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案例

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案例

发布时间:2022-06-05 20:49:34

❶ 公司对公司购买示例有哪些

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
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
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
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

❷ 并购案例分析

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0月8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并从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本文拟以新办法实施后即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发生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力图在案例的统计分析中寻找具有共性的典型特征以及一些案例的个性化特点。

一般而言,从目前发生的多数并购案例看,若以股权发生转移的目的区分,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出于产业整合的目的进行战略并购;二是以买壳收购为手段,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而后以再融资为目的的股权变动。本文分析的重点将结合控制权转移的途径,侧重于从收购目的即战略并购和买壳收购入手。也就是说,本文分析的第一层次以目的为主,第二层次将途径及其他特征综合作分析。基于此,我们统计出共有49例并购案例,其中战略并购30例,买壳并购19例。战略并购类案例控制权尽管通常发生了改变,但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发生重大改变。收购人实施收购的目的主要有:提高管理水平进行产业整合、投资进入新的产业、其他(如反收购、利用上市公司作为产业资本运作的平台、MBO等)。买壳收购类案例主要包含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和政府推动下的资产重组(重组和收购方也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主要资产都会发生重大改变。上市公司收购案例的统计分析均来源于公开披露的信息。

战略并购案例分析

一、并购对象的特征

1、 行业特征----高度集中于制造业。按照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所有1200余家上市公司分别归属于22个行业大类中(由于制造业公司数量庞大,因此细分为10个子类别)。在本文研究的30个战略并购案例分属于其中的12个行业,行业覆盖率达到了55%。占据前4位的行业集中了19个案例,集中度达到了63.3%,接近三分之二。

从统计结果看,战略并购在高科技、金融、公用事业等市场普遍认为较为热门的行业出现的频率并不高。相反,战略并购却大部分集中在一些传统制造行业(如机械、医药、食品等)。在8个制造业子行业中发生的案例共有25项,占据了83.3%的比例。由此可以认为,战略并购对象的行业特征相当显著,有超过80%的案例集中于制造业。

如此鲜明的行业特征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全球制造业基地向中国转移的大趋势。可以预见,正在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为上市公司在制造业领域的战略并购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

研究表明:"制造业目前是中国经济的中坚,但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过程,因此制造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由于"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低、技术层次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具备了产业转移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在实现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产业整合的过程中,战略并购无疑是最为快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2、地域特征----与区域经济战略相关。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较广,30个案例分布在18个省市,最多的是江苏和广东,但也分别只有4个和3个案例,两者合计仅占23%,不足四分之一,因此地域分布是较为分散的。其中西部地区和华东相对较多,分别有11家、9家,两者合计占了案例总数的三分之二。

尽管战略并购的地域特征并不显著,但是可以发现并购活跃的地区也是区域经济活跃(华东五省一市)以及受到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扶持的地区(西部大开发)。因此,近期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应该引起关注。而东北地区将是下一阶段的黑马。

3、股权特征----股权结构趋于合理。战略并购对象的大股东股权属性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深达声、ST黑豹、恒河制药之外,其余清一色的是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其中由国资局、财政局持有的纯国有股就有10家,占了三分之一。这与目前国有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大环境、大趋势相吻合。

4、所处市场。在30家公司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公司有16家、深圳挂牌的14家,因此在战略并购中可以将沪深两市视为统一的市场。没有明显的差别。

5、上市公司特征。上市公司业绩分布较广,巨亏股、亏损股、微利股、绩平股、有配股资格、绩优股等各个层次的公司都有。拥有再融资资格、绩平微利股以及亏损股各有10家,各占三分之一,比例非常平均。

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普遍较好,除4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外,其余均低于66%。

上市公司规模分布:以中、小盘股居多,其中仅有3家公司的总股本大于4亿股(通常市场认为的大盘股),其余90%的公司总股本均在4亿股以下。这主要与收购成本相关,目标企业的规模大,相应的收购成本也较高。

6、战略并购的类别。战略并购对象与收购人同处相同行业或属上下游关系的共有15家,占一半的比例。按照通常战略并购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即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在本文研究的30个战略并购案例中,混合并购占据了主导地位,共有15家,占50%;横向并购有10家,占三分之一;而纵向并购最少,仅有5家,占六分之一。

一般而言,混合并购体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横向并购则更多的体现出企业规模化的经营战略,纵向并购应该属于企业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的手段。从中国上市公司战略并购案例的类别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目前中国企业经营战略的整体取向。尽管不少的企业深受多元化之苦,但是目前中国企业以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的仍旧居于主流地位。

企业经营战略决定了战略并购对象选择的关键依据之一。战略并购是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的手段。因此,战略与并购是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并购下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如何实现企业经营战略与并购手段的有机结合等都是值得每一个立志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研究的课题。

7、非流通股比例。战略并购案例中,非流通股比例在30%至75%之间。其中有20家的非流通股比例在50%至75%之间,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二、收购人的特征

1、地域特征。战略并购案例中属于本地收购(收购人与收购对象同处一省)的有11例,占三分之一强。在异地收购中来自于广东的买家最多,共有4家,占异地并购案例的三分之一;另外来自于海外(东南亚)和浙江的有3家,上海有2家。可以看出收购人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即集中于经济增长迅速的地区。

