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病毒疫情过后,有多少零部件巨头可能姓“中”
每次西方经济危机之后,中国企业都趁机扬帆过海,而这一次的疫情,或许也将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银亿股份收购邦奇集团是干什么呢
张保柱对于到国外“买买买”已经很熟稔了。作为年销售额达652亿元,资产近800亿元的大型多元化经营集团总裁助理,他有底气在海外屡屡出手。不过,张保柱出手的对象不是奢侈品,而是稀缺品——他在帮老板买公司。2016年,张保柱的老板熊续强一手创立的银亿集团在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排名第231位。
今年5月31日,A股上市公司银亿股份在停牌近4个月后发布公告,宣布重大资产重组业务,将集团去年以74亿元收购的比利时自动变速器生产商邦奇装进了上市公司。银亿股份是银亿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之一,之前的主营业务是房地产。至此,这家上市公司及其背后的集团,开始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从标的金额上看,这桩并购案位列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并购事件前茅。
熊续强
1 脱虚向实求转型
又一家宁波房地产商开始转型进入汽车领域!
在宁波,宁波华翔、均胜电子,都有地产背景。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尤其是零部件领域的跨国并购日渐成风。与此同时,此前在汽车版图上名不见经传的宁波,迅速崛起为汽车重镇。
为什么宁波地产商,喜欢转型做汽车?以管窥豹,剖析一位浙商的决策动机,就可以看到春江水暖的发展大势。
对于1994年下海,从几万元、几个人开始创业做房地产的熊续强来说,他已经完整把握了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机,但熊续强知道,如今黄金期已过。这两年,中央政府正在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经济转型“脱虚向实”。 他说:“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与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高度契合。”
经历了黄金期的发展,优秀房地产企业“不差钱”,体量非常大。银亿这样的大集团,必须选择体量足够大的实体行业才能承接转型升级,汽车这样价值链长、体量大、增速快的行业,吸引了熊续强等宁波商人的目光。既然是转型升级,技术门槛高、订单有保障、市场前景广的高端制造业是首选,汽车业极具诱惑力。“要买中国还做不出来的核心零部件,必须买在细分领域排名全球前三的公司,最好还在中国设了厂,这样在国内有成长性。”张保柱讲述银亿的投资逻辑。这样一筛选,银亿就看上了安全件公司和变速器企业。2016年4月,银亿收购美国的气体发生器公司ARC,并将其装进了上市公司银亿股份中。拷贝这个资本协同加产业协同的并购转型模式,银亿紧接着瞄准了邦奇。
2 一掷千金终不负
宁波买家果然不一般,浙商的风格是出手稳、准、狠。
有几家公司敢花15倍于标的公司当年净利润的价格进行收购?银亿敢!2015年,银亿刚接触邦奇时,后者年销售变速器25万套,利润3亿元;2016年,银亿收购邦奇时,其年销售产品40万套,利润近5亿元。利润增长率虽高,但总额依然只是交易价格的1/15,对于投资人来说,给出这样一个高于竞争对手的报价拿下标的,几乎是一场豪赌。
谈及此事,协助银亿完成交易的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用“胆识过人”来评价熊续强。所谓胆识,不是盲目地赌,用熊续强自己的话说 ——“是依靠商业判断的深度和高度。如果没有深度,就容易忽视邦奇技术层面的先进性和未来的成长性;如果没有高度,就容易忽视中国CVT(无级变速器)市场未来5~10年的快速增长。”他之所以看上邦奇,是因为这个收购标的具有稀缺性,当时是市场上惟一可供出售的独立CVT供应商,技术全球领先,同时主要客户群体在中国。而且,邦奇现在就有很高的利润,这适合装进上市公司银亿股份中,以实现平稳转型。
邦奇的发展壮大,要“感谢”日本企业。自动变速器是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软肋,而擅长于CVT的日本加特可,在中国主要给日系车企供货,不愿意为中国企业配套,这给邦奇留下了发展空间。随着近几年自主品牌车企在乘用车尤其是SUV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邦奇在中国的销量也得以高速增长,客户几乎涵盖所有主流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可以说邦奇与中国品牌乘用车相互成就,这为中国公司最终收购邦奇埋下了伏笔。
熊续强的眼光没有错,今年邦奇业绩有望再翻番,预计年销售产品80万套,利润达10亿元。也就是说,刚刚装进银亿股份的这个邦奇,收购价格将仅为今年利润的7.4倍,超值!为什么银亿当初敢出那么高的报价,并击退了包括整车企业、资本大鳄在内的强劲对手?张保柱认为,主要是因为银亿的诚意赢得了邦奇管理层的信任。
