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华网什么时候成立
新华网的前身是新华通讯社网站,2000年3月改名为新华网,同年7月全面改版,并启用新域名。
新华网,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主办,为中国最重要的官方网站之一
②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什么单位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新华通讯社管理的中央企业。新华网是由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部署,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新华网2010年转企改制,实行公司化运作体制机制。目前新华网正在努力奋进,向着建设符合现代全媒体业态要求的国际一流网络媒体、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新型互联网文化企业迈进。
2016年10月28日,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该公司A股股本为20761.1744万股,本次上市数量为5190.2936万股,发行价格为27.69 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2.99倍。
(2)新华社成立集团公司扩展阅读:
新华网特色:
1、网站规模最大、权威发布最多、原创新闻最多,新闻图片最多,内容涵盖最广,外语语种最多,地方频道最全,重大报道最快。
2、是中国最权威的网上中外文新闻发布平台受权发布中央政策、法规及各类重大新闻信息;
3、依托新华社遍布国内外的150多家分支机构,第一时间报道世界各地热点新闻;
4、新华网已从单一媒体快速发展为多媒体;
5、闪亮登场的“焦点网谈”栏目追踪新闻热点,关注百姓生活;
6、新华网技术平台先进,独享接入互联网带宽,搜索引擎功能齐全;
7、提供多元化网络服务新华网已形成以新闻中心、专题、视听、动漫为主体的新闻区,以财经、体育、科教、IT等为主体的专业频道区,以焦点网谈和发展论坛、统一论坛为主体的访谈区,以短信、汽车、房产等为主体的服务区,以政府在线、VIP专区为主体的政务区。
③ 新华社什么时候成立的
新华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华社的职能:
1、是传统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公开报道(包括通稿、专线稿、专稿)和参考报道。
2、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和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报道。
3、是社办报刊。这三种形式的报道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在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 新华传媒与新华社是一个公司吗
你好,首先该两家并非同一机构。
新华社不是公司,全名为新华通讯社,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通讯社机构。
新华传媒前身系上海时装(集团)公司,1993年9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将原公司净资产折为国家股3000万股,经同年10月至11月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时总股份5000万股。
⑤ “新华社”“中新社”是属于党营还是国营它们是由中宣部主管的吗他们的社长是怎么任命的
理论上是国营,实际上都是党管。
当然是中宣部管。
社长属于部长级,人选要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内部讨论通过。
⑥ 新华社旗下刚成立的什么财经媒体集团
中国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英语简称CCTV),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上的影响正日益增强。中央电视台现为国家副部级事业单位,内设16个副局级中心(室),包括办公室、总编室、人事办公室、财经办公室、机关党委、新闻节目中心、海外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广告经济信息中心、体育节目中心、青少节目中心、网络传播中心、技术管理办公室、技术制作中心、播出传送中心;有3个直属处级单位,包括监察室、审计处、中国电视报社;以及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临时机构)。中央电视台的直属单位包括: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83年10月18日成立,国家级电视制作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1993年划归,拍摄制作纪录影片,并为台承担节目制作;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科影制作中心),1995年划归,拍摄科教影片,并承担台节目制作,生产动画片;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1984年成立,为中央电视台全资公司,业务包括影视制作、节目销售、网络传播、广告营销、旅游开发、市场调查、实业开发等;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1995年成立,负责卫星加扰电视运营;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负责中央数字付费电视平台运营,负责中央电视台付费电视频道的市场化运营;中国爱乐乐团,2004年划归,为国内一流乐团。此外,中央电视台开办有“央视国际”网站、《中国电视报》和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电视研究》、《现代电视技术》等,拥有国内最大的广播影视音像资料馆(与广电总局共建)。中央电视台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电视传播为主业,电影、互联网、报刊、音像出版等相互支撑的多媒体宣传、广告经营和产业拓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为现名。70多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职能逐步加强和拓展。新时期新华社主要担负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的职能。履行上述四项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通稿、专线稿、专特稿,国内、国际参考报道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业务;三是社办报刊。 新华社现有工作人员13,000多人。总社设有11个管理职能部门、10个采编职能部门、20个直属单位。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墨西哥城、内罗毕、开罗和布鲁塞尔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欧洲5个总分社,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 中央电视台的资金大部分源于广告收入,按照国家财政部给予的包干优惠政策,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努力创新,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收视份额基本保持在全国收视市场的30%左右。同时充分重视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的调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实施”抓大不放小“的方针,广告营销服务专业规范,市场反馈良好,企业广告投放踊跃。