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东方财富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多位高管辞职,原因是什么
四月二十六日东方财富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于近期收到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多位高层的书面辞职报告,对于多方高管集中辞职的原因东方财富表示是公司内部的“正常工作调整”,而实际上这些高管的辞职只不过是由于上述职位的任职时间将满,而在辞去了上述职务后,相关人员仍将会留在公司内部任职,只不过负责其它的工作安排而已,东方财富表示上述人员将会履行董事职务至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任董事为止,所以上述人员的辞职并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任何的不利影响。
东方财富二零二零年营业总收入达到了82.39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了94.69%,可以说增长态势是十分的迅猛,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47.78亿元,同比增长了160.91%,每股基本收益为0.58元,公司最新的派息方案为每十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同时将采将10转2的转股形式。
⑵ 为什么会出现独立董事集体辞职的现象
您好,
事实上,抛弃个人层面的选择,独董辞职潮的再度来袭,跟国家政策层面的调整有着直接关系。
2013年至今,其实曾爆发过两次独董离职的高潮。2013年10月19日,中组部下发被称为18号文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
,要求官员及离退休干部3年内不得到企业兼职或任职,而当时的上市公司独董中有相当一部分由官员担任,这项规定无疑为官员独董上了个“紧箍咒”,并直接导致了独董的大规模离职潮。彼时,仅2014年1月-3月有约90名上市公司独董辞职。
18号文的约束效应甚至延伸到了教育领域,而高校教师也曾是独董的“主力军”。在教育部的下文后,高校教师系独董辞职潮爆发。2015年11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遵照执行中组部“18号文”等文件要求。同时有多数学校被要求在11月份将情况上报。
《通知》下发不到一个月,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刘亚和国际商学院原院长汤谷良就因违规兼职取酬被教育部通报处分。教育部的严格检查令多名高校教师系独董为保住自己的“饭碗”,果断放弃独董职位。2015年11月至12月,一个月的时间内共计有200多位独董离职。
如今再查询上市公司高管的履历,会发现独董的社会职务身份已有所改变。2015年上市公司高管履历表显示,高级会计师、资深律师、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成了独董的生力军,当然,退休官员和高校教师仍占相当一部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我国,对于独董的专业能力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独董应“具备上市公司运作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规则,并具备5年以上法律、经济或者其他履行独董职责所必须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对独董的社会职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必须具有相当的经济法律知识,因此,独董往往由律师、财务人员等具备相当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独董并不好当,尤其很多独董都是有头有脸的公众人物,既要对股民负责,或多或少还要顾及大股东的颜面,既要发表意见,又不能得罪公司,很可能出现两头为难的尴尬,因此一些公司在出现危机时,独董不得不赶紧辞职走人来规避风险。
⑶ 上市公司多名高管集体辞职,说明什么问题
公司高管辞职的情况: 1、有好发展机遇,他们会选择跳槽到其他公司; 2、有好发展项目,他们会选择创业; 3、他们没有价值,那么是被公司辞退。
⑷ 上市公司高管辞职会在哪里披露
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向外公告,即可以看公司的正式公告。在公司网站、交易所网站都有披露。祝你成功。
⑸ 为什么上市公司高管辞职会出现套现暴富现象
因为他们入股的成本很低,数量又大,如果卖掉,就马上可以变成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豪。
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高管抛售其手中的股票必须持有很多年(叫禁售期),而且过了禁售期后,要卖股票也必须公告天下。
但是,你不是上市公司高管就没有禁售期的限制,更无需公告,所以他们只有辞职,手中大量的股票就可以马上卖掉,变成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豪。
⑹ 上市公司高管到退休年龄辞职是好是坏
不用辞职,上市公司高管是上市公司财富
⑺ 上市公司管理层全体辞职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空。说明高层对公司发展不看好或目前公司面临法律风险。
⑻ 一夜三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市,高管争相辞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三家上市公司被停牌1年后,没有等来奇迹,被深交所宣布股票终止上市。
这三家公司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ST斯太是因为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ST北讯是因为没有按期披露年报被终止上市,天翔环境是因为恢复上市申请被拒绝 。
1、ST斯太因为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天翔环境和其他两家公司有所不同,天翔环境是因为恢复上市的申请,被深交所坚决拒绝了,所以触发退市。
根据审计结果,公司判定具有恢复上市的条件,所以向深交所递交了恢复上市的申请。
可是,深交所认为,天翔环境不符合深交所的有关规定,因此,不予批准上市申请。
深交所这次是重拳出击,除了这三家公司宣布退市以外,还有其他很多家公司面临着被退市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