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00字以内的散文,或感动故事!
夕照
我爱看那壮美的日出,更爱看那秀美的夕照。今天,我又尽情地欣赏了那迷人的夕照。
黄昏了,我在院子里欣赏夕照。仰头望天,天空无边无际,仿佛一张蓝色的大床。太阳躺在云做的被窝里,沉沉欲睡。太阳又向下溜了一截,好像一个翻身,掉下了床,太阳睁开朦胧的睡眼——“呀!要去地球的另一边值勤了!”念头闪过,它赶紧换衣服。可为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地球那一面的人们,穿哪一件好呢?于是太阳不停地更换锦衣,先是橘黄色的背带裤,再来是橘色的毛线衣,接着是微红的连衣裙……“咦?太阳怎么躲起来了?”我疑惑不解。一会儿,太阳又从房屋的背后露出了小脸,最后整个身子都探了出来。“哦!”我恍然大悟。原来太阳换上了火红的晚礼服,害羞嘛!
天边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太阳依依不舍地远去了,天空留下的最后一抹晚霞仿佛是一张嘴,也许是太阳让它给我带话:“真对不起,夜大哥等不及要和我换班,我夜没办法。不过没关系,我明天还会来探望你的。再见!”
我凝望着天空,天边好像出现了夕阳淡淡的微笑,融进我心间……
附:
这个家实在多灾多难,母亲受不了拖累 ,在生下他几个月后便离家出走了,撇下疾病缠身、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志强的爸爸、爷爷和奶奶……
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太残酷,还是这个娃娃生来就懂事?他在校刻苦攻读,在家日夜操劳,种香菇、栽桃树、承包鱼塘,自学医术治疗父亲的腿疾,带着重病的奶奶上大学,在校打三份工补贴家里 ……
市政协副主席、豫光金铅集团董事长杨安国称赞自己的这位员工: “孝心至上,自强不息。”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万益说: “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学生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没有临危退缩、自暴自弃,而是不向命运低头、自强自立、迎难而上,以孝心、毅力,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志强,真是好样的!”
被采访人: 何志强。现为豫光金铅集团职工,今年毕业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祖籍南阳。
家庭背景:
爷爷 ———患青光眼,视力几乎为零。
奶奶 ———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肾炎、白内障。
父亲 ———双腿有病,丧失劳动能力。
引 子
逶迤泥泞的山路,溪流潺潺的石桥,悦耳动听的鸟鸣,长满青苔的土房 …… 一切都显得古朴、幽静。 8月20日至23日,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记者和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负责人一起来到了何志强的家乡 ——— 南阳市内乡县七里坪乡蚌峪村。
何志强,是在做一期题目为《让张尚昀精神照耀玉川大地》的《新闻会客厅》时才听说的。做这期《新闻会客厅》时,一位嘉宾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叫何志强的贫困生,品学兼优,极具孝心,和张尚昀很相像,是个很好的典型。随后,记者采访了何志强和他的老师、同学等。提起何志强,采访对象随口就能说出他的许多优点,诸如吃苦耐劳、遇事坚强、生活俭朴、性格乐观等。他们说,何志强的生活常人难以想像,可他凭着自己的毅力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记者一行来到何志强的家。这是一座家徒四壁、房顶还透着光的小屋。由于雨水经常渗入,屋里散发着强烈的霉味;屋内放着老式的桌和板凳;斑驳的墙上贴着的一张张志强的奖状引人注目。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他的 3位亲人 ——— 双腿有病的父亲,患有肾炎、糖尿病、白内障的奶奶,得了青光眼、视力几乎是零的爷爷。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何志强带着奶奶上学,自学医术为爸爸治疗偏瘫,种香菇、栽桃树、承包鱼塘改变家庭现状的事迹在家乡已传为佳话。
忧危启圣智,厄穷见人杰。沉重的生活压不垮山里娃的飞翔之梦。志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敢于向苦难生活说 “ 不 ” 。
妈妈生下他几个月,就离家出走了,给他留下的是三个病人和一座破屋。在全家人沉闷、焦灼的叹息声中,日渐长大的倔强的山里娃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的重担。
蚌峪村与湖北省襄樊市接壤,距离内乡县城 50多公里,全村只有100多户人家,是个有名的贫困村,村子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村里的老人讲,这村的人太穷了,大多都是近亲结婚,何志强的父母就是两姨亲;现在村里的男娃都“招”到山下了,女娃则嫁到镇里、乡里了。提到何志强的人品,村里的人用了四个简单的字来形容:那娃,可行!
