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煤蒙大矿业领导班子名单
摘要 https://mengda.chinacoal.com/col/col3610/index.html
『贰』 内蒙古乌审旗蒙大矿业纳林河二号井煤矿怎么样
对能蒙不了解啊,但是整体上说,内蒙工作环境还行,生活环境艰苦,待遇上要看你那个矿是国企还是私企或是股份
『叁』 兖矿职工有病矿上给交五险一金吗
昔日中国煤炭业翘楚缘何泯然众人?兖矿滑落带给业界怎样的启示?要走出困境,新班子要克服怎样的重重阻力?
文|本刊记者沈小波
凫山路298号是一座13层的白色小楼,即便在山东邹城这个县级市里也并不引人注目。这是兖矿集团的总部办公楼,使用已有数十年。由于年代久远,兖矿的老人们也记不清它建成的具体年份。前年,整个楼房经过了一次重新粉刷,遮盖了一些时间留下的破败感。晴天里,靠外的窗户都会拉上蓝色的窗帘,与这个地方小城一样,看上去千篇一律,单调宁静。
但事实上,这种宁静假象正在急剧瓦解。立业近半个世纪的兖矿,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阵痛。
自2013年5月起,为挽救业绩快速恶化的困局,兖矿集团连番祭出断腕举措——不仅管理层薪酬拦腰斩断,普通员工取消奖金,同时还清退数以千计的非在册用工。外人很难理解这一举措带给兖矿职工的痛楚,非在册用工绝大多数是职工家属。而每年面向职工子弟的招工,也终于告停。
延至七月,兖矿集团管理层再度换届。张新文、李希勇分别从济南高新区与山东能源集团调任兖矿董事长和总经理,改变了此前兖矿主要管理者自内部循例提拔的惯有生态(耿加怀除外,其在兖矿发展中角色尤为突出,后文有铺叙)。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在兖矿领导班子调整会上强调,要确保“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同时也直言兖矿面临“发展、稳定和改革三大压力”,在“改革压力”上,张副省长尤为铺陈,以示紧迫。
兖矿确已抵达变革底线。2013年,兖矿集团营业收入在煤炭行业排名再度下降,位列第十六位。名次之外,是利润的急剧下滑。2013年上半年,兖矿净亏损已达十数亿——在过去的十年间,兖矿从长期把持的中国煤炭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上一路下挫,及至今日,仍难见复兴迹象。
为安抚旗下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兖矿将巨亏原因主要解释成汇率变动。但在兖矿利润连年下滑的败局中,市场已难掩非议。而在兖矿内部,情势更是暗潮汹涌,在集团内部改革会上,有人已痛言兖矿“病得不轻”:错失的黄金机遇期、持续亏损的煤化工业务、低效率的管理体制、并不清晰的战略定位等,一一成为标靶。
在中国此前煤炭十年黄金期的高光映照下,兖矿的逆市跌落尤为刺眼。作为栖居小城的千亿级地方国有大型企业,兖矿的荣耀与褪色,均有其难以逾越的隐形藩篱。
视野、资源、人事、体制和盘根错节的地方关系,是让兖矿曾经聚力向上的宝贵力量,也是十年来兖矿裹足不前乃至经年下滑的病灶病因。
兖矿新任董事长张新文在走马上任两月后,于兖矿领导干部会议上,总结出兖矿四大问题:计划经济思维方式依然存在(非常严重);体制、机制比较落后,机构设置臃肿;投资管控、风险管控不严;非煤产业、辅业作为主业补充思路正确(但现在成了大包袱)。
显然,新任管理层经过广泛、缜密的调研后,所做出的问题判断符合其改革指向,也是兖矿未来变革阻力之所在。而兖矿在过去煤炭黄金十年期逆市跌落的因由,则由更多因素综合而成。其败因发酵与决策失守,更是折射出地方大型能源企业的普遍生态。
