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三鹿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三鹿

发布时间:2022-02-20 14:44:14

Ⅰ 三鹿奶源事件

妻最先看到关于三鹿婴儿奶粉的新闻报道,跟我说时,我还不相信,直接就说:“三鹿那么大企业,肯定不会有问题,那些毒奶粉肯定是假冒的!”

很不幸,三鹿辜负了我对他们的信任,今天各种报道出来,毫无疑问,三鹿问题很大,罪责难逃。可是在公开的媒体,看不到三鹿深刻的道歉和诚心的悔悟,除了招回一小部分产品外,也不见他们采取任何行动来挽回企业的声誉和减少受害者的伤害。我看到的只是三鹿徒然地说谎和掩盖事实真相,可他们忘了,当他们说出第一个谎言后,他们的话语已经没有任何诚信,当他们试图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时,却只能留下更大的破绽。

像香港警匪片中警察总是最后一个到场一样,我们无所不在无所不管的政府也总是在事发后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可惜的是这个事发不是事情发生后,而是事情被媒体大规模揭发后。于是一切水落石出,罪魁祸首找到了,原来是――奶农!英勇的干警雷霆出击,据说一举抓获78名“下毒”的奶农。昨天还信誓旦旦保证产品没问题的三鹿公司和我们的政府部门效率还真是高的惊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包括抓人,24小时之内,一切OK。

问题解决了吗?真相大白了吗?对这个问题,恐怕没人人敢说“yes”,当然了,某些将人民当白痴的人除外。

三鹿早不知情吗?质检消费部门早不知情吗?

事实证明,关于三鹿奶粉质量问题,几年前就有报道,最近一年多,更有多次对三鹿“结石奶粉”的投诉。撇开三鹿自己声明说8月就知道问题,3月就有卫生部门的投诉。就在刚才我还在天涯看到一篇五月份时网友发的帖子,讲述他在07年底买了三鹿中老年奶粉和婴幼儿奶粉后的遭遇,他家人喝后明显不适,找三鹿质量部门反映问题,寄出奶粉样品,鉴定说是三鹿的产品,可鉴定结果就是不给他看,销售公司来找他协商,希望将问题奶粉换回或退回,未果,事情就此不了了之,发贴者欲将奶粉彻底检验,一打听需花几万元,只好作罢。

既然早知道,为什么卫生质检部门不作为?三鹿方面多方掩盖事实,到底是为什么?

三聚氰胺即使不是三鹿加的,他们肯定也是知情的,而为了企业的私利,向社会公众隐瞒了奶粉中含有有毒物质三聚氰胺的真相,到底算什么行为?企业道德和做人的良知何在?

还真是要感谢三鹿公司,如果不是这次毒奶粉事件,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化工产品,现在不但是我,恐怕很多中国人都对三聚氰胺耳熟能详了。

商场奶粉专柜中三鹿幼儿配方奶粉广告特别醒目,广告称该幼儿配方奶粉经过“1100道检测关,呵护宝宝健康,值得妈妈信赖!”。就着样,三聚氰胺,这种不溶于水的塑料被几个老农堂而皇之地加进了原奶中,经过1100道检验关(央视记者特意采访,数过),骗过妈妈的信赖,流入了需要呵护的宝宝嘴中,危害着宝宝的生命健康。回过头来再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的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集——《1100道检测关的背后》,觉得特别讽刺。

三鹿集团副总裁王玉良说,婴幼儿奶粉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和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婴幼儿奶粉的生产链条比较长,涉及到畜牧养殖、奶牛疫病的防疫和进口原材料的检测,还有半成品和工序的检测、包装材料的检测,每一个工艺要求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产品的质量就是婴儿的生命,同时也是企业的生命,多年来,三鹿集团一直以高度地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每一袋产品安全优质!

这几天一直看中天电视关于沉水便家族的贪污报道,觉得天下第一不要脸的就是阿便了,看了这个后,我才知道,不要脸的人还真是人才辈出,要说具体某个人是天下第一还真是难以下定论。

早上看到三鹿狡辩的报道,就知道三鹿完蛋了,在感慨无良商人的黑心和同情那些可怜结石宝宝的同时,身为投资者,敏感的神经一旦被触动,自然而然地分析起中国第一奶粉企业倒下给奶粉行业其他几家带来的机会。奶粉业中,07年国内企业排名,三鹿第一,完达山第二,伊利第三,三鹿倒下,是否是其他两家的机会?

