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华股份股票股吧
1.大华股份(002236)股票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析讨论股票名的最新动态。
2.大华股份(002236)股票股吧提供大华股份(002236)股票的行情走势、五档盘口、逐笔交易等实时行情数据,及大华股份(002236)的新闻资讯、公司公告、研究报告、行业研报、F10资料、行业资讯、资金流分析、阶段涨幅、所属板块、财务指标、机构观点、行业排名、估值水平、股吧互动等与大华股份(002236)有关的信息和服务。
拓展资料
一、 大华股份股东朱江明质押970万股用于融资
1.本次质押股份970万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6.04%,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32%。质押期限为2021年8月27日至办理解除质押为止。
2.公告显示,朱江明共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60,577,49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36%。累计质押20,300,000股股份,占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为12.64%,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68%。
3.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3,175,887.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3%。
二、关于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暨股东大会补充通知的公告
1.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1 年 12 月 3 日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了《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 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定于2021 年 12 月 20 日召开公司 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2.2021 年 12 月 9 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傅利泉先生《关于增加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临时提案的函》,提请公司董事会将《关于购买董监高责任险的议案》作为临时提案,提交公司定于 2021 年 12 月 20 日召开的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表决,详见公司同日披露的《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增加临时提案的公告》。
3.截至本公告发布日,傅利泉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1,023,868,98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34.18%。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增加公司 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临时议案的提案人资格、提案时间及提案程序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提案内容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有明确的议题和具体决议事项,同意将上述议案以临时提案的方式提交公司 2021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❷ 追赶者零跑:预计两轮融资60亿元 是资本方“最后一张门票”
▲零跑AI工厂(企业供图)
目前,零跑正以“追赶者”的姿态加速业务扩张。今年6月,零跑吸引吴保军以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的身份加入,负责公司的全面管理和运营工作,重点将放在销售、服务与融资业务等。
《财经》记者了解到,吴保军有20多年的汽车经验,此前在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众诚汽车保险等均担任过要职。
“我刚来的时候,面临的课题是销售量的整体的情况需提升,以及整体要做理智的规划。”今年11月,吴保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现在大家都在抢滩科创板,我们也想争取一个机会。”
事实上,除了运用多年汽车营销经验提振零跑销量,吴保军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帮助零跑完成资本运作。此前,吴保军带领众诚保险挂牌新三板、完成多轮融资并实现扭亏为盈的资本运作经验,为零跑后续登陆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据了解,零跑的B轮和IPO融资将主要用于业务拓展和市场营销。除了每年推出一款新车,零跑也将重点做渠道的扩展。“零跑的渠道建设成为制约其销量增长的原因之一,零跑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每个城市建立6-8家体验中心,一些二线城市每个城市建立3-5家体验中心。”上述接近零跑汽车的消息人士称,接下来,零跑还有扩充产能以及开拓海外市场的打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零跑老东家大华股份是如何避免深陷烧钱泥淖的
日前,零跑汽车公布了旗下第三款量产车型零跑C11设计草图,新车定位纯电高端SUV,将于广州车展首发,计划于2021年正式上市。零跑C11是基于零跑汽车纯电动模块化C架构的首款车型,长宽高为4745/1890/1635mm,轴距达2923mm,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
所以,从大华股份的经营我们再看零跑汽车,在“不差钱儿”的情况下,零跑汽车不必背上包袱,所以才能有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和经营上。不过,也由于股东这种小手笔的投入,我们也不能指望零跑汽车跑得太快,毕竟当下这种行情中,小体量的企业拼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能跑得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大华股份主要经营什么项目
大华股份主要经营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服务、销售,电子产品及通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及销售,网络产品的开发、系统集成与销售,电子产品工程的设计、安装,经营进出口业务。
【拓展资料】
