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弱弱地问一下高人:大股东和控股股东有什么区别
1、意思不同
大股东是指股票占比较大的股东,它表示该股东与其余的股东相比较,它的占比最大。控股股东一定是大股东,但大股东却并不一定是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2、权利不同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股东大会对公司合并、分立或解散公司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如果控股股东行使股东大会召集权、投票权和表决权时,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和程序,那么其他股东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变更和确认股东大会决议无效。
如果控股股东通过的股东大会决议无效,但控股股东已经实施并给上市公司造成损失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要求其赔偿损失,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不行施权利,其他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代表公司要求控股股东赔偿损失。
3、影响不同
控股股东必需是大股东,但大股东却不一定是控股股东,例如万科的大股东是华润集团,可是它的持股量却仅有17%上下,谈不上控股股东。
大股东是占有率最高的股东。而在股东大会中每持一份股就一份表决权。而大股东全部的股票最高,其表决的票数也愈多。因此大股东对合并、分立或是散伙企业有着重特大影响的,尽管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可是这是客观事实存在。
2. 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区别
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区别是,实际控制人并不是股东,而控股股东是对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能施加重大影响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是通过协议、投资关系等实际支配公司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一条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一十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二)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三)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3. 非控股股东和控股股东的区别
非控股股东和控股股东的区别为:提名不同、持有股份不同、表决权不同。
一、提名不同
1、非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不可以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进行提名。
2、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进行提名。
二、持有股份不同
1、非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下的股份。
2、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股份。
三、表决权不同
1、非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没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表决权。
2、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
4. 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区别
法律分析: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内容:1.持有股份的不同。非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下的股份。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股份。2.表决权的不同。非控股股东没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表决权。控股股东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二条 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5. 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区别是怎样的
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区别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
一、提名不同
1、非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不可以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进行提名。
2、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进行提名。
二、持有股份不同
1、非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下的股份。
2、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股份。
三、表决权不同
1、非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没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表决权。
2、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17条第二款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挣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一的股东。
6. 控股股东就是第一大股东吗有什么 区别啊讲清楚点 ,谢谢啦
1、控股股东就是第一大股东吗:是的。
2、有什么区别:理论上来说,控股股东就回是在公司占有股份答权重最大的股东。控股股东分为绝对控股股东和相对控股股东两种。
绝对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大于公司整个股份的51%;相对控股股东是指整个公司股权最大的股东
例如601009南京银行,它的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只有13.76%,但是由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小于13.76%,只能“委屈”地成为第二、第三大股东。
(6)股东和控股股东的区别扩展阅读:
根据《公司法》第216条(二)的规定: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7. 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有什么区别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区别如下:
1、实际控制人一般为自然人,控股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实际控制人可以和被控制企业没有直接的资本纽带关系,即可以不是被控企业的股东;而控股股东一定是股东。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资料:
主要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公司股东可以分类如下:
一、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
以出资的实际情况与登记记载是否一致,把公司股东分为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缴、认购公司出资额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等材料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又称为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人。显名股东是指正常状态下,出资情况与登记状态一致的股东。有时也指不实际出资,但接受隐名股东的委托,为隐名股东的利益,在工商部门登记为股东的受托人。
二、个人股东和机构股东
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
三、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
以获得股东资格时间和条件等来分,可分为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创始股东是指为组织、设立公司、签署设立协议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认缴出资,并对公司设立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创始股东也叫原始股东。一般股东指因出资、继承、接受赠与而取得公司出资或者股权,并因而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人。
四、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
以股东持股的数量与影响力来分,可分为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又分绝对控股股东与相对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资本总额50%或依其出资额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另外,公司股东还可以分为大股东和小股东,当然,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8. 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区别有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区别如下:
1、实际控制人一般为自然人,控股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实际控制人可以和被控制企业没有直接的资本纽带关系,即可以不是被控企业的股东;而控股股东一定是股东。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