翻开伊利的实时行情,最近一直表现强于大盘的伊利居然在大盘反弹时走得死气沉沉。冷静下来后仔细一分析,立即放弃了买伊利的打算。国内奶粉的高端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国内厂商一直只能在利润很低的中低端市场打拼。为什么会如此?原来还对周围朋友同事孩子只喝外国奶粉感到奇怪和愤怒,虽然对中国品牌的不信任多少有点伤害国人的自尊,但现在看来他们都是正确的。“厨房里决不会只有一只螳螂”,三鹿现象更可能是中国乳业的缩影。三鹿结石奶粉不光会严重影响三鹿公司的市场形象,恐怕所有的中国乳品企业都会被冲击到。

顺着这个思路上网一查,乳品行业打假第一人-蒋卫锁出现在搜索中,一看之下,目瞪口呆,原来我们喝得酸奶鲜奶居然是用蛋白粉、脂肪粉、维生素C、兽用抗生素、双氧水、硝酸盐等物质加上自来水放入洗衣机内搅拌出来的。文中只说是某上市企业,但个人直觉好像指得的是伊利,好在现在网上什么都有,查到一篇老文章,是赞扬蒋卫锁带领农民致富的,他原来的奶站果然是为伊利供奶的。后来伊利陕西分公司专门高价收假奶,不肯收蒋卫锁的真奶。呜呼,怎么是这样,知道事情真相后,更让我无从选择。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羡慕猪的无知了,不管是瘦肉精还是蛋白精,猪统统无知无畏地吃下肚去,可人该怎么办?光明事件后,家里已经再没买过光明牛奶,不论是鲜奶还是酸奶,几乎都是蒙牛和伊利的天下,刚看了上面的文章,不得不郑重向妻提议,今后不再买任何的鲜奶和酸奶。大人喝不喝牛奶无所谓,可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对酷爱酸奶和冷饮的儿子来解释这一切。

三鹿事件,击溃了我对中国乳品行业的信心,对中国的信心,经过(此处被屏蔽),瓮安和这次结石牛奶,我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真诚地企盼政府,在办无与伦比奥运和发射神州飞船的百忙之余,能以生产外国选手所吃的奥运食品之劲头替我们小老百姓生产一杯能喝的牛奶或矿泉水。

Ⅱ 三鹿事件新西兰公司有无遭受损失

有啊,国外资产予以暂时冻结,三元只买到了国内的所有资产.国外的还没有具体公布措施,不过估计就被新西兰的奶场兼并了就.

Ⅲ 三鹿是被谁举报的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2008年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事件背景/三鹿奶粉事件
2000年后,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乳制品市场转变成一个很大市场,且因巨大消费群体,更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消费层次。为了调节大陆市场供应与需求,除了从海外的日本、新西兰等国进口将近30万吨乳制品以应付高中消费层次外,中国大陆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包括婴幼儿,还是以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为主。
在此因素下,知名三鹿牌顺势推出以一袋18元人民币(约3美金),不到进口奶粉价格一半价格婴幼儿配方奶粉以应付大规模的奶业市场,之后并成为大陆重要且知名婴幼儿奶粉品牌,多年蝉联该中国大陆自制乳品市场的首位。不过因为需求甚殷,价格竞争等因素,公司与政府均漠视生产流程及质量控管,终于爆发此弊端漏洞。
虽然经相关单位调查后,我国大陆检察机构认为该污染事件应由乳品收购站负主要责任,并严惩逮捕相关当事人。不过,也有人质疑,该毒奶粉事件原因是三鹿集团抢夺大陆贫穷农村市场,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所衍生出来。

爆发前序/三鹿奶粉事件
早在2004年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公布的不合格奶粉企业和伪劣奶粉中,三鹿奶粉亦在列,但随后证实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把三鹿撤出“黑名单”,多个国家机关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2007年2008年9月2日,河北省产质量量监督检验院对蛋白质、亚硝酸盐,以及抗生素残留等营养指标、理化指标及安全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全都合格。该检验结果并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专访播出。
不过据新浪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后在法院审判中,公司管理人员证实公司最早接收投诉是在2007年底。

