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昊天和玉皇大帝是什么关系是同一个人吗
按神话学的说法,到天界当神是为了享福的,
要是对历史上的论断来说“上帝”是什么的话,
那么,就看下面吧。
秦汉时曾把黄帝、炎帝、少昊、太昊、颛顼等作为上帝,那么上古的君主,应该都曾被人尊崇为上帝。这些君主,依皇甫谧《帝王世纪》,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此后是神农氏炎帝、有熊氏黄帝和蚩尤氏。再后就是黄帝的子孙: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俈。再后就是陶唐氏帝尧、有虞氏帝舜、夏后氏帝禹。
这个名单若说全无根据,是失之武断的。其中许多帝王的名称,都曾在先秦著作出现过。夏商以前,中国古代社会一定更换了许多君主。而只有一些知名的君主留在后人的记忆中,其中最优秀的几位,被秦汉时代的国家作为上帝加以祭祀。
据唐人赵匡和宋代朱熹的解释,鲁国禘祭的上帝就是周文王。则战国时代许多国家所祭祀的上帝,也该有他们的祖先在内。
据《史记·封禅书》,齐国所祭八神中,有天主。天主,就是上帝。魏国祭天,晋即韩国祭五帝,与秦相近。这些至上神,秦汉统一之初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允许在长安为他们建立祭坛。只是汉代国家祭祀的乃是秦朝的五帝。
这种情况还说明,秦及汉初的中国人所说的上帝,还不只五位。五位上帝,仅仅是国家正式祭祀的上帝。国家允许其他天主、上帝的存在,说明当时的国家也不否认这些上帝。不过,很显然,这样的情况是不能长期继续下去的。在这种情况下,亳人谬忌创造了太一神: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史记·封禅书》)
关于这个太一神的来历,其创造的痕迹非常明显。那个谬忌,是个方士,还是个儒生,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再没有其他的材料。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留给后人了。
太一神的出现,其作用是给诸位上帝找到了一个首领。虽然依理而论,五帝之中位于中央的黄帝就是其中的最尊者,但是,这样的差别,仅仅相当于诸侯联盟的盟主和其他诸侯的差别,还不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天子和大臣、诸侯的区别。太一神的出现,把五帝都降为它的辅佐,就等于宣布,汉家天子,是绝对高于其他诸侯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盟主。对于刚刚平定了七国诸侯的叛乱、又离春秋战国时代不远的汉代王朝来说,这样一尊神的出现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五帝的存在,显然是为诸侯割据、甚至反叛中央政权提供着神学上的依据。在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就曾经自称“东帝”(14),此后吴王刘濞又自称“东帝”(15)。
然而,太一神却不见于儒经。虽然汉武帝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政策,而在建立国家祭祀系统这个问题上也独尊儒术,似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上帝之中,五帝,还有太一神,是成仙上天的人,还是已故的人的灵魂,还是和人不同形的存在?从现在所见的材料看来,当时大约三种意见都有。
汉武帝认真相信黄帝“且战且学仙”、而最后骑龙升天,并且为此慨叹道:“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淮南子·地形训》说,建木是“众帝所自上下”。这些帝,也应是物质性的存在。王莽时代所见的《紫阁图》又说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人,那么,相信上帝是个物质性的仙人,当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意见。
第二种,当是《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精神训》和董仲舒为代表的意见。他们说“天人相副”,说什么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象圆,所以人头圆;地象方,所以人足方;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耳目像日月,头发像星辰,五藏副五行,呼吸副风气等等。(16)这里的天,也就是上帝。而这个上帝,似乎并不具有人的形象,而是整个自然界。不过,这样的上帝观,并非西方的自然神论。西方的自然神论,是把神说成自然界;而汉代的这种把整个自然界当成天,则是把自然界说成是神,并且主宰人事,赏善罚恶。
