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大商股份发展潜力浅淡

大商股份发展潜力浅淡

发布时间:2022-06-10 23:51:25

⑴ 超市的发展前景会怎样

商业零售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该行业内的企业产品销售周期短,盈利比较稳定,现金流动快,是业界普遍看好的行业,尤其是大型连锁类超市的营业模式,被大众迅速接受,发展速度很快。过去,零售业一直受政府保护,外资不得进入。随着开放和入世承诺保护期限的结束,国外知名大型零售企业的进入,国内零售企业必然会受到很大冲击。这类企业多为中等规模,难以和国外巨头们相抗衡,生存前景令人担忧。近来上海一百和华联的合并,大商股份的不断扩张,预示着该行业必须向着合并、重组的方向发展,才能进一步壮大自己,不被外商吃掉,或是与外商和作,占有一席之地。

超市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因素:

按照大城市发展趋势,尤其在人口众多的国家,到2010年前后,城市人口的40%会分布于市区边缘,30%在市区,30%分布在郊区。商流跟着人流走,这种趋势对传统商业布局显然有极大影响。

大型超市正是跟着消费者走。目前,上海市郊正致力于构筑现代化的城镇群和都市经济圈,随着郊区小城镇建设的实施,郊区房地产兴起,大量人口向市郊城镇聚集,大量农民以买房形式进入城镇。有人气,商业就有机会,正如一位有识之士所言,没有一个超市会开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

便捷交通

便捷的交通为大型超市扎根郊区提供了条件。近年来,随着延伸至郊区的地铁、轻轨、磁浮的投入建设,使远近距离不再成为人们选择住房的主要障碍,由此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作在城里,居住在郊区”被广泛接受,城区居民向市郊城镇扩散的步伐愈发坚定起来。而社区附近有无大型超市等配套设施,往往是他们选择郊区房产的重要参数。

私车发展

还有一种不定期的人流导入,就是私人轿车一族。随着私人轿车在申城日益增多,即使仍居住在市区,但一些人们购物已不再秉承就近原则,何况相对于中心城区,大超市落户市郊还可以提供更方便的停车场所,同时在郊区形成大型购物中心,可以使商品齐全、档次拉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物流兴起

现代物流的出现,为大型超市落户郊区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商品配送的好坏,决定了大型超市的成败。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就是个典型例子,被誉为“卫星指挥的商业帝国”拥有世界第一流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先进技术,全球4000多个店铺的销售、订货、库存情况,可随时调出查阅;公司还同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专用卫星。CEO李·斯科特先生,更是物流管理人才出身。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则是商流的必要条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型超市敢于进驻上海郊区,正因为他们考虑到,在市郊物流不仅不成问题,而且相对于市区来说更加便捷。现代物流将成为降低大型超市成本的有力武器。

商家成本

商家永远以利润为第一目标。大型超市开赴郊区,更多是出于对商业成本的考虑。目前在市区,大大小小的超市门店,其实十分密集,客源被大量分流,激烈竞争使大超市只得加大价格优势,所以得想方设法降低成本。

商业繁荣的中心城区,土地越来越紧张,地皮价格越来越高,而大型超市却要求有较大的营业面积,且往往要求有大面积的配套停车场,这在市区可能性不大,即使有空间成本也高得惊人;而郊区则不同,不仅空间大,而且地皮便宜。

在现代商业发展中,道路、交通、停车场、购物环境占据重要地位。大型超市开在市区(如果不考虑商业成本因素),会带来极大的人流,必然造成周边的拥挤和交通的压力,这方面的管理,都需要超市、社会为之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总之超市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是向好的。

⑵ 双汇发展和大商股份这两支长线什么情况,请教!