揭发受阻/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5月20日和21日,一位网民揭露他在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顺县城一家超市里买的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该奶粉令他女儿小便异常。后来他向三鹿集团和县工商局交涉不果。为此,该网民以网上发文自力救济,并以“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为题提出控诉,不过该控诉遭三鹿集团地区经理以价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为代价,取得该网民的账户密码以请求删除网上有关帖子。事后该网民则表示说,他因为相信了三鹿集团的解释,他买到的是假货,因此同意接受赔偿并删除帖子。
据“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8月1日下午6时,三鹿取得检测结果:送检的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15个样品中检出了三聚氰胺的成份。2008年8月2日下午,三鹿分别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了其注册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和新华区政府。并开始回收市场上的三鹿婴幼儿奶粉。2008年8月4日至9日,三鹿对送达的原料乳200份样品进行了检测,确认“人为向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引入到婴幼儿奶粉中的最主要途径”。
确认因自己集团生产的奶粉导致众多婴儿患有肾结石后,三鹿集团开始进行危机公关工作。三鹿公关公司北京涛澜通略国际广告有限公司被指在2008年8月11日向三鹿集团建议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网络合作,屏蔽有关新闻的公关解决方案建议:
“安抚消费者,1至2年内不让他开口;与网络签定300万广告投放协议以享受负面新闻删除,拿到新闻话语权;以攻为守,搜集行业竞争产品‘肾结石’负面新闻的消费者资料,以备不时之需。网络的300万框架合作问题,奶粉事业部已经投放120万元,集团只需再协调180万元就可以与网络签署框架,享受新闻公关保护政策。 ”
这封由自称三鹿公关公司的员工在网上发帖的声称为公关解决方案建议在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后的2008年9月12日,广泛流传于网上。
事发后的2008年9月13日,网络公司针对此种说法声明,表示从未接受这种要求:
“2008年9月9日晚,三鹿的代理公关公司致电网络大客户部希望能协助屏蔽最近三鹿的负面新闻,由于该提议违反公司规定以及网络一贯坚持的信息公正、透明原则,大客户部在第一时间严词拒绝了该提议。2008年9月12日,该公关公司再次致电希望能屏蔽三鹿的负面新闻,再次被大客户部予以否决。 ”
2008年6月中旬后,三鹿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南方日报收到网民反应,有人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留言系统里反映由三鹿奶粉导致多起婴儿肾结石,但事后屏蔽,只有要求网民提供详情的留言回复尚在。7月,徐州儿童医院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冯东川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留言系统里反映2008年婴儿双肾结石导致肾衰的病例出奇地增多,且大多饮用三鹿奶粉,并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协助明确原因,不过也是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三鹿集团是中外合资公司,其最大海外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根据新西兰政府的说法,恒天然公司在2008年8月份得知奶粉出现问题后,马上向中资方和地方政府官员要求召回三鹿集团生产的所有奶粉。不过恒天然公司经过一个月多的努力未能奏效,中国地方官员置若罔闻,试图掩饰,不予正式召回。恒天然只好向新西兰政府和总理海伦·克拉克报告。2008年9月5日新西兰政府得知消息后下令新西兰官员绕过地方政府,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报告此次事件,中国政府才严正对待此事。

事件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引起外界关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同时已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而且人们发现两个月来,中国多省已相继有类似事件发生。中国卫生部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值,人如果长期摄入会导致人体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结石,并可诱发膀胱癌。
2008年9月11日上午10点40分,新民网连线三鹿集团传媒部,该部负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据称三鹿集团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30]不过事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很快在同一天的晚上,三鹿集团承认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同时发布产品召回声明,不过三鹿亦指出其公司无18元价位奶粉。

调查惩处/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2008年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这导致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河北省委也决定免去吴显国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这是因此次事件辞职的最高级官员。毒奶粉事件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风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三鹿集团最高将被罚两亿元人民币。
新华社报道,三鹿毒奶粉事件事态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三鹿集团公司和石家庄市政府在获悉三鹿奶粉造成婴幼儿患病情况后隐瞒实情、不及时上报所致。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则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5年、8年及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人民币4937余万元。涉嫌制造和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农张玉军、高俊杰及耿金平三人被判处死刑,薛建忠无期徒刑,张彦军有期徒刑15年,耿金珠有期徒刑8年,萧玉有期徒刑5年。
2014年,72岁高龄的田文华改判有期18年。

事件升级/三鹿奶粉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除了河北三鹿外,还包括:广东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元、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但中央电视台报道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与之前《甘肃日报》报道不符,其含量减少了十倍。
中国共有109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对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进行了排查,检验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Ⅳ 三鹿老板是谁

田文华,女,1942年生,河北正定人,中共党员。1966年8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1968年开始从事奶业工作至今,历任石家庄市牛奶厂副厂长、石家诗乳业公司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总经理,现任石家庄三鹿集团服从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正高级研究员。

田文华同志先后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在突出贡献的儿少工作者、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创业企业家、全国优秀女企业家等100多项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第九、第士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第一批获得高级职业经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同时担任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事长、河北省奶业协会理事长等职务。

工作简历: 1966年8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1968年开始从事奶业工作至今,历任石家庄市牛奶厂副厂长、石家诗乳业公司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总经理,现任石家庄三鹿集团服从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正高级研究员。 参加社团情况: 第九、第士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第一批获得高级职业经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同时担任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事长、河北省奶业协会理事长等职务。

