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查上市公司财报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主要看:
一、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营业收入是指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负债总额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且该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总额。
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的交易和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
【拓展资料】
上市公司:
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财报:
财报通常是指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一般是指三表,而财务报告不仅指三表还包括附注说明或完整的财务分析等。是对一个公司的财务流程的具体展示的一个途径。
股份: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
二、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三、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股份股票区别:
股票和股份既紧密相联,又有所差别。股份的表现形式是股份证书。不同类型的股份制企业,其股份证书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其中,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用以表现公司股份的形式才是股票。股票根据股份所代表的资本额,将股东的出资份额和股东权予以记载,以供社会公众认购和交易转让。持有了股票就意味着占有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取得了股东资格,可以行使股东权。可见,股票与股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在哪里看
年报是一种针对经营公司的一种制度。查看年报的方式可以通过证券软件上公司发布的公告查看,具体介绍如下:
1、在新出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公司企业年检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公司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
2、公司企业“年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股东(发起人)缴纳出资情况、资产状况等,企业对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工商机关可以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进行抽查。
3、年报的内容是对社会公开的,查看上市公司年报的方法是,打开证券交易官网,这里以【同花顺】为例。点击菜单栏的【上市公司】。
4、点击跳转页面中的搜索框,输入公司的股票代码,这是公司对外发布信息的查看渠道。
5、在股票资料页中,选项栏目有【新闻公告】,在其栏目可查看公司各个季度的年报内容。
6、选择【新闻公告】下的公司公告,即可查考该公司的上市年报。
拓展资料: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我国财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报要求,均由统一的会计制度作出规定,要求企业定期编报。目前,国营工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分别编报资金平衡表、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基建借款及专项借款表等资金报表,以及利润表、产品销售利润明细表等利润报表; 国营商业企业要报送资金平衡表、经营情况表及专用资金表等。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制作方法
做财务报表的时候,有些工作不需要看账簿也可以做出来。[1]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 (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相等.这其中按损益表计算各项目计算方法如下:[1]
①本(上)应交增值税本期金额=本(上)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17%-本(上)期进货×17%;财务报表
②本(上)期营业收入=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
③本(上)进货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金额+本(上)期损益表中"营业成本"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初金额
④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1]
⑤本(上)期应交所得税=本(上)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
⑥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应交增值税(7或5%+3%)
⑦若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以上都不考虑,可以用以下公式:
⑧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报表中的营业收入是不含税价).
⑨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7或5%+3%)
⑩应交所得税=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1]
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期末金额-期初金额[1]
4、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 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 初数- "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1]
5、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 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 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1]
6、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现在统一在"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本期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和福利总额.(包含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里面)[1]
7、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 =损益表中"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本期损益表中营业收入计算的各项税费)"[1]
8、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损益表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负债表中 "累计折旧"增加额(期末数-期初数)(也就是计入各项费用的折旧,这部分是没有在本期支付现金的)-费用中的工资(已在"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反 映)
3. 为什么上市公司要公开财务报表没有上市的公司不用公开
解答
财务报表严格的来说是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报表涉及到企业的运行情况以及相关资金的往来。可以使竞争对手以及相关人员得到公司的基本运行情况。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未披露之前属于商业秘密。
如果是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必须公开财务报表。所以公司为了获得公众投资,取得上市资格。就要放弃财务报表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的保密权,给投资者一个公开透明的一个投资环境。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4. 上市公司财报在公布前是秘密吗
按规定每家上市都需要按时公布自己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便股民等投资者判断该公司是否值得投资,公司的财报是按季度公布的,一个季度公布一回,第一季度的财报在四月份公布,第二季度的财报也称为中报,在八月底前公布,第三季度的财报在十月份公布,第四季度的财报也叫年报,是最重要的财报,反映公司一年的经营状况,在次年四月底前结束公布。
上市公司的财报有的公布的早,有的公布的晚,但无论早晚都是必须要公布的,那在公布之前,公司的财报应该可以说是公司的机密文件,不能随意泄露。首先,财报记载着公司的经营状况,如果不是必须要披露公布,没有公司愿意公布出来。其次,财报的公布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价,所以公布前绝对是秘密。最后,经济法也规定,公司人员不得泄露公司财报内容。
三、经济法对公司的财报也是有保护规定的。在财报披露之前,公司任何涉及人员都不得泄露公司的财报内容,一旦泄露,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所以总的来说,上市公司的财报在公布之前是公司的秘密。
5. 为什么上市公司要公开财务报表
信息披露英文为Disclosure,亦称信息公开,一般表现为企业在发行股票前向公众发布募股说明书,上市伊始的上市公告、已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以及重大事件公告等,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报表。最近,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6号“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提出披露要求。我们应该从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改进信息公开主体企业的披露形式和对审查机构约束机制来“治本”。
一、改进财务信息披露形式