村民们说,志强这孩子命太苦,出生几个月,他妈就离家出走了,因为受不了那份累。志强的父亲何明岐双腿有病,严重时躺在床上起不来,还得靠人喂饭吃。志强的奶奶患有肾炎、糖尿病、白内障等好几种病,根本照顾不了家。志强的爷爷得了青光眼,啥都看不见。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志强他妈身上。志强他妈一走,这一家人真没法过下去了,靠着街坊邻居的救济,志强才长这么大。
世上很少有人不认识自己的妈,可这事偏偏让志强碰上了。孩子想妈,小志强也不例外。他外婆去世时,他就偷偷来到外婆家,想看看自己的妈长啥样。可他妈却没有到外婆家吊唁,让孩子很失望。之后,许多村民常常看到小志强手里拿着一本书,不管到哪里,不管干什么,只要能安静地坐下来,他就会看书。小志强解释说:“书本就是我的母亲,在书本里可以找到比母爱还要博大的精神寄托。”
“小时候常做梦,一做梦就是飞,自由翱翔在天空里,十分惬意。”说起儿时的梦,志强津津乐道。想飞的梦,代表着他的潜意识。他想走出大山,学习科技,让家乡不再贫穷。但他深知现实的人生不能逃避,再苦再累,日子也要往前走。
“家里太穷了。上小学时,强就喜欢在家里琢磨个事儿干。你看,这些培育香菇的木材都是强让搞的。”志强的父亲指着屋外墙角的一大堆废弃的木材说。
穷则思变。在这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十几岁的志强开始培育香菇。他认真研究香菇培育技术,在他的管理下,家里的香菇长得像一朵朵盛开的牡丹。那年,培育香菇使志强全家看到了一丝曙光。谁知,好景不长,因浪费木材,乡里不再号召培育香菇了。“好好的香菇,咋不让培育了?”全家人生气地说。
“没事,咱再想法子,或许比培育香菇还赚钱呢!”志强开始栽桃树。他虚心请教技术人员,很快掌握了给桃树剪枝、打药等技术。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桃子长得十分惹人喜爱。由于距离县城太远,山路难行,桃子无法外运,志强家的桃子价格卖不上好价钱。
后来,志强又花了20元钱,承包了村里的鱼塘。他骑着自行车跑了50多公里,到内乡县买来鱼苗。没钱给鱼买饲料,他就跑到山坡上割青草让鱼吃。每次从学校回来,他就守在鱼塘边,静静地观察鱼儿的一举一动。虽然鱼长得缓慢,但看到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志强一家人好像看到了希望。到了夏季,当鱼儿浮出水面透气时,竟然被成群的白鹤叼死了一大半。志强的奶奶、爷爷气得搬到鱼塘边住。可每每等到只能靠听觉来判断的老两口发现时,白鹤早已飞得无影无踪。许多鱼儿仍逃脱不了被白鹤叼死的厄运。
“种香菇、栽桃树、承包鱼塘虽然没赚钱,但这种经历,让我在心里埋下了坚韧、乐观和自强不息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会攻破多舛命运的坚硬外壳。”志强鼓励着自己。
父亲瘫痪了,家里没钱看病,志强就主动辍学在家侍候父亲。大半年里,他自学了医术,从山坡上采摘一些中草药,给父亲精心煎药、喂药、打针,终于使父亲奇迹般地又站了起来。
2001年那个阴雨绵绵的秋季,志强的父亲不小心摔在地上,一下子瘫痪了。
“爹,要不要紧?疼不疼?”听到别人捎的口信,志强赶紧从学校跑了回来。一推开门,他就听到了父亲因疼痛而呻吟的声音。
“谁让你回来的?你不好好上学,想像你爹一样没出息?”父亲粗暴地嚷着。
“没事,我会把功课补上去的。”志强不顾父亲的指责,掀开露着棉絮的被子,看到了一双跌得肿胀、青紫的腿。他慌忙给父亲按摩,以减轻父亲的疼痛。
看到父亲这样,志强心里酸酸的。那年,母亲因家穷出走后,尚在病中的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几天后,天不亮,父亲就拖着有病的双腿,到山上背木材,挣些运费,弥补家里的亏空。十几年来,父亲积攒了近千元,又东挪西借了一些钱,终于盖起了几间土房。盖起了土房,一家人有了容身之地,可父亲的双腿却落下了病。
此时的父亲躺在床上,已不能动弹,吃喝拉撒都要志强照顾。没有钱给父亲看病,他就自学医术,遇到不懂的东西,就请教村里的医生。他从别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小偏方,便从山上采摘葛根、穿地龙、当归、五加皮等一些中草药,给父亲熬着喝。父亲有时候晚上双腿疼得厉害,志强不好意思深夜叫醒村里的医生,就在自己的胳膊上找准穴位,练习打针。没有多长时间,他就能够自如地给父亲打针了。只要爸爸难受,他就可以随时给爸爸打一针,减轻爸爸的疼痛。同时,他也开始给病中的奶奶、爷爷配药、打针。
“唉!强,爹没本事,还要连累你,不如死了算了。”这个话不多的硬汉子看到因营养不良而长得又瘦又小的儿子,像陀螺似的终日忙个不停,禁不住老泪纵横。他觉得欠儿子的太多太多。
“爹,你活得还长着哩!没有你和奶奶、爷爷的照顾,我才活不到现在呢!”志强一边笑着宽慰父亲,一边麻利地拾掇着手中的活计。
父亲瘫痪之后,全家三四亩地的活儿就落在了志强的身上。把父亲、奶奶和爷爷照顾好,家里的活儿收拾得停停当当之后,他就带着锄头、镰刀去地里了。干完农活之余,为了让病中的父亲、爷爷、奶奶吃得好一点儿,志强常到山坡上采些野菜、野果回家,做饭时,尽量把这些东西做得好吃一点。半年以后,志强的父亲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我很感谢我的家庭,是他们让我在艰苦的环境下,直面困难,学会了各种生存能力。我虽然出生在单亲家庭,可我的家庭却很和睦。”性格外向的志强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贫穷的家庭而自卑。他说,在阴暗的土房里,在昏黄的孤灯下,当把一碗碗饭端到父亲、爷爷、奶奶面前,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时,他心中就会充满快乐。