邦奇曾被沃尔沃、采埃孚收购,几经转手,至2014年股东主要是几家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出售企业,主要关注交易过程中对方的诚信度。银亿此前对美国ARC的并购,成为一份不错的诚信背书。与基金公司不同,标的公司的管理层则关心企业的未来命运。邦奇CEO不同于一般的经理人,他一手缔造了公司在中国的高速发展,管理层对企业有种创业者的心态。熊续强亲赴比利时,与邦奇管理层会面,酒后率性的CEO表明了对企业发展的“企图心”,表达了高效决策、快速发展、将企业做大的期望。民营企业的做事风格、熊续强的创业经历以及银亿希望将邦奇作为未来集团战略重点的愿望,与邦奇管理层一拍即合。同时,邦奇管理层也希望未来的“老板”不是汽车行业的宿将,这样才能放手让他们操盘。于是,房地产背景的银亿,劣势变优势。
收购方与标的管理层的志趣相投,为银亿的竞标过程添加了很大筹码。银亿感受到邦奇管理层对于企业发展的信心,远高于他们写在书面上的业绩预测,这使银亿敢于下大赌注。
3 大好光阴莫等闲
虽然是汽车产业的新兵,但完成了此次并购的熊续强已然是变速器行业的战略家,他非常看好未来10年CVT在中国的发展。“综合市场上权威的研究报告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CVT的渗透率将从目前的3.8%提高到2020年的18%左右。”熊续强说,“因此我们认为,CVT的使用率和使用量会爆发式增长。”
张保柱用中国与日本的汽车使用环境进行类比,油贵、路堵使两国政府都鼓励使用小排量乘用车,而CVT的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与其他类型变速器对比,具有明显优势。在日本CVT的渗透率达30%,这为该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市场保障。
提高产能、技术领先,将是银亿把邦奇做得更大的两大抓手。收购邦奇后,银亿加大了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力度。目前,邦奇在江苏南京建有一家年产30万套自动变速器的工厂,在比利时拥有一家年产25万套产品的工厂,银亿计划帮助邦奇扩大南京工厂产能,同时在宁波建变速器壳体、齿轮的配套厂。宁波的壳体厂,可以由银亿在2007年就经营的一家轮毂厂转型来做,对银亿来说也算是实现了产业协同。从这个意义上说,银亿并不认为自己刚刚进入汽车行业。而要拿到在中国扩产、建厂需要的土地,做房地产起家的银亿当然更有优势。
再往远看,熊续强认为必须做好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准备,因此银亿收购邦奇之后,会加大邦奇的研发投入,以开发面向未来的产品。现在,邦奇已经有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和混动/纯电动系统技术储备;据介绍,邦奇的小型DCT正在给法国的一家整车企业做匹配试验,混动/纯电动产品给北美的知名整车企业做匹配试验。此外,该公司还在积极开拓伊朗、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市场的客户。“进行最后一轮谈判时,邦奇董事长非常激动地对我讲,邦奇是他投资生涯中最成功的一项。他相信,邦奇交到我手中之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熊续强说,这一席话让他难以忘怀,他决心把邦奇带入新境界,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
张保柱依然在国外“买买买”,在邦奇之后,银亿集团收购了一家日本的传感器公司。对于他们来说,以做传统汽车为主要业务的并购标的,邦奇可能是最后一个。现在银亿瞄准的都是与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有关的公司。“这些现在可能利润体量不大的公司,是未来的转型方向,需要提前布局。”张保柱说。
熊续强现在的主要精力之一放在抓新项目开拓上,银亿这家从房地产起家的集团公司,正在向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大健康等高端产业转型。他希望能够通过海外并购,加速集团转型升级的布局,使银亿在3~5年内成为一个多元化、跨国性的千亿级企业。
『叁』 银亿股份及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熊续强家族到底有什么魔力
复照青苔上。
『肆』 首创证券新三板新股可以什么时候下单
对新三板精选层的正式开市,估计仍有一段时间,但估计今年二三季度会出来,对精选层的权限,需要满足过去十个交易日日均资产大于100万以及投资经验两年等条件,这一门槛已经较之前有着大幅度降低。目前正等待精选层企业的确定,而后再等待规则细则等要求落实,当投资者完成现金申购打新之后,很快就可以进行交易了。按照A股市场的交易规则,当知道新股中签之后,一般10天左右可以上市交易,但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板块,流动性与活跃度是关键所在,对精选层的新股来说,估值定价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价格上涨的高度。
拓展资料
新股优势:
第一点:新股不像老股有潜伏盘,老鼠仓,基金重仓 ,新股从上市到涨停板打开这个区间是不存在潜伏盘和老鼠仓的,因为根本买不到,(除了一些花钱找证监会买特殊通道的新股基金,只能抢到极少的一部分,对新股的炒作没有影响)游资不需要担心会遭到埋伏,免去了游资的后顾之忧
第二点:新股对于大股东是有锁定期的,一般都有一年到三年的锁定期,在这个期间大股东是不能在二级市场抛售的,这点很重要,在A股庄家被大股东砸盘的现象屡见不鲜,以屠杀散户为乐的温州帮,在今年8月25号银亿股份上的一战,被大股东砸的头破血流,手无招架之力,在吃了两个跌停板以后,也只能举手投降灰溜溜走人