2、 收购人属性。战略并购的收购人主要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或关联公司、外资等三类,30个案例中有3家外资、10家上市公司或关联公司、16家民营企业和1家信托投资公司。因此,寻找收购人可多关注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他们通常较一般的民营企业对资本市场更熟悉,更认同资本运作对企业的高速成长所起的作用,同时他们比其他的上市公司有更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更迅速的决策机制。作为民营上市公司,他们有一般企业所难以匹敌的融资渠道和资金实力。民营上市公司(指直接上市)的经营战略、发展扩张的路径、以及并购手段的使用等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三、交易特征

由于有7家公司是通过间接收购的方式出让控股权的,交易的方式与控股股东相关而与上市公司不是直接相关,因此此处不作为研究对象。

1、交易规模。涉及法人股转让的交易规模较小,3家公司均在1亿元以内。战略并购中涉及国有(法人)股,采用直接收购方式的交易规模大多在1到3亿元(其中,20家公司中有16家均在2.6亿元以内)。另外5000万元左右的2家,交易规模在3.5到4亿元的有2家。20家公司的平均交易规模正好为2亿元。

2、交易溢价。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无溢价定义为:考虑到基准值选择上的差异,按净资产值或高于净资产10%以内的价格交易都属于无溢价的情况。在20家涉及国有(法人)股战略并购的公司中,有7家公司溢价,幅度在10%到90%之间,有溢价的交易,平均溢价幅度为35%。

3、 收购方式。

(1)回避要约收购。由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收购上市公司30%以上股权时会涉及要约收购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公司采取了回避持股超过30%的方式。30个案例中,收购后比例过30%的有11例,占三分之一,其中2家已经实施了要约收购。另外有2家公司(荣华实业和新疆众和)没有得到要约收购豁免,后来不得不采取减持至30%以下的方式回避要约收购。

(2)间接收购。虽然间接收购方式并不能绕过要约收购的障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采用这种收购方式的案例越来越多。根据相关公司在收购报告书中的表述,当收购人绝对控股(即持股50%以上)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时,一般认为收购人即已控制了大股东所持有的所有上市公司股权,如果比例超过30%,则涉及要约收购问题。在目前的战略并购中已经出现了7例间接收购的案例,除ST天鹅外其余6家公司都超过了30%持股比例。这6家公司中,2家已经实施了要约收购,2家是ST公司,另外2家存在经营亏损的情况。

间接收购方式的流行可能主要有三方面的优势:

首先,信息披露略少于直接收购,例如通常只披露交易总价而不披露被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财务状况;

其次,大幅减少收购现金支出,通常这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负债累累,净资产值极低,收购标的价格比直接收购上市公司低得多;

最后,由于大股东的控制方通常为地方政府,如果收购方单单将优质的上市公司买去,通常谈判会很艰难,但间接收购类似于以承债方式整体兼并破产企业,一般更易为地方政府所接受。

4、 交易审批。战略并购交易的审批流程如下(一般情况下):

交易双方董事会通过→收购对象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交易双方股东大会通过→财政部、主管部委(教育部、经贸委)批准→证监会无异议、豁免全面要约收购义务→过户。

在2003年3月底之前发生的16个案例中有10家已经获得财政部的批准(根据截至2003年8月22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其中9家是在2003年批准的。通过率高达62.5%,假如不考虑有两起外资并购的案例涉及较为复杂的程序的话,通过率超过70%,这表明2003年财政部、证监会加快了审批进程,使上市公司收购交易大大提速。但是其中只有两例是4月之后批准的,这主要是因为国务院机构改革,国资委行使审批职能尚未到位,导致5月份以来审批进程又再次受阻。相信这只是交接环节上过渡时期的问题,随着各部委职能的到位,审批进程会恢复正常。

从未获得批准的这6个案例特征看,仍有共性值得关注。主要是转让股权比例,其中有5个案例的出让股权都超过了总股本的30%(不论是否有非关联公司分别受让)。而在10个获得批准的案例中仅有3家属于此种情况,其中2家采取了要约收购的办法,另有1家采取了两收购方分别受让,而且2家公司受让股权比例相差较远。

买壳收购案例分析

在19家买壳收购的公司中,14家是比较典型的民营企业买壳上市、资产重组的案例,5家是典型的政府推动型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案例。

一、壳资源特征

1、地域性特征。基于买壳性质的重组有一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上市公司当地进行的重组占了相当的比例。在本文分析的19个案例中就有6例是在本地公司间进行重组的,其中四川3例,济南、海口、广东各1例。其次,从壳公司所处地域来看,地域分布不太明显,川、黔、滇、琼、沪、皖、粤、鲁、蒙、鄂、湘都有分布。从买壳的公司来看,散布于川、黔、琼、粤、鲁、陕、浙、苏、京,剔除同地域的转让,浙江民营企业收购外地公司为2例,陕西、北京收购为2例,苏、黔各为1例。

2、行业特征。壳资源有较突出的行业特征,壳资源相对集中于传统的制造行业,其中化工行业2家,纺织服装2家,冶金机械4家,食品饮料1家;而商贸旅游酒店等服务型行业也有3家公司;另综合性公司2家,电子通信3家,软件企业1家,文化产业1家。从行业分类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制造业是壳资源比较集中的领域,而科技类企业由于行业景气等原因,由于企业自身质地不佳导致业绩下滑,也成为壳资源新的发源地。