太贵了 放5----10年吧 如果只赚几倍就出货 太对不起机构了

⑶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一、零售行业的现状:

1、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目前零售行业主要有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等,没有类似沃尔玛的超大型零售企业,多为区域性大型零售企业,对于小地区来讲,一家零售企业管一个片区域甚至一个社区。

2、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零售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地址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低。

3、管理水平差距较大

目前零售行业的管理还主要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营销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送等促销方式。

主要流量来源,还是等客上门的一种状态。

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者越来越看中消费体验,但是大部分商家没有意识、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去支持他们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让自己不得不陷入运营的危机。于是区域性商家不断被优势商家吞并。

二、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行业趋势

2016年末,新零售将一片萧条的零售业吹向了风口。便利店行业的火热程度也是一时无两,人们都达成一个共识,零售业的未来必定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如纷橙e购便利店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下三大因素促使大家达成这项共识。

1.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庞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88万亿,同比增长3.3%;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9%左右,线上渗透率进一步提高;网络购物全年交易总次数256亿次,年度人均交易次数62次,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5年末,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13亿,较2014年底增加5183万人,增长率为14.3%;中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55.7%提升至60.0%,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发展成为行业趋势

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科技的发展,传统零售商纷纷涉足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各互联网企业纷纷拓展线下商户,布局零售及服务O2O领域。基于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如何应对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零售数字化升级。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加,我国零售业市场规模逐年提高;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促进下,网上零售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占比也明显攀升。未来,传统品牌销售渠道的电商化,将有效的促进零售业的发展。

采用数字化技术赋能零售的各个环节,降低管理、经营成本,提升效率,让商超经营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主,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建立与用户的关系,实现数字化经营。

⑷ 定向增发为什么能改善股本结构

定向增发也就是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中国股市早已有之。但是,作为两大背景下——即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和股改后股份全流通——率先推出的一项新政,如今的非公开发行同以前的定向增发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中国的情况,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点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以及募资用途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违规行为等外,没有其他条件,这就是说,非公开发行并无盈利要求,即使是亏损企业也可申请发行。

定向增发的特点:参与门槛高,一个资产包一般需要几千万甚至几亿资金;价格打折,有时定价会比市价低30%以上;锁定期12个月。

定向增发股票特点:一般都是较优质的上市公司,具备绩优特点;有增发利好,对其未来股价有较强的提振作用;有12个月锁定期,让持有者真正地做到长线投资。[1]

定向增发 - 模式
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
1、整体上市对业绩的增厚作用。整体上市条件下,鉴于大股东持有股权比例大幅度增加,未来存在更大的获利空间,所以在增发价格上体现出了一定的对原有流通股东比较有利的优惠。如鞍钢定向增发收购资产的PE水平达到7.2倍,超过增发同期市场钢铁平均6.9倍的水平,考虑鞍钢较高的行业地位和拥有铁矿石资源,业绩波动较小,PE水平应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则这一定向增发价格将显著增厚公司的业绩水平。

2、减少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的不规范行为,增强公司业务与经营的透明度,减少了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冲突,有助于提升公司内在价值。

3、对于部分流通股本较小的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整体上市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与流动性。

财务型定向增发

主要体现为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外资并购或引入战略投资者财务性定向增发其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有利于上市公司比较便捷地实现增发事项,抓住有利的产业投资时机。其次,定向增发成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收购兼并的重要手段。此外,对于一些资本收益率比较稳定而资本需求比较大的行业,如地产、金融等,定向增发由于方便、快捷、成本低,同时容易得到战略投资者认可。
增发与资产收购相结合

上市公司在获得资金的同时反向收购控股股东优质资产,预计这将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增发行为。对于整体上市存在明显的困难,但是控股股东又拥有一定的优质资产,同时控股股东财务又存在一定变现要求的上市公司,这种增发行为由于能够迅速收购集团的优质资产,改善业绩空间或公司持续发展潜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公司发展的利好。但是具体利好程度而言,则要考虑发行价格与资产收购的价格。
优质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并购其他公司

与现金收购相比,定向增发作为并购手段能大大减轻并购后的现金流压力。同时,定向增发更有利于发挥龙头公司的估值优势,能够真正起到扶优扶强的效果,因而,这种方式对龙头公司是颇具吸引力的。以大商股份为例,2000年开始,通过承担债务、职工安置等条件,低价收购当地老百货企业,同时获得税务方面的优惠政策,然后输出其管理改善被并购企业的经营面貌,从而获得了超额利润和长期快速成长。[2]
定向增发 - 特点