第三种,是把上帝当作精灵。据《汉书·郊祀志》,王莽曾经改革郊祀制度,并重新确定了太一、五帝的名字。其中太一称“皇天上帝太一”,五帝则分别称“黄灵后土(中央帝)、太昊青灵勾芒(东方帝)、炎帝赤灵祝融(南方帝)、少昊白灵蓐收(西方帝)、颛顼黑灵玄冥(北方帝)”。把五帝称为“灵”,显然表示着这些帝是精灵神。而从这时候起,我们才能把神和灵连在一起,合称神灵。
这三种有关神的观念,可说是同时存在着,但没有发生争论。而是各说各的,各信各的。甚至在一人身上,也时而信这一种,时而信另一种,比如王莽。然而明确认为上帝是灵,并且在国家祭祀中体现出来,是中国古代神祇观念的重要进步。
与关于上帝体质逐渐明确的同时,上帝的名称也逐渐向着儒经确定的方向发展。王莽在太一神前面所加的“皇天上帝”名号,出于《尙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这个称号的出现,表明国家祭祀系统儒教化程度的加深。
大约在皇天上帝名号出现前后,五帝的名号也发生着改变。据颜师古《汉书注·郊祀志》,则五帝的名称分别为:灵威仰(苍、青帝)、赤熛怒(赤帝)、白招(17)矩(白帝)、叶(18)光纪(黑帝)、含枢纽(黄帝)。一说为灵府(苍帝)、文祖(赤帝)、显纪(白帝)、玄矩(黑帝)、神斗(黄帝)。据司马贞《史记索隐·天官书》,灵威仰等名号来自纬书《诗·含神雾》;据现存辑佚而成的纬书,则《河图》类、《春秋》类纬书中,都有灵威仰等帝名的记载。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二,在“其感生帝……”下自注道:“郑玄据《春秋纬》说,苍则灵威仰,赤则赤熛怒……”。说明纬书的作者们,已经普遍认可了灵威仰等名称。纬书作者多是儒者,给五帝重新命名,是儒者们在宗教礼仪方面的重要创造。
到了东汉,儒者们对上帝观念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郑众认为,《周礼·大宗伯》中“昊天上帝”的意思是:“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郑玄《周礼注》引)唐代贾公彦作《周礼疏》,认为郑众认玄天为上帝,来自《周易·文言传》的“天玄而地黄”。把上帝看作玄天,表明他已经不再认为上帝具有人的形象。
郑玄不同意郑众的意见,他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冬至于圜丘所祭的天皇大帝。而天皇,就是北极星,名叫耀魄宝。并且,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天上紫微宫中的“皇天上帝”,也是昊天上帝。(参见《周礼》郑玄注、贾公彦疏)
依郑玄的意见,则太一、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皇天上帝,都是同实异名的概念。而他们的实体,则是北极星。也就是说,上帝,就是北极星。而天上太微垣中五星,也可称上帝。这就是五帝。五帝的名称,分别是灵威仰、赤熛怒等等。
依郑玄说,则上帝有六位,他们分别是北极星和太微垣中的五星。其中以北极星最为尊贵。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六天说”。
汉代之后,三国曹魏的儒者王肃反对郑玄,他认为上帝只有一位,五帝,是“五行之神”:“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为帝。”(《孔子家语注·五帝》)但他们只是“佐成天事”(同上),不能和昊天上帝相提并论。而昊天上帝,也是天之灵:“有灵而尊者,莫若于天”(王肃《周易注·震卦》)。
从此以后,上帝只有一位,还是六位,儒者们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讨论。但上帝是个精神存在,则从王肃开始,已经不再发生异议。葛洪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而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抱朴子内篇·微旨》)
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明确的万物有灵论主张。并且认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这个自然物中的灵。
自从王莽据《尙书》将上帝命名为“皇天上帝太一”之后,东汉继承了王莽的意见,不过去掉了“太一”,仅称上帝为“皇天上帝”。此后三国鼎立,曹魏称上帝为“皇皇帝天”,吴国称上帝为“皇皇后帝”,蜀国自认为是继承汉家天下,所以对上帝仍称“皇天上帝”。晋统一中国,第一次据《周礼》,称上帝为“昊天上帝”。此后,南朝梁武帝曾称上帝为“天皇大帝”,而北朝则多称昊天上帝。隋承北朝制度,唐又承隋,上帝称为“昊天上帝”终于稳固下来。儒者们据《毛诗》,又对昊天上帝进行了解说:
《毛诗传》云: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19)
唐代儒者肯定了《毛诗》对于昊天上帝的解说,就使《毛诗》的这一解说成为儒教上帝观念的定说。宋代初叶,儒者们仍然信奉《毛诗》的上帝观。北宋建国不久于开宝年间制订的《开宝通礼》道:“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礼志》)也就是说,那远视苍苍的浩大元气,就是上帝的体。那么,这广大元气之中,是否存在着灵?《开宝通礼》没有说,或者说,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宋代著名思想家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正蒙·乾称篇》)神和性,既是气中所固有的。那么,哪里存在着气,哪里也就存在着气中固有的神与性,所以鬼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不会有所遗漏
⑵ 女娲的哥哥伏羲和黄帝的关系如何
伏羲是一个氏族部落他们的首领是第一任部落联盟的首领,用各部落的图腾创造了龙文化,用地势与山水创造了太极八卦,被称为三皇之首。伏羲死后他老婆女娲掌权但是实力强大的部落不服,造成了战乱才有了共工氏部落祝融氏部落大战。共工氏战败但是对河道破坏较大,又遇自然灾害造成大洪水泛滥,女娲组织队伍救灾救人,才有了人是女娲泥土捏的和泥水变出来的。因为没有特殊的姓名分别,伏羲氏部落出来的人别的部落的人都称他们为伏羲而炎帝与黄帝有可能就是人皇伏羲后辈很多辈人的后代,所以黄帝大力发扬龙文化加强部落联盟的统治。黄帝就是人皇伏羲的后人的后裔
⑶ 上古时代伏羲和女娲到底是什么关系
史传伏羲是"三皇"之一,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他们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伏羲和女娲的关系
史传伏羲是"三皇"之一,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阴娘娘,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娲人首蛇身,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女娲也是人类的始祖,是伏羲的妹妹。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伏羲女娲交尾
史传伏羲是"三皇"之一,他曾经画过八卦,用各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当时的古人就用这些符号来记载生活里发生的各种事情。传说人工取火、用鱼网打鱼都是伏羲发明的。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女娲也是人类的始祖,是伏羲的妹妹。民间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故事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天降洪水,兄妹俩爬进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然后兄妹结婚,繁衍了人类。在唐末李元的《独异志》中记载最祥:"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⑷ 女娲娘娘的哥哥伏羲和黄帝的关系是怎样的
伏羲是炎、黄帝是部落首领,也就是说伏义是黄帝与炎帝的祖先。
⑸ “伏羲”是什么意思这两字是怎么来的,他和女娲到底什么关系
伏羲,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太平御览·诗含神雾》记载:在一个极乐的国土"华胥氏之国"中有位姑娘,一天,她来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就踩到这个巨大的脚印上,结果竟象有了什么感应,便这样怀了孕,不久生了一个儿子,人首蛇身,取名宓牺(即伏羲)。由于伏羲的降生是其母踩了雷泽中的"大迹"而受孕的结果,因此,先人们认为他是"雷神"之子,遂推其为人民的君主,百王的首领。
伏羲的历史功绩巨大,就医药方面来说,是伏羲创造了八卦和九针。《易传》说:在远古时代,是包牺氏统治天下,他经常仰头观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泽壑走向。又观鸟兽动物皮毛的纹采和生长在大地上的各类植物各得其宜的情况,近从己身取象,远从器物取象,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创造八卦,用来通晓万事万物变化的性质,用来分类归纳万事万物的形状。《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此千余年来被我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⑹ 神雾系真出事了同时躺枪神雾环保和神雾节能的基金有哪些