大华股份指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浙上市(2002)18号文批准,由杭州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仅将公司看作是一个设备生产企业的话,公司估值是不会很高的,超过25倍就会显得很贵。现在安防视频监控企业也在进化,销售的更多是解决方案,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就非常多了,芯片,算法,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
还有一点,这个产业涉及到国家安全战略,所以不可能会让国外企业大规模的进入。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个产业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的。如果未来要拓展国外市场的话,也有可能会被目标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像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就都在美国的清单上。
公司的技术面分析:
近10年,公司是一个超级大白马股,涨幅超过10倍。2012年股价突破后,公司形成一个新的上升通道,并在17-18年有突破的尝试。看公司长期走势图的话,可以发现公司的涨幅与牛市周期没有完全吻合。公司上涨更多的是看自身业绩和行业周期,以及蓝筹股上涨周期。
目前公司股价在60月线上形成支撑,股价两度突破2012/2015年的高点,按照突破理论,公司下一个突破高点是18年的高点,MACD线在0线上方且成向上趋势,往上走概率大
日线图,2018年底以来的上升通道,再次触及通道上轨,目前在回踩确认,三条长期均线即将粘合并再度排列发散,此处有强支撑,是个黄金坑买点,从波浪理论来说,接下来将是上涨的第二波,快速上涨的主升浪阶段之一。
营业收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非常快。近15年增长了80多倍。目前基数已经非常大,2019年是261亿,增长变缓慢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毛利率,在40%左右上下波动,比较稳定,有一定的周期性,2018年是一个低点,未来毛利率是否会继续提升,有待观察。
净利率,跟随毛利率波动,周期性比较明显。2018年是个低点,按照历史情况,可能会有一个5年左右的上升周期。
净利润,增长轨迹跟随营业收入,2019年净利润为31.88亿。
经营净现金流。非常难看,不管是按年对比,还是累计对比,与净利润的数值相差非常大,可以说公司是赚了钱,但是没有收到现金。公司的主要客户是政府单位,回款周期都比较长,会形成非常大的应收账款规模。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17-18年是一个高点,达到50%,19年有下降趋势,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资产)和应付账款(负债)的所占比例很大。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高,近10年都有20%以上。当然,比起龙头老大海康威视又差了一筹。目前仍然保持平稳,没有大幅度下降趋势,后市值得高看一线。
市盈率18倍,市净率3.8倍,都处在历史低估值区间线的下方,公司的规模日益扩大,估值中枢有下调的可能性,未来公司估值在15~30倍之间比较合理。
机构预测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为38/45/51亿,给予2021年25倍估值,对应市值900亿,相对目前600亿市值涨幅50%。
未来市场投资逻辑可能有所改变,行业龙头会享有最好的市值和估值,而其他企业估值会相对低一些,海康与大华就验证了这个逻辑。但是不管怎么样,低估值+成长会有不错的收获。
很明显大华股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未来的现金流情况也会得到很大改善,公司也在大力拓展新的产品种类,向2020年疫情期间,公司的红外测温仪就得到了很好的收入增速。
❺ 大华股份这么多人要出逃
大华股份有限公司它是全国比较知名的品牌,同时也在全球的防范行业之内排名前5强。大华股份在2008年的时候,在A股进行上市,现在已经承接了5项国家的一些重要的项目。最近有相关的报道称现在处于一个比较低谷的时期,大华股份很多人要出逃的了,主要是因为对手竞争太激烈了,另外就是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大华股份这么多人出逃是因为对手竞争激烈。
大华股份现在跌的还是比较惨烈的,股价已经完全无法进行支撑了,整个行业是否是要发生变化,就是对手行业是比较激烈的。对手曾经也说过一个誓言,就是在5年内做到行业第一的承诺,现在也在极大的影响了大华的发展,所以也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二、出现了其他新的利润增长点。
大华股份这次出现出逃的原因,猜测可能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因为现在国家对于芯片的控制还是非常严格的,一直受制于其他国家,所以现在对于海外的业务也有很大的影响,是否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现在也只是一个猜测。
三、大华股份出现大量逃减持股份的情况。
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该公司的股东正在大批量的减持股份,让正常人看来也是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从当天的收盘价进行计算的话,减持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50多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控股股东的减持股份也再次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让很多用户想不到,所以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要慎重。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了大华股份为什么要出逃以及出逃的原因,希望通过今天的内容对您来说也会有所帮助,在购买股票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好时机要慎重。因为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有一个调整的阶段,调整的周期往往要比我们想象中的长一点,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❻ 求一篇关于近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
大华股份09年半年报
1,收入和净利润.
上半年收入增长放缓,增长12.91%,其中国内增长仅8.8%,说明公司的营销体系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而海外销售则增长了32%,这在海外经济不景气的今年,出口能取得这样的增长,也算是不容易了,据了解海康威视上半年的出口是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的,当然这和大华的出口基数偏低也有关系.如果大华的出口能在今后保持这种增长的势头,一旦海外经济复苏,对利润的贡献应该会不小.