3、所有权特征。壳资源的出让人中有财政局、国资公司6家,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企业5家。以上13家涉及到国有资产转让审批的计11家(另2家受让方同为国有企业)。其余8家均为社会法人股的转让,无需国资委审批。当然,其中有3家同时转让了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很有意思的是,ST渤海、沪昌特钢在转让的过程中,有部分社会法人股转为了国有法人股,这种看似逆潮流而动的行为明显体现了政府推动的意图。

4、财务特征。

(1)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低于1元的7家;每股净资产1元至1.5元的4家;每股净资产1.5元至2元6家;每股净资产高于2元的2家。从中可得出每股净资产低于2元的壳资源较受青睐,这可能是考虑到收购成本的原因所导致的。

(2)每股收益。在收购协议签署最接近日期的上市公司业绩来看,未亏损企业有5家,但非常明显的是这5家企业的业绩状况也呈下滑趋势,且大多集中于每股收益0.05元左右。毋庸置疑,本文所涉及到的ST公司全部为亏损企业,且亏损至少两年。但各家经营状况不一,从2002年年报来看,亏损从-0.171元到-0.50元不等。

(3)股权结构。壳资源具有非常突出的股本特征,买壳收购类公司的总股本大多集中于1亿股到2.5亿股之间,总股本在1亿股以下的公司(袖珍股)有2家,在1亿股至1.5亿股间的公司有8家,1.5亿股至2.5亿股间的公司有8家,仅有1家总股本超过7亿股(可视做特例)。

而非流通股比例均大多集中于44%到75%之间,其中50%以下的公司仅有3家,50%以上65%以下的有9家,65%以上75%以下的有6家,75%以上的仅为沪昌特钢,其总股本超过了7亿股。

(4)资产负债比率。我们认为资产负债比率的状况反映的是公司对债务杠杆运用的效率,40%以下的负债比率反映公司资金运用效率不高,40%到60%相对适中,60%以上有偿债风险。

基于此,统计上述公司在股权转让前的资产负债比率可以看到,壳资源的负债情况分布比较均匀,其中40%以下的公司有6家,最低的红河光明,仅为5.6%;40%至60%的有6家;60%以上的有7家,最高的ST金盘为99.29%,也正因此,公司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最终被司法划转。而对于那些资产负债比率较低的公司,收购方压力较小,也完全可以通过资产置换方式将负债比率较高的资产置换入壳公司,以达到自身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

5、经历两次以上重组的公司。经统计,经历两次以上重组的公司有8家,其中诚成文化、湖大科教有3次重组。当然这其中沪昌特钢因为母公司被整体划转至宝钢旗下而经历了一次实际控制人的变化,但股权性质未发生变化。而其他公司的首次重组大多为国有股变更为法人股,这就为未来的其他法人股东入主奠定了基础,降低了转让的难度。

二、买壳方的特征

1、买壳方属性及规模。买壳方中有14家民营企业(包含2家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有5家国有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买壳案例均拟对壳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公司规模:由于收购方的净资产披露信息不完整,故我们对部分公司只能使用注册资本。除了只披露注册资本以外收购方,其他收购方净资产均在2亿元以上,其中2家国企重组方的净资产规模更是超过15亿元。

而从披露的收购方利润状况来看,净利润分布苦乐不均,低的全年不过331万元,高的全年达到1.58亿元。

2、行业特征。买壳方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四大行业:房地产、机械设备、医药和通讯设备,分别有4家房地产企业、4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3家医药企业、3家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以及环保、化纤、商业、专业市场开发、建材企业各1家。买壳方显现出以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为主的格局。尤其是近两年,房地产企业正通过买壳等方式加快进入资本市场。

3、收购资金的来源。在本文提及到的19家案例中,收购资金大多来自于自筹,但同时也有部分来源于银行借款或下属公司。其中非常明显的就是沪昌特钢的收购方西安高新运用2亿元的自有资金和8.55亿元的银行贷款进行收购。而偿还银行贷款的资金来源又是收购完成后进行重大资产置换时注入上市公司的价值11.9亿元的地产,这样西安高新既偿还了贷款,又实现了套现,可谓一举三得。另五洲集团用于收购ST明珠的资金、华业发展收购仕奇实业的部分资金也来源于银行借款,且这些资金的金额与所使用的自有资金的数量不相上下。不过利用银行贷款实施收购与《贷款通则》第五章第20条(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发生冲突。在实际已发生的案例中已屡屡出现向银行借贷完成股权收购的事实,但并未发现因此而失败或被明令禁止的,所以我们认为,通过借贷进行收购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它无疑是存在法律缺陷的。

❸ 近两年你知道哪些企业合并的案例

2013年5月29日晚,双抄汇国际发布公告称袭,公司与美国史密斯菲尔德达成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收购后者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71亿美元。这次并购不仅价格高,而且目的不明确,非常类似外资收购掏空中国企业的常用手法。双汇国际将支付给史密斯菲尔德47亿美元现金,并承担后者约24亿美元债务。此次收购价为每股34美元,较史密斯菲尔德在公告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约31%。双汇国际承诺,收购完成后将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总部不变,同时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并将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农场继续合作。