根据一季度的基金持仓情况来看,华夏基金有多只基金重仓神雾环保和神雾节能
7月14号收盘两只股票都出现了跌停,具体原因不明,可能是信托或牛散因为爆仓等所致
⑺ 烛九阴和盘古什么关系
十个战死。一个化为六道轮回,一个去了西北做守护大神。
上古巫妖大战之后,除了烛九阴和后土,其余的都战死了,女娲补天造人之后,烛九阴去了西北之地做了守护大神,后土则化为六道轮回。出自网络小说《佛本是道》。
拓展资料:
十二祖巫是网络小说《佛本是道》中的设定,山海经乃至中国所有古籍中均没有所谓祖巫存在。
相传盘古以盘古幡劈开混沌,以太极图定地火风水,分清浊乾坤,开辟洪荒世界,演变六道轮回,生生不息。盘古无力支撑开天地力量而薨,元神分化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开天辟地,那身体精血大部分便化为十二祖巫,还有一小部分流转于六道轮回之中。
十二祖巫,外界亦称十二魔神,天生肉身强横无匹,吞噬天地,操纵风水雷电,填海移山、改天换地。为洪荒神话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十二祖巫一个不差聚集在一起使用十二都天神魔大阵的时候,可凝聚出盘古真身,开天辟地,毁天灭地,圣人之下鲜有其匹。
参考资料:十二祖巫-网络
⑻ 天君和帝玉皇大帝什么关系
按神话学的说法,到天界当神是为了享福的, 那么,就看下面吧。 秦汉时曾把黄帝、炎帝、少昊、太昊、颛顼等作为上帝,那么上古的君主,应该都曾被人尊崇为上帝。这些君主,依皇甫谧《帝王世纪》,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此后是神农氏炎帝、有熊氏黄帝和蚩尤氏。再后就是黄帝的子孙: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俈。再后就是陶唐氏帝尧、有虞氏帝舜、夏后氏帝禹。 这个名单若说全无根据,是失之武断的。其中许多帝王的名称,都曾在先秦著作出现过。夏商以前,中国古代社会一定更换了许多君主。而只有一些知名的君主留在后人的记忆中,其中最优秀的几位,被秦汉时代的国家作为上帝加以祭祀。 据唐人赵匡和宋代朱熹的解释,鲁国禘祭的上帝就是周文王。则战国时代许多国家所祭祀的上帝,也该有他们的祖先在内。 据《史记·封禅书》,齐国所祭八神中,有天主。天主,就是上帝。魏国祭天,晋即韩国祭五帝,与秦相近。这些至上神,秦汉统一之初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允许在长安为他们建立祭坛。只是汉代国家祭祀的乃是秦朝的五帝。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史记·封禅书》) 关于这个太一神的来历,其创造的痕迹非常明显。那个谬忌,是个方士,还是个儒生,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再没有其他的材料。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留给后人了。 太一神的出现,其作用是给诸位上帝找到了一个首领。虽然依理而论,五帝之中位于中央的黄帝就是其中的最尊者,但是,这样的差别,仅仅相当于诸侯联盟的盟主和其他诸侯的差别,还不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天子和大臣、诸侯的区别。太一神的出现,把五帝都降为它的辅佐,就等于宣布,汉家天子,是绝对高于其他诸侯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盟主。对于刚刚平定了七国诸侯的叛乱、又离春秋战国时代不远的汉代王朝来说,这样一尊神的出现是绝对必要的。因为五帝的存在,显然是为诸侯割据、甚至反叛中央政权提供着神学上的依据。在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就曾经自称“东帝”(14),此后吴王刘濞又自称“东帝”(15)。 然而,太一神却不见于儒经。虽然汉武帝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政策,而在建立国家祭祀系统这个问题上也独尊儒术,似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上帝之中,五帝,还有太一神,是成仙上天的人,还是已故的人的灵魂,还是和人不同形的存在?从现在所见的材料看来,当时大约三种意见都有。 汉武帝认真相信黄帝“且战且学仙”、而最后骑龙升天,并且为此慨叹道:“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淮南子·地形训》说,建木是“众帝所自上下”。这些帝,也应是物质性的存在。王莽时代所见的《紫阁图》又说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人,那么,相信上帝是个物质性的仙人,当是一种相当重要的意见。 