定向增发 (一)定向增发是一种更加接近市场化的融资和收购方式。

对于并购方而言。以购买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来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可以通过协议定价来进行并购而非公开竞价。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也有助于大股东和小股东的持股成本补偿处于比较公平的地位。同时,出资方的原有资产可以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给上市公司,一般可以避免不良资产的高价转移现象。上市公司通过向收购方定向发行新股。并以此为代价获得收购方拥有的优质资产。改善资产质量,实现企业规模的低成本扩张。而收购方所获增发的股票在一定时限之后也可以上市流通。

(二)定向增发是一种以增量资金或资产来重组存量行为。

相对于存量股权的转让。这种收购方式将原有的公司存量资源完全保存在上市公司内。能够吸引新的合作者加盟。通过定向发行方式结为战略投资者,更能体现多赢,因为战略投资方支付的巨额资金,最终流人了被投资方;如果战略投资者是通过收购其他股东权益的方式进入被投资方的话就没有定向发行的此种优势了。

(三)定向增发一般是带有战略目的的收购行为或引入战略投资者。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定向增发目标的选择不仅处于对资金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着眼于考虑新进入股东的资源背景、合作潜力等方面。以及是否能给并购企业带来仅凭自身努力不易得到的经营资源。上市公司可以和战略投资者实现资源共享。外资进入后不仅可以提供资金,还可以提供管理经验、技术、品牌和产品的海外市场。青岛啤酒最近的H股股价一度超过A股,就可以看出市场对这种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肯定。

(四)定向增发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宝贵的资金血液。缩短并购整合的时间,实现企业的超常规发展。

外资以现金方式认购其所定向增发的流通股。将使并购上市公司所花费的资金回到上市公司当中,而非被上市公司原来的大股东拿走(这一点与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以国家股协议转让方式进行并购有很大差别),这样不仅使上市公司得到企业发展中所急需的资金,同时也使中小股东所持有的单位权益有所增加。如果认购方是以战略性资产作为投入,则对发股方是投资融资合二为一的企业扩张行为,而且还能为处于高速扩张阶段的企业节约宝贵的现金。

(五)定向增发不但可以收购,还可以实现反向收购。这取决于增发的股票数量。

只要新进入者的持股程度达到了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则属于反向收购行为。对有意借壳上市的大投资人来说。通过定向发行进行反向收购可以一举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不必经过审核的漫长等待。同时。定向增发还是一个很好的回避要约收购的手段。按规定。因定向增发导致的触发要约收购行为可以得到豁免。操作上要简便得多。

(六)定向增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国有股减持的目的。改善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现状。

定向增发通过提高流通股比例。改善公司的股本结构,增强公司未来的融资能力。上工股份在向德国FAG定向增发1亿股B股完成之后。国有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将由现在的50.05%下降至35.85%。FAG公司将以持有公司总股本28.37%的比例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虽然上工股份国有股仍为第一大股东,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已极小。由于定向增发具有如此多的优势,使其越来越成为上市公司巩固、提升与客户的关系、建立新型的供应链条、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一种有益尝试,特别是越来越成为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一种路径选择。通过定向增发。传统意义上企业问的业务购销合作正在逐渐升级。以资本市场为纽带的产业战略联盟正在悄然形成。作为一种更加公允和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新模式。定向增发应该加以推广。[1]

定向增发 - 动因
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的动机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相对于母公司资产账面价值而言),将母公司资产通过资本市场放大,从而提升母公司的资产价值。

2、符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从根本上避免了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实现了上市公司在财务和经营上的完全自主。

3、对于控股比例较低的集团公司而言,通过定向增发可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4、对国企上市公司和集团而言,减少了管理层次,使大量外部性问题内部化,降低了交易费用,能够更有效地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强化市值导向机制。

5、时机选择的重要性。当前上市公司估值尚处于较低位置,此时采取定向增发对集团而言,能获得更多股份,从未来减持角度考虑,更为有利。

6、定向增发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并购手段,促进优质龙头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成长。