难追战略期
截至2012年,在经济大环境及供需关系等多方因素影响下,从世纪初便狂飙突进的中国煤炭业黯然告别“黄金十年”。这十年期间,不仅造就了中国煤炭业的整体繁荣,也涌现出多家体量庞大、产业链绵长的“全球五百强”煤企。“黄金十年”的另一重大标志,是以陕蒙、新疆等资源省份掀起前所未有的圈地、投资狂潮。但凡能在世纪初十余年间高速发展的中国煤企,均在这些地区盘踞大量资源。
但在这一周期中,兖矿不仅未能从中国煤企翘楚的位置上向“全球五百强”更进一步,还在陕蒙、新疆等新晋煤炭资源大省中尴尬失位。
2013年12月11日,在兖矿书画研究会所驻的二层小楼里,原兖州矿务局副局长赵钟铎接待了来访的《能源》杂志记者。
“那个时候兖矿的利润占全行业利润要超过一半。”赵钟铎1997年离任副局长职务,此后担任兖矿研究员三年,2000年完全退休,正与上世纪末国内煤炭行业困难时期重合,而这却恰是兖矿最辉煌的时间。历史资料显示,兖矿在1998年利润占全行业利润58%,1999年占行业盈利企业盈利总额90%。兖矿的声誉在这一时期达到顶点。其时董事长赵经彻在2001撰写兖矿战略构思,目标直指“世界十大煤炭生产商”。
但2001年恰是一个新的战略期的开始。国内煤炭市场回暖,数年之后国内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电荒,煤炭供不应求。2002年底至2003年初,前期关停大量小煤矿之后,政策开始鼓励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东北、京津、华东、华中被列入东部调入区带,晋陕蒙(西)则划入中部煤炭调出区带,西南、西北属于西部煤炭后备区。
面向三西(山西、陕西、蒙西)的煤炭开发至此拉开序幕。事实上,由于山西资源开发倾向本地企业,资源的争夺更多集中在陕西和蒙西。回顾那段历史,一位煤炭专家感言,“谁抓住了陕蒙,就决定了它在未来三十年的发展。”
依托自身所有的神东矿区,神华集团持续对外收购,并创新模式,采用租赁手法获取探矿权,抢占煤炭资源。从1995年创立到2003年,神华煤炭产量增长了40倍,并于该年突破1亿吨,成为国内首个亿吨级煤炭企业。
兖矿则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从赵经彻1997年提出“煤与非煤并重”,经历1999年收购鲁南化肥厂,兖矿将未来的战略重心放在了煤化工之上。在2003年,兖矿提出8年投资400亿,形成煤制油、甲醇、醇酸等大规模生产能力。
但煤化工未如初始预期那般给兖矿带来巨额利润。上世纪末煤市低迷期,发展非煤产业度过寒冬观念开始兴起,此后陕蒙等产煤大省“就地转化”政策亦促使形成“逢煤必化”局面,大量投资涌入煤化工。如甲醇、醋酸经历短暂暴利期后,即陷入行业性亏损。
兖矿曾对煤制油寄予厚望。依托自身煤气化[-0.93%资金研报]经验,到南非沙索公司挖角,兖矿号称已掌握低温费托合成油技术自主产权,并在榆林规划远景10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但令兖矿始料不及的是,该项目遇上发改委控制煤制油政策,截至目前尚未审批通过。
2005年之后,由于本部资源日趋枯竭,而省内巨野煤田也瓜分完毕。兖矿不得已走向省外。但此时已错失最佳时期。2007年往后,兖矿逐渐在外有所斩获,但此时资源瓜分已接近尾声。兖矿最重要的收获在2011年。该年兖矿通过公开竞标陆续获得鄂尔多斯[2.06%资金研报]石拉乌素井田和转龙湾井田,中标价格亦当时创下一个新的高点。前者耗资66.49亿元,后者为78亿元。
