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苹果股票评级为何一周内第二次被下调
北京时间1月22日报道,又一位华尔街分析师认为,今年的iPhone需求将会令人失望。大西洋证券公司(Atlantic Equities)在周一将苹果股票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认为苹果第二财季营收将低于预期。就在上周,投行Longbow Research已经下调了苹果的股票评级。
“平均销售价格的同比下滑以及iPhone X缺乏‘超级周期’,难以为未来的周期建立市场信心,”考德威尔称,“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于苹果在消费者技术中的核心地位的担忧似乎越来越大,尤其是考虑到语音设备的快速创新以及消费者对它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的情况下。”
上周三,Longbow Research将苹果的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预计苹果在2018财年的iPhone出货量将低于预期。“我们只看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iPhone周期,但称不上超棒,”Longbow Research分析师肖恩·哈里森(Shawn Harrison)称。
苹果股价在周一盘前交易中下跌0.8%。过去12个月。苹果股价累计上涨49%。苹果依旧备受华尔街的推崇。金融信息提供商FactSet的数据显示,28位分析师授予苹果“买入”评级,9位授予“持有”评级,没有分析师授予“卖出”评级。
越来越贵,越来越不好卖了。
② 哪里可以查到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评级
很遗憾,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看,没有要求披露企业信用评级。
所以,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很难直接找到你需要的内容。只能看每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里有没有提到了。
③ 多家房企信用评级被下调,会对企业有何影响
根据目前主流金融机构的分析,他们在这一次的信用调整报告当中,就直接下调了很多家房企的信用等级。这也就意味着,在以后他们想要通过市场和银行进行融资的话,那么不仅要经历更为严格的监管,同时也需要付出更为高昂的成本。很多人在看到这个评级的时候,都认为房地产的冬天已经开始来临,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下调他们的信用等级,以及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如何评价这样的政策?
我认为这样的政策还是非常好的,毕竟如果真的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到房地产市场当中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房地产的价格想要稳定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一次的下调信用等级当中,就直接对目前27家房地产公司进行调整。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房地产公司不足以应对目前的金融风险。
④ 股票被下调评级为卖出 会大跌吗
券商的评级只具有参考价值,关键要看市场的买卖力量对比。现在的行情,基本面作用已经很淡化了。
⑤ 上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级结果哪里查
据我所知,与深交所不同,上交所目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评级或考核(十多年前曾经有过)。目前只有一个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的考核。
为什么呢?不妨想想在上交所上市的有哪些公司。^_^
⑥ 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很重要吗被下调有什么影响简略回答。
2011年8月5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以下简称“标普”)发布报告,称由于美国政治风险和债务负担不断上升,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前景展望为负面,此举随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并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持续蔓延相互交织,其影响程度目前尚未被充分揭示和认识。本文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及债务动态发展前景进行初步展望,分析其主要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评级下调及未来发展趋势
多重因素导致评级下调
在标普公司发布的报告中,列出了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两大理由:
第一,美国国会和政府虽然最近达成了财政整顿计划,但该法案缺乏稳定中期债务动态的必要因素。法案并未涉及到2011年底最终达成协议的细节,国会和监管机构可能在未来修订协议。而即使能够削减至少2.1万亿美元的财政开支,美国政府的债务也将继续增长,符合长期评级为AA+和负面前景的评定条件。标普认为,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将从2011年底的74%增加到2015年的79%及2021年的85%,政府负债比率保持高位的同时,法定上限将不断被修正。
第二,美国政府决策和政治体制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遭遇的财政和经济挑战比此前将评级展望为负面时预想的更为严重。美国政府提升公共财务上限和政策制订的巨大不确定性,也支持标普调低对美国的债务评级。尤其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主权评级的基础之一,在近几个月的制订和执行中越来越缺乏稳定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法定债务上限和违约的可能性已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变成了政治谈判的筹码。这些因素都使标普对国会和政府通过协议进入更广泛的财政整顿计划,以迅速稳定政府债务的能力感到悲观。
