人们将带着“奇迹是怎样发生的?”这一疑问,深深地陷入对于市场、机遇、竞争、营销、乃至人文理念的思索与探寻之中。 从多元到专业化 百事的发展经历了从扩张到收缩,从多元化到专业化的路径。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百事公司秉承多元发展策略,不仅拥有软饮料、快餐、餐馆三大主营业务,还拥有一家长途搬运公司。 1977年开始,百事可乐进军快餐业,它先后将肯德基食品公司(KFC)、必胜客(Pizza-hut)意大利比萨饼和特柯贝尔(Taco Bell)墨西哥餐厅收归麾下。百事可乐这次的对手是快餐大王麦当劳公司。肯德基、必胜客和特柯贝尔在被百事可乐兼并前,都只是一些忽冷忽热的餐馆,仅仅在自己狭小的市场内略有优势。百事可乐兼并它们之后,立即提出:目标和对手“不应再是城里另一家炸鸡店、馅饼店,而应是伟大的麦当劳!”于是,百事可乐又在快餐业向强手发起了挑战。 当时正是美国通货膨胀不断高涨的年代,麦当劳的食品价格也随着物价不断上涨,百事可乐看准时机,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它的攻势。公司不断设法降低成本,制定了“简化、简化、再简化”的原则(这不是指食品的制作和质量,而是指尽量减少非食品经营支出)。如预先做好部分食品,在店外烧烤牛肉,尽量减少厨房用地,降低人工成本;修改菜单,将制作快的菜放在前面,以加快流通速度等。结果销售额很快达到以前的两倍,而员工只有以前的一半。由于收入迅速增加,成本大大降低,利润猛增,已经能够与麦当劳抗衡,并且带动了百事可乐饮料的销售。 百事可乐还首创快餐业“送货上门”的新型营销方式。当时百事可乐公司的总裁韦恩。卡拉维说:“如果只等着忙碌的人们到餐厅来,我们是繁荣不起来的。我们要使炸鸡、馅饼的供应像看时间那样方便。” 百事可乐质优、价廉的食品,高效、多样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青睐,销售额年年创记录,很快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餐饮公司。许多老牌快餐公司在百事可乐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败下阵来,甚至麦当劳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70年代末80年代初,麦当劳公司的年利润率为8%,而百事快餐公司的年利润率却高达20%。 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过长的战线导致百事经营难以为继。1996年,新的百事全球首席执行官认识到了多元化经营中的弊端,为了更好地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做出重大战略调整。1997年,将肯德基、必胜客、Tacobell餐饮业务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百胜全球公司,集中力量开发软饮料,1999年,百事公司又将旗下的灌装集团分拆上市,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 随着专业化优势的显现,百事在饮料行业又开始了新一轮并购行动。2001年8月,百事公司以1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著名的桂格公司(Quaker Oats),这是百事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通过此次收购,占有美国运动饮料市场绝对份额、被称为“美国生活的一部分”的佳得乐(Gatorade)品牌归入百事帐下。百事公司将如愿以偿地成为全球非碳酸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占据了非碳酸饮料25%的市场份额,是可口可乐同领域的1.5倍。
E. 可口可乐公司是上市公司吗
可口可乐公司是上市公司。
可口可乐是由药剂师约翰·史蒂思·彭博顿发明的,最早于1886年5月8日在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上市。
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86年5月8日,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Georgia, 简称GA)的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
F. 百事可乐起源
百事公司的前身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百事可乐公司于1965年与世界休闲食品最大的制造与销售商菲多利(Frito-lay)公司合并,组成了百百事可乐1898年logo事公司。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将市场经营重点在核心品牌方面,百事公司曾于1997年10月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将拥有必胜客(Pizza Hut)、肯德基(KFC)和Taco Bell的餐厅从公司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百胜全球公司(Tricon Global,现公司名为YUM!),这也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
百事可乐logo1898年8月28日,是百事可乐“Pepsi-Cola”攠诞生的日子。这是每一个关爱百事可乐的人们都引以为骄傲且不会忘却的日子。
