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力帆股份重整接近终局 | 尹明善谢幕,吉利或成实控人
同时,力帆股份在11月9日发布的公告中明确指出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与力帆股份签署了关于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授权协议(该车型已获工信部334批次目录〔产品公告型号:JWT6470SEV01〕),以及有关基地代加工业务的转移协议或其他代加工业务协议,以支持保障前款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产能。
而有接近力帆的人士曾透露,力帆汽车在11月16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首先将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电动MPV‘枫叶80V’。”
业内猜测,随着换电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鼓励,此番参与力帆重整,也是吉利在换电领域的重要布局。
事实上,今年以来,吉利在已经在换电站建设方面先行布局。
继今年9月16日在重庆亮相吉利首个换电站之后,吉利计划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推进换电站的铺设。
日前,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高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将在重庆高速公路的青杠,围龙,珞璜,静观,大路5个服务区建设换电示范站。
按照吉利科技集团此前的规划,换电模式将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今年计划将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2021年,扩充至100座换电站;2023年,计划落成200余座换电站。未来,吉利科技将以重庆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东等全国各地辐射布局,涵盖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省际、高速路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力帆破产:吉利介入、摩托车业务苦撑,尹明善家族因何被调查
摩托车业务带不动债务沉重的力帆。今年8月,*ST力帆开启了司法重整之路。
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力帆营收为15.8亿元,同比下跌69.4%;净亏损25.95亿元,同比增长173.99%,且资产负债率达到惊人的98.87%。力帆净资产仅剩1.07亿元。同期,*ST力帆累计销售传统乘用车仅978辆,同比下降95.29%;销售新能源汽车549辆,同比下降56.32%。
曾下令组成债委会的重庆市政府再一次伸出了援手。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迈捷”)成为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吉利迈捷正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后者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
由于“白衣骑士”吉利的现身,*ST力帆股价一度出现回升,由3.41元/股飙升至6.45元/股,涨幅高达90%。
吉利迈捷的大股东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力帆股份的上市公司壳资源、土地资产、金融牌照或是吉利心动的原因。另一方面,力帆汽车的重庆生产基地能在产业配套和地方政策上享受一定红利,有助于吉利吃下西南市场,完善其全国产销网络。
对于双方未来将如何展开合作,由于保密协议的存在以及谈判牵涉众多债权人,力帆和吉利方面未予置评。(责编/刘东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③ 控制人被立案调查,力帆集团大厦将倾
力帆集团又一次登上了热搜,不是因为新产品,不是因为被收购,而是因为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就在昨天,力帆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等人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上述四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上个月,力帆重整有了进展,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吉利旗下的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将成为投资人,参与力帆集团的重整工作。作为重庆市的纳税大户以及明星企业,力帆自然不会轻易倒下,但力帆汽车经过此次危机之后元气大伤,再回到主流车企行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力帆集团深陷泥潭,昔日巨头能坚持住吗
力帆这个品牌对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凭借在摩托车领域的绝对优势,力帆在早些年间也曾红极一时,但在转型汽车之后,力帆开始由大红大紫逐渐边缘化,从其现在的处境来看,它的转型似乎并不成功。
除了供应商外,力帆还欠经销商诸多款项。今年5月上旬,30多家力帆汽车的经销商,身贴“力帆还钱”的字样,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门口进行维权。事实上,这已经是近一个月来经销商第四次上门维权了。这次供应商的诉讼对力帆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业绩下滑,卖地筹款自救
从力帆股份业绩报表来看,力帆汽车确实资金链比较紧张,2016-2018年,力帆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为负,最高亏损额约26.13亿元。
在力帆股份2019年一季度报中的主要财务数据一栏,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等财务指标被纷纷被划上“-”。其中,力帆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约22.47亿元,同比降低3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9720.48万元,同比下滑257.56%。
为了填补资金空缺,力帆去年就曾接连出售两项资产。去年12月,力帆股份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车和家。此外,力帆股份还将原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借着卖地、卖资产,力帆在2018年尚能过得去,而今年或许真的是弹尽粮绝了。6月,因为融资项目出现逾期。
⑤ 岌岌可危10家子公司待重整,力帆股份遇破产/退市风险
