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管薪酬为什么高得越来越离谱
【近期,恒大以1500万的年薪聘经济分析师任泽平任首席经济学家,这条消息随后刷爆了朋友圈。尽管人们对金融界高管的高薪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这次,吃瓜群众还是对这个天价薪酬表现得目瞪口呆。那么企业对这个高管薪酬是如何构成的?】
文/行走的帆
其实,对于大量的上市公司而言,无论中外,高管薪酬倒也不是什么秘密。因为,按照证券法规,上市公司排名最靠前那一小部分高管的年薪是必须在公司财报中公开披露的。
根据美国2015年的一项统计显示,500家美国薪酬最高的公司高管平均薪酬,是一名普通美国劳动者的1000倍,这个差距还在持续增大中。
那么,为什么高管的薪酬会高得越来越离谱呢?让我们先从高管薪酬的基本面开始来分析:
(1)高管薪酬的决定方式
薪酬的决定方式无非有两种:内部定价和外部定价。
内部定价就是要确保内部公平性,某人的薪酬跟组织的平均薪酬水平相比,不能特别高或者特别低;外部定价就是要确保薪酬水平在外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对外部市场的人才有吸引力,也能避免自家人才被其他公司挖走。
要同时保持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除了少数财大气粗的土豪企业,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是一件相当有挑战的事情。
首先,企业手头的资源有限,这就决定了只能把有限的资源优先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倘若把有限的薪酬预算像撒胡椒面一样撒给所有员工,内部公平性倒是保证了,但对少数优秀员工就显得不公平了。
那么,在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之间,企业到底应该偏向天平的哪边,通常与企业文化有关。比如,很多国企都实行了限薪令,对国企高管薪酬封顶,对于那些并无这种限制的企业,CEO们当然希望高管薪酬可以和市场对齐,越高越好。
一个企业在核定高管薪酬水平时,通常会小范围界定一个具有可比性的公司群体,然后来对标这些公司的岗位薪酬。大部分公司在核定高管薪酬水平时,都会对标50分位或75分位以上,也就是说,比这个群体里50%或75%的人的薪酬水平都要高。
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对标在50%以下,因为这样做的话,相当于在告诉外界,我的公司很烂,连行业平均水平都达不到,这样的企业自然也很难吸引到高管加入。
如果每个人在制定薪酬的时候,都把自己定位为50分位或以上时,同时也因为他们自己本身也在原始的数据池(data pool)中。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自然拉升了整个数据池的水平,反过来再次拉升其中那些处于50分位以上的高管薪酬。以此循环往复,最后导致高管的薪酬也节节攀升。
(2)高管薪酬的组成方式
高管的薪酬一般包括四大部分:工资、短期激励、长期激励和福利。
工资和短期激励(奖金)属于现金薪酬,其他员工也有这两项。
在很多公司中,区别高管和一般员工的是长期激励,这是企业为了鼓励员工为公司长期绩效和利益做出贡献而设立的一种薪酬形式,最常见的包括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权相当于赋予员工一个以固定价格购买未来公司股票的权力;限制性股票则相当于直接将公司股份发放给员工,但是要在满足一定服务年限和绩效表现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兑现。
另外,很多大企业里还有专门针对高管的特殊福利,比如:高端医疗保险(含家庭成员)、用车、司机、延长休假等。
关于高管薪酬的组合方式,一般而言,长期激励在总体薪酬中占的比例大于50%,工资和奖金加起来不足50%。
下面这幅图来自薪酬顾问公司怡安翰威特的2016薪酬报告,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薪酬平均占到了70%以上,而相对应的是,国有上市企业的股权薪酬只占20%左右。
(3)高管薪酬一定与企业绩效相关吗?
高管薪酬之所以金额高,除了市场对标的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企业希望通过高额薪酬,能够激励高管们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绩效回报。
那么,那些拿着高薪的高管们,是否真正帮助企业获得了利益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短期激励,也就是常说的奖金:奖金的考核指标通常包括企业的短期财务表现,比如利润增长和成本降低等指标。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高管们容易在高额奖金的诱惑下,铤而走险,以牺牲公司长期的利益来换取短期财务数字的亮丽,甚至有的不惜在财务数据上造假。
2007-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美国金融业高管们的高额奖金正是诱发次贷危机的元凶之一,因为这些奖金“刺激了高风险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语)。
再来看长期激励:一方面,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外部市场波动的原因。另一方面,和奖金一样,高管们同样可能会为了推高自家公司股价而不惜一切手段,通过牺牲企业长期利益来换取短期利益。
比如,高管可以操纵公司花大价钱去做股票回购,在短期之内推高股价,而同样的钱,如果用在对产品的研发方面,本来可以对公司带来更加长远和巨大的利益。
历史上著名的安然和环球电讯公司事件就是前车之鉴:高管层为了从公司股票的升值中获利,采用包括财务造假在内的各种方法,短期内抬高股价,然后卖出股票从中获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并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4)如何让高管薪酬设计更合理?