从前期缄默无为到后期巨资进入,兖矿错失了资源扩张最宝贵的时间。神华则以煤炭黄金十年最大的得利者遥遥立于煤炭行业顶端。早前兖矿鼎盛时期,神华内部对标兖矿进行赶超,如今则变为兖矿对标神华,只是差距越拉越大。2013年,神华产量超过4亿吨,兖矿产量7600多万吨,其中2600多万吨尚来自澳大利亚。
领导人争议
战略期的沉痛错失,使得兖矿内部即便未能实现讨论公开化,但兖矿上下对时任管理层的非议,已难以遮掩。
自兖矿在上世纪末达到历史顶点至今,已历经赵经彻、耿加怀、王信和张新文四任一把手。其中,2003年至2010年期间执掌兖矿的耿加怀,争议最大。
2003年4月份,耿加怀正式接任兖矿董事局主席,开始决定这个煤炭行业明星企业的命运。耿加怀来自淄博矿务局,一个资源枯竭矿区,最困难时期年产量尚不足百万吨。
刚来兖矿的时候,至少在两三年内,耿常以“兖矿”开头,而非一般的“我们”。有敏感人士即指其“没有把兖矿当自己人。”
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耿加怀的前任太过辉煌。赵经彻1991年5月担任兖州矿务局局长,2003年卸任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兖矿内外,赵经彻有“眼光超前,魄力大”的名声,业内人提起赵,现在还常常为其折服。
赵经彻完整引领了兖矿崛起并达到顶点。他顶着风险持续投巨资研发综采放顶煤技术,对兖矿意义重大。赵率先提出“煤与非煤”并重(但这一决策如今功绩难以评定),并在1999年收入鲁南化肥厂,开启兖矿煤化工进程。赵经彻亦看到本部资源枯竭问题,提出在外部再造“三个兖矿”,兖矿随之进入贵州、山西、澳大利亚。
执掌兖矿之后,耿加怀亦曾发出自己声音,并表达了对前任战略相左的想法,在内部会议上称赵经彻“吹牛”。但在兖矿内部人士看来,耿在其任期内,仍然按照赵经彻定下的路线前进,如在其任内陆续开工的国泰、国宏等化工项目,以及贵州持续开发,其立项均可追溯至前任。
但在煤炭行业战略大发展期,执行旧有战略方针,却未能应时而变,难称合格。兖矿内部的质疑即集中在此。在战略大发展期,耿加怀没有带领兖矿如神华般,在省外以收购、竞标矿权等方式快速扩张。
不仅如此,兖矿还拒绝了送上门来的重大机遇。耿加怀任内,2004年前后,兖矿曾错失两次机遇。其一是新疆哈密矿务局。彼时王乐泉主政新疆,因为出生在山东的缘故,王乐泉对山东企业的厚爱路人皆知,亦希望山东省内优秀企业入疆投资,曾提出将哈密矿务局整体无偿划拨给兖矿,最终却被婉言谢绝。此后哈密矿务局并入潞安集团。
另一个找上兖矿的是鄂尔多斯政府。由于央企隶属中央,对等对话方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并不把鄂尔多斯地方政府“放在眼里”。且央企利润上交中央,润及地方有限。鄂尔多斯因此希望兖矿入蒙开发煤炭资源,并提出优越条件,无偿划拨兖矿看中资源。但最终亦被耿加怀拒绝。
兖矿战略研究院一位前任员工讲述了其亲身经历的事情。早前兖矿购买国外设备建设国际焦化公司时,首钢曾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入股。“对方很客气,说是仰慕兖矿名气,只是参股,只享受股东权益,不干涉经营。”该人士基于职责,曾撰写报告建议兖矿批准,最终亦遭耿拒绝,理由是国际焦化已有外资合作伙伴,“不需要。”由此,兖矿错失了一个与下游客户建立联盟降低风险的机会,事后焦炭产能过剩,兖矿又为销售市场而束手无策。
“错失掉的机会太多了。”上述职工痛心疾首。回望耿加怀时期,他如此评价耿加怀,“过于看重事物的风险。”