第二种,当是《淮南子·天文训》、《淮南子·精神训》和董仲舒为代表的意见。他们说“天人相副”,说什么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象圆,所以人头圆;地象方,所以人足方;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耳目像日月,头发像星辰,五藏副五行,呼吸副风气等等。(16)这里的天,也就是上帝。而这个上帝,似乎并不具有人的形象,而是整个自然界。不过,这样的上帝观,并非西方的自然神论。西方的自然神论,是把神说成自然界;而汉代的这种把整个自然界当成天,则是把自然界说成是神,并且主宰人事,赏善罚恶。 第三种,是把上帝当作精灵。据《汉书·郊祀志》,王莽曾经改革郊祀制度,并重新确定了太一、五帝的名字。其中太一称“皇天上帝太一”,五帝则分别称“黄灵后土(中央帝)、太昊青灵勾芒(东方帝)、炎帝赤灵祝融(南方帝)、少昊白灵蓐收(西方帝)、颛顼黑灵玄冥(北方帝)”。把五帝称为“灵”,显然表示着这些帝是精灵神。而从这时候起,我们才能把神和灵连在一起,合称神灵。 这三种有关神的观念,可说是同时存在着,但没有发生争论。而是各说各的,各信各的。甚至在一人身上,也时而信这一种,时而信另一种,比如王莽。然而明确认为上帝是灵,并且在国家祭祀中体现出来,是中国古代神祇观念的重要进步。 与关于上帝体质逐渐明确的同时,上帝的名称也逐渐向着儒经确定的方向发展。王莽在太一神前面所加的“皇天上帝”名号,出于《尙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这个称号的出现,表明国家祭祀系统儒教化程度的加深。 大约在皇天上帝名号出现前后,五帝的名号也发生着改变。据颜师古《汉书注·郊祀志》,则五帝的名称分别为:灵威仰(苍、青帝)、赤熛怒(赤帝)、白招(17)矩(白帝)、叶(18)光纪(黑帝)、含枢纽(黄帝)。一说为灵府(苍帝)、文祖(赤帝)、显纪(白帝)、玄矩(黑帝)、神斗(黄帝)。据司马贞《史记索隐·天官书》,灵威仰等名号来自纬书《诗·含神雾》;据现存辑佚而成的纬书,则《河图》类、《春秋》类纬书中,都有灵威仰等帝名的记载。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二,在“其感生帝……”下自注道:“郑玄据《春秋纬》说,苍则灵威仰,赤则赤熛怒……”。说明纬书的作者们,已经普遍认可了灵威仰等名称。纬书作者多是儒者,给五帝重新命名,是儒者们在宗教礼仪方面的重要创造。 到了东汉,儒者们对上帝观念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郑众认为,《周礼·大宗伯》中“昊天上帝”的意思是:“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郑玄《周礼注》引)唐代贾公彦作《周礼疏》,认为郑众认玄天为上帝,来自《周易·文言传》的“天玄而地黄”。把上帝看作玄天,表明他已经不再认为上帝具有人的形象。 郑玄不同意郑众的意见,他认为昊天上帝,就是冬至于圜丘所祭的天皇大帝。而天皇,就是北极星,名叫耀魄宝。并且,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天上紫微宫中的“皇天上帝”,也是昊天上帝。(参见《周礼》郑玄注、贾公彦疏) 依郑玄的意见,则太一、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皇天上帝,都是同实异名的概念。而他们的实体,则是北极星。也就是说,上帝,就是北极星。而天上太微垣中五星,也可称上帝。这就是五帝。五帝的名称,分别是灵威仰、赤熛怒等等。 依郑玄说,则上帝有六位,他们分别是北极星和太微垣中的五星。其中以北极星最为尊贵。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六天说”。 汉代之后,三国曹魏的儒者王肃反对郑玄,他认为上帝只有一位,五帝,是“五行之神”:“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为帝。”(《孔子家语注·五帝》)但他们只是“佐成天事”(同上),不能和昊天上帝相提并论。而昊天上帝,也是天之灵:“有灵而尊者,莫若于天”(王肃《周易注·震卦》)。 从此以后,上帝只有一位,还是六位,儒者们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讨论。但上帝是个精神存在,则从王肃开始,已经不再发生异议。葛洪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之中,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而罚恶。但其体大而网疏,不必机发而响应耳。(《抱朴子内篇·微旨》) 这是中国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的、明确的万物有灵论主张。