第三点:新股没有套牢盘,容易拉伸,新股不像老股有大量的套牢盘,游资一拉散户都解套了,新股因为没有套牢资金,拉伸时所有筹码都是获利筹码,最适合击鼓传花的游戏
第四点:新股筹码好收集,新股不像老股,收集筹码需要花太长的时间,新股在一字涨停板打开以后,瞬间就能收集盘面大量的筹码,为游资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很多新股都是几路游资抢庄做
第五点:新股爆炒不容易停牌,看看今年的很多妖股(四川双马.泸天化。武昌鱼)基本上就是三个涨停板以后就停牌,一停牌就是最少一个星期,相反的证监会对新股的监管相当松,看看来伊份从第一个涨停板打开35快多最高炒到82快多,中间一口气来了七八个涨停,就没有停牌过,这点也是吸引游资爆炒新股的原因
『伍』 有什么比较好4几块钱的股票给推荐几个把代码发过来谢谢
000987广州友谊
002323中联电气
000981银亿股份
600606金丰投资
600633浙报传媒
000797中国武夷
『陆』 “烂尾楼改造专家”银亿集团的生与死:豪赌不可能每次都赌赢
6月中旬,江南地区的宁波迎来了梅雨季节。连绵的梅雨,如同映衬着当地最大企业之一银亿集团所面临的困境。
6月17日,银亿集团悄然申请破产重整的消息传遍资本圈。当日午间,银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ST银亿发布公告称,2019年以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竭尽所能制定相关方案,但仍不能彻底摆脱流动性危机,只好于6月14日向宁波中级人民法院提交重整申请。
一年前,银亿集团董事长熊续强曾在公开场合许下豪言:银亿集团要在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利税超百亿元。
一年后,银亿集团就因债务危机恶化,走上一条破产重整之路。
银亿集团相关负责人向上门采访的《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熊董目前不在公司,他最近十分忙碌。因为重整方案正在紧张制定中,他要不停地会见各方的人,包括政府、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人。”
如今,资本市场也在等待银亿的破产重整方案出台。
生,还是死?银亿的最终命运,或将在宁波梅雨期结束前到来。
“烂尾楼改造专家”
“烂尾楼改造专家”
1956年7月,作为“甬商”代表之一的熊续强出生于宁波。
1994年,38岁、在国企做得风生水起的熊续强不顾家人反对,决心下海经商,创立了银亿集团。在发展早期,银亿赶上宁波国企改革,先后兼并和收购了宁波罐头食品厂、宁波电视机厂、宁波木材厂和宁波经济发展总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
一位长期关注宁波楼市的业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称,当时宁波市政府决心让老国企改制,他们的厂房搬迁是大势所趋,留下来的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如果用来开发房地产是很有利可图的。
同一时期,宁波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原宽仅2米到10米的药行街、柳汀街进行大规模拓宽改造,吹响宁波城市建设的号角。然而,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央行开始紧缩银根,海南房地产应声破灭,遍地烂尾楼。宁波的情况也类似,接连出现了华侨饭店、金丰广场等当地知名的烂尾楼。
熊续强收购和改造了宁波众多的烂尾楼,将搁置了七八年的华侨饭店改造成华侨豪生大酒店,把原来的金丰广场改造成银亿总部所在的外滩大厦,并改造了宁波市政府对面的世纪广场等。因此,银亿集团被戏称为宁波的“烂尾楼改造专家”。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取消,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黄金时代。此后,宁波城市建设也迎来高歌猛进时期。
十年间,银亿集团抓住宁波城市建设时机,成为品类最全、扩张到全国的房地产企业。2008年,银亿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成为宁波最大、最知名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豪赌上市
豪赌上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内楼市迎来拐点期。经历短暂低迷后,熊续强决定将银亿集团切入实业。
熊续强曾多次对外表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煤、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型产业将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2007年,银亿集团正式把资源型工业作为第二支柱产业。
之后,银亿集团四处出击,寻找矿产资源做投资。在山西,银亿集团创办集原煤开采、煤炭洗选为一体的煤化工企业;在广西,银亿集团新建当时国内第一大镁厂和第二大镍厂。熊续强还跑遍东南亚国家,去拓展矿产资源。