有有心人总结兖矿历任领导人,提出“兖矿循环”的看法。其具体指兖矿的领导人都是“开拓型”与“守业型”交叉任职。如赵经彻属于开拓型,而耿加怀属于守业型。赵的前任刘恒月同样属于守业型,“为职工造的房子都偏小”。刘的前任彭井凉则“据说胆子比赵还要大”。王信“固然魄力比不上赵,但比耿要强多了。”
尽管不可能(赵经彻因年龄退休),该人士还是认为,如果在战略扩张期,能由赵来执掌兖矿,耿加怀注重内部管理,辅助搭配,“兖矿绝不会是现在这样”。
山东的兖矿
2013年9月,新任董事长张新文在兖矿领导干部会议上说兖矿比神华有“三不如”(与神华对标是兖矿上下难以释去的情结),“一是战略不如神华正确合理;二是政治资源不如神华;三是执行力不如神华强”。
作为山东省管企业,兖矿的视野与体制有其天花板,将兖矿所有决策失误推向某位管理者难免有失偏颇。而兖矿的褪色与滑坡,恰是在上世纪末高峰期的管理变革时便种下因由。
1998年是煤炭管理体制重大变革之年。煤炭部于该年撤销,原由煤炭部直管的重点煤炭企业也陆续下放地方,兖矿在这一时期归属山东监管,包括人事任免。此后,下放各地的煤炭企业,随各地政府思路、方针而舞,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相对于神华的资源扩张、中煤的全产业链,山西根据煤种不同进行兼并重组,2001年由西山矿务局、汾西矿务局、霍州矿务局合并组成山西焦煤,随后不断收购地方小煤矿。此后山西又依托大同煤矿集团,整合动力煤资源,重组十多家煤炭企业。同时,山西还组建了无烟煤集团。
陕西、宁夏则集全省之力,成立以省为单位的煤炭集团,陕煤、宁煤随之诞生。陕西煤业集团2004年2月成立,合并陕西10家单位,成立之初原煤产量就达3000万吨,占陕西省40%。
山东则选择发展非煤产业。山东煤炭资源普遍趋向枯竭,再发现大煤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不能因为煤矿枯竭,职工失业,形成社会问题,这是政府必须考虑的。”山东煤炭系统一位官员如是解释山东选择发展非煤产业的原因。
从2003年开始,发展非煤产业成为山东煤炭行业的重大方向。每年12月或次年1月,山东省政府会召开一年一度的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为全年的煤炭行业发展定下基调。到来年4月份,煤炭工业局则会根据工作会议精神,再具体和各煤炭企业沟通协调,确保煤炭企业按省政府指示运行。
“每年的煤炭工作会议,非煤产业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上述官员介绍,山东是全国非煤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非煤产业经济总量可以占到煤炭行业经济总量60%以上,他极其赞扬山东煤炭企业的执行力,“始终与政府保持步调一致”。不过他也承认,非煤产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2012年利润仅占煤炭行业利润1.28%。
2005年之前,山东省一直对煤炭企业向省外扩张持反对态度。有知情人士介绍,彼时山东省内高层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各地都在招商引资,煤炭企业资金较充裕,为什么去省外投资,为什么不在家乡做建设?“当时却没想到这是抢占资源,谁占有资源谁就占有未来。”上述人士说。
据该人士介绍,哈密矿务局最终未能划入兖矿,山东国资委起到很大作用。山东国资委提出的并入条件是,哈密矿物局需要先剥离学校、医院、公安等社会职能,兖矿方才接手。这一条件激怒了王乐泉,致使这一机会错失,“哈密这地方全是矿务局的人,你让人家剥到哪里去?”