看着昏迷不醒的奶奶,他的心都碎了。在郑州的街头,他一次次鼓起勇气,却一次次欲言又止。看到这个局促不安的少年,医生免费帮他稳定住了奶奶的病情。为了让奶奶尽快康复,他带着奶奶来上学。
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何志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谚语对他不适用。
2002年,志强考上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离开了家乡,爸爸、爷爷和奶奶的病情和日常生计,仍是他的牵挂。每隔几天,他就会往家里打电话,直到听到家人报平安的声音才放心。
“强,奶奶的糖尿病很重,村里已经不能看了,你看咋办?”2004年夏季,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无奈而痛苦的声音。
“不碍事,我马上回家,带奶奶到大城市看病。”懂事的志强尽量宽慰父亲的心。
其实,志强也是很焦虑的。奶奶已经70岁了,又有各种病,身体是否能吃得消,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底。他一边查阅大量的医学书籍,一边向同学、医生了解糖尿病的相关信息。当听说郑州市公安医院正在开展糖尿病义诊活动时,他心急如焚地回到家里,带着奄奄一息的奶奶坐着火车,来到郑州看病。在郑州,医生查出奶奶的血糖是27.4,比正常人高出了4倍多。看到已毫无知觉的奶奶,他多么想让奶奶躺在舒适的病床上,可身上实在拿不出多少钱。当看到微风吹动奶奶满头花白的头发,他的心都碎了。他一遍一遍告诉自己,要救活奶奶。
“医生,我没有钱,能不能帮我奶奶治病?”在郑州市公安医院义诊处,他打好腹稿后,一次次地鼓起勇气,可一次次地欲言又止。他害怕被医生误解为是想占便宜的人。“你有什么事吗?”这个徘徊了一上午、局促不安的少年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当志强将自己家庭的真实情况一一诉说后,医生被这个诚心的少年感动了,免费帮他稳定住了奶奶的病情。奶奶从昏迷中醒来后,他就把奶奶带在身边,来到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得知他的遭遇后,给他腾出了一间值班室,让他和奶奶住。
“有没有2元钱一瓶的‘优降糖'药片?”安顿好奶奶后,志强顾不上休息,就到大街药店给奶奶买药。在西街知蜂堂,他的话引起了女老板郑玉琴的注意。此后,郑玉琴发现志强经常买这种药。当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善良的郑玉琴免费给志强奶奶提供药。
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志强除了给奶奶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对奶奶进行了饮食治疗。这间不大的小屋,充满了欢声笑语。
“奶奶,想吃什么?我给你买。”
“奶奶,我们一起散散步吧。”
“奶奶,累不累,我给你捶捶背;奶奶,我给你讲个笑话吧。”
“强,歇歇吧,看你累的。”奶奶的眼睛虽然看不到一米远,可只要一摸志强汗津津的额头,就心疼地说。
说归说,志强表面答应,可每天天不亮,照样悄悄地起床,到南街集贸市场,给奶奶买来新鲜的鸡蛋和低糖的蔬菜,让奶奶吃饱、吃好。奶奶吃过饭后,他就小心地搀扶着奶奶,到世纪广场散散步,讲些学校里有趣的事情,逗奶奶高兴。为了让奶奶尽快康复,他一个人抽空骑着自行车到乡下维修家电,给奶奶赚钱买药。不管跑多远,一到吃饭时间,他就会准时回到学校,给奶奶做饭吃。在志强的精心照料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奶奶虚弱的身子一天天地硬朗起来。为了不耽误孙子的学业,奶奶坚持回到了家乡。
“强可孝顺哩,给我买药、按摩、买好吃的、讲故事。”在家乡,志强的奶奶高兴地逢人就说。
“我们经常看见长得又瘦又小的他,吃力地扶着全身浮肿的奶奶到世纪广场散步。他还给奶奶做饭、洗衣服、买药、看病、讲故事,真的不简单。我们从来没见过那么孝顺的同学。”在学校,许多学生都这么说。
在学校里,志强除了尽心尽责地当好学生会主席外,还兼职做餐厅管理员、俱乐部管理员和家电修理工,一来供自己上学,二来给家人赚钱治病。
2003年,学校竞聘学生会主席。经过层层筛选,何志强因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很强,一下子脱颖而出。
不管走到哪儿,当上了学生会主席的他始终记得爷爷讲的生存法则: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办;高低是根棍,都要看在眼;在家不打人,出门人不打,等等。说法虽然土气,但这个法则的内涵就是“自强”、“自立”、“谦虚”、“互助”。
他在担任学生会主席期间,大胆地推陈出新,将以往的学校出资搞活动变成了商家赞助搞活动。经过他积极协调,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市法制局在该校举办了各种活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在2004年河南省人才双向招聘交流会上,何志强将自己的自荐信、自荐材料、学习成绩、荣誉证书等资料整理得相当规范,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他设计的毕业论文规范有序、记录细致、便于老师阅读。周国征老师说:“志强这孩子对待工作十分细心,老师没有想到的,他却能想得很周到。所有教过他的老师都很喜欢他。”