标普对美国的长期评级展望为负面,表示在未来两年内还可能将美国的长期信用评级降至AA级。其条件是,比目前承诺更少的赤字削减、更高的利率或较高的一般政府负债造成的新的财政压力超过了目前的基本假设——这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个假设,第二轮财政减缩计划没有发生。该情景假设美国国债名义利率上升,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不会出现显著变化,政府依然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在此情况下,美国净公共债务的上限占GDP比重将从2011年的74%上升到2015年的90%和2021年的101%。第二个假设,GDP增长低于2.5%和年通胀率在1.5%左右。此外,标普关注到——美国的历史GDP被显著地向下修正,这对评价美国政府债务问题产生了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2009年的经济衰退程度比预期的更为严重,从而引发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提高,GDP增长将低于预期,债务上限被迫提高。二是,同上次经济衰退后的复苏相比,此次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水平。私人领域债务的去杠杆进程缓慢导致需求的持续增加,财务危机依然存在,复苏道路依旧漫长。
各国稳定市场信心的效果不明显
美国主权债务积累的规模过大,既有“大而不倒”的惯性,更有“太大而无法救”的风险。美国的主权评级被下调后,G7国家迅速做出反应,表示将通力合作,维护市场稳定;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也迅速表示将提供流动性和政策支持,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持续、平衡和稳定发展。美联储在8月9日做出了将零利率政策维持到2013年中期的承诺,并表示将维持国债到期再投资政策,并可能通过创新工具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G20成员国纷纷做出回应,表示本国经济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并将采取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尽管如此,由于美国主权债务风险爆发的同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和恶化,欧洲的大银行甚至可能被同时卷入两种“危机”而引发新的系统性动荡。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令投资者对世界各国应对美欧债务危机的能力产生了怀疑。8月10日,市场传出法国将可能丧失AAA评级的消息后,全球资本市场继续大幅下滑,令前一天美联储政策产生的稳定效果大打折扣。全球股票市场连续几天暴跌(其中,道琼斯指数下跌点数位居历史第5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滑,黄金价格暴涨,金融市场波动性指数大幅上扬。与此同时,美国国债市场反而成了“避风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并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未来评级或被继续下调,漫延到欧洲,欧债危机一发不可收拾,世界各国资本市场一片恐慌,股市应声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世界各国物价迅速上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雪上加霜。哀怨声载不绝耳,惨不入耳,最苦的是世界各国老百姓!
⑦ 券商下调研报评级是什么意思
首先券商即证券公司,通常证券公司的各个团队会对一些股票进行调研,并给出评级,一般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
下调研报评级,也就是对经过调研以后对以往的评级进行了降低。比如以往调研的结果是“买入”,这次是“增持”,可视为本次调研相对上次调研,觉得上市公司未来的表现更差。由于股票的涨跌很多时候跟业绩无关,券商看中的是未来业绩,因此券商的评级虽然正确,但但就股价来说,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出来。
因此,简单的理解研报评级下调,就是看空。
⑧ 债券违约、评级下调 华晨集团正式破产重整 旗下上市公司火速回应
今日(11月2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裁定书显示,受理债权人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集团)重整申请。这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为何破产重整,将如何重整?北青-北京头条拨打了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截至发稿未能取得联系。法院的裁定称,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新华社的报道称,华晨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整只涉及集团本部自主品牌板块,不涉及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宝马、雷诺等的合资公司。
2015年至2019年,华晨宝马为华晨中国贡献的净利润分别为38.23亿元、39.93亿元、52.33亿元、62.44亿元和76.26亿元。5年间,华晨宝马向华晨中国输送了269.2亿元,且利润贡献规模不断扩大。与之对应,2015年至2019年,华晨中国自主板块分别亏损3.3亿元、3.1亿元、8.6亿元、4.2亿元和8.6亿元。5年间,自主品牌累计亏损近30亿元。
到了2020年,华晨汽车队华晨宝马依赖依旧严重。华晨汽车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华晨中国今年上半年营收14.5亿元,同比下降23.85%,净利润则为40.45亿元,同比增长25.24%。在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不降反升,甚至是营收的3倍,毫无意外,华晨宝马依旧是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官方报告显示,华晨宝马上半年实现净利润高达43.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4%。与之对应,去掉从华晨宝马得到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其他板块总体亏损达到3.4亿元。
过度依赖华晨宝马,使得华晨自主品牌长期缺乏造血能力和盈利能力。而随着股比调整时间(不迟于2022年)越来越近,即将失去华晨宝马半数收益的华晨汽车,在自身股权转让、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持续亏损、负面舆情等行为的影响下,再融资能力受到冲击。
汽车行业迎来增长天花板,市场转入存量竞争时代,2020年更是进入加速洗牌阶段,已有北汽银翔、比速汽车、君马汽车、华泰汽车和猎豹汽车等自主品牌丢失市场份额实际破产。曾经风光一时的华晨汽车也难逃厄运,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也给自主品牌敲响了警钟。至于破产重整对华晨汽车的日常经营和发展计划有什么影响仍需观望。
文/北青-北京头条温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下调等级
由AA下调至A+级,信用前景“负面”