直到2005年之后,山东资源日益枯竭。省内思想开始转变,转而鼓励煤炭企业开始走出去。亦是在这一时期,兖矿、新汶等山东煤企开始对外寻找资源,实质性突破则要等到2007年之后,但此时煤炭资源瓜分已接近尾声,且资源价格被抬至高点,与世纪初那几年不可同日而语了。
“所以要给老耿一个公正的评价,那些项目,就算他想批,山东国资委也过不了。”上述煤炭系统官员说。2003年,受山东省政府任命,耿加怀继任兖矿董事局主席,将兖矿口号从“国内第一,面向国际”修改成了“立足济宁”。
转身之难
7月新领导人到任之后,积极向下求访意见,激起兖矿内部改革热议。原先掩盖或者视而不见的问题已无从规避,兖矿未来向哪里去,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其中,亏损与债务、本部资源危机和僵化的体制是其变革最大的挑战。
十年间一系列低效的投资项目,造成兖矿的债务总额随资产总额同步上升。据显示2009年-2011年,兖矿负债率一直在70%上下浮动。2013年,兖矿负债率保守估计也已超过70%。目前兖矿集团筹融资和还款压力巨大,兖矿集团一名高层人士透露,“不吃不喝,每天要支出8000万元”。
2013年上半年,兖矿集团五大板块(煤业、煤化、东华、物业、电铝),四个板块亏损,一个板块微利。如果剔除内部关联交易,五大板块全部亏损。有的板块负债率超过100%,资金链面临断裂。
这也使得张新文到任之前,先向省委立下“军令状”,保证资金链不断。客观来看,兖矿集团的良好名声与兖州煤业[-1.61%资金研报]一贯的优异表现,兖矿融资较为容易。但需不断投资进入的项目,和七大基地中仅本部基地能够造血的现实,能够支撑多久,没有人能说清。
但本部也是兖矿未来命门所在。一个险峻的事实是,兖矿正面临资源愈发枯竭的本部煤危机。
目前兖矿本部主力矿井来自兖州煤田的六对矿井和济宁煤田的两对矿井。上世纪90年代,这些矿井普遍还处于青壮年期,进入新世纪[1.21%资金研报],由于综采放顶煤技术的普遍使用,产量大大提升,资源消耗加速。到2005年,数据显示,兖矿兖州煤田部分可采储量不足6亿吨。2003年,耿加怀新任兖矿集团董事长时,就曾对外说,兖矿本部资源仅能再采20年。
一位兖矿人士提供了另一信息。据其介绍,煤炭黄金十年,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业超过核定产能生产是公开的秘密,兖矿也不例外,“有时候产能能达到核定产能两倍”。在他看来,考虑到这一因素,兖矿本部资源消耗程度要比表面还大,稳产难度亦将逐年增加,“十年之内就可见分晓”。
原本视为可承续兖矿本部未来的华东最后一块整装煤田——巨野煤田,则在山东方面的干预下实现“平均分配”,七对矿井兖矿仅获其二,理由是“其它几家矿务局也面临资源枯竭”。此外,兖矿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彼时竞争激烈,省政府尚未划定资源,各矿业公司已擅自在巨野自行开发,抢占资源,造成“既定现实”。
这一纷争格局延续到山东最后一块较大煤田——曹县煤田。目前它已吸引多方关注。据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规划勘察设计中心副主任黄兴龙介绍,除山东两大煤炭国企山东能源和兖矿外,还有诸多山东市县所属煤炭企业也冀图分一杯羹,此外省外资本及部分央企亦对此虎视眈眈,“毫无疑问竞争会非常激烈”。
兖矿未来关键在于中西部以及海外的一系列项目上。这里承载了兖矿本部资源接续的任务,亦担负有煤化工翻盘的期许。但项目的推进旷日持久,且需要不断的资金注入,兖矿首当其冲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在亏损、负债和本部煤危机之外,兖矿改革的最大阻力应来自内部治理。十年积冗,兖矿早已不是原先那个管理模范企业。内部消息显示,除调研兖矿下属企业外,兖矿管理层还去神华、山能等企业参观学习。结果是新任董事长张新文对兖矿的现状很不满。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张新文批评兖矿“职责不清晰,人浮于事,内生动力不足。”兖矿目前仅正处级岗位设置层级就达七级,兖矿总部人数1200人,超过神华总部人数一倍。但神华经济总量是兖矿7倍,用人总量是兖矿的3倍。
有兖矿内部员工抱怨,向上级打一个报告,半年时间过去,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兖矿内部将兖矿形容成“头重、腰软、腿细长。”
新领导层下定决心,首要改革方向指向“大企业病”。但兖矿作为身处邹城的大型地方国有企业,彼此关系盘根错节动辄伤筋动骨。张新文严令,持续亏损煤化工各实体,除部分企业关停转让外,其余须在2015年之前扭亏,同时要求要利用好职工度危求进的心理,“不甩包袱、不将职工推向社会、不轻易降工资、不影响稳定”。
参与过兖矿内部会议的人士向《能源》记者透露,“事情千丝万缕,但倍感振奋”。而新班子如何落实改革承诺,不仅受兖矿20万职工瞩目,深处困境中的中国煤炭业,也正翘首期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肆』 中煤集团49处蒙大煤矿投诉电话
直接去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反应,或者直接去法院起诉!