2010年,银亿集团首次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2010年胡润百富榜上,熊续强以90亿元资产首次成为“宁波首富”,这一称号一直流传下来。
“熊总本人十分低调,不想参加富豪评选,但没有办法。”银亿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胡润百富榜数据称熊续强为“宁波首富”,但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因为申洲织造的马建荣拥有500亿元的资产,远超熊续强的295亿元。
早在2009年,银亿集团就启动了上市计划。2009年1月,S*ST兰光发布公告,展示其重组方宁波银亿控股的家底,并披露包括股权转让、偿还债务、股改、定向增发在内的一揽子重组计划。
然而,S*ST兰光并不是一个好壳。因为该公司在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亏损,导致股票自2009年3月3日暂停上市。在银亿借壳以前,该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且五次引入重组方均告失败。
不过,银亿似乎还是迫不及待要借壳上市。一位接近银亿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银亿是在2009年6月接触S*ST兰光,不到四个月时间,就跟对方签署了重组方案。此前,银亿原本准备申请IPO上市,但因IPO排队时间过长,最后还是选择更快的方式。
2010年3月22日,银亿重组S*ST兰光方案经证监会审核“有条件通过”。然而此后,S*ST兰光一直没有收到证监会的核准文件。一直到2011年5月12日,借壳上市方案才被证监会批准,历时近两年。
按照S*ST兰光公告的资产重组报告书修订稿,此次借壳,银亿房产将会把旗下房地产项目悉数注入。报告书中显示:银亿房产目前已完工但仍有部分在售的房地产项目共有7个,在建及待建的房地产项目共有17个;截至2009年12月31日,这些项目已投资约148亿元,而总投资额则高达271亿余元。
而在证监审核重组方案前,银亿为此已经投入7亿余元,用于解决S*ST兰光及关联方上市资金占用及债务问题。如果最后重组失败,银亿的损失有可能创下当时A股市场的纪录。由此可见,银亿当时借壳决心之大。
熊续强。图/IC
高杠杆转型
高杠杆转型
就在银亿等待证监会核准方案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次调控。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房地产“新国十条”,这是继当年4月15日“新国四条”后国务院再次对楼市发力,对房价和地价等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控,旨在“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此后,房地产调控政策一拨紧接一拨。
2011年,宁波市政府开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此后整整五年,宁波楼市迟迟走不出低迷。“就在这四五年,宁波本地房地产企业95%以上破产死掉,只剩下国资背景、制造业背景、上市公司背景的十家左右的房企。”东南商报房地产资深记者程旭辉说。
2011年8月26日,S*ST兰光变更为银亿股份在深交所恢复上市。此后几年间,无论是在宁波楼市,还是全国楼市,银亿的业绩表现均不理想。尤其是,银亿在大庆、沈阳以及韩国济州岛的几个项目,最终都黯然收场。
此外,熊续强开始在资本市场频繁出手。2014年5月,银亿控股通过股权交易,间接持有康强电子19.72%的股权,熊续强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当时刚刚拿到康强电子实控权,熊续强遭到被称为“中国私募一哥”“宁波涨停板敢死队”队长徐翔拦腰棒喝。不过,一年后,徐翔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被捕,熊续强“斗”徐翔不战而胜。
由于房地产市场长期萎靡,房地场市场开始进入“白银时代”。为此,熊续强开始寻求向“房地产+高端制造”的“双轮驱动”战略转型。
对于战略转型,熊续强曾解释称,汽车与房地产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以前宁波人住银亿的房子,希望以后宁波人开的汽车里有更多银亿的产品。”
2016年,银亿集团又高调进军汽车行业,豪掷120亿元先后完成三笔跨国交易,收购了日本艾礼富、美国ARC集团和比利时邦奇,并将其中ARC和邦奇注入了上市公司ST银亿内,通过宁波昊圣、东方亿圣间接持股。收购完成后,汽车制造的营收超过房地产业务,成为ST银亿的第一主营业务。
针对海外巨额收购,银亿相关负责人称,其实当时国家是支持企业走出去,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到。
然而,这种说法显然无法掩盖银亿背后高杠杆操作真相。从2014年开始,银亿为了获取融资,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截至2018年年底,银亿系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73.03%银亿股份股权,其中95.03%已质押。
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协助银亿完成邦奇的收购,他用“胆识过人”来评价熊续强,将这一次收购形容为一场豪赌。“有几家公司敢花15倍于标的公司当年净利润的价格进行收购?银亿敢!”不过,不下赌桌的人最终还是会输光,因为好运气不会永远站在银亿这边。
