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茂集团的股本情况
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7月17日更名为湖北网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于2006年7月19日更名为天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2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6)291号文批准,公司于1996年10月31日在深交所公开发行1,112.20万社会公众股,注册资本为5,162.20万元。1996年12月23日,经湖北省证券办鄂证函[1996]20号文批准用资本公积以1:1比例送股,股本增至10,324.40万股。
1998年6月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上字[1998]60号文批准以总股本10,324.4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配3股。其中,法人股股东放弃配股510.12万股,其他股东全额认购该次配股2,587.2万股。配股后,公司股本变更为12,911.60万股。
1999年8月31日,公司根据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以1999年6月30日总股本12,911.60万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以每10股转增8股的方案转增股本,股本变更为23,240.88万股。
2000年4月28日,公司根据1999年度股东大会决议,以总股本23,240.88万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以每10股转增2股的方案转增股本,共转增4,648.176万股,本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为27,889.056万股。
2001年2月,公司根据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公司字[2000]219号文批准向社会公众股股东配售1,014万股,公司股本增至28,903.056万股。2001年5月,根据公司2000年度股东大会决议,以2000年末股本27,889.05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2股并派现0.5元,共送红股5,577.8098万股,变更后公司股本为34,480.8658万股。
2001年9月,公司召开200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以2001年6月30日股本34,480.865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以资本公积共向全体股东转增股份总额17,240.4328万股,变更后公司股本为51,721.2986万股。
2002年5月30日公司召2001年度股东大会,决议以公司2001年末总股本51,721.2986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0.5派现金0.125元,用资本公积转增1股,变更后股本为59,479.4933万股。
2005年11月9日,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公司非流通股东向2005年8月26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公司流通股股东支付股票对价,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3.2股股票对价;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所有股份594,794,933股均为流通股,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份为368,929,769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股份为225,865,164股。
⑵ 荆门都有哪些大型企业
1、荆门热电厂始建于1976年,现有装机容量184万千瓦,已投产的100MW机组和220MW机组各两台,是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华中电网的骨干电厂之一。2002年底划归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国电集团公司在湖北境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2、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荆门市化工厂,创立于1983年,1993年改制设立湖北荆门化工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
3、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元月,是由杨才超等发起创建的大型民营化工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湖北省中部素有“中原磷都”之称的荆门市境内。公司周围公路、铁路、水路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
4、湖北楚玉食品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05日在沙洋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孙为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水产品、蔬菜、农副产品种养殖和销售;速冻食品加工和销售等。
5、荆门新洋丰中磷肥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30日在钟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杨才斌,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硫酸生产(有效期与安全生产许可证一致,至2019年12月25日)等。
⑶ 天茂集团的介绍
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荆门市化工厂,创立于1983年,1993年改制设立湖北荆门化工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之初股票简称为“湖北中天”,2000年更名为湖北网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更名为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11.3亿元,净资产6.8亿元,雇员总数1600多人,是经湖北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性质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系国内著名投资机构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
⑷ 国华人寿是国企还是私企
摘要 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专业寿险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总部位于上海。
⑸ 天茂集团更名国华人寿股价值多少钱
你好: 1、消息面上,天茂集团1月15日晚间公布预案,拟定增募资近百亿元,控股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天茂集团此次拟向控股股东新理益集团,实际控制人刘益谦及其配偶王薇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9.06亿股股份,发行价格3.39元/股,募资总额不
⑹ 创投概念股都有哪些上市公司啊
钱江水利、同方股份、杉杉股份、张江高科、天茂集团等。
1、钱江水利
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98〕266 号《关于设立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由水利部综合开发管理中心等联合发起设立,于1998 年12 月30 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公司股票于2000 年10 月1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华大学清华园最早的建筑、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从事资讯科技(资讯系统、电脑系统、宽带通信)、能源与环境(人工环境、能源环境、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两大产业。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并在同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3、杉杉股份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自1996年股票上市以来由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服装企业转型为新能源上市企业。