『伍』 内蒙古齐华矿业拖欠工人工资达半年之久。工人们都没有了生活保障。
不会回答就别胡说!上访是最好的办法,什么用法律武器都是扯淡!!!人家仲裁拖!!!法院拖!!!都是受政府指使的 看看这个应该都知道结果了吧,这是一记者写的:齐华矿业资金流断裂 经销商无辜受牵
来源:中国农资导报网|作者:日期:2014-12-29 11:14:01
近日,记者接到多名流通企业和经销商的电话称,内蒙古齐华矿业有限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停产,导致前期预收款复合肥不能如期发货,目前企业多数资产已被法院查封,将进入诉讼程序。
昔日北方地区硫酸钾型复合肥加工企业的大佬,缘何今日陷入困境?记者就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盲目扩张导致资金流断裂
齐华矿业是一家以生产硫精矿、铜精矿、锌精矿、硫酸、复合肥为主的大型化工矿山企业。凭借其矿产资源优势,齐华生产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成本低廉,在北方地区复合肥市场中,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肥料业务发展的一帆风顺,为何如今却陷入资金断流的的窘境?据悉,问题并不只是出在齐华矿业自身上。
齐华矿业的前身是内蒙古炭窑口硫铁矿。因经营不善、管理体制落后等原因,2000年内蒙古炭窑口硫铁矿出现严重资不抵债,于当年5月申请政策性破产。2002年,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经济贸易委员会、北方矿业与山东金顺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顺达”)共同签署《协议书》、《补充协议书》等相关文件,由山东金顺达出资5000万元成立齐华矿业,齐华矿业作为外部投资人,以4500万元的职工安置款为代价,取得炭窑口硫铁矿的采矿权以及除采矿权外的土地、房产及相关固定资产(即破产财产)的所有权。金顺达为齐华矿业全资母公司,其旗下资产包括矿石开采、冶金、生物制药、化工热电、建筑安装、餐饮等多个行业。除拥有齐华矿业100%股权之外,还拥有铁矿、煤炭等资源。
然而,齐华矿业此次资金流的断流,正是因为其“资本雄厚”的母公司所致。在金顺达发展初期,铁矿石开采及冶炼使其主要经营项目,在2000年前后,国内钢铁市场一片火热,金顺达也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企业也因此大举各地收购、并购矿产资源。在2013年的一篇报道中称显示,金顺达除了总部拥有的铁矿外,还在内蒙古拥有硫铁矿,在湖南有金矿,在四川有铜金矿,在云南有多种金属矿。另外,公司还拥有蒙古国的一处铅锌金矿,和正处于探矿阶段的澳大利亚锑金铀项目。辉煌过后,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矿产行业经营利润每况愈下,按照市场价值高峰期收购的矿产,成本过高,投入产出比不符。摊子铺的过大的金顺达,企业资产价值缩水,现金流开始出现短缺。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在2010年5月8日,黄海股份(600579 ST黄海) 公布重组预案时,齐华矿业100%股权曾作价12.9亿置入。若此次交易能够顺利完成,金顺达将可通过资本市场来拓展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然而,因为没有在预计时间内取得国土部的评审意见书、上市需要进行的环保核查文件等,重组拟置入的标的资产审计和评估报告无法按期完成,双方终止重组工作。
到了今年三季度初,金顺达不仅部分银行贷款逾期,更是牵扯了资金总额超过10亿元的民间借款偿付问题。据悉,企业所在地淄博市临淄区政府已经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在协调处理银行贷款、民间借款等资金问题的同时,也有意寻找接盘者对金顺达进行并购或重组。齐华矿业做为金顺达的全资子公司,现金流被母公司借调,导致资金断裂,陷入无法如期达成与合作方发货协议的窘境。
肥料合作商无辜受牵连
秋季用肥结束后,合作商陆续开始和齐华洽谈冬储采购计划,而此时多数人并不知道企业现金流已经出现问题。加之今年化肥冬储启动缓慢,企业发货时间较往年推后,问题暴露时已是十月以后。
一位在齐华矿业贴牌采购的复合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最初得到齐华现金流异常的消息是在10月中下旬,那时已与其签订了今年冬储的采购合同并预付过订金。“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早在今年6~7月份时,齐华矿业已经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但当时企业并未显出异常,也没有相关的消息披露,反而继续向合作方收取采购订金。因为已合作多年,而且齐化矿业在行业内也有一定口碑,我们在签署新的采购合约时没有再对公司现有经营情况进行核查,才导致了这次的问题。”。该肥料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去现场才发现,齐华库中生产出的复合肥已基本被周边合作的小厂抢空。当时齐华矿业只开了一条生产线,“据说原料库里还有600吨钾肥,等用完后,估计就要全线停产了。”企业负责人说到这里时,显得十分无奈。