定向增发 - 作用
扩大规模
定向增发的目的非公开发行的最大好处是,大股东以及有实力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大投资人可以以接近市价、乃至超过市价的价格,为上市公司输送资金,尽量减少小股民的投资风险。由于参与定向的最多10名投资人都有明确的锁定期,一般来说,敢于提出非公开增发计划、并且已经被大投资人所接受的上市公司,通常会有较好的成长性。

非公开发行还将成为股市购并的重要手段和助推器。这里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大投资人(例如外资)欲成为上市公司战略股东、甚至成为控股股东的。以前没有定向增发,它们要入股通常只能向大股东购买股权(如摩根斯坦利及国际金融公司联合收购海螺水泥14.33%股权),新股东掏出来的钱进的是大股东的口袋,对做强上市公司直接作用不大。相信只要有几家企业带头,整个市场就可大大活跃起来,并从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各种新概念和新题材。另一种是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后去购并他人,迅速扩大规模。

助升公司价值
定向增发对于提升上市公司市值水平其内在机理是显而易见的。在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更多的是通过增发、配股等手段再融资,然后向大股东购买资产。由于资产交割完成后,大股东在上市公司的权益被稀释,因而新增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与其利益相关度大为削弱。这种“一锤子买卖”容易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一些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盈利能力逐年下滑,流通股东利益因此受损,而大股东由于持有的为非流通股份,并没有因此有直接的损失。

而在全流通环境下,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后,其权益比例不降反升。同时,大股东所持股权根据新的规定,定向增发的股份对控股股东增发的部分3年之内就可以流通,鉴于资本市场目前的低位和对市场未来普遍良好的发展预期,控股股东尤其是拥有较优质资产的控股股东有强烈的动机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以实现资产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目前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谋求定向增发的深层次原因。同时,考虑到大股东所持有的定向增发的股份3年之内才能够流通,大股东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瞬间完成。为了确保股权变现利益最大化,大股东将不得不考虑所注入资产的中线持续盈利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至少在大股东所持有股份到期的时间段里有较强的提升公司市场价值的内在动力,从而可以使中小股东分享公司价值的成长。[1]

定向增发 - 注意问题
定价问题

定向增发的非流通股通常以净资产值为定价依据,相对而言,定向增发流通股的定价较为复杂。一方面,增发股份并非按照比例向所有原有股东配售,其所产生的利益影响势必涉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新老股东、不同种类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涉及持股成本、净资产、股价、盈利变动、控制权变化等方面;另一方面,如果单纯采用以流通股市价作为增发价格,将令资产出让方付出过高的代价,不利于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通过B股市场实现定向增发.定价还要考虑A股股东的利益。较可行的办法是.收购方应根据拟注人上市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认购上市公司发行的相应数量的新股。认购价格以一段时间内流通股的平均市价为基础,按一定的折扣率确定,但不低于每股净资产或最近协议转让股份的最高价。折扣率的高低取决于收购方与原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双方的谈判能力。对于正常经营的公司,可以规定一个较低的折扣率,如5—15%之间:对于未来有可能亏损的公司,应规定较高的折扣率以吸引投资人。为了避免股本扩张给二级市场带来的压力,可以规定2年或3年的锁定期,期满后即可流通。
上市流通的时间

按照《证券法》的规定,收购方应至少持有6个月以上.期满即可流通。但也有专家认为定向增发的流通股应当不同于普通发行的流通股,定向增发的流通股应在3年后方可分批上市流通,在售出时还需要进行公告提示。这其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假如高管持有资产出售方的股份,定向增发流通股的上市还有可能冲击高管所持股份需要锁定的规定。同时,申请定向增发流通的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必须对定向增发之后,以其增值后的非流通股的净资产按流通股的价格将非流通股折换为流通股的时间和数量作出承诺和安排。
资产的质量

从理论上讲,定向增发的过程将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权、注人获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由于得到的是价格较为公允合理的流通股权,收购方通过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以补偿自己利益损失的动机要小得多。但这并不能排除有人借这一方式搞投机,通过定向增发,投机者完全有可能注人有缺陷的资产或属于劣质的资产,然后将所获流通股票套现走人。所以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用于申购定向增发的资产或股权,其质量必须满足企业首发时的资产质量要求。[1]