❹ 2005至2010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案例, 越全越好,最佳答案追分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进行并购投资的模式很多,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即跨国公司在华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与不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
一、跨国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在华并购的主要模式
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持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方式主要有7种:
1.跨国公司协议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在我国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分割的情况下,外资协议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是并购活动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由于目前跨国公司尚不能直接从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场难以占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够交易的B股市场上,上市公司发起人持有多数股份,而这部分又多以国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大量流通股份,并通过要约收购的可能性不大。《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转让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预见,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将大量地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2.跨国公司直接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权,即跨国公司参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达到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如阿尔卡特(法国的世界著名电信跨国公司)通过从中方股东手中收购上海贝尔10%加1股的股份,同时买断比利时公司拥有的上海贝尔8.35%的股份,从而其对上海贝尔所持的股份增加到50%以上(50%的股权+1股)。由于上海贝尔是由中外合资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上海贝岭25.64%股权,也转由合资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持有。通过这种方式,阿尔卡特不仅打破了电信领域外资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实现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规避现有政策限制,因此,它将成为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一种主流模式。
3.我国上市公司向跨国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定向增发,是国际上通行的借壳上市模式,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向收购方定向增发新股,以获得收购方的优质资产,而收购方在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同时,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新发行的股票而获得控制权的收购方式。《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后,证监会又陆续发布一些与上市公司收购有关的配套文件,包括《上市公司以股份置换资产试点意见》(即定向发行),使以优换劣这样的非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行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得以调整。笔者认为,定向增发的推出,将极大地改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模式,消除我国上市公司重组中的一些体制性障碍。
4.我国上市公司向跨国公司定向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种模式在我国已有案例,如2003年1月23日青岛啤酒公司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公司与全球最大的啤酒巨头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签署的《战略投资协议》”的议案和“批准及同意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向青岛市国有管理资产办公室、安海斯-布希及与他们各自一致行动的人士授出豁免,容许该等人士毋须提出强制性收购建议、收购本公司所有已发行的股份”的议案。这标志着青岛啤酒公司向AB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所需的必备法律程序已基本完成,按照约定,2003年3月开始向AB公司发行可转债。
5.跨国公司先与我国上市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反向收购上市公司的资产。反向收购是指企业并购中收购方向被收购方出售资产,并利用被收购方所支付的现金来全部或部分支付收购价款的行为。反向收购中,收购方的最终意图是从控股股东单位购买足以从管理上主导被收购方的股份,而被收购方及其控股股东单位从战略和产业调整的角度考虑也愿意被收购。反向收购合并其实是一项交易,未上市公司买进并控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份后再进行合并,然后由未上市公司改组成新的董事会并控制该董事会。此项交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结果是未上市公司变成了上市公司。例如,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投资2亿美元与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控股70%,之后,合资公司斥资3.2亿美元反向收购轮胎橡胶公司核心业务和资产。
6.我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或在海外的“窗口”企业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股份。华润集团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系列收购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华润集团是设立在香港的著名“窗口”企业。1999年6月,华润集团调整产权结构,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华润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职能。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收购万科8.1%股权,持股量增至10.8%,成为万科最大的股东。2000年6月30日,五丰行(中国华润总公司的子公司)属下的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2001年9月,华润以中国华润总公司的名义斥资1.5亿元收购四川锦华51%的股份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在医药领域,华润集团已经与东北制药集团签订合资意向书,香港华润将控股东北制药集团,从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东北制药,目前正处于资产评估阶段。2002年12月初,华润集团以2亿元拍得8698万股ST吉发国有法人股股权,从而将取代吉发集团成为ST吉发新的控股股东。华润在内地跨行业的大规模收购已经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形成了“华润系”。
7.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境外流通股票(如B股、H股、N股等)的形式或者其他金融创新模式进行的并购活动,也将成为并购市场的一大亮点,并且这类创新模式将更具有想象空间。
二、跨国公司不通过股票市场在华并购的主要模式
跨国公司在华不通过股票市场而进行并购的模式主要有8种:
1.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直接整体并购。整体并购是指对资产和产权的整体转让。一般来说,整体并购在并购方实力十分雄厚,而被并购方实力差距较大时才有可能发生。由于跨国公司相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实力对比的差异无疑是非常大的,因此,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整体并购时有发生。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中策模式”。1992年4月,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础上易名而成的)收购了山西太原橡胶厂,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以后外资在华并购的先河。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策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屡屡有惊人之处。1992年5月中策公司收购了福建泉州37家国有企业;1992年9月中策公司收购了大连轻工局所属的全部企业,创办了合资企业102家;中策公司在杭州、宁波、无锡同样创办了数十家控股型合资企业。中策公司在华的并购投资累计达到30亿万元,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成为“中策现象”。
2.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直接部分并购或与我国企业新组建合资企业。部分并购是指对资产和产权的部分转让。一般来说,部分并购在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实力差距较小时经常发生。合资企业的组建也可以看作是部分并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的并购是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3.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收购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份。胡峰(2003)建立的模型证明:合资双方不断相互了解与相互学习,是合资企业结构不稳定的根源。目前大量存在的中外合资企业普遍具有内生的结构不稳定,最终会走向终结,终结的最主要方式为合资企业的一方被另外一方收购了股份。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具有长期的战略目标,而中方合资者主要是针对短期效用函数进行博弈。合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倾向,且学习能力大大强于合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一旦外方的监督技术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合资企业的外方就会显示出收购合资企业的强烈偏好,取得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合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收购合资企业中的中方股权有两种主要方式。第一种是有增资时的收购;第二种是没有增资时的收购。应该看到,我国有相当多的合资企业是我国对跨国公司进入领域严格限制政策的产物,随着我国对人世承诺的逐步兑现,会进一步加快合资企业走向终结。目前外资在华的“独资化”倾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4.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收购。例如,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三家联手收购山东大宇整车部分(烟台车身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在重组后成立的新合资公司中,上海通用成为最大的股东,拥有50%的股份。
5.我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公司或窗口企业在内地对非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比如华润集团的子公司华润创业啤酒有限公司从1994年收购沈阳啤酒厂开始,到2002年底时,华润在内地已经收购了20多家啤酒厂,特别是在2002年收购了武汉东湖啤酒厂以后,华润啤酒的生产规模已经处于我国啤酒市场的行业老大地位。
6.跨国公司重组其在华分支机构。联合利华在华子公司的重组无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证。联合利华于1986年与上海制皂厂、上海日化开发公司合资组建上海利华有限公司。由于受当时的中外合资企业法规所限,联合利华在我国的扩张中一直延续着上海利华的合资模式。到了1999年,联合利华在华合资企业的数量已激增至14家。为了对在华企业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联合利华当年掀起了一场颠覆式的大调整,将其在中国的业务切分为三大块。14家企业经过重组后,不但大都收编为联合利华的控股公司,而且开始归并到4个明确的法人主体名下。联合利华当时的重组效果异常显著,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人员从120多调整到不足30人。为了对在华企业进行更加有效的组织管理,联合利华2002年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调整。
7.跨国公司母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间接导致它们在华子公司之间的并购。例如,2002年5月7日,惠普完成了对康柏的并购交易,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和打印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技术服务供应商。由于惠普和康柏在华都有各自的子公司,因此惠普和康柏合并以后,它们在华的子公司也进入了合并日程。
8.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向其他跨国公司出售资产。这种模式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创新模式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除了已有的模式外,还将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跨国公司可能在将来采用的创新模式主要有:
1.跨国公司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获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生效无疑为跨国公司直接进入我国A股市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以后会有跨国公司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进入我国A股市场。
2.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拍卖和债权方式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我国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于到期债务不能清偿而被提起诉讼,其所抵押的公司股权将通过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而被拍卖。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拍卖市场获得相应上市公司的股权。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资介入拍卖市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见《拍卖法》第33条的规定)。
3.跨国公司通过债权市场间接收购我国企业。跨国公司将有可能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债权而间接获得其股权,即“债权转股权”。这种并购模式广泛流行于国外的企业并购市场,很多投资公司都会低价收购目标公司的债权,然后通过使目标公司重组,将债权转化为股权,在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后再出卖股权,从而获得巨大收益。这种并购模式也受到国内法律体系的支持。例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开始将不良债权打包,向包括国外投资者在内的广大投资者出售,以期实现资产的盘活,因此外资介入这些不良债权,有助于直接获得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
4.跨国公司出面征集代理权而取得我国企业的控制权,但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期内起到获取公司控制权的作用。过去,一般是国内机构征集代理权,在未来必将会出现由跨国公司征集代理权的案例,因为在征集代理权的法律方面对跨国公司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跨国公司可以先占有一部分股权,然后凭借股东地位发出征集委托权的要约,在成功以后,按自己的意愿改组董事会,贯彻自己的经营战略,并可以为今后实质性的收购奠定基础。对于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协议中限制外资所占份额的行业,此种代理权的争夺对跨国公司更有意义。
5.跨国公司在华上市子公司吸收合并我国企业的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对外资企业开放,预计会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上市的现象,因而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并购模式,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但由于外资企业上市的门槛较高(如持续三年盈利、需要整体上市,防止剥离上市和捆绑上市、需要一年的上市辅导期等),因此这种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6.我国上市公司委托跨国公司进行股票托管与期权方案相结合的模式。2001年4月,宁夏恒力面向境外投资者公开征集股权受让人,计划通过股权委托管理和签订《股权远期转让协议》的方式引进外资股东,后因政策原因叫停,但随着将来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这种模式仍有操作空间。
7.跨国公司要约收购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股票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并购的目的。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股权结构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给要约收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随着2002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A股市场进一步开放,这种模式会大行其道。