如何让高管薪酬设计更合理,企业可以考虑的做法包括以下:
1.增加长期激励比例
长期激励的时限通常都在一年以上、十年以内。通过期权、股票等工具提高高管整体薪酬中的长期激励比例,最明显的好处是将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长期利益捆绑在一起。
不但在期限上拉长,企业还可以在股票期权的兑现上设定绩效条件。比如,某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条款就这样制订:有效期5年,从授予日满12个月起,激励对象可以在之后的4年分4期行权,每期行权比例分别为25%。
通过这种设计,获得股票期权的高管必须力保企业在长达5年的时间周期内保持良好增长的绩效,才能最终兑现全部的股票期权。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短期采取冒进措施,而牺牲了企业的长期利益。
2.激励考核与行业增长系数挂钩
企业的业绩好不好,除了纵向的和自己历史同期对比,还有必要横向地与行业表现对比。比如,某企业今年业绩和去年相比增长了10%,看似一个不错的结果。但是,再考虑到该企业所在行业当年的增长是20%,便知道10%的成绩其实并不理想。
比如,我曾经看到过一家公司这样来设计高管的限制性股票,其计算公式为:限制性股票实际发放系数= 100%+ (公司股东回报- 行业指数的平均股东回报)X 2。
按照这种计算,这家公司尽管股票涨得再高,但是假如低于当年的行业平均股东回报50%以上,最终公司高管能够拿到的股票数依然可以为0。
3.完善薪酬监管体系
上市公司一般会设立薪酬委员会,这是一个独立于人力资源部的部门,直接向公司董事会汇报,专门负责高管薪酬政策的制订。
薪酬委员会成员通常有来自公司外部的有经验的独立人士或者公司的独立董事担任,和公司高管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这样来保证薪酬委员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4.递延奖金
递延奖金就是为了确保公司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周期内有一个令人满意、可持续发展的绩效,从而将本该短期内发放的奖金递延到一个更加靠后的时间点发放,这是除股票期权外,另一种将高管和公司的中长期利益相结合的方式。
以上措施的实施,虽然不能百分之百地避免高管薪酬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至少在较大程度上能保证将高管和公司长期利益结合在一起,这对一家公司的健康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贰』 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一年大概可以收入多少
上市公司的老总薪酬是有A股年报披露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薪酬都不是收入的重回点,目前已经披露高管答薪酬的上市公司有3115家,其中有537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过百万,占总数的17%。而这537位董事长的税前薪酬总额为10.73亿元,平均年薪达到399万元。当然,对于上榜的绝大多数董事长而言,上市公司的股份才是其最大的财富来源。这里,我们只谈年薪。方大化工前董事长闫奎兴税前年薪1056万元,排在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万科王石,年薪999万元;其次是中国平安马明哲、复星医药陈启宇以及伊利股份的潘刚分别位于第三、第四以及第五的位置,年薪分别为968万元、890万元以及826万元。
『叁』 联想高管巨额薪酬遭质疑,这么高的工资合理吗
联想公司成功获得PC端消费市场份额的冠军,这也可以体现出联想公司具备着发展的可能。然而,联想高管的高薪工资却遭到了网友的质疑,那就是高管的平均工资达到了3455万元。这还只是一个平均数,联想公司的CEO的工资可以达到1.48亿。相比于其他互联网科技公司老板的工资,联想公司的老板工资确实有些高。这么高的工资并不合理。反观国内外的众多企业,大部分企业为高管制定的工资非常可观,并不会引起网友的质疑。
总的来说,任何一家公司都会选择合适的发展方案,但是公司高管获得的工资应该符合消费者和用户对互联网或科技公司高管的要求。更何况,大量的工资只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难免会使得公司旗下的员工产生不公平的想法,势必会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与工作人员的效率。
『肆』 高管薪酬高得越来越离谱,这是为什么
金融危机中金融高管,仍拿高薪的行为引起了全球的谴责。在中国,最新消息是,财政部发布规定,国有金融行业高管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二百八万元人民币。条例背后还有更详细的注解,包括2008年国有金融机构清算高管薪酬指税前薪酬,包括基本。绩效成本利润当员工减少,经营成本降低时,绩效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利润总额的下降,还可能由于员工和经营成本的减少而导致利润总额的增加,
国内上市公司高管的天价薪酬也在创新高,引来不满的“天价薪酬”,再次反映出上市公司鄙视投资者作为回报的顽疾。与投资者微博的投资回报相比,每年高昂的高管薪酬并不令人信服。零七年,中国股市历史上恐怕有很多值得铭记的数字。投资者已开立账户超过1.3亿个,贡献融资额度超过八千亿元,缴纳交易印花税超过两千亿元,支付了大量交易费用。但投资者的回报令人失望。