⑸ 什么是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市价均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认购后变成控股股东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定向增发的形式目前,管理层对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并没有关于公司盈利等相关方面的硬性规定。对于一些过往盈利记录未能满足公开融资条件,但又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公司而言,定向增发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融资渠道。财务型定向增发,主要体现为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外资并购或引入战略投资者财务性定向增发其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有利于上市公司比较便捷地实现增发事项,抓住有利的产业投资时机。其次,定向增发成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收购兼并的重要手段。此外,对于一些资本收益率比较稳定而资本需求比较大的行业,如地产、金融等,定向增发由于方便、快捷、成本低,同时容易得到战略投资者认可。增发与资产收购相结合,上市公司在获得资金的同时反向收购控股股东优质资产,预计这将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增发行为。对于整体上市存在明显的困难,但是控股股东又拥有一定的优质资产,同时控股股东财务又存在一定变现要求的上市公司,这种增发行为由于能够迅速收购集团的优质资产,改善业绩空间或公司持续发展潜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公司发展的利好。但是具体利好程度而言,则要考虑发行价格与资产收购的价格。优质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并购其他公司,与现金收购相比,定向增发作为并购手段能大大减轻并购后的现金流压力。同时,定向增发更有利于发挥龙头公司的估值优势,能够真正起到扶优扶强的效果,因而,这种方式对龙头公司是颇具吸引力的。以大商股份为例,2000年开始,通过承担债务、职工安置等条件,低价收购当地老百货企业,同时获得税务方面的优惠政策,然后输出其管理改善被并购企业的经营面貌,从而获得了超额利润和长期快速成长。

⑹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一、现状

零售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已经变成了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超市、便利店、无人售货机都在切换模式,从线上模式变成线上模式,更方便消费者下单,同时也可避免近距离接触。

根据零售行业分析数据,2015年我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6.9亿元,到2021年约为39.2亿元。5年复合增速为7.82%。其中网上零售额占比从2015年的10.8%上升到2021年的24.9%。

从零售结构整体来看,我国的零售结构以小规模的商店居多,特别是个体商店的比重高达92%,每个个体商店的平均从业人员只有1.75人。即使是大型零售企业,其组织规模仍然偏小。

二、发展趋势

1、零售业将加快适应市场变化

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商业正从产品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的发展思路转变,新零售电商系统平台搭建将更具自我学习和自我适应的特征:商业发展重心将从城市中心区域转向居民社区,消费品市场将出现更多具有城市特色和区域特征的零售品牌,改变“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现象。

2、科技、时尚、生活方式相融合

一是零售商利用数字标牌、电子试衣间、智能定位、自助终端和VR展示等一系列智能应用,带给消费者智能化和场景化的购物新体验。

二是产品功能将保持快速迭代,接触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成为消费者获取知识、彰显个性的新途径。

三是零售品牌将更清晰地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文化及品牌定位,商品陈列以生活方式展示为目的,单个门店中的商品品类更加丰富。

3、高品质商品、服务与文化相融合

我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消费品市场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我国的品牌商和零售商将抓住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从三个方面树立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本土零售企业的信心:坚持文化自信,深耕国内市场,净化市场环境,构建诚信零售体系,回归工匠精神。

4、线上和线下进一步融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我国网民增速呈放缓趋势,电商下一步的竞争重点将从吸引流量转向挖掘客户消费潜力: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减少差评率,提高用户忠诚度;积极布局线下;通过并购、交叉持股等方式,让电商与实体店利益捆绑,使线上线下融合进入双赢阶段。

5、多种业态将呈聚合式、生态化发展

未来的新零售电商平台建设商业环境将继续朝着聚合式、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围绕社区消费需求,围绕服务消费需求,围绕零售巨头的业务需求,金融、物流、咨询等一批功能更加细分、专业性更强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将呈生态化发展,提高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居民消费质量。

6、零售业社交化特征将更加明显

信息时代,商家和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差距逐步缩小,以广告为主的单向传播方式效果不断衰减,口碑、信任成为零售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因素。因此,零售商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属性:利用微信、微博、大众点评等主流社交平台;通过与消费者保持高频次的互动;构建消费圈层。