[汽车之家?行业]?力帆的处境正在进一步恶化。7月10日,力帆股份(601777)发布公告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10家子公司(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进出口等)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进行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并被实施破产清算,公司股票也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子公司力帆乘用车、力帆汽车销售、力帆汽车发动机、无线绿洲、移峰能源现阶段生产经营均不正常。债权人的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概括来说,在10家子公司均出现“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后,力帆股份正在遭遇重大危机:如果重整失败,力帆股份很可能宣告破产、被终止上市;即使重整执行完毕,公司后续经营和财务指标如果不符合法规,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
力帆股份表示,在法院受理审查案件期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力帆乘用车等10家全资子公司的重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若法院裁定以上全资子公司进入重整,公司将依法行使股东权利,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并促使全资子公司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
近来,围绕力帆股份的负面消息一直不断,公司经营正在经历巨大危机。销量方面,2020年前5个月,力帆汽车总销量不足1500辆,自身造血难以为继。今年6月中旬,力帆股份披露,公司涉及诉讼(仲裁)已达392件,涉及金额29.06亿元。经销商、供应商、消费者,甚至是自己旗下子公司,纷纷把力帆告上法庭;6月22日,大批力帆经销商赶赴重庆向厂家索赔维权,长久积累的矛盾愈发激烈。总的来看,力帆股份当前的危机涉及方方面面,已经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期。(文/汽车之家才丽媛)
⑥ 吉利再出手:即将破产的力帆 也许迎来新的生机
成于1992年的力帆汽车集团,曾经是国内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商,更是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有着“摩托车之王”之称。
实际上不只是力帆汽车,早在今年4月份吉利汽车就与湖南省签订了战略合作,托管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长丰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工厂,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的销售和生产。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掌舵人被立案调查,力帆汽车可能破产退市
当下力帆汽车已经处于风雨飘零的状态,而力帆汽车的创始人在这个时候却被立案调查,真可谓雪上加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得不说,此次立案调查给力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力帆汽车雪上加霜,虽然在力帆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后有吉利汽车参与其中,但是后续却没消息流出,力帆的存亡依旧是一团迷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力帆乘用车已停产 吉利或明年初完成接手
力帆方面的信息显示,目前力帆传统乘用车已经停产,11月份力帆新能源汽车产量145辆,同比下滑67.92%。乘用车销量方面,11月销售传统乘用车仅49辆;新能源车销量112辆。力帆股份三季度财报显示,力帆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下滑6成;净利润为-34.45亿元,同比下滑超3成。吉利入主力帆已紧锣密鼓展开,有专家预计,明年初,吉利将真正接手力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亲兄弟明算账 力帆集团“内讧”力帆汽车赔偿7.83亿元或走向败亡
5月12日,力帆股份披露了力帆旗下力帆乘用车和租赁平台盼达汽车,两家子公司的仲裁结果,其中申请人为力帆旗下租赁平台盼达汽车,原索赔金额达7.98亿元。判决结果显示,力帆将赔偿盼达7.83亿元。这对于原本就游走在汽车市场边缘的力帆汽车,或将带来严重影响。
新能源质量问题引纠纷
据悉,力帆旗下租赁平台盼达汽车因运营需要,向力帆汽车购买了新能源汽车,2015年至2018年期间,双方共计签订《购销合同》22份,购买车辆近万台。
在盼达汽车购买车辆后发现,力帆汽车新能源产品存在电池严重衰减、设计缺陷等严重质量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盼达汽车租赁市场的运营情况,同时造成的相关损失较为严重。
对此,2018年9月26日,双方针对盼达汽车的损失赔偿签订了《关于采购新能源汽车的补充协议》,约定新能源车出现质量问题需维修造成停运的,每停运一天,力帆乘用车应按110元/车赔偿营收损失等多项赔偿条款。
自2018年至2019年期间,盼达汽车统计其损失累计达7.98亿元,由于力帆汽车一直未能履行协议,至此盼达汽车将力帆汽车告上法庭。
力帆汽车赔偿7.83亿元落幕
从力帆股份的公告中了解到,因此案件时间较长,历经2次开庭后,4月13日重庆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判书,裁决结果为:自本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被申请人力帆乘用车向申请人盼达汽车支付资产损失赔偿金613595822.9元、营收损失160630635元、交强险损失6765223.84元、租赁停车场的租金损失1989077.3元。总金额为7.83亿元(未含仲裁费3266431.20元)。
此次力帆汽车赔付金额中7.83亿元与盼达汽车损失的7.98亿元有些出入,主要是因交强险损失赔偿问题,盼达汽车不能证明其运营车辆停止运营后还需缴纳下一年度的交强险部分,至此,需扣除申请中的1542.09万元。
销量下滑负面影响扩大
受该事件影响,力帆汽车在市场上的质量口碑将再次被消费者诟病。从力帆股份发布的4月份产销数据中了解到,力帆汽车在市场销量上同比下滑近9成。
数据显示,4月份,力帆股份共售出314辆乘用车,同比下滑91.48%。其中乘用车的销量为239辆,同比下滑93.10%;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75辆,同比下滑65.60%。1-4月份,力帆股份累计售出传统乘用车565辆,同比下滑96.97%;累计售出新能源汽车112辆,同比下滑87.60%。
2019年,力帆汽车累计销售2.25万辆传统乘用车、3091辆新能源汽车,其净利润亏损达46.8亿元,同比下降1950.83%,眼看无力回天的力帆汽车,如今又需赔偿给“兄弟”公司近8亿元,让其不得不思考适时地放弃汽车板块了。
目前力帆汽车仅有力帆X80、轩朗和820EV三款车在售,并且没有一款国六车型出现,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力帆汽车或将在今年的疫情和市场中走向败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力帆汽车申请破产 或仅保留摩托车 售后成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