『伍』 上市公司披露的高管薪酬是否是真实的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的会计报表,就可以当作真实的看,出问题了会计师事务所是负连带责任的
新酬是各公司自己制定的,这个不是说10几20W就低了,也许还有股权激励的部分呢,这些是不属于新酬的
『陆』 高管薪酬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看,尽管大部分公司已建立起较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但不可否认,高管薪酬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高管薪酬与管理绩效是否成正比,高管与其他员工的收入是否拉开合理差距,如何平衡对高管的奖励与对股东的回报两者的关系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管激励机制。
首先,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管理绩效未达到合理匹配,这是目前高管薪酬制度中最常见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如ST科龙200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337亿元,并有望扭亏为盈,其董事长仅象征性地领取1元报酬;五粮液2002年净利润高达6.13亿元,而前三名高管的总薪酬仅为15.52万元,高管人员收入总额也只为41.96万元。
二是“旱涝保收型”。据统计,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只有奖励措施,却没有惩罚机制,即使企业当年未能完成预定任务,高管也不须承担任何责任或遭受物质惩罚。如某电力上市公司规定,如果当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9%,则可提取净利润的5%做奖励;但若净资产收益率在6%以内,高管仍可提取净利润的3%作奖励。由于公司此前的净资产收益率都在9%以上,有业内人士估计这是公司的正常盈利水平。如果每年均能维持2001年的净利润8000万元左右,公司高管每年就可提取400万元奖励金。
三是公司效益与高管收入成反比。一些企业效益逐年下滑,但高管收入却节节攀升。安徽一家公司2002年出现亏损,但前三名董事的薪酬总额却高达30.81万元,比前一年公司盈利时的收入还高出3倍多。山东某上市公司2002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业绩巨亏2.65亿元,但高管领取的薪酬总额高达160万元,比2001年的72.6万元翻了一番。
其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劳动付出和分配未能拉开档次。一家地处武汉的资源类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均收入约为8至10万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坦言,公司业绩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由于体制等原因,高管的收入在当地仅属中等偏上一点水平,与普通员工也没有拉开差距。一些西北部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均年薪在3万元左右,甚至每个月收入仅比普遍员工高出几百元。
最后,部分上市公司在对高管出手大方的同时,对股东却吝啬有加。某沿海上市公司近4年来每股收益均超过0.50元,高管总薪酬接近1000万元,财务状况也较稳健,但公司却没有实施过派现送转方案。
建立高效科学的高管激励机制牵涉面较广。首先,要破除体制的条条框框的限制,以如何有效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制定激励机制的出发点。其次,如何合理界定管理者的劳动和报酬,做到既保证股东和普通员工满意,又能有效激励高管发挥积极性。另外,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风险年薪制和期股期权激励机制多年的实践证明较为科学有效,但制定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才配合,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缺乏这类专才。白云山是众多实施年薪制的上市公司中较为成功的一家。据有关人士介绍,该公司制定的考核体系分硬性和软性指标,对几十种生产经营可能出现的问题均有具体明确的奖罚条例,针对性强。
『柒』 上市公司的工资是怎样规定的,普通员工的工资谁定,公司高层的工资谁定是不是上市公司的工资比一般公司
上调公司的工资和其他公司的工资一样,普通员工是由董事会或管理层定的。公司高层的工资是由董事会定的,但是,需要与企业及当地情况相符,不合理的,不允许所得税前列支。
至于上市公司比一般公司工资高,明确的说法没有,事实上也不一定就比一般公司高。但是,由于上市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大,又有盈利要求,同时出于宣传等方面需求,很多上市公司采取了高工资策略,但这不是绝对的。
『捌』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如何计算