现有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容、电池PACK、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和能源管理服务等新能源业务,以及服装、创投和融资租赁等非新能源业务,其中新能源成为公司主要的业绩来源及未来发展重点。
4、张江高科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 600895)依托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形成了生物医药、房产物业、通讯信息和海外投资四个投资集群。
其中,以中芯国际为产业核心、由150余家企业组成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群占居国内同行业的半壁江山;软件园批准设立企业近900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软件基地之一;生物医药机构累计达280个,包括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的研发中心、全球制药前20强跨国公司等。
5、天茂集团
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荆门市化工厂,创立于1983年,1993年改制设立湖北荆门化工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
⑺ 中国保险公司的发展前景
鉴古而知今,知今而向未来。要看保险公司的未来前景,就要了解它的过往和现状。
纵向来看,我们国家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从稚嫩到成熟、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
一家独占时期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造旧时代的保险业。彼时呱呱落地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快形成了独家经营国内保险业务的局面。在经历了从停办保险业务到全面恢复办理的曲折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已遍布全国。保险公司哪家强,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最新榜单!全国十大保险公司排名
三足鼎立时期
交通银行在1987年成立保险部,并于1991年4月组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中国第二家全国性的保险机构。1988年4月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区开业,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并于1992年6月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从此,中围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多元发展时期
1994年10月,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1995年1月,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实行产、寿险分业经营。1998年10月,原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原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原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再保险公司;将中保集团所属的其他海外经营性机构全部划归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管理。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还批准设立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2000年11月,民生人寿、东方人寿、生命人寿和恒安人寿四家寿险公司成立。
2001年12月,早在1929年就已成立的老牌险企太平人寿在中国大陆复业。
内外并举时期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一方面,不断有国内资本申请筹建保险公司;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开始进军中国市场,进一步激活了中国的保险业。
早在1992年时,美国友邦保险就成立上海分公司,是保险市场恢复后进人我国保险市场的第一家外国企业。
1996年11月,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公司与外经贸信托在上海合资设立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这是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以来,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合资的寿险公司。
1998年10月.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同月,中美合资保险企业——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公司(即现在的建信人寿)在上海开业。
1999年1月,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与中国中信信托合资组建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6月,法国安盛集团与中国五矿集团合资组建金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即现在的工银安盛)。
2000年8月,中国人寿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
2002年1月,意大利忠利保险公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在北京成立了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1月,荷兰保险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创集团合资在大连组建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2003年5月,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联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上海成立海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即现在的同方全球);12月,由英国标准人寿和天津泰达控股合资组建的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
按照中国加入WTO承诺的开放市场时间表,从2004年11月起,保险公司的国内保护将被彻底打破,除有关法定保险业务外,中国向外资非寿险公司放开所有业务限制。而对于人寿保险,我国在2004年时明确规定,外资寿险公司只能以中外合资的形式在中国设立营业性机构,且外资占股比例不得超过50%。为鼓励国内保险公司的发展,保监会在2004年8月份曾向中资保险公司“开闸放水”一口气发放18张新牌照。此后,长城人寿(2005)、华夏人寿(2006年)、阳光人寿(2007年)、中邮人寿(2009)、弘康人寿(2012)等保险业新锐陆续问世。直到现在,仍然会有一些新的保险公司映入人们的眼帘。如在2016年,就有北京人寿、三峡人寿、横琴人寿、华贵人寿、和泰人寿等险企获批筹建,另有约200家公司排队静候保险业新牌照。
横向划分的话,上述的保险公司可以归于这么几类:
一是保险集团系,如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太平人寿、安邦人寿、阳光人寿等;
二是大型股份制险企,如新华人寿、泰康人寿;
三是银行系,如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中邮人寿、农银人寿、招商信诺等;
四是地方系,地方系保险公司主要有各地方政府金融办或财政厅牵头,由当地具有国资背景、有资金实力的大型企业担任股东,如利安人寿、永安财险、锦泰财险、东吴人寿、珠江人寿、吉祥人寿等;
五是民营系,如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国华人寿、生命人寿、合众人寿、君康人寿、前海人寿等,其中,国华人寿的单一大股东是天茂集团,生命、华夏、天安等均系明天系旗下产业,民生人寿的单一大股东为万向集团,前海人寿则为深圳宝能集团所拥有。