看他交不起学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给他减免了一年学费。看到他回家没有坐车的钱、冬天没有厚衣服穿,学校老师郝小会、周林海、杨法中、赵继红、田银磊、韩秀丽、翟波等就经常帮助他。可就是这样,在一次学校开展的捐助受灾群众的活动中,他本人带头捐了5元钱。5元钱,这可是他半个月的生活费呀!新生报到,他负责接待工作。当听说一个新生想买随身听时,他主动找到这个新生,帮助这个新生买了一个价格既便宜质量又好的随身听。还有一次,当得知高新科技制冷维修中心需要用人时,他就热心地介绍本校学机电的贫困生李根到这家单位实习,以解决李根家里的实际困难。
3年来,经过不懈努力,他几乎每学期都是一、二等奖学金获得者和三好学生,还荣获“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河南省优秀毕业生”、“院级优秀毕业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考取了计算机高级操作员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证、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证、中级电工维修证等证书。今年,他正式被学校批准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爸爸、爷爷和奶奶一辈子太苦了,我应该想方设法照顾家里,让他们的生活尽量好过一点。在大学里,我打三份工。”何志强说。
一份是餐厅管理员。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何志强丝毫没感到难为情,第一个到学校设立的勤工俭学岗位———学校大餐厅报了名。这项工作主要是刷刷碗、扫扫地,可免费吃饭。每天一放学,何志强便早早地来到这里,不但帮服务员收拾碗筷、打扫卫生,还义务帮助后勤公司拔草、给花草浇水。后勤公司的负责人被这个不计报酬的学生打动了,额外给他200元钱。
一份是俱乐部管理员。考虑到他家里的情况,学校让他负责管理学校教工俱乐部,一天补助2元钱。对于这个岗位,何志强心存感激。他知道,这个岗位是领导特意照顾他的。每天下午到这里看管俱乐部,既不耽误看书,工作还清闲。他就主动检查这里的器材有没有故障,看看音响线路有没有毛病。
一份是修理家电的小工。双休日,他利用自己平时学到的家电维修技术,走街串巷,修理家电。一次,在五龙口镇一户农家修理洗衣机。何志强让他们换一个新水缸,可这家的女主人气势汹汹地骂道:“换零件谁不会换,不会修就别修!”她还一把将他推出门外。修理家电常常会遭到别人的冷眼,但何志强还是凭着自己娴熟的技术赢得了别人的信任。在双桥办事处东留村居委会,有一家的电视机坏了。他将每一个接点都焊好,整整忙了一上午,才将这家的电视机修好。最后,他只收取了2元钱手工费。这家人感动不已,就给何志强义务做宣传。每隔一两星期,这家人就会把附近村民的坏家电集中到自己家里,并主动联系何志强来家里维修。
“我很庆幸来到这所学校。虽然它并不是名牌大学,但在这里,开明的老师和善良的同学给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这是我一辈子都享用不了的宝贵财富。”感恩的何志强不止一遍地说。
他经常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保尔和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的进取精神激发着他饥渴的心灵和求知的热情。在新的单位、新的起点,他惟有自强不息!
多少次挑灯夜读,多少次雄鸡报晓,他无数遍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保尔和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的进取精神,始终激发着他饥渴的心灵和求知的热情。
今年3月份,由于在校表现突出,何志强被豫光集团破格录用。5月份,他被选拔到湖南学习。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被领导看在了眼里。一次,单位领导看到这个吃苦肯干的年轻人,就关切地询问了他家的状况。他一一如实回答。过后,他才知道这个人是豫光集团的领导。这让他十分感动。
“我的遭遇虽然不幸,家里经历了各种变故,但我又是幸运的,我遇到的都是关心和爱护我的人。目前,我在单位要努力工作,尽快还清学校的3000多元学费和家里的欠款。我要把大家对我的希冀化为前进的动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何志强当前的想法。
生活的重压,使他像一只蜗牛一样缓缓爬行。经历了暴雨的洗礼、风霜的侵袭,他奋力向人生的绿洲爬行,向人生的高空飞翔。《圣经》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可是现实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上帝,不奋斗的人生是精彩不起来的。面对贫困的生活,惟有自强不息!
贫困并不可怕
进入 8月份以来,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呼声此起彼伏。 虽然,高等教育已经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贷、助、补、减并行的国家助学体系,最大限度地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但并不是说凭借助学贷款入学之后就万事大吉了。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就业仍是个问题。