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数处于激励适度的区间,而市场化程度较低、进入壁垒较高、政府管制力度较大的行业的上市公司则存在较为严重的激励不适现象,包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两种情况。就ST公司而言,激励过度公司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而激励不足公司所占比重则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这一结论说明对于ST公司的高管薪酬而言,激励过度是主要问题。
就行业薪酬结构而言,交通运输仓储业、电子行业由于开放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结构比较合理,而采掘业,水电煤气业,金融保险业等则由于受到国家政策保护,其高管薪酬结构不太合理。
通过从基本特征、治理特征和公司绩效三个方面对影响高管薪酬的因素进行分析,该报告得出一个令众多经济学人士都吃惊的结果: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大部分企业的业绩出现下滑,反映公司绩效的一系列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大幅下跌。但由于工资刚性,高管薪酬水平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个别企业有“零报酬”现象,但是大部分高管的薪酬并没有随公司绩效的下降而下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高管薪酬水平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变得并不显著。
“业绩与薪酬无联系是很可怕的结论”,国务院发展中心企业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兆熙表示,薪酬指数研究结果说明了公司治理结构失效、高管道德等方面的失效。
『玖』 谁知道高管天价薪酬为何如此扎眼
“天价高薪”一经披露,旋即引来许多争议。
有的上市公司给出解释说,高管们的基本工资并没有大变化,主要是“激励部分”的变化和兑现。这样的解释并不能掩盖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薪酬激励是必要的,收入有差距是正常的,但高管与工薪阶层收入差距急剧拉大,甚至无限拉大则是不正常的。即使是在那些高管们标榜的发达国家的高管薪酬,也是断然不能和普通职工、社会平均收入拉得过大的。
去年年初,美国一些公司高管的“天价薪酬”的合理性和透明性就惹来众多争议。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远在千倍之上,而且前者的上涨速度也远远超过一般员工收入的涨幅。不少员工纷纷质疑:一个人的贡献真的可以抵得上1000个人?质疑声中,世界最大家装用品零售商——美国家得宝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被迫辞职。
在动辄与“国际接轨”的流行风里,国内上市公司高管的“天价薪酬”也在连创新高。引来声声不满的“天价薪酬”,还再一次折射出上市公司轻视回报股民的顽固恶疾。相比股民们微薄的投资回报,年年创新高的高管薪酬拿得并不叫人信服。2007年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恐怕有许多值得载入历史记忆的数字。投资者开户数超过了1.3亿,贡献了超过8000亿元的融资额度,上缴了超过2000亿元的交易印花税,此外还有数额不菲的交易手续费。但对股民的回报情况却叫人失望。回报股民是“铁公鸡”,给高管薪酬激励却一再创新高,这样的强烈对比,怎么能让公众信服?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市场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这是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个原则。遗憾的是,从“天价薪酬”的创新与回报股民的滞后来看,似乎完全无视考虑社会公众的承受能力。上市公司高管们的“天价薪酬”一次次令人瞠目结舌。众目睽睽之下,高管们的“天价薪酬”注定必须拿出一个更为合理、公正的样板,以及限高规定。否则,再正当的程序审批和激励机制也难以平息纷至沓来的公众和股民的非议。
『拾』 高管拿过高的薪金有何弊端
高管拿高薪是合理的,不存在弊端的说法,与他们创造的价值相比,高管的薪酬并不算过高。
1.顶级公司商业机会增加是高管薪酬上涨的原因之一。相比前辈们,如今的高管被要求经营更加全球化的公司。
通常认为,CEO的高薪主要是为了敲诈员工,但这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历史。从大多数衡量标准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已经变得更加严格和严格,但首席执行官的薪酬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不断上升。这表明,为越来越艰难的工作招聘顶尖人选符合企业更广泛的利益。
2.高管的高薪有其合理性,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公司价值。
最高的首席执行官薪水是付给外部候选人的,而不是给那些心安理得的内部人选,这又一个迹象表明,CEO的高薪并不是以牺牲公司其他人为代价的某种形式的掠夺。当公司将首席执行官的薪酬与股票价格挂钩时,股票市场的反应是积极的,这表明这些做法不仅为首席执行官创造了企业价值。
高管人员即高级管理人员,就是指公司管理层中担任重要职务、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掌握公司重要信息的人员,主要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