首先,要让财务报告公开到能让以广大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财务报表利用者随时查询到企业的财务报告。目前我们的企业财务报告出于管理部门的要求,局限于年报和中期报表,登载于指定的报纸上,也登载在网上。但是,除了像终止上市前,业绩存在严重问题类必须说明的情况外,一般人在互联网上查到的只是企业的业务介绍和产品介绍,查不到详细财务资料。为何不敢随时全面的向公众公开,特别是由本企业主动公开?让人生疑,或许有不规范的难言之隐,特别是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的利润操纵(Earnings management)和造假事件。要说是商业秘密,那美国的GE、日本的SONY等国际上知名大公司都敢披露到随时查询,在内容上具体到月份财务报表,当然还有业务以及地区分部报表。公开的程度也就是透明的程度,说明一个企业的合法经营程度,以及信用实力,这值得我们的企业特别是业绩良好的企业注意。
其次,公开的财务信息称呼要统一规范。如常说的财务会计报表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应与国际接轨称为财务报表,其英文financial statement按原文直译即可。又如对损益表还是利润表的称呼上,2001年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称为利润表,而实践运做中企业从工商、税务部门领用的是损益表,银行贷款审查也是损益表。损益表英文为Profitand loss statement是英国流派的叫法,缩写为P/L;利润表英文为Income statement是美国的叫法,有时也称为Results of operations或Statement of earnings,也许是因为近年来英国流派对损益表改进比较大的缘故,我国《会计法》授权的统一的会计制度倾向于美国流派。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称谓不统一,会影响投资者尤其是外国投资者对我们的看法,认为我们在报表方面却统一不了、规范不了,让人怀疑我们的经济指挥棒是否还灵。其实它也反映了我国关于财务信息方面的法规政出多家,证监会、财政部会计司以及地方工商税收部门等的规定矛盾的现实。
再有,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方面要统一。如我国 1997年颁布、2000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适用于所有企业,但是有些教科书以及大块头的“财务报表大全”等图书依然大篇幅赘述《财务状况变动表》,有些主管上级部门还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让外国学习者迷茫,国内咨询者尴尬。它反映了我国目前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在理论与实践、政策与实施上不匹配的缺憾,所以我国在规范报告标准方面应严格使用统一途径。
此外,为了保证财务信息披露的连贯性,我国应尽快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1993年虽已公布并且后来又修改了《基本会计准则》,但是它还没有达到“制订会计准则的依据”程度,即缺乏真正的“会计准则的准则”。
二、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查机制
从 1997年1月1日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开始,财政部以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就有了正式披露要求,虽然这类规定已经不少,但是披露主体方却不遵守。据199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统计,世界范围内企业应用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国家排名中第一位是德国,有132家企业,其次是中国,有112家。但是,严格意义上这112家中完全符合IAS标准的只有两家。除了误期呈报外,主要原因是未能遵守IAS第1号「财务报告的披露」中的规定。我国披露主体的企业方面问题很多,如将投资收入编入主营业务收入,2002年11月公开的堪称“中国证券市场作假之最”的东方电子事件,伪造 17亿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不按《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广告费做期间费用处理的规定,而是分期摊销以拉高本期利润和EPS指标;曲解《会计准则》“关联方交易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的规定,对关联方的欠款不提坏账准备等;重大信息故意不按时报等都有害于投资者,违反“及时性”原则等。此外,还有些企业打着名为“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不违反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旗号,实为进行利润操纵,影响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造成这类信息披露方面的“脏、乱、差” 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审查监督环节不过关。
在审计时会计师事务所应该保持中立、公正,但是我国的现实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为降低审计成本,本应由事务所的人查账,但是有雇人临时做的;审计时间过短,审查时间短到让人觉得查账人员只有翻看会计账页的工夫,没有仔细核实的时间;注册会计师自由聘任制,选择能为企业说话的注册会计师以及事务所;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水平低下,如企业资产置换时,被置换资产的定价,用过去资料推算今后收益现值,不结合市场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只查会计账,不查相应业务的真实性等。由于上述披露主体以及审查方面存在问题的多方面、多层次原因,我国应考虑调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结合国外的做法,或许能开拓一些思路。
三、借鉴国外经验
首先,考察日本的三重审计制。日本的企业分为一般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公开企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要求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审计。审计执行人分为企业监事人审计、会计审计人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监事人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所有企业都要搞,是政府要求的。其审计内容不仅对会计账簿手续方面进行审计,还对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核实。对大型企业在企业监事人审计的基础上,还要设置会计审计人,会计审计人指聘任的专门审计人员,要求必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此审计人隶属于企业,所以可以理解为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面向包括上市企业在内的公开企业,其注册会计师独立于企业、隶属于会计师事务所。像丰田、索尼、本田公司那样的既是大企业又是公开上市企业就要接受企业监事人、会计审计人和注册会计师的三重审计。也就是说日本的会计信息监督靠政府、企业和社会三重监督。
其次,很多国家大都实施着注册会计师保险制度,它是社会监督企业信息披露的另一种体现。注册会计师保险制指注册会计师编报或者审计过程中出了事故,给他人造成直接损失或者投资导向损失,判罚后不是注册会计师本人赔偿,也不是所属会计师事务所赔偿,而是保险公司赔偿。当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本人有投保的义务,但是,并不是所有注册会计师的投保都能被保险公司接受。保险公司只选择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为保险对象。这样做的实质是注册会计师的水平与道德,靠保险公司,也就是靠社会来评判
6. 上市公司一年公布几次财务报表
二次.
一次半年报.年度中旬的二个月之内
一次年报.年度终了的四个月之内.
7. 上市公司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包括哪些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e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8. 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包括那几项
财务报表主要是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一、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之间的勾稽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即,资产有多少;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各有多少;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有多少,应收账款有多少,存货有多少,等等。所有者权益有多少;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资本公积有多少,盈余公积有多少,未分配利润有多少,等等。
二、利润表中,企业通常接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列示。也就是说收入按其重要性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费用按其性质进行列示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利润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利润的构成分类分项列示
三、现金流量表中,以三大项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下包括销售商品劳务、受到税费返还、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于生产经营有关的项目。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收回投资所受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受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所受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
除以上三项外,第四项: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第五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向来是难点。
9. 上市公司一年公布几次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的话,一年公布的报财务报表主要是半年报和年报,然后平时季报的话是可能会有一些数据的披露。
10. 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年报在什么时间公布
年报在1月中旬至4月30日.
季报在当季结束后一个月内,例如一季报,4月1日到4月30日.三季报,10月1日到10月31日.
半年报,7月1日至8月31日.