❺ 医药行业发展前途大嘛

2013年医药上市公司并购节奏明显加快,并购案例超过20个,2014年这种态势继续发酵,双龙股份、康恩贝、南京医药等纷纷停牌拟并购收购。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2013年医药并购进入深入挖掘,总结了三大特点:1)从“以国资为主导”到“各方资本加入”,2)增加产品链、扩张产品线,甚至是进入新的领域,3)以实现协同效应为目的的战略并购渐成主流。
一方面,大多药企特别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新药研发能力较弱,新药数量少,产品科技含量偏低,自然成为并购市场中的猎物。再者,中小医药企业中,既懂专业知识,又能拓展市场、参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国内药企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并购获得技术人才团队是很多药企并购的目的之一。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兼并重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对于龙头优势企业来说是跨越发展良机;但另一方面,不少医药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盘考虑,有些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目前从医药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普遍溢价较高,成本高昂,未来是否能顺利整合以及整合后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❻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有哪些

这里给你提供一些Intralinks平台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Intralinks公司为遍及全球各国、各行业的客户提供安全、创新、提高生产力的解决方案,助力高价值并购、债务资本市场和银行交易。比如美 国桑普拉能源公司(Sem pra Energy)使用Intralinks,完成旗下未来能源控股公司(Energy Future Holdings) 重组业务, 交易金额94.5亿美元。再有借助Intralinks问答功能,瑞士 信贷银行提升了并购流程的效率,并节省了大量时间等成功案例。官网上还有很多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感兴趣可以网站上了解一下。您的采纳是我的动力