捐助只是权宜之计,只能解决贫困生报到的问题,报到之后又该怎么办?如何渡过难关?何志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在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和无数个好心人的帮助下,凭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战胜了家庭的不幸、生活的贫寒,完成了大学学业。何志强无疑是幸运的。
在高校,有千千万万个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给钱就行;心理贫困的,就较难解决了,因为贫困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面对贫困的生活,何志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敢于面对难以承受的压力,不但照顾3个疾病缠身的亲人,而且还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面对贫穷的生活,他没有一丝自卑,反而与贫困生活抗争,最终,以顽强拼搏、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战胜了苦难。何志强所做的一切告诉贫困生:个人不能选择出生,不能选择父母,但要直面现实,直面贫困,迎接挑战。贫困并不可怕,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贫困的经历对于大学生如何直面人生,如何战胜困难,是笔宝贵的财富。苦难的生活,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贫困学生要学习何志强自强不息、孝心至上、乐观上进的精神,要向何志强学习敢于向苦难生活说“不”的勇气。
⑵ 中国废品 先生是谁
第一位:张茵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生于1957年,广东韶关人,玖龙造纸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总市值233.3亿元。
她2007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390位,身价77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2009胡润百富榜以身家330亿排名第二位。2015胡润女富豪榜以身家265亿排名第五位。
第二位:许开华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生于1966年,湖北荆州人,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总市值157.3亿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工厂”的掌舵人,被戏称为“丐帮帮主”。他变垃圾为“城市矿山”,成功实现了“吃干榨净电子垃圾,吐出来‘金子的循环经济产业梦想。
第三位:张维仰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生于1965年,广东河源人,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总市值177.9亿元。
20多年前,他精明地察觉到工业废弃物中的商机,便从个体经营起步,矢志不渝地从事“变废为宝”的事业,终使他的“东江环保”成为大陆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环保企业,他个人则位列“胡润百富榜”。
第四位:陈光标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生于1968年,江苏省泗洪县人,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大力倡导推进环保产业、绿色经济、可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陈光标麾下的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的业务,所采用的拆迁方式以绿色、环保,再利用,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
第五位:杨安国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生于1954年,济源市亚桥乡人,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公司总市值35.11亿元。
在济源,人们已经习惯了夸赞杨安国和他的豫光金铅。这里演绎了真实版的“愚公移山”——在这里,杨安国实现了从厂长到经理、从经理到企业家的“蜕变”;在这里,豫光集团实现了从工厂到公司、从公司到大集团的“涅槃”。
第六位:王金平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河北魏县人,大连环嘉集团董事长。
他18岁来连闯荡就一直跟废品打交道,从来都是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做人,默默做事,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30多年的辛勤努力,自己白手起家,靠汗水和钻研构建的再生资源王国终于被人们掀开它神秘的面纱。
