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G三峡EB1 - 132018上市时间什么时候
关注600900长江电力公告,G三峡eb1已发行,上市时间另行公告。
㈡ 信用账户社会公众者如何参与可转债、可交换债申购
您好,目前,信用账户可转债、可交换债申购的方法:在转债发行日的交易时间内通过“信用-担保品买入”菜单操作申购,输入申购代码,认购价格:100元/张,申购数量进行下单。
注意事项:
(1)申购时无需冻结资金,申购数量为10张的整数倍,申购上限请参考债券发行公告为准;
(2)深市一个投资者只能申购一次,沪市一个投资者只能申购一次。另请您需在申购的T+2日及时查询中签结果,如中签,请于当日(T+2日)16:00点前在中签账户中备足自有可用资金用于缴款。
注:T日为网上申购日。
㈢ 有效申购倍数是什么
有效申购倍数就是指实际购买金额与发行金额的比率。有效申购就是把无效申购的数量进行了排除,比如只能申购3万的申了6万或者更多以及重复申购。倍数就是有效申购与发行数量相比,比如共发行2亿,有效申购共200亿,那么有效申购的倍数就是100倍。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就是在网上股民申请购买公司新发行股票数量的倍数,这个倍数决定了网下发行是否可以转为网上发行,一般50-100倍的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20% ,100倍以上的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40% ,150倍以上的回拨后网下发行比例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 ,低于50倍则不能进行转变。
超额认购倍数就是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时投资者实际参与购买该公司的股票或债券金额与预先确定发行金额的比率。
拓展资料:
一、新股申购最佳的打新时间:
1、一般来说申购新股和时间早晚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可能又有点
2、根据统计,时间上的把握是会提高一定的中签概率的
3、给你一些申购的技巧:
A、根据对中签概率的时间段调查分析,得出结论:10:31———11:30,是申购新股的“黄金时段”,中签命中率最高,14:31———15:00次之。
B、提高中签的可能性:
诀窍一:回避热门追冷门。当出现多只新股同时发行时,可以优先考虑较为冷门的新股。避开先发股,集中资金打后发股。假如有几只新股几乎同时出击,那么,选择申购时间相对较晚的品种。因为大家一般都会把钱用在申购第一和第二天的新股,而第三天时,很多资金已经用完,此时申购第三天的新股,中签率更高。
诀窍二:集中资金打大盘股。如果多只新股同时发行,就选准一只全仓出击,以提高中签率。资金较少的散户应积极参与超级大盘股的新股申购,因为大盘新股的中签率明显高于小盘股。
诀窍三:资金量大保障高。当申购资金达到一定数量时,中签率就会有保障。
二、股票中有效申购量是什么意思?
有效申购量是指在新股申购过程中,最终确认成功申购的数量总和。比如同一只股票重复申购一次以上的,只有第一次申购是有效的;再比如现在实行的一人多户,如果多个账户同时申购,只会认定一个账户有效,其余都无效。
㈣ 为什么我的股票不能申购可转债,可交换债
你好,可转债申购显示废单,主要有以下原因:
1.深市基金账户不能申购深市可转债;
2.同一只可转债每一个投资者只能申购1次。
㈤ 盐湖发债值得申购吗
可以。
盐湖发债是否值得申购需要考虑可转债发行期限,票息,公司业绩等方面,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申购。
用户申购新债的主要盈利方式是在新债上市首日卖出,从而获取打新预期收益。新债都是按100元面值进行申购的,最小申购单位和中签单位是1手,1手为10张,也就是1000元。
新债实行T+0交易规则,即新债上市首日即可卖出,而且买卖次数不受限制。如果市场行情和正股基本面都较好,那么转债上市首日大概率会上涨。
(5)三峡集团可交换债100倍认购扩展阅读:
发债申购注意事项:
原股东参与优先配售的部分,应当在T日(申购日及配售日)时缴付足额资金。金禾转债的T日是11月1日,即拥有配售权的股东若想认购可转债,则需要在11月1日缴付足额资金。
用户若中签请及时缴款,如果投资者连续12个月累计出现3次中签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中国结算收到最近一次弃购申报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新股,可转债,可交换债的申购。
用户如若放弃认购的次数按照投资者实际放弃认购新股,可转债与可交换债的次数合并计算。还有并非所有的转债申购开盘就能赚,也有亏钱的,用户适当注意。
㈥ 新债中签资金不足会部分认购吗
您好,如您中签新债,但是缴款资金不足,上海市场放弃认购的最小单位为1手(10张),假如您中签20张,但您只有1500元,则只会缴纳1000元,剩下的10张则放弃缴款;深圳市场放弃认购的最小单位为1张(100元),假如您中签20张,但您账户只有1500元,则可以缴纳1500元,剩下的5张则放弃缴款。
温馨提示:投资者连续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但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自中国结算公司收到弃购申报的次日起6个月(按180个自然日计算,含次日)内不得参与新股、可转债、可交换债的申购。
㈦ 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什么意思