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与美国和世界一起成长、壮大。如同一个“哇、哇”坠落于人世的幼小生命,百事可乐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命运、病痛、磨难、灾难的抗争,甚至跌倒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之后,昂首挺胸地步入了人生最为绚丽的青春年华,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可乐后来居上,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百事可乐1905年logo在全球的可乐市场中,可口可乐均占上风,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该处的百事可乐销量却比可口可乐高,是少数能超越可口可乐的地区。在那里,不少说法语的人均惯饮百事,透过法语明星做代言人,百事在当地的市场地位得以把持。在二十世纪中期,百事的名称曾是当地的英语人贬低法语人的字词。
百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成立于1898年,主要业务包括百事可乐饮料、菲多利休闲食品、佳得乐运动饮料、纯果乐果汁和桂格麦片食品。业务范围遍及世界上近200个国家,雇有员工198,000人。
百事的产品满足了各种各样的需要和偏爱,从娱乐性的品类到有助健康生活方式的产品都一应俱全,旗下主要知名品牌包括:百事可乐、激浪、佳得乐、乐事、百事轻怡、纯果乐、立体脆、七喜、美年达等。
G.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分别是那里产的
Coca-Cola,简称Coke 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6�4〉 生产的一类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 中文译为可口可乐〈译自蒋彝〉 饮料有一种特殊风味,这种风味来自原料中可乐<Cola>种子 可口可乐是全球销量排名第一的碳酸饮料, 也是全球最著名的之一, 拥有全球48%的极高市场占有率。 百事可乐 (Pepsi Cola) 是美国百事公司推出的一种碳酸饮料,也是可口可乐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全球的可乐市场中,可口可乐均占上风,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该处的百事可乐销量却比可口可乐高,是少数能超越可口可乐的地区。 百事公司(Pepsico.,Inc.)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在2004年公布的《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中,百事公司位列第166位,并于最近连续两年被评为《财富》“全球最受赞赏的饮料公司”第一名。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美最有价值公司品牌”中百事公司位列在前十名。2003年8月《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排名中,百事公司旗下的百事可乐品牌排名在第二十三位。百事公司的前身百事可乐公司创建于1898年。百事可乐公司于1965年与世界休闲食品最大的制造与销售商菲多利(Frito-lay)公司合并,组成了百事公司。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将市场经营重点在核心品牌方面,百事公司曾于1997年10月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将拥有必胜客(Pizza Hut)、肯德基(KFC)和Taco Bell的餐厅从公司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百胜全球公司(Tricon Global,现公司名为YUM!),这也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1999年,百事公司将其百事可乐罐装百事公司(Pepsico.,Inc.)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4万雇员,2004年销售收入293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食品和饮料公司。
H. 百事公司和可口可乐是否属于一家公司
当然不是。百事可乐公司于1919年成立。原名为洛夫特公司,1941年改名为百事可乐股份公司,1965年改为百事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图标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
I. 百事可乐是否被可口可乐收购
百事可乐没有被可口可乐收购。百事可乐仍然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百事可乐诞生于19世纪90年代,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药剂师Caleb Bradham制造,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及可乐果制成。该药物最初是用于治理胃部疾病,后来被命名为“Pepsi”,并于1903年6月16日将之注册为商标。
(9)百事可乐是否上市公司吗扩展阅读:
不适合喝可乐的人群
1、吸烟者不宜
咖啡因在尼古丁诱变物质的作用下,易使身体某些组织发生突变,甚至导致癌细胞的产生。为避免上述危害,应改变吸烟同时饮用可乐的习惯。
2、儿童不宜
由于咖啡因对中枢神经有较强的兴奋作用,有学者研究证明,儿童多动症与此有关,可引起儿童精神烦躁、不守纪律、学习成绩下降等。
3、妇女不宜
常饮含咖啡因饮料的妇女难以受孕,喝可乐又吸烟的妇女怀孕更难,故育龄妇女不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