三鹿集团在田文华同志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第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6.5亿元、利润4.2亿元,与任职前的1986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89倍、360倍、378倍,使企业在同行业排名由200名以下提升为前列。企业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实施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城乡联合共同发展奶源的路子,带动了120个县(市)奶牛业的大发展,饲养奶牛已达50万余头,拉动了种植业、畜牧业等十多个行业的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带领60余万农民和下岗工人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成功实施了非专利技术运作,先后对30家企业进行控股、合资、合作,盘活10多亿资产。集团企业个个盈利,并均成为当地利税大户,使30000多名职工实现再就业。2005年12月,集团与全球著名的乳制品制造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签署了合资协议,标志着三鹿向着“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迈出了重要一步。2006年6月15日,合资公司正式运营。企业连续5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Ⅳ 三鹿集团是私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曾经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
2008年12月24日,占有三鹿集团43%股权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声明三鹿集团已被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因三聚氰胺事件按债权人的要求颁令破产,被委任破产产业管理人管理。[三鹿破产后位于中国大陆首都北京的的国有企业三元集团收购了三鹿集团大部分资产,三元后收购了三鹿的七家核心工厂。[23][

Ⅵ 求翻译:三鹿大股东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声明原文声明

作为三鹿的43%股东, 恒天然被知会三鹿正在处理一个关于他们产品质量的问题.

三鹿已告知恒天然他们正在中国收回所有产品.

恒天然在极力要求三鹿公司需要和中国政府合作并保证他们竭尽全力保证顾客的安全和健康.

Ⅶ 三鹿和新西兰有什么关系

新西兰的恒天然公司是三鹿的最大股东啊,,

所以新西兰有知情权吧

Ⅷ 大家说说:是谁最早揭发了三鹿

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有肾结石病症,引起外界关注。至2008年9月11日甘肃全省共发现59例肾结石患儿,部分患儿已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同时已死亡1人,这些婴儿均食用了三鹿18元左右价位的奶粉。

而且人们发现两个月来,中国多省已相继有类似事件发生。中国卫生部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值,人如果长期摄入会导致人体泌尿系统膀胱、肾产生结石,并可诱发膀胱癌。

(8)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三鹿扩展阅读

影响

1、三鹿奶粉事件对石家庄奶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都是一场灾难,车俊表示要在全市开展守法诚信教育,并以奶业整顿为开端,努力把石家庄建成食品安全最放心的城市。

2、这一事件带来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产生信任危机,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损害,石家庄的形象、河北的形象乃至我们国家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可以说,这一事件影响之大、危害之重、教训之深是多少年来少有的。

Ⅸ 三鹿背后的老大究竟是谁

三鹿的董事长是田文华。下面介绍一下田文华:

1、田文华

田文华,河北省正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曾任三鹿集团董事长。因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被发现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大量婴幼儿患肾结石,涉嫌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液态奶制品,于2008年9月被免职、刑事拘留。后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2、三鹿集团董事长

田文华1966年8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1968年开始从事奶业,历任石家庄市牛奶厂副厂长、石家庄乳业公司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总经理,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3、乳业罪人

“毒奶粉”事件曝光后,三鹿品牌立刻声名扫地,最终破产,而田文华也在66岁时面临生死劫难。几乎是一夜之间,她成为中国“毒奶大王”,被业界称之为“中国乳业的罪人”。

因为三聚氰胺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田文华的企业被查处只是冰山露出一角,后来发现整个行业普遍存在添加三聚氰胺的情况。于是这个行业进入了被消费者唾弃和被政府勒令严肃整顿的时期。信誉扫地,销售重挫,哀鸿一片。

整个行业都存在的过错,却由田文华一人来承担“罪名”,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如今田文华已经没有机会再在商场证明自己了,但她给这个行业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提醒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健康的企业发展之路是要靠真正重视消费者健康才能换取的。

三鹿的背后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始于田文华与她领导的三鹿集团在奶粉上添加三聚氰胺,生产销售伪劣奶粉,而推波助澜者,却是各级大小监管官员。

虽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包括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石家庄市长冀纯堂、副市长张发旺在内的一批当地有关官员被免去职务,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无论级别高的官员,还是直接主管的低级别官员和具体执法人员,都没有看到一个出现在庭审之中。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田文华

阅读全文

与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三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sdjpy求双向汇率 浏览:1
杠杆租赁方式设计的当事人有 浏览:781
东莞2019年融资租赁补贴 浏览:781
期货客户群 浏览:456
内蒙古经济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523
金融公司招培训专员靠谱吗 浏览:210
全国现货交易所有哪些 浏览:182
申万期货交易平台 浏览:587
非金融服务利息可以开票吗 浏览:803
互联网理财恒昌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34
鼎丰集团做什么 浏览:282
杠杆视频物理大师 浏览:201
汇率20天内变化快吗 浏览:29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快易 浏览: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浏览:291
外汇交易中ac指数 浏览:718
购买外汇用途限制 浏览:238
杠杆动力与阻力区别 浏览:561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