净利润同比下降7.3%,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则是下降了15%.按理说这很不应该,因为今年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了63%(去年按25%的税率计算).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由于加大了市场投入和研发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副增长,由于这种投入体现到利润上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在投入初期,利润的增长是要落后于收入增长的,一旦这种投入达到了预期效果,则很可能出现利润增长远远高于收入的情况.比如中创信测,就是由于前几年加大了研发和市场投入,导致了近几年净利润的增长远远高于收入.当然,如果这种投入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就会对利润的拖累越来越大,所以这里面也隐藏着一定风险.
2,产品结构和毛利率.
目前大华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DVR,基本上还是吃老本.DVR的毛利同比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整体价格有所降低,在山寨机对DVR行业的冲击日益加大的情况下,海康和大华这两大龙头能否巩固住该行业的毛利水平,目前还存在一些悬念.从大华近期的新品巡展来看,差不多也是以DVR为核心,只是由于性能提高,新产品的售价也较以前提高很多,如果新品的推广顺利的话,DVR的毛利应该是会有较大提高的.
数字远程图像监控系统上半年收入增长了一倍,达到了3525万,而且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20%提高到了40%,恢复到07年同期的水平,增长势头应该说还不错.一般来说,这种系统集成的毛利能维持在20%的毛利就算很高了,我估计该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大华接了一些打包工程项目所致,但毛利率能否稳定在40%的水平,应该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他产品收入增长了1.4倍,达到了3227万,毛利尽管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42%.这部分产品主要是大华研发的一些新产品,尽管大华现在走的是“大安防战略”,但近几年除了DVR上有所成就外,其他新产品一直都没有成气候,即便是智能交通产品,虽然也有较好的增长,但还是低于年初预期的,还没有形成规模.反观海康,除了在板卡和DVR这两个领域牢居第一外,在摄像机领域的发展也是相当快的,看来大华要赶上海康目前还只能是个梦想。
综合来看,大华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应属好现象。
3,分配.
上半年没有分红,也没有送股,这使得不少投资者再次失望.其实,我个人觉得中期不送股反倒会好一些,首先是中期高送配一般是少数个例,很难引发整体的高送转行情,而年报的高送转往往因群体规模较大,市场炒作的力度和空间都远高于中报.其次,目前的股价不大适合送转,要真推出高送转,至少也得等股价上了几个台阶,让机构有充裕的时间运作,假如现在推出送股,未免把这一题材给浪费了.去年的年报没有送股,公司自身也背负了很大压力,我想无论下半年经营如何,今年年报推出10送10的可能应该是非常大的.
4,股东情况。
股东户数有所减少,又达到了去年年底的水平,由于增加了小非的筹码,人均持股数还是相当集中的,达到5000股/户.从小非的情况来看,除了王增锹抛售49万股外,自然人高冬的51万股应该也全部抛出,吴军因个人需要抛出4.5万股,而朱江明和陈金霞仍旧持股未动,看来整体上小非的筹码还是比较稳定.从机构的情况来看,中信的私募从去年至今一直持续加仓,而最初进入的两大机构国泰基金和通联资本也是不离不弃,只是做了一些波段操作,造成了筹码数量上的一些变化.总的来说,机构对大华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展望下半年,大华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主要看市场的持续投入能否产生效果以及新产品的推广情况,如果这2方面做的好,那下半年的利润出现快速增长还是值得期待的,如果新产品的销售不畅,这些巨大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将会在下半年继续吞噬利润成果,由此也不难理解在对3季度业绩预测时仍然用了"增减"这个不确定的词.
z希望能帮到你B
❼ 大华股份的新产品销售情况如何
大华股份这是第一次公开软件业务的营收情况,软件业务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65.61%,毛利率达到70.29%,比去年同期增长2.34%。
2月26日,大华股份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0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264.67亿元,同比增长1.21%,电子制造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3.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1亿元.
大华股份:新批次产品重新上架后无法保存之前的销售数据 使得新产品链接暂未获得天猫算法。
大华股份管理层积极调整,聚焦战略主航道,围绕云生态、智未来的战略,推进“全智能、全计算、全感知、全生态”的策略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