中国民营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2010年11月10日表示,美国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明其实际偿债能力恶化和政府偿债意愿急剧下降,因此将美国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由此前的AA下调至A+级,信用前景调为“负面” 。
美国公布新一轮定量宽松措施后,各国纷纷提出了一系列尖锐批评。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10日亦表示,美国货币政策效果类似于无节制地印钞,美国滥发货币可以获取暂时的利益,为美国的两党选举牟利,但长远看美元肯定会贬值。
欧元集团主席容克11月8日在布鲁塞尔严厉批评美联储的决定。他表示,美国不应更多地采取国家利己主义行为,而应考虑其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担忧。
但是,分析师在采访中则表示,美国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影响其国家信用评级的程度,仍有待考量。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考虑一个国家的信用评级一般会看,宏观经济状况、财政能力、政治风险等诸多因素。他认为美国国内现在存在的是通缩压力,所以短期没有通胀压力,所以宏观经济状况上不会有太大改变。
他认为目前美国推出QE2增加了政治风险,而且有一部分市场人士也开始担心美元贬值、美国国内医疗改革高成本等问题也会影响美国的长期财政能力。但是,美国国家诚信并不值得怀疑,但是否应该下调美国国家信用评级他认为不好评价。
一位券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师则在采访中表示,虽然美国推出QE2还没到达到影响其国家信用评级的程度,但对其国家信用的确是有负面影响。
尽管中国评级机构这一表态并未在金融机构中引起反响,但关于“中国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信用等级”报道还是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同时也引起诸多国外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路透社均对于这一消息进行了报道。
第一财经电话联系国内一家大型券商债券交易部副总裁,他表示没看过大公国际的评级报告,他们对国内评级机构的评价关注较少。
而大公国际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一家评级机构相关人士更是认为该评级报告为自我炒作。
但是,中国评级机构在国际话语权上的劣势,仍引起了分析人士的担忧。
前述券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此前美国几大评级机构降低欧洲的几个国家主权评级,点燃了欧债危机导火线。因此,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开始注意到评级机构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了。中国评级机构的国际话语权得不到,未来将受制于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
目前为止,国内主要的几家评级机构都未获得国际资质认证。而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已经占据了中国2/3的评级市场。而在不久之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以无法进行“跨境监管”为由驳回了大公国际在美国的执业资质申请。 从A+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
美债危机解除,但其偿债能力仍遭质疑。8月3日,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率先发布公告,宣布将美国的本、外币国家信用等级从A+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 大公国际认为,美国国会就政府提高债务上限通过了决议,虽然这可以使政府继续借新债还旧债,但没有改变国家债务增速超过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总趋势,这一事件成为美国政府偿债能力进一步下降的拐点。
美偿债能力下降不可逆转
与西方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继续维持美国最高评级不变相反,大公国际在公告中明确指出,美国政府偿债能力在下降。具体表现在:首先,美国政党之争所暴露出的政治体制弊端表明美国政府难以从根本上治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权人利益安全缺乏政治经济制度保障;第二,美国提升债务上限暂时避免了政府债务违约,但并没有改善国家债务偿还能力,政府债务负担加重将推动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深化;第三,美国财政赤字削减速度远低于新增债务增长速度,收不抵支的财政政策必然继续推动美国政府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第四,美国国会并没有就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形成有建设性的决议,表明美国政府不可能通过增加真实财富创造解决低经济增速和高财政赤字及债务持续攀升对偿债能力的根本性影响,国家偿债能力下降不可逆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公国际作为新兴评级机构,打破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率先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有利于世界了解美国的经济发展真实情况。信用评级机构应该公正、独立、客观,应提供有利于市场参与主体作出理性选择的信息,而美国评级机构维持对自己国家高等级信用评级,目的是要在世界上继续进行低成本融资,廉价利用国际资源。
让世界了解真实的美国
大公国际在公告中分析认为,美国国会批准提高政府负债限额,进一步表明影响国家偿债能力的诸多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积极变化,本国财富创造能力与国家巨额消费严重失衡的局面不会出现根本改变。大公国际推测,美国下一步必然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将使世界经济陷入全面危机,在这一过程中美元地位亦将发生根本性动摇。
“美国的双赤字(贸易、财政赤字)在世界上臭名昭著,他们向世界人民借钱过日子,此次提高国债上限只是暂时缓解矛盾,短期看对稳定市场有好处。” 徐洪才对记者进一步解释说:“美国国会两党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从长期看,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算改变‘寅吃卯粮、债台高筑’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所以大公国际这次调低美国的主权信用等级,一方面提醒美国人到了下大力气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时候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