❼ 近几年进行过资产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009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愈加活跃,数据显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内推出或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达到3330亿元。在这些并购重组活动中,以促进产业整合、行业升级为目的的国有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最为引人瞩目,同时,众ST公司为“保牌摘帽”而进行的借壳上市等一系列并购重组也为二级市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其中,102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或现金支付收购资产的方式进行重组,其余公司则多采用资产置换,或出售资产同时进行吸收合并、定向增发收购资产的方式进行重组。钢铁行业区域性的整合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攀钢系的重组刚刚落下帷幕,唐钢系(唐钢股份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山钢系的重组已经开始。西飞国际、银河动力等航天军工行业的重组也没有间断。

2009年陡然增多的是电力行业的并购重组。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银电力、桂冠电力和豫能控股等8家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定向增发等方式购入电力资产,除长江电力外,其余7家公司购入资产总额达166.67亿元。

此外,医药行业也有5家公司进行重组。上海医药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同时定向增发收购资产。汽车行业也有上海汽车、星马汽车、华域汽车、长春一东和东安黑豹等5家公司进行并购重组。
临近年底,ST公司又将为“保牌摘帽”进行冲刺。而每年也有不少ST公司通过重组实现“华丽的转身”,如原*ST兰宝重组后更名为顺发恒业、*ST亚华更名为嘉凯城。其中,10月份以来就有包括*ST嘉瑞、ST建机、S*ST万鸿和S*ST朝华在内的11家ST公司推出了具体的重组方案。S*ST万鸿11月24日披露了资产重组草案,公司拟向佛山市顺德佛奥集团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顺德区富桥实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所合计持有的佛山市奥园置业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3.16亿元。

房地产公司一直热衷于借壳上市,今年进行重组的ST公司中又有22家公司重组后将投身于房地产业。如通过重组购入北京新华联置地有限公司的S*ST圣方,购入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S*ST兰光,购入北京天润置地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ST嘉瑞。