受牵连的还有与齐华矿业合作的原料商,一位东北地区的流通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齐华矿业目前拖欠其上万吨的原料采购款。“现在肥料行业生意不好做,原料都是先放企业库里,用完再结账。和齐华矿业以前也合作过,都是先没想到今年会出现这种问题。”据他称,目前多名合作方已对其提出诉讼,公司的的宿舍楼、土地、车辆等固定资产也均被诉讼保全,“企业说近期会有一笔资金注入,但是时间取一拖再拖,我们现在只能起诉或者继续等待。”
而对于此次问题,齐华矿业的处理情况表现的也并不积极。总经理避不见人,记者多次拨打其手机号码了解情况,截止发稿日,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此次事件的影响程度仍在不断升华,临近冬储备肥,近日记者接到黑龙江地区经销商于勇海的电话,咨询某复合肥企业的信用情况。据他介绍,每年的备肥季节,经销商都会先将一部分订货款汇至合作企业,待用肥季启动后,企业再根据协议陆续发货。像齐华这种口碑还不错的老牌企业都会出现抵赖货款的情况,现在当地经销商再与其他企业,特别是新企业合作的时候,都谨慎了很多。“这两年农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淡旺季不明显,冬储利润低只能赚个辛苦钱。要是合作企业再出现问题,那真是不赚钱还得赔钱,希望《农资导报》能多为我们介绍一些信用度比较高的企业。”他这样对记者说。
“污染案”也扯上齐化矿业
对于齐华矿业来说,2014年风波不断。年初开始调查的内蒙古环境污染入罪“第一案”就扯上了这家企业。
2014年1月9日,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在例行检测时发现,总排干的水体被强酸性物质污染,随即通知杭锦后旗环保局和乌拉特后旗环保局,迅速组成了由市、旗两级环境监察和监测工作人员参与的联合检查组,对总排干和三排干沿线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发现:盐酸是生产化肥的废料,而巴彦淖尔市只有一家生产化肥的企业——位于乌拉特后旗的齐华矿业。警方发现,该公司2013年2月与乌海市南光化工公司签订《购买盐酸合同》,为对方免费提供盐酸,并提供每吨60元至100元的运费补贴,后者负责运输和销售。
盐酸是齐华矿业在生产化肥过程中产生的附属产品。自2013年2月至该案侦查期间,该公司共生产盐酸3.5万余吨,分别销售到南光化工公司和乌海伊品联达化工公司、包头合诚化工等14家化工企业。由于南光化工公司具有相关的经营许可资质,因此无法追究齐华矿业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但其在经营过程中至少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对运营车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验和把关,致使无运输资质的车辆进行拉运盐酸;二是没有对拉运盐酸车辆的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验和把关,以致无运输资质的驾驶员驾驶车辆运输盐酸;三是未对危险货物的押运员资质进行严格审验和把关,致使运输车辆在无押运员监管的情况下运输盐酸;四是未按《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办理和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证》;五是在车辆频繁装运(同一车辆1天之内拉运3至4次)的情况下,明知车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运输到乌海、包头等地,却继续给运输车辆灌装盐酸。警方认为,齐华矿业存在企业放任的间接故意,为转嫁处置危险废物的责任,明知南光化工公司有倾倒危险废物的可能,并且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却采取放任的态度,以致造成严重后果,“具体应承担何种责任,还须调查证实。”
今年初,就在此案调查同期,《内蒙古日报》报道:齐华矿业投资近2000万元的尾矿库渗流水防渗截留回用工程已经完工,尾矿库下游的截渗池内水清见底,吸引着鸿雁等许多鸟类在周边山崖上筑巢栖息。齐华矿业副总经理当时介绍,项目实施后将对尾矿库渗流水做截流,使其进入截渗池,并通过管网将其回收至选矿厂重复利用,尾矿库坝体外渗废水全部实现了零排放,从而避免废水中重金属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链接:
资金链断裂怎么办?