“AAA级表示没有风险,A级表示有风险。现在唯有大公国际向世界传递这一信息:投资美国要小心风险,这不仅对美国政府是一个警示,还可以使债权人避免血本无归。”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对本报记者说,大公国际发出“美国提高债务上限事件成为美国政府偿债能力进一步下降的拐点”的独立见解,就是要让全世界知道:美国并非过去所说的“投资的安全港、避风港”。
世界评级市场需要打破垄断
美国错误的评级已屡屡导致世界评级的信用危机,由此引发国际债权债务体系的失衡。业内人士指出,由最大债务国主导的国际评级体系已不能承担信用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评级责任,改革现存评级体系是治理并防止信用危机的重要前提。世界评级市场需要更多声音。
“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吴红认为,目前,国家信用评级正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掌握评级话语权抵制现行不公正的国际评级体系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这为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评级新规则、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徐洪才指出,合理的信用评级新秩序需要发展壮大新兴经济体的评级机构,我们要培育自己独立的评级机构,要鼓励民族品牌的发展,这样才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话语权。
大公国际给铁道部AAA信用评级遭质疑
评级高出中国国家信用
2011年8月8日,铁道部以5.55%的利率发行了3月期的超短融。此次发行经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综合评定,铁道部的主体长期信用级别为AAA级。
而此前,大公国际公布了中国首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大公2010五十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大公国际对中国本外币给出的信用评级为AA+。也就是说,铁道部的信用评级竟然超过了中国的国家信用。
大公的AAA评级未能使铁道部吃下定心丸,反而遭致对其公信力的质疑。
按大公国际评级标准,AAA级表示债务人具有非常强的还本付息能力。购买这类债券几乎没风险。就在2011年中工作会议上,刘明康也表示要给银行拉响警报:即便铁路贷款每年可还60亿左右利息,何年何月才能还得了一万多亿本金?
对此,大公国际评级部总监刚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之所以给铁道部AAA评级,是因为在我们看来铁道部并非独立的法人,铁道部是国家机关,又是企业法人,这种双重身份表明,铁道部发行的债有中央财政隐形担保,属于广义的国家负债的一部分,如果铁道部不能偿付,国家会代为偿付债务。因此铁道部违约风险不会有实质性上升”。
尽管铁道部债券取得了等同于主权债务的评级,市场似乎并不认可,其借债成本还是在逐步上升。招标结果显示,铁道部此次3月期超短融的中标利率为5.55%。而二级市场上铁道部90天期超短期融资券的利率为5.20%。同时财政部代表地方政府在同一天发行的200亿五年期债务利率为4.12%。 大公发布2010五十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部分内容)
1、本币A A A级国家
本币A A A国家包括挪威、澳大利亚、丹麦、卢森堡、瑞士、新加坡、新西兰。
2、本币A A级国家
本币A A级国家主要有:中国、加拿大、荷兰、德国、美国、沙特阿拉伯、法国、英国、韩国、日本。A A级国家大都在五个核心评级要素中至少有三到四个要素保持非常强大的实力,但是在其他一到两个要素上则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其偿债能力的抗风险性与A A A级相比有所下降。
3、本币A级国家
本币A级国家有:比利时、智利、西班牙、南非、马来西亚、爱沙尼亚、俄罗斯、波兰、以色列、意大利、葡萄牙和巴西。
大公回应:四大因素决定铁道部AAA信用国家、企业信用评级不能类比铁道部于8月8日发行2011年度第四期总额度200亿元人民币90天超短期融资券。作为该项目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给予铁道部的主体信用级别为AAA,此举引起社会的关注与争议。大公国际负责人13日就铁道部信用评级有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四大因素决定铁道部AAA信用级别
国家、企业信用评级不具可比性
票面利率提高与债务偿还能力无直接关系
下调票价和车速不会对铁道部偿债能力产生实质影响
大公国际:在大公信用评级标准体系中,国家信用评级和企业信用评级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排序范围,因此,大公给予中国本币AA+与铁道部的AAA信用等级没有必然联系,不具有可比性。
⑩ 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评级如何排序
提问:经常看到机构对上市公司评级,其中有买入、增持、持有、推荐、强烈推荐、中性、强于大市等等,没有搞清排列顺序,哪个最高,哪个最低,麻烦帮忙解释。谢谢!一心答: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与上面不同,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依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与申银万国的“买入”相类似,同样是指优于市场指数20%以上,不过,其“谨慎推荐”则是指优于市场指数10%-20%之间,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稍有差别。
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非表示特别看好,只是“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0-20%之间”,其“强烈推荐”才是最为看好的评级层次,即“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20%以上”。从这里还可以发现,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非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优”、“优势”大致与海通证券的“买入”与“增持”相对应。
综合来看,不同研究机构的评级体系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阅读研究报告时须留意各家机构对评级体系的具体定义,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