❽ 药品市场预测的案例

引 言
目录
第一章 医药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与预测 8
1 中国医药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8
1.1 中国医药经济总体运行状况 8
1.1.1 中国医药行业发总体展趋势 8
1.1.2 中国与其他国家主要市场的比较特点 9
1.1.3 中国制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挑战与机遇 10
1.2 2005年医药经济总体运行状况 13
1.3 中国医药行业概述 19
1.3.1 中国医药市场与医药终端分析 19
1.3.2 中国医药经济特征与投资价值 22
1.3.3 2005年中国医药行业热点概述 24
1.3.4 2005年中国医药产品进出口分析 30
1.4 2005年中国医药企业并购情况概述 34
2 2006年医药经济运行展望 38
2.1 医药行业2006展望(药品降价) 38
2.2 2006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机遇 39
2.3 2006年中国医药行业面临五大趋势走向 41
2.4 2006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43
3 医药行业近5年预测与“十一五”产业格局预测 47
3.1 近5年医药行业态势 47
3.1.1 重组是重头戏 47
3.1.2 区域市场联动 47
3.1.3 整合物流中心 48
3.1.4 走出去与引进来 48
3.1.5 后GMP时代的竞争 48
3.1.6 医院改革将有突破 49
3.1.7 药品定价市场化 49
3.1.8 招标采购步入正轨 50
3.2 “十一五”医药产业格局预测 51
3.2.1 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51
3.2.2 “十一五”医药产业格局 52
3.2.3 产业总体竞争态势 53
3.3 2005-2010年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55
4 2001—2004年医药经济运行回顾 59
4.1 2004年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回顾 59
4.1 2003年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回顾 60
4.2 2002年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回顾 62
4.3 2001年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回顾 64
第二章 医药行业经济的影响因素 67
1 政策环境 67
1.1 药品监管体制 67
1.2 药品生产、经营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 68
1.3 药品管理法规体系 70
1.4 2003年药品监管重点内容 73
1.5 2004年药品市场监管与整治重点 75
1.6 2005年监管动态 77
1.6.1 国务院2005年食品药品专项整治 77
1.6.2 制药类上市公司广告成本将大幅下降 78
1.6.3 国家药监局推进药品分类管理 78
1.6.4 2005年起实行的3个新法规 79
1.6.5 200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概况 79
1.7 2006年中国药品监管 80
1.7.1 从2006年起十大类药品需凭处方销售 80
1.7.2 2006年建立违法药品广告警示制 80
1.7.3 药监局出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听证规则(试行) 》 81
1.7.4 GMP飞行检查不少于15% 81
1.7.5 药品委托生产渐次放开 83
2 社会人口环境的医药行业的影响 85
第三章 医药工业分析 86
3.1 2005年医药工业统计 86
3.2 2005年中国医药上市公司情况分析 88
3.3 政府对药品工业的宏观调控 90
3.3.1 全面实施GMP认证 90
3.3.2 严格新建药厂的审批 92
3.3.3 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92
3.3.4 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93
3.3.5 加强医院制剂管理 93
3.3.6 制药企业异地建库 94
第四章 医药商业分析 95
1. 医药商业环境 95
1.1. 企业准入秩序有所改善 95
1.2. 政府鼓励发展药品连锁经营 95
1.3.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政府价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流通业混乱局面 95
1.4. 医药商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96
2. 医药商业格局 97
2.1. 药品批发企业 97
2.2. 医药零售企业 97
2.3 中国医药商业行业整合分析 98
3. 医药商业状况 102
3.1 2005年医药商业现状 102
3.1.1 中国医药商业经营状况 102
3.1.2 中国医药商业竞争分析 105
3.1.3 生产商和零售商对医药分销的依赖将增强 110
3.1.4 外资进入中国医药分销业 111
3.1.5 主要医药商业企业分析 112
3.2 2002—2004年医药商业整体回顾 114
3.2.1 2004年中国医药商业发展特点 114
3.2.2 2003年医药商业整体运行状况回顾 116
3.2.3 2002年医药商业总体情况 117
4. 医药连锁经营 120
4.1. 发展契机 120
4.1.1. 政府大力支持 120
4.1.2. 竞争的必然产物 120
4.1.3. 丰厚的利益回报 120
4.1.4. 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120
4.2. 发展现状 121
4.3. 资本注入方式 128
4.4. 主要企业规模情况 128
4.6 中国医药连锁店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 129
4.7 中国医药连锁业信息化分析 130
5. 医药物流现状 133
5.1. 发展状况 133
5.2. 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的紧迫性 135
5.3. 发展医药物流的对策 136
5.4 中国医药流通产业开始全面整合 137
6. 医药电子商务 140
6.1. 政府对医药电子商务的政策 140
6.2. 实施现状 141
6.2.1. 医药电子商务的分类 141
6.2.2. 医药电子商务的运营 141
6.2.3. 国内已开展B TO B电子商务的主要网站 142
6.3. 医药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42
6.3.1. 基础条件差,投资不足 142
6.3.2. 电子商务意识淡薄 143
6.3.3.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应该如何在网上销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43
6.4. 发展前景 143
6.4.1. 医药电子商务网站逐步建立 143
6.4.2. 医药电子商务B to B将快速增长 143
6.4.3. 医药电子商务B to C前景广阔 144
7. 医药商业发展趋势 144
8 国内主要地区和城市医药商业情况 146
8.1 北京药店现状分析 146
8.2 浙江省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147
8.3 湖南医药商业发展分析 150
8.4 中国西南医药物流发展 154
8.5 中国东北药品零售市场格局 157
8.6 山东医药商业发展概况 159
第五章 终端市场分析 163
1. 国内医药市场规模 163
2. 医院用药分析 163
2.1. 2004年医院用药总体概况 163
2.2. 各大类药品医院用药分析 164
2.2.1. 全身用全身抗感染药 164
2.2.2. 心血管系统用药 165
2.2.3. 消化道和代谢用药 165
2.2.4.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 166
2.2.5. 医院溶液制剂 167
2.2.6. 神经系统用药 167
2.2.7. 血液和造血器官用药 168
2.2.8. 肌肉-骨骼系统用药 168
2.2.9. 呼吸系统用药 169
2.2.10. 泌尿生殖系统和性激素 169
2.2.11. 全身用激素制剂,性激素除外 170
2.2.12. 皮肤科用药 170
3. 零售市场分析 171
4. 药品终端构成情况 175
4.1. 医院 175
4.1.1. 卫生机构总数有所增加 175
4.1.2. 诊疗人次数稍有下降 176
4.1.3. 入院人数有所增加 176
4.1.4. 医院病床使用率上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下降 176
4.1.5.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缩短 176
4.1.6. 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继续增加,增长幅度下降 177
4.1.7. 药费比重下降,检查治疗费比重上升 177
4.1.8. 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 178
4.2. 零售药店 179
4.2.1. 零售药店数量变化 179
4.2.2. 药店店员行为 179
第六章 药品研发 185
1. 1999年—2002年药品注册情况分析 185
2.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86
2.1. 中成药地标准转国标 186
2.2. 中国中药保健药品整顿工作圆满完成 186
3. 新药注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87
3.1. 形式审查 187
3.2. 技术审查 187
3.3. 临床试验 189
4. 中国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趋势 190
4.1.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90
4.2. 面临的新问题 191
4.2.1. 药品专利保护面临危机 191
4.2.2. 中药品种保护有待完善 191
4.2.3. 新药保护遭遇尴尬 192
4.2.4. 药品行政保护淡出历史舞台 192
4.3. 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对措施 192
5. 新药研发与注册趋势 193
第七章 国际医药市场综述 195
1. 国际医药市场分析 195
2. 全球药品市场 198
2.1. 区域增长情况 198
2.2. 领先治疗领域 199
2.3. 畅销品种 200
2.4. 销售领先企业 200
3. 医药经济简况 201
3.1. 药品贸易顺差 201
3.2. 人均年药品消费 202
3.3. 药品消费占GDP比重 203
4. 新药研发动态 203
5. 世界主要药品市场概述 206
5.1. 加拿大市场 207
5.2. 英国医药市场 208
5.3. 法国医药市场 209
5.4. 意大利药品市场 210
5.5. 瑞士药品市场 210
5.6. 俄罗斯药品市场 211
5.7. 澳大利亚药品市场 213
5.8. 瑞典药品市场 213
5.9. 芬兰药品市场 214
5.10. 挪威药品市场 215
5.11. 越南药品市场 216
5.12. 韩国药品市场 217
5.13. 非洲药品市场 218
5.14 2004年日本制药企业和药品销售状况一览 219
6. 世界医药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221
6.1. 抗菌素药物市场预测 221
6.2. 抗癌药物市场预测 221
6.3. 心血管药物市场预测 221
6.4.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预测 222
6.5. 内分泌药物市场预测 222
6.6. 抗免疫紊乱和炎症药物市场预测 223
6.7. 呼吸系统药物市场预测 223
6.8. 治疗性蛋白质药物市场预测 223
6.9. 通用名药物市场预测 224
第八章 中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225
1. 青霉素市场分析 225
1.1. 青霉素仍处于微利状态 225
1.2.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青霉素生产国 227
1.3. 青霉素原料药出口继续增长 227
1.4. 半合成青霉素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28
2. 头孢类抗生素市场研究 230
2.1. 头孢类抗生素产品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230
2.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医院用药独占鳌头 231
2.3. 头孢抗生素代表品种市场分析 233
2.4. 头孢菌素市场细分与发展策略 234
第九章:心脑血管药品市场分析 241
1. 发展契机塑造大市场 241
2. 心脑血管药物主要以国产药为主 241
3. 沙坦类药销售势呈上升趋势 243
4. 抗血栓药成为生化药物研发的热点 244