资金链断裂的企业,需要寻求合适的融资方式以控制危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一、信用担保,介于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以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融资模式。
二、股权出让,企业出让企业的部分股权,以融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三、杠杆收购,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或股权作为抵押筹资,来增加收购企业的财务杠杆的力度,去进行收购兼并。
四、风险投资融资,一种投资于高科技、高增长、高风险企业的权益资本投资。
五、投资银行融资,投资银行将符合法规可动用的资金以股本,及其它形式投入于企业。
六、资产管理融资,企业通过对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节省企业在资产上的资金占用,增强资金流转率的一种变相融资模式。
七、国际贸易融资,各国政府为支持本国企业进行进口贸易而由政府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进出口商之间提供资金。
八、补偿贸易融资,国外向国内公司提供机器设备、技术等相关服务等作为投资,待该项目生产经营后,国内公司以该项目的产品或以商定的方法予以偿还。
九、项目包装融资,对要融资的项目,根据市场运行规律,经过周密的构思和策划进行包装和运作的一种融资模式。
十、高新技术融资,用高新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的的一种融资模式。
十一、BOT项目融资,经政府特许具有相关资格的中小企业一种特许项-全球品牌网-目的融资模式。
十二、IFC国际融资,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十三、专项资金融资,指国家专门投资于中小企业专项用途的资金。
十四、产业政策融资,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而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投资。
『陆』 中煤蒙大,大海子,葫芦素,门克庆煤矿防爆车司机是由哪个劳务公司派遣的
摘要 您好,据我的了解,这些煤矿防爆车司机,都是公司内部的员工,不是劳务派遣的。
『柒』 中煤鄂尔多斯伊化矿业怎么样详解!急等!全面点!环境,工资待遇方面。
垃圾中的垃圾,别去 近几年大专进去也挺好的,待遇估计4000到6000吧,但是就是内蒙那边环境较差,不易于长久居住。为以后的生活好好想清楚了。
『捌』 包头蒙鑫矿业公司倒闭拖欠我们的工资怎么办
找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申诉,要求解决。
按照《劳动法》规定,工资按月发放。当月可以发放上月的工资,但跨月违法;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发放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还要加付赔偿金。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玖』 中煤西北能源在鄂尔多斯有哪些煤矿
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注册资本金8.54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负责纳林河二号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股权结构为中煤集团控股66%,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参股34%。截至2018年10月16日,公司有在册职工714人,共设立34个职能部门(区队)。
纳林河二号矿井位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是乌审旗境内率先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千万吨级的矿井,也是中煤集团打造蒙陕能源基地重要奠基工程之一。矿井面积176.34km2,资源储量15亿吨,可采储量7.96亿吨。煤层赋存条件稳定,煤质优良。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800万吨。矿井配套选煤厂1座,年入洗能力800万吨。矿井布置一个大采高综采面和一个中厚煤层综采面,掘进使用两套连采机和两套掘锚机
『拾』 蒙大煤矿综采职工工资上班工资怎么样
如果说是煤矿的职工
那么工资
是不错的
现在是7000左右一个月
而且工作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