第七位:李远峰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出生于1970年,广东梅州市人,现任广东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24岁从家乡梅州来到广州,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废品收购站对他将会意味着什么。2003年,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完成了从“简单废品收购”到“可再生资源加工和循环利用”的完美转型,与地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宝洁、广州本田、广州丰田、LG集团、飞利浦、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美赞臣、施耐德、住友电气、松下电工等世界知名企业达成业务合作,为上述企业提供工业废品回收和配套服务。
第八位:林东亮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生于1954年,广东深圳人,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1988年进入废旧塑料回收行业,发展至今成为行业龙头老大,总部设在深圳,在东莞、深圳等地建设工厂7间,年贸易、生产额超过10亿元。2006年,瞄准循环经济在中国崛起,投资全新环保新材料———塑木,巨资建设700多亩“新兴亚洲工业园”。
第九位:周迎春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河南商县人,湖北兴业钢铁炉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作为大山养育的儿子,他高中毕业之后他便背起背包只身来到湖北麻城闯荡。从开小餐馆做起,办过旅社,开过造纸厂。
第十位:赵自清
中国废品回收行业十大破烂王,你知道几个?
东县人,湖南金虎再生资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1988年7月在中国农业银行衡东县支行参加工作,2004年下海创办衡阳市金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10年3月以原衡阳市金虎铜业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组建集团公司——湖南金虎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第一一位是名女士
⑶ 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是指什么
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指同时控制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有害污染物的控制措施。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的效益高于单一污染物控制,且一种污染物的控制可能导致另一种污染物环境浓度的关联变化,一个综合涉及所有关联污染物的控制措施和控制体。“我们每个人都讨厌雾霾,但每个人同时又是雾霾的制造者。”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弘昌集团公司董事长陈世强说。
“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事儿,必须全民参与。”陈世强认为,治理雾霾和节能减排息息相关,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要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尽量购买节能家电,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体现在企业生产上,要提升和改进生产技术,少耗能源,多用清洁能源;体现在交通上,就是要少开车,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和燃油标准等。
严控小汽车增长速度,全国政协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邸瑛琪说,统计显示,建筑扬尘、土壤尘及道路扬尘等占郑州市PM2.5的28%,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6%;源炭及生物质燃烧源、二次大气污染物约为21%;来自区域传输的约为15%。
“由此可见,小汽车大规模的增长是造成雾霾天气加重的主因之一。 制定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启动的条件、程序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如建立空气质量污染预测预报模型,及时对公众发布污染现状;在雾霾天气期间,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停产、限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