报告主要图表目录

2003年-2005年3季度中国医药市场MAT与QUARTERLY以及其增长率
2000年-2005年3季度前10大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率
2004年全球和中国销售额排名前10 的TC3
2005年1-12月中国医药企业总产值前10名(单位:千元)
2005年1-12月全国前16个省份产值情况
2005年中国主要医药企业利润同比增长率(按利润排序)
2005年1-12月份医药工业制造企业销售利润
2005年医药产品进出口比例
2005年医药类产品出口分布
2005年西药类产品出口分布
2005年中药类产品出口分布
2005年中国医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2005年前3季度医药工业收入及利润增长情况
2005年前3季度各子行业增长情况
医药分行业利润占比
医药各子行业收入增长情况(%)
医药各子行业利润总额增长情况(%)
医药各子行业毛利率变化情况(%)
医药行业二级市场概况
医药行业属性
最近一年医药指数与上证指数对比
2005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同比增长情况(%)
2005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比率(%)
各省(市、区)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通过情况
2002年度省(市)销售七大类商品类值合计前10名 (单位:万元)
2002年度省(市)药品总销售额前10名 (单位:万元)
2002年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额前2 0名 (单位:万元)
2004年中国医药药品零售10强
2003年初连锁药店规模排序
2002年初连锁药店规模排序
2004年中国连锁药店百强(2003年销售额(万元))
2000-2004年医院用药各类药品市场份额
2000-2004年全国全身抗感染药市场规模
2000-2004年心血管系统用药的用药规模
2000-2004年医院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中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和胃肠胀市场份额
2000-2004年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类药物医院销售额
2000-2004年医院溶液制剂市场规模
2000-2004年神经系统用药市场规模
2000-2004年血液和造血器官用药市场规模
2000-2004年肌肉-骨骼系统用药市场规模
2000-2004年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规模
2000-2004年泌尿生殖系统和性激素市场规模
2000-2004年全身用激素制剂,性激素除外市场规模
2000-2004年皮肤科用药市场规模
零售市场三大类品种销售额比例图
化学药品类销售前十位
中成药品类销售前十位
品种销售百强榜
各级医院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比较
不同级别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比较
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前十位死因顺位为
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癌症死亡率比较
店员推荐药品的依据
零售终端服务满意度厂商排序前20位
店员推荐前十名口服抗菌素药
店员推荐前十名补血产品
店员推荐前十名西药镇咳药
店员推荐前十名痔疮药
店员推荐前十名抗真菌药
几种主要的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对比

❾ 近三年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有哪些

近三年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有:阿里收购吉鑫控股,网络收购YY直播。

1、阿里收购吉鑫控股。

公告时间:2020年10月19日。

交易金额:280亿港元。

阿里巴巴宣布淘宝中国拟280亿港元约36亿美元收购吉鑫控股有限公司70.94%股权。股份购买后,阿里巴巴连同其关联方将持有高鑫约72%的经济权益,成为控股股东。

这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最大一次并购交易。由于高鑫零售是将大润发中国业务与欧尚中国业务“打包”联合上市。


2、网络收购YY直播。

公告时间:2020年11月17日。

交易金额:36亿美元。

网络公司宣布,与欢聚集团签署最终约束性协议,全资收购欢聚集团国内直播业务即“YY直播”,总交易金额约为36亿美元,交易预期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据了解,收购部分包括但不限于YY移动应用、YY.com网站、YY PC客户端等。

阅读全文

与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郑州亿成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浏览:270
期货青泽合集 浏览:693
浙能集团算是好单位吗 浏览:630
永辉超市股份占比情况 浏览:494
金融服务图片 浏览:735
特斯拉股票超丰田 浏览:920
公司企业理财产品 浏览:446
牛可以用来融资租赁吗 浏览:949
如何加强对融资的监管 浏览:110
天地集团 浏览:504
中储股份监管事业部 浏览:216
锦江集团的控制 浏览:648
手机什么贷款好申请信用卡吗 浏览:979
福鞍股份有利好吗 浏览:732
基金管理公司属于金融企业 浏览:950
分期乐合作金融机构放款额度紧张 浏览:237
公司投资理财岗位 浏览:967
著名投资理财公司排名 浏览:20
期货市场吸引投机资本 浏览:885
问医生股票 浏览: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