⑺ 大商股份到2025年市值能达千亿吗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例:1.根据重组方案,大商股份拟以38.00元/股的价格溢价发行约1.32亿股,购买大商集团和大商管理下属的商业零售业务及有关资产,拟购资产预估值合计约48.85亿元。承载着多方期盼的以大商股份为目标的零售业大统一或即将成为事实。

2.经过历史上的国有股东变更、股权分置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大商的零售业一分为三,潜在的同业竞争一直是大商股份绕不过去的“坎儿”。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商最终选择在今年通过资产重组来完成其零售业务整合,茂业系的举牌或恰巧充当了催化剂。

3.通过此次资产重组,大商集团和大商管理的优质资产悉数注入上市公司,标的资产采用收益法评估值约48.85亿元,增值率约为1132.65%。

4.让步与牺牲,或许是任何一次重组都必须面临的考题。通过本次重组及后续安排,大商集团、大商管理的全部零售业务与资产将集中至大商股份,这意味着,这两家公司彻底放弃了独立发展、谋求海外上市的设想,全力支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整合三公司零售业务。

5.对于大商股份的未来,大商股份董事长牛钢在2012年董事会报告中就已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大商股份的销售规模已经突破800亿元,距离千亿理想已不遥远,完成整合重组之日,既是千亿元目标即将实现之时”。

⑻ 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起步晚于美国,但发展较快。中国巨大的人口和网民基数给本身的网络购物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长空间。


经济告诉发展的今天,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什么呢?


未来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数据化网络化信息化,更快捷更方便更广阔的市场,中国零售业也正呈现告诉发展趋势,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以及零售业的集聚使零售业有了更广阔发展的空间,迎来零售业的全球化发展。

⑼ 大商股份为什么两天几乎跌停呢

理论传闻分析:
关于大商跌停的原因: 请关注去年计划融资12亿收购的4个项目,以及七八千万的定金

大商又跌了,象几个月前走势一样,连续跌停,放量

上次跌停,是因为机构预先知道大商要变更折旧计提标准,所以提前出逃.后来事实证明机构对了,大商提高了折旧计提标准,不仅一下冲掉了大商08年3.8亿净利润,还提高了今后几年每年1个多亿的成本.

这次,又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说:12月份可能中国经济下滑程度超预期,零售行业受冲击将很大.这原因是我们早预料到了.大商的确受影响很大,我们此前已经做出了09年业绩大幅下降的预判.

而今天的连续跌停,而且机构放量出逃,因该是还有些其它原因吧.昨天是行业全体大跌,今天是大商一支独绿.

大商去年准备增发收购的4个项目,后来融资失败,牛总又说引进战略投资者,半年为限.如今半年过去了,而且离4个项目收购意向协议签订也过去1年多了,通常有效期为1年.如果大商没能拿到足够资金来完成收购,则预付的近8千万定金将成为白送了.这将是抵消业绩0.26元以上.

如果这样的消息成为事实,公司应该发公告的,而不能又是让机构知道内幕,现跑了,受伤的最后还是我们散户.

阅读全文

与大商股份发展潜力浅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期理财基金 浏览:404
悟空理财怎么修改银行卡号 浏览:854
手机app银行理财靠谱吗 浏览:176
广州a股日内交易员股生钱 浏览:656
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app 浏览:531
ok点卡抵扣杠杆手续费 浏览:313
杠杆原理起源于什么公司 浏览:781
西安老版人民币汇率 浏览:591
盒与鲜生金融服务 浏览:660
定投基金蚂蚁财富还是理财通好 浏览:530
昨日日元汇率查询 浏览:422
期货量仓指标cjl图解 浏览:210
秒交易登陆 浏览:614
货币理财基金怎么样 浏览:873
发行股票的金融机构有哪些 浏览:223
淘宝客退款之后再买还有佣金 浏览:505
西飞集团董事长级别 浏览:93
银行产品贵金属贷款 浏览:394
搜索一下上港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501
大股东变更股票走势 浏览: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