就在银亿转型之际,汽车市场又迎来28年首次下滑。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加紧,再加上去年资管新规出台和金融去杠杆叠加下,银亿集团很快陷入困境,原本被寄予希望的“双轮驱动”战略彻底熄火。
“目前为止,房地产企业没有转型成功的案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主业一直是蓬勃发展的。如果转型目的是做房地产,大部分活得很好,而如果是转型其他产业或为了资本运作而转型的话,大部分企业都出现问题。
“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完全不是一种玩法。”张大伟说。房地产公司收购的所谓实体企业,往往资金成本很高,但实体经济不能支撑这种资本运作。所以,房地产企业跟实体经济挂钩的,一般都是为了拿地,如果不是为了拿地,其他的房企转型全部都是失败的。
最后的求生
最后的求生
2018年12月24日,3亿元的“15银亿01”债券违约,揭开了银亿股份危局的冰山一角,其大手笔收购埋下的巨额商誉“地雷”也逐渐显现。
当日,银亿股份发布公告称,因短期内资金周转困难,致使债券15银亿01未能如期偿付应付回售款本金。此外,银亿股份还有4只存续债券,存续余额达21.15亿元,全部都在2019年三季度前回售或到期,偿还压力不容小觑。
此外,银亿股份曾在2018年4月发放28亿元的现金股本分红。然而,这笔分红主要流向存在一致行动关系的前四大股东手中。令人讽刺的是,银亿股份还在分红公告中称,公司现金流持续稳定,盈利能力较强,过去和未来十二个月不会使用过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债券违约第二天,银亿股份再次发布公告称,将旗下安吉银瑞房产六成多的股份卖给上海奥誉置业,最终支付价格为6.62亿元;熊续强之子熊基凯也早已于12月17日将所持银亿股份5.13%转让给了宁波开投,转让价为10.3亿元,用于归还宁波开投的相关借款和本金。这笔交易因股价暴跌让宁波开投损失惨重。
2019年4月30日,银亿股份披露借壳上市以来最差的年报,并宣告将主动向证深交所申请戴上ST帽子。年报显示,ST银亿业绩从预计至少盈利2亿元变为亏损5.73亿元,扣非后亏损更达15.16亿元。
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与银亿的“商誉黑洞”直接关联。2018年银亿股份计划计提资产减值共计13.5亿元。即使在计提之后,ST银亿目前仍有高达60.46亿元的商誉,未来仍然可能面临大幅减值。
另一个主要原因与股市低迷也有关系。熊续强在今年5月21日股东大会上表示,主观上因为公司转型力度比较大,用钱用得比较多;客观上最大的影响就是去年股市大跌导致股价暴跌。
与此同时,在24.33亿元债务逾期的情况下,ST银亿被大股东银亿集团占款高达22.48亿元,拿去偿还自身债务。实控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遭到独立董事余明桂的反对,他在年度报告上投弃权票。同样因为这一占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银亿股份提出了保留意见,并对银亿持续经营能力提出质疑。
5月21日,深交所为此向ST银亿下发年报问询函,一连提出15大问题要公司回答,其中的重点则落在大股东占款、商誉以及股权质押风险等。
直到6月18日,ST银亿才对深交所问询函进行回应。
ST银亿在回应深交所的问询函称,宁波政府正在积极帮助大股东引入战略投资来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及公司短期债券问题,公司自身也正积极与部分金融机构洽谈短期债券展期事项。根据最新公告,银亿集团旗下子公司已与昆仑信托和稠州银行宁波分行达成贷款展期协议。
银亿集团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张大伟认为原因之一是熊续强的资本游戏“玩得太过”,“低资本撬动高杠杆的豪赌不可能每次都赌赢”。
对于银亿集团正在协商的重组方案,张大伟表示谨慎观望。他认为,以银亿的体量和品牌,融资难度会非常大。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融资渠道的通畅,但目前银亿已经没有资产可以质押。
『柒』 2020年银亿股份是做什么的
银亿股份是银亿股份有限公司,他成立于1998年08月31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
经营;商品房内销售;物业管理容;装饰装修;房屋租赁;园林绿化;建筑材料及装潢材料的批发、零售;项目投资;兴办实业,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等。
网上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捌』 银亿股份在宁波是什么体量
银亿抄股份宁波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2位的银亿集团,是宁波客商的代表性企业集团。这家民营企业成立于1994年,已成为宁波经济和中国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银亿集团的转型升级应该从上市公司、更名以及一系列针对海外顶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并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