股票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是指股民在网上申请购买公司新发行股票数量的倍数,这个倍数决定了网下发行是否可以转为网上发行,根据网上申购情况,网上初步有效申购倍数为148.22倍,超过100倍但不超过150倍。其中有效认购倍数就是指实际购买金额与发行金额的比率;超额认购倍数就是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时投资者实际参与购买该公司的股票或债券金额与预先确定发行金额的比率。启动回拨机制后,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4.575亿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3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10.675亿股,占本次发行总量70%。一般50-100倍的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20%,100倍以上的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40%,150倍以上的回拨后网下发行比例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低于50倍则不能进行转变。
拓展资料:新股的认购倍数、中签率如何计算
1、新股申购额度: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新股所在市场的平均持有市值申购数量:上交所1000的证数倍;深交所:500的整数倍
2、就是用发行总股数除以有效的申购总股数。比如发行100万股,参与申购一亿股,中签率就是1%,认购倍数1/中签率。这些在这个网站都有,更有最直观全面的新股信息。
3、申购新股的中签率如何计算: 中签率=网上发行总量×100%/网上有效申购总量,申购上限,是一个账户的申购最大值。 目前公布的中签率,是根据申购的数量和总发行量的比例。
4、沪市规定申购单位为1000股,每一账户申购数量不少于1000股,超过1000股的必须是1000股的整数倍;深市规定申购单位为500股,每一账户申购数量不少于500股,超过500股的必须是500股的整数倍。每一个有效申购单位对应一个配号。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决定中签的配号(即申购成功的申购单位)。则中签的申购单位与参与申购的有效申购单位总额的比率就是申购的中签率。中签率=股票发行股数/有效申购股数*100%。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㈧ 可转债申购中签率多少 比新股中签率高吗
1、可转债中签率=可转债发行数/有效申购数*100%。
2、可转债申购日当天下单时间先后与中签没有必然关系。按照配号结果摇号中签。投资者是否能中签取决于个人运气,中签率越低的可转债中签的概率也相对越低。因可转债、可交换债公开发行,一般公众投资者可参与网上申购,无需市值,无需资金,顶格申购。所以可转债的中签率相对于新股来说,中签率还是高一点的。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0-11-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㈨ 新债申购怎么开通
新债申购和打新股一样,需要开通证券账户,证券账户线下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开通,线上可以通过券商APP开通。开通后登录证券账户,留意近期上市的新债和对应的申购时间,相.关信息上市公司会提前发布公告。
确认好要申购的新债后,像申购股票一样输入新 债的代码和申购金额即可,很多券商还提供- -键打新功能。新债面额通常都是100元,最小单位是1手,即10张新债,也就是1手在不算手续费的情况下是1000元。
申购完成后,T+2日会公布中签结果,中签后根据中签数量缴款即代表打新成功。完成申购后新 债一般会在一个月肭上市,上市 首日的预期收益通常在10%以上,在上市当天投资者就可以选择卖掉新债。
拓展资料:
新债申购一般是指申购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或可交换债。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其它债券一样,可转债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但和一般债券区分的一点是,可转债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转换为股票。不转换,可转债单纯看作债券具有纯债价值或直接价值。如直接转换为股票,可转债的价值称为转换价值。
开放式基金的认购和申购是购买基金在两个不同阶段的说法。如果投资者在一只基金募集期中购买基金份额,称为认购,基金单位面值为人民币1元。
1、基金募集期结束并成立后,投资者根据基金销售机构规定的手续购买基金份额则称为申购,此时由于基金净值已经反映了其投资组合的价值,因此每单位基金份额净值不一定为1元,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1元,并且由于认购费率与申购费率不同的原因,同一笔资金认购和申购同一基金所得到的基金份额数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
2、认购和申购的费率可能会有差别。基金公司通常会设定不同档次的认购和申购费率,即根据投资者购买金额的多少适用不同水平的费率。在同一购买金额下,认购费率和申购费率也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查询各基金费率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