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基本上也保持在全国电视广告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央电视台广告创收的持续、大幅度增长,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近些年来坚持宣传改革、栏目和节目创新的成效。12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11月对来年第一套节目黄金段位广告招标。目前该活动已成为企业界对来年经济发展预期的展示,因而被经济分析人士评价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风向标“。2005年11月18日成功进行了2006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招标总额达58.6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从1999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收入年年递增,每年跃上一个新台阶。 1999年为51.2649亿,2000年为57.4241亿,2001年为60.9977亿,2002年为70.4179亿。2003年开始采用国际通行的统计方法,纳入企业收入,全年总收入为102.2772亿元(事业收入81亿元、企业收入21亿元)。2004年总收入约为112.05亿元(事业收入约87亿元、企业收入约25亿元)。2005年总收入达124亿元(事业收入94亿元,企业收入30亿元)。“十五”期间,中央电视台累计上缴国家税费30.9亿元,广电总局56.3亿元,两项合计87.2亿元,为广电事业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信息报道是新华社的中心工作,目前,新华社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用户总数达数万家。新华社日均播发文字新闻信息稿11,000多条,图片900多张,音视频新闻20余条。互联网用户可通过新华网,浏览新华社每天播发的采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新华社的经营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新华社对一些部门和国内分社采取了经费包干、自收自支的经济政策,鼓励各单位以创收补贴经费不足,各部门、各单位、各分社纷纷兴办经营实体,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从事的经营项目五花八门,有的单位搞旅游开发,有的稿出租公司,有的搞酒业开发、时装模特表演,经营项目涵盖了服装百货、休闲娱乐、餐饮服务、食品交通、农业种植等,摊子铺得很大,经营实体最多时达600余家。由于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大,“毁牌”现象时有发生。又由于资源被严重肢解、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以及经营队伍膨胀、人员良莠不齐,导致一些经营实体经济纠纷不断,既损害了新华社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新华社职能的履行,也影响了新华社事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新华社的历史使命,集中精力履行新华社的四项职能,在维护自身形象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求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华社党组根据新时期的主要职能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全社经营管理的方针政策作了根本性调整:明确了新华社的整个经营工作主要是营销新闻信息产品、发展有效用户;对那些与新闻信息报道无关的经营实体,除了既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又能为新闻信息事业发展积累一定资金的外,首先从有“毁牌”行为、管理混乱和亏损的入手,对经营实体进行彻底清理整顿。 2O02年下半年,新华社正式拉开了这项工作的帷幕。至2005年底,新华社的经营实体已从437家减少到70家,共撤并停办经营实体367家。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近5年的实践中,新华社的经营工作围绕履行四项职能,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努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增强投入产出观念,实现了经营结构的历史性转变,与新闻信息产品营销及其他各项工作实现了良性互动,赢得了两个效益的统一。“十五”期间,全社累计实现经营利润比“九五”增长68%;其中新闻信息产品营销利润所占比重由“九五”末的三成上升到“十五”末的近八成。
⑦ 新华社哪年成立﹖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是涵盖各种媒体类型的全媒体机构。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新华社标识为现名。
⑧ 新华社的全称是什么
新华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通讯社。全称“新华通讯社”。其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于江西瑞金成立,和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合而为一,兼有新闻通讯社和报社的双重作用。它负责向各根据地播发新闻,沟通互相之间的联系;向国民党统治区传送新闻,打破国民党对根据地的新闻封锁;抄收国内外通讯社的消息。最初为隔日,后改为每天播发一次新闻。1933年3月建立专门的新闻收报台,并逐步发展了通讯员网。1934年10月,因长征停止向外发稿。1936年1月恢复各项业务。
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新华通讯社,社址在延安,同时建立了第一个分社——西安分社。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离,成立独立的编辑部,受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194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各地报社的通讯部门一律改为新华社分社,形成统一的通讯系统,重大消息由总社发布。新华社成为中共中央指导各地工作的有力工具,中共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各地情况的交流,很多是通过新华社进行的。
1946年春,新华社总社扩大改组,成立了五个部,还在重庆、北平(今北京)、南京等地建立分社。解放战争开始后,又在解放军部队中设立分、支社系统。1947年4月起,总社大部分人迁到河北涉县,其余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此时由于党报停刊,新华社一身多任,成为传播中央声音的主要渠道。同时增设了对国外的英语口播,还向布拉格派出了第一个驻外记者。1948年,新华社在布拉格,伦敦建立了分社。同年4月下旬,新华总社随中共中央迁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与转战陕北的新华社工作队会合。到1948年10月,新华社总社已有七百五十四人,每日抄收电讯二十万字,发稿近三万字,出版四种刊物。1949年3月,新华社总社迁入北平。先后担任过新华社领导人的有杨尚昆、任质斌、向仲华、博古、廖承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国家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