此外还有大型国企控股的保险公司,如幸福人寿、百年人寿、长生人寿,以及大型保险公司下属的保险子公司,如人保健康、平安养老、和谐健康、太平养老等。
从最初的独门生意,到保险业老三家,再到1996年新华、泰康等5家保险公司获批开业,以及后来保险公司牌照的进一步放开,中国保险业的格局不断出现变化,市场主体趋向多元,竞争渐趋激烈。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共有76家寿险公司,其中,中资公司48家,外资公司28家。出于拓展市场、壮大自身的需要,这些保险公司能够为我们提供性价比越来越高的产品和服务,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保险公司多元竞争格局的出现伴随着的是保险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可以用保险密度这个概念做一个观察。
保险密度:按照一国的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从上面的趋势图可以看到,中国保险密度呈现出稳定、快速上升趋势。2016年时,全国保险密度为2258元/人,同比增长高达27%。
当然,保险公司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带来挑战。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家放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让保险公司更加依赖投资收益以支撑企业利润增加和保费规模的扩大。而资本市场一旦泡沫化严重,将会对整体外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保险市场也会暴露出巨大风险。一些老牌的保险公司,不愿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缺乏活力,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忽视业务推动成本,盲目扩张,一味地靠人海战术和广告效应占领市场,长远来看,不仅会削弱自家产品的竞争力,还会反过来影响到客户的切身利益。
另一方面,产品销售渠道扩大,问题也逐渐增多。传统营销模式依然较大,保险营销员的素质依然有待提高,很多人身保险营销员缺乏产品培训,在销售过程中不够专业也得不到信任。目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各家保险公司也相继在网上提供各种人身保险产品,但产品说明较差,只是一味地突出自家保险产品的优点,没有明确的投保风险提示,无法有效地为客户提供解答,容易使客户进入投保误区。银行保险的扩张式发展也使得居民购买人身保险的保障意识变成了投资观念,认为买保险就是获得高收益理财产品,长此以往,在倒逼保险公司加大投资风险的同时,还严重阻碍人身保障类保险产品的发展。
不过就长远来说,保险业和保险公司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广阔的。目前人口老龄化,重疾年轻化,意外事故增加等各类风险逐渐增多,潜在的风险转移需求也就增大。同时,整个市场对保险观念以及保险知识的普及逐渐加强,大众居民对人身保险的功能逐渐了解,保险产品也逐渐让年轻人接受,人身保险市场将会逐渐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再用一个词来形容:保险深度。
保险深度: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保险深度为4.16%。而在2014年时,全球保险深度就已经达到6.2%,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保险深度分别为7.3%、10.8%、10.6%、9.1%,显然,我们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未来的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内部体制改革来提升竞争力,整合多方面的优势来推动人身保险业务发展。大型保险公司应逐渐转型为金融控股集团,通过集团化运作,整合人、财、力以及对应的服务,适当降低费率,让产品更加亲民。而中小保险公司则应该建立企业间联合协作机制,不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各取所需,还可以共同承担责任,有利于扩大各个公司的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当然,保险姓保,保监会姓监,无论大小保险公司,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都会得到监管机构日益严格和规范的监管,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未来的保险产品,应该遵循遵循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根据地域、职业、年龄、收入、健康状况等各种因素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未来的保险销售渠道,将从传统的以直销渠道为主发展到电销渠道、银行渠道、经代渠道、社区渠道、互联网渠道等共同发展,保险中介、保险超市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多样的营销方式可以让人们的选择更加便利,购买体验也更加满意。关键在于,不管是传统渠道还是新兴渠道,都需要大力提升销售团队的业务素质,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从以保险公司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利益为导向,从让人深恶痛绝的误导、诱导式销售转变为咨询式、顾问式的销售。
其实,不管将来的保险业发展状况如何,作为从业者,我们最应该做好的是强化专业素质和行业自律,本着对客户负责的原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去为消费者把脉需求,选对产品,做好服务。
⑻ 荆门天茂集团详细资料
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荆门市化工厂,创立于1983年,1993年改制设立湖北荆门化工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之初股票简称为“湖北中天”,2000年更名为湖北网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更名为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总资产11.3亿元,净资产6.8亿元,雇员总数1600多人,是经湖北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性质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系国内著名投资机构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自创立以来,依托荆门石化,从一个1万吨的聚丙烯厂发展为现在横跨化工、医药两个产业,集新能源、合成树脂、原料药及中间体、医药制剂四个板块,100多个产品的大型上市公司。
2004年公司完成了股权重组,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重组两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以资产重组、体制转换为契机,克服了煤、电、油、运、原材料紧缺和涨价以及金融调控等各种困难,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调整产品结构、国际认证等多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
公司定位
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在中南地区拥有最大的甲醇装置并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吨二甲醚装置,在高油价时代将引领风骚。
原料药领域的领导者。在解热镇痛原料药领域拥有年产3800吨布洛芬装置,位列世界第三,国内第一。在特色原料药领域已有多个产品通过FDA现场检查和COS认证。
⑼ 000627的股票现在该怎么操作
1、截止到2015年8月28日,天茂集团(股票代码为000627)的最新股价为7.17元。未来的操作要根据每个股民的炒股模式、风险承受能力、大盘走势等因素而定,很难一概而论。
2、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荆门市化工厂,创立于1983年,1993年改制设立湖北荆门化工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更名为湖北中天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之初股票简称为“湖北中天”,2000年更名为湖北网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更名为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