并且认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这个自然物中的灵。 自从王莽据《尙书》将上帝命名为“皇天上帝太一”之后,东汉继承了王莽的意见,不过去掉了“太一”,仅称上帝为“皇天上帝”。此后三国鼎立,曹魏称上帝为“皇皇帝天”,吴国称上帝为“皇皇后帝”,蜀国自认为是继承汉家天下,所以对上帝仍称“皇天上帝”。晋统一中国,第一次据《周礼》,称上帝为“昊天上帝”。此后,南朝梁武帝曾称上帝为“天皇大帝”,而北朝则多称昊天上帝。隋承北朝制度,唐又承隋,上帝称为“昊天上帝”终于稳固下来。儒者们据《毛诗》,又对昊天上帝进行了解说: 《毛诗传》云: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19) 唐代儒者肯定了《毛诗》对于昊天上帝的解说,就使《毛诗》的这一解说成为儒教上帝观念的定说。宋代初叶,儒者们仍然信奉《毛诗》的上帝观。北宋建国不久于开宝年间制订的《开宝通礼》道:“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礼志》)也就是说,那远视苍苍的浩大元气,就是上帝的体。那么,这广大元气之中,是否存在着灵?《开宝通礼》没有说,或者说,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宋代著名思想家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正蒙·乾称篇》)神和性,既是气中所固有的。那么,哪里存在着气,哪里也就存在着气中固有的神与性,所以鬼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不会有所遗漏
⑼ 和神雾节能为什么双双暴跌
2017年7月10日神雾系旗下两股双双大跌,截至收盘,神雾节能跌9.52%,收报32.68元,全日成交3.96亿元;神雾环保跌停,收报28.97元,全日成交4.82亿元。
2018年1月16日晚间,神雾环保与神雾节能宣布重组失败,并于1月17日复牌。复牌后,这2家公司便开启跌跌不休的模式。交易龙虎榜数据也显示,确实有机构席位争相出逃神雾环保和神雾节能。1月22日,神雾节能前五大卖出席位中有4席为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31亿元;1月17日至19日,前五大卖出席位中有2席为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81亿元。也就是说,短短几个交易日,机构席位已合计卖出神雾节能3.12亿元。1月19日,神雾环保前五大卖出席位中有3席为机构席位,合计卖出3.08亿元。
神雾节能2018年2月1日 停牌13.43,停牌公告称,于2018年2月1日接到控股股东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因近日公司股价跌幅较大,其所持已质押的股票部分已触及平仓线,可能存在平仓风险。公司股票自2018年2月2日(星期五)开市起停牌。公告显示,截至2月2日,公司控股股东神雾集团持有公司股份3.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4.83%,其中已质押股份3.37亿股。
实际上,还有神雾环保、印纪传媒等因控股股东质押股票触及平仓线于2日停牌。
神雾节能增发发行新股日:2016-10-21主要是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发获配价格:9.22元,共获配:3.49亿股, 共耗资:32.46亿元。最新解禁: 2019-10-24 解禁股份类型: 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 解禁数量: 34941.05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 54.85%
神雾环保2018年2月1日 跌停牌13.49 之前01-30 业绩预告: 预计年报业绩:净利润5.5亿元至6.5亿元,下降幅度为-22%至-8%,基本每股收益0.54元至0.64元 最新解禁: 2018-07-23 解禁股份类型: 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 解禁数量: 28822.44万股 ,主要是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07-20增发获配价格:16.22元, 共获配:1.15亿股, 共耗资:18.70亿元。2016-05-10 曾10转15股派1元(含税) , 2017-06-12 曾10派1元(含税) ,【增发配股除权价实际是6.348元/股,大股东若解禁按跌停牌价13.49套现也是暴利翻倍的。】
⑽ 《我爱你,也恋她 》GL小说 神雾作者 和一些御姐、帅T的小说。邮箱[email protected]